泰晤士河,塑料成山,科學家:新冠病毒影響甚大

2020-08-26 子桑獵奇

科學家:新冠病毒居然會對泰晤士河造成如此大的影響!

據英國媒體報導,在新冠病毒施虐期間,泰晤士河已變為世界上塑料微粒含量最高的河流之一。

科學家估計,在河流的某些地方,每秒會有94000個塑料微粒順流而下。這一數字超過了多瑙河和萊茵河等其他歐洲河流的測量值。

在生活在泰晤士河的螃蟹體內發現了微小的塑料碎片。被衝進馬桶裡的溼紙巾也大量堆積在海岸線上。

病毒的影響

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Royal Holloway)的研究人員呼籲對塑料製品的標籤和處理實施更嚴格的規定。

他們警告說,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塑料手套和口罩塑料汙染問題已經變得非常嚴重。

皇家霍洛威大學的戴夫·莫瑞特教授說:「綜合這些研究,我們可以看出有多少不同類型的塑料,從水中的微塑料到會改變前灘的大型垃圾,這些塑料垃圾會對泰晤士河的各種生物產生潛在的影響。」

「在當前Covid-19大流行期間,一次性塑料物品的使用增加,以及口罩和手套以及含塑料清潔產品等此類物品的不當處置,是引起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

在河裡發現了什麼塑料?

在泰晤士河中發現了許多種類的塑料微粒,包括閃光劑、化妝品中的微珠和較大物品的塑料碎片。大部分微塑料來自於大型塑料的分解,食品包裝被認為是一個重要來源。在海岸線上發現了大量「可衝刷」的溼抹布,形成了「溼抹布礁」。

研究人員凱薩琳·麥考伊說:「我們的研究表明,需要對這些產品的標籤和處理進行更嚴格的管理。進一步研究表明微塑料和微纖維對泰晤士河生物的影響還會進一步加劇。」

塑料是從哪裡來的?

從洗衣機流出的纖維,可能是從下水道流出的,還有被衝進河裡的包裝物品和瓶子等大型塑料碎塊。

皇家霍洛威學院的凱薩琳·羅利表示,在COVID-19流行期間,泰晤士河中塑料含量達到如此之高,她呼籲人們好好想想他們使用和扔掉的塑料。她說:「雖然病毒肆虐,但希望人們可以在環境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螃蟹胃裡有塑料?

一些生活在這條河裡的動物正在吞食微塑料,包括螃蟹。螃蟹的胃裡纏繞著塑料,包括衛生巾、氣球、橡皮筋和塑膠袋上的纖維和塑料微粒。研究人員Alex McGoran說:「當我們把這些螃蟹帶回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實驗室時,我們驚訝地發現它們裡面全是塑料。」

「塑料的纏結在絨螯蟹身上特別普遍,我們仍然不完全明白這是為什麼。」

溼擦「礁石」附近的蛤蜊含有合成聚合物,其中一些可能來自溼擦布和現場發現的其他汙染物,如衛生用品。

這些發現與其他河流相比如何?

泰晤士河的微塑料含量高於德國萊茵河、羅馬尼亞多瑙河、義大利波河和美國芝加哥河。

其他科學家此前測試了大曼徹斯特地區40個地點的河流沉積物,發現「到處都是微塑料」。

這項最新的研究是與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動物學會合作進行的。

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保羅·克拉克博士說:「我們的學生通過合作發現,雖然泰晤士河在一些化學汙染物方面,如重金屬,確實比以前乾淨了。但河流卻被塑料嚴重汙染。我們的野生動物再一次受到威脅。」

筆者覺得,在特殊時期,我們更應該了解科學對於你我的影響,並從自我做起!

大家對於此次影響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一起討論吧。

相關焦點

  • 巴西科學家:這種塑料薄膜可在幾分鐘內殺死新冠病毒……
    西媒稱,根據15日發布的一項研究,巴西研發出一種能在幾分鐘內通過接觸滅活新冠病毒的複合塑料薄膜,可防止把手、電梯按鈕甚至觸控螢幕傳播病毒。據埃菲社聖保羅9月15日報導,這種材料在聚乙烯的基礎上加入銀和二氧化矽微粒,經證明能夠在接觸兩分鐘後殺滅99.84%的新冠病毒粒子。
  • 科學家使用等離子體30秒滅活新冠病毒
    據外媒報導,當我們咳嗽、打噴嚏、說話和唱歌時我們從嘴裡噴出的看不見的飛沫可能會含有各種病原體,包括現在還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當重力把較大的飛沫拉到地面時,它們會以彈道模式移動一段有限的距離。然而更小的飛沫則是最危險的。
  • 德國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弱點,人體中有影響病毒繁殖的酶
    近日,德國的生物信息學家通過計算機模型識別出人體中一種對新冠病毒繁殖至關重要的酶,如果抑制這種酶,病毒就會停止繁殖而不影響宿主細胞
  • 新冠病毒變異成三大類型,大馬屬哪類?
    新冠病毒家族開枝散葉,三大類型聚集不同地區。病毒爆發至今不到5個月,但在全球就累積了200萬例確診病例,奪走了超過13萬條人命,那到底這個被聯合國稱為二戰之後最大危機的新冠病毒是從哪裡來的呢?a型病毒:是最接近蝙蝠體內發現的冠狀病毒,所以被認為是原始病毒。b型病毒:是從a型變異產生出來的。c型病毒:又是從b型繼續進行的突變。科學家們還發現了三種不同類型的病毒在全球分布流行的範圍其實也有所不同。
  • 德國科學家解碼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結構,它在病毒複製過程中起著...
    新華社華盛頓3月22日電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刊登德國研究人員的論文說,他們解碼了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的三維結構,並在此基礎上研發出一種能阻斷該蛋白酶功能的化合物,有望用於研發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藥物。研究人員說,有可能在這種化合物基礎上進一步研發出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藥物,相關藥物有可能用於直接對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給藥。延伸閱讀:新冠病毒可在氣溶膠中和物體表面存活數小時至數天3月17日發表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能夠在氣溶膠中和物體表面穩定存活數小時至數天。
  • 新冠病毒能在塑料表面存活72小時?最新NEJM研究評估病毒體外穩定性
    》最新發表一篇關於新冠病毒的重要研究結果。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們 ,揭示了新冠病毒在氣溶膠和物體表面的存活時間。關於新冠病毒體外穩定性這些關鍵信息,也為感染防控提供了理論依據。
  • 南非科學家:變異新冠病毒對年輕人影響更大 對疫苗耐藥性稍強
    海外網12月24日電 英國《衛報》24日報導稱,近日南非發現變異新冠病毒,不同於英國早前發現的變異毒株。南非科學家認為,該變異新冠病毒可能更具傳染性,對年輕人影響更大,對疫苗耐藥性稍強。據報導,有關在南非發現變異新冠病毒的研究仍在繼續,初步認定新毒株不會引發更嚴重症狀或需要不同治療。
  • 新冠病毒變異,對我們有影響嗎?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發布會上表示,病毒會隨著時間變異,這是自然發生且在預料中的。英國報告此次變異後的病毒更易傳播,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其更可能導致重症或死亡,世衛組織正與科學家合作了解變異如何影響病毒行為。
  • 澳大利亞科學家新發現:新冠病毒在手機現金表面可存活28天
    ,各國科學家都開始致力於研究這個病毒,以期更好地終止疫情還人們正常的生活,但隨著研究逐漸深入,科學家們卻發現新冠病毒遠比想像中更難對付。據Ladbible網10月11日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近日的研究結果顯示,新冠在人體以外的存活時間要比人們想像的更長。
  • 南非科學家:變異新冠病毒對年輕人影響更大,對疫苗耐藥性稍強
    英國《衛報》24日報導稱,近日南非發現變異新冠病毒南非科學家認為,該變異新冠病毒可能更具傳染性,對年輕人影響更大,對疫苗耐藥性稍強。據報導,有關在南非發現變異新冠病毒的研究仍在繼續,初步認定新毒株不會引發更嚴重症狀或需要不同治療。
  •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世界衛生組織、《自然》雜誌都多次強調,最早報告病例的地方不一定就是病毒來源地。新冠肺炎疫情雖然由中國武漢首先報告,但沒有證據表明病毒源頭也在武漢。科學家們表示,病毒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國際上有一些人無端指責中國是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源頭,沒有任何意義也缺乏科學依據。2020年1月26日,《科學》雜誌援引美國喬治敦大學傳染病專家丹尼爾·盧西的觀點指出,武漢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新冠病毒起源地。
  • 【格蘭】 幾種新出現的能殺滅新冠病毒的塑料材料
    一種抗病毒塑料,可以消除材料表明的新冠病毒 2020年11月16日消息,CpK Interior Products
  • 俄羅斯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弱點,室溫水能殺死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新弱點,室溫水能殺死新冠病毒?,在這項研究中提到了一種極其簡單的殺死跟新冠病毒有關顆粒的方法。該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發現了新冠病毒一個新弱點,那就是水--只是普通的常溫水,不過開水的效果更好。
  • 北京發現疫情病毒來源,英國也有新發現:新冠病毒影響腦力認知?
    北京新出現的一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引起了全國的關注,雖然患者很快得到了控制,但是病毒從何而來呢?引起了研究人員的重視。英國的一項調查報告稱:雖然一些新冠病毒的感染者能夠康復,但是病毒仍然會影響他們的腦力認知,對大腦造成損傷。
  • 俄科學家認為,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
    除了研究如何預防和治療新冠患者之外,研究中的很大一部分問題集中在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產生的,它於何時何地首次出現,何時開始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該病毒是否來自於蝙蝠,在傳染給人類之前有沒有中間宿主,有沒有的病毒進行人工幹預重組的可能,以及新冠病毒為何如此能夠快速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等問題。至今,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科學界對上述問題尚無共識。近期,俄羅斯科學家對其中一些問題的研究或許有重要意義。
  • 俄科學家認為,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
    除了研究如何預防和治療新冠患者之外,研究中的很大一部分問題集中在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產生的,它於何時何地首次出現,何時開始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該病毒是否來自於蝙蝠,在傳染給人類之前有沒有中間宿主,有沒有的病毒進行人工幹預重組的可能,以及新冠病毒為何如此能夠快速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等問題。至今,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科學界對上述問題尚無共識。近期,俄羅斯科學家對其中一些問題的研究或許有重要意義。
  • 新冠病毒能在紙板、不鏽鋼表面存活多久?科學家實測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別分析了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在氣溶膠中以及塑料、不鏽鋼、銅、紙板表面的穩定性。所有實驗結果均為三次重複的平均值。下面我們看一下具體實驗結果:1氣溶膠研究人員使用一種霧化器創造出含有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的氣溶膠環境。
  • 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毒株」!我們如何應付變異的新冠病毒?
    疫情不斷蔓延的同時,許多人都在擔心同一個問題:新冠病毒是不是也正在變異?分別於5月1日和5日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上的兩篇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已產生突變,並檢測到了一種新毒株。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會給未來的疫情防控形勢帶來一些影響。
  • 新冠病毒變異影響疫苗?鍾南山回應
    目前對於病毒是否會對疫苗造成影響,各國製藥企業都做出了回應。當公眾得知了新冠病毒變異之後相當恐慌。病毒目標就是加快傳播以及繁殖速度,而不是將宿主給殺死。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強調,對於我們而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持續對病毒基因進行檢測,降低病毒傳播速度,只有讓更多的人減少感染機率,病毒發生變異的機會才會越來越小。
  • ...成影響新冠病毒傳播最大未知數 物理學家為此「複製」了一個病毒
    季節變化成影響新冠病毒傳播最大未知數 物理學家為此「複製」了一個病毒  Emma Chou • 2020-03-19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