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寵物》於2019年12月31日上映,作為一部製作成本不高的都市電影,首日票房高達1.64億元,上映兩天票房逼近3億元,最終以6.84億的好成績讓片方賺得盆滿缽滿。
這是一部寵物題材的拼盤電影,共由6段溫暖的小段故事組成,又經由同一個寵物醫院匯總成篇。不同年齡段的人們,在寵物的陪伴和守護中,收穫愛、發現愛,更重新學會愛。在「愛」的主線下,一系列關於親情、友情、愛情的故事逐一展開。
在這個跨年元旦檔,《寵愛》這樣一部整體平淡的電影,怎麼就成了2020年的賀歲檔第一匹黑馬?今天來具體分析一下:
一、為何豆瓣評分才6.0分。
坦白而言,這部電影很適合跨年賀歲時點觀看,筆者也為這部電影貢獻了票房,同時影片也賺取了我的很多眼淚。但是,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就沒有再次觀看的欲望。聽到身邊人吐槽這個電影的地方也很多。
1.情節設定上槽點多
看過電影後,觀眾的評價成兩極分化。一部分擦著眼淚感動到不行,一部分吐槽故事情節設定雷人。例如導盲犬對犬種要求很高,培訓高度專業,哪裡是一個中學生花兩個月自學就能培訓的?豬看到別墅外有小偷懂得叫主人,什麼時候智商這麼高了?郭麒麟偶遇的那個狗居然會向人扔香蕉皮?
2.故事過於分散有些「失真」
用單元格的方式講故事,每個故事又都是相互勾連的,甚至都是發生在同一個小區,並且和同一個寵物店相關。故事之間並沒有內在的邏輯,又強行給人產生一種「聯繫的普遍性」的感覺,製造的巧合過多,使得電影有些失真。除了賺足了觀眾的眼淚外,其餘方面意義不大。
3.劇情有些俗套
有觀眾反應這部劇的劇情有些俗套,父女之間的和解,情侶之間的矛盾,新婚嘉人的親密,追求心上人的過程等,都與寵物相關,但是都沒有太多拍攝啥的不同。尤其是郭麒麟那個故事裡,狗狗巴頓對主人的忠誠,好似翻版的忠犬八公,完全沒有新意。
二、為何票房取得好成績?
1.影片上映時間趕上跨年節點
像《寵愛》這類有愛的輕喜劇類型電影,頗適合跨年這個檔期。人們在跨年這樣具有儀式感的節點上,是很喜歡跟隨儀式感看看賀歲性質的電影,抒發一下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新一年的期待。因此,跨年時人們的感情往往百感交集,有激動、有失落、有期待、有懷念,這個時候如果有一部講述愛、渲染愛的電影哭一哭,宣洩情緒,也似乎是在眼淚中迎接新的一年。
2.寵物題材備受愛寵一族關注
《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寵物犬貓數量達到9915萬隻,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突破2000億的關卡,整體消費規模達到2024億元。從這組數據就可以看出該影片的受眾群體是多麼強大了。在當代社會,很多年輕人把寵物當成孩子養,自己可以餓著,寵物不能餓著。此外,萌寵電影本身也老少皆宜。因此,《寵愛》大熱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3.演員陣容十分強大
《寵愛》在監製徐崢強大的人脈的幫助下,它的演員陣容非常華麗。除了演技派如于和偉外,更有不少具有流量的演員加入。鍾漢良號召力不弱,很「欲」的陳偉霆會迷倒一批粉絲,還有吳磊、張子楓、李蘭迪等科班出身的流量演員粉絲眾多,經由《慶餘年》走紅的郭麒麟觀眾緣極好……他們都可能成為觀眾觀影的理由。
4.拼盤式電影的天然優勢
《寵愛》是一部情緒型電影。電影有6個不同類型的小故事組成,相對獨立,其中只要有一個正中下懷,你就會掏出紙巾擦乾眼淚。可謂親情、愛情、友情全部到位,青澀的、甜蜜的、濃烈的、悲情的情感全都涵蓋。比如于和偉和李蘭迪之間的父愛;鍾楚曦和陳偉霆感受寵物的忠誠和與它永別時的悲傷;吳磊和張子楓感受愛情的純真與青澀;郭麒麟與陌生狗狗共同感受孤獨……
結語:對於《寵愛》這部電影的口碑和票房的不成正比,我相信觀眾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我們又得承認,雖然從藝術層面看,《寵愛》質量平平,但它是一部尊重觀眾、迎合觀眾情緒的電影,我們應該客觀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