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讀懂首都功能核心區控規草案:東西城區統一編制,劃分183個街區

2020-11-23 騰訊網

劃重點

  • 首都功能核心區包括東城區和西城區兩個行政區,總面積92.5平方公裡。東城區17個街道和西城區15個街道進一步劃分183個街區,每個街區面積大約0.4-1平方公裡,大約涉及2-4個社區。
  • 戰略定位:首都功能核心區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是展示國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區。
  • 發展目標:建設政務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和人居環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區。
  • 空間布局:強化兩軸、一城、一環的城市空間結構。
  • 老城保護:嚴格落實「老城不能再拆」,堅持「保」字當頭,以更加積極的態度、科學的手段實施老城整體保護,精心保護好這張中華文明的金名片。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期待已久的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終於揭開面紗。12月3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通知,《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草案)已經編制完成,規劃草案於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28日向社會公示,聽取公眾意見建議。

此次公示採用網上公示和現場公示兩種形式,公眾可通過網站留言、現場留言、電子郵件、信件等方式參與提出意見建議。詳細信息可登陸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網站(http://ghzrzyw.beijing.gov.cn/)及「北京規劃自然資源」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查詢。

【關鍵詞】

戰略定位——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

規劃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批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對首都功能核心區的戰略定位:首都功能核心區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是展示國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區。

發展目標——政務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人居環境一流

黨中央、國務院批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要求建設政務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和人居環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區。規劃嚴格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要求進行了細化落實,提出建設綱維有序、運行高效的國家中樞,古今輝映、禮樂交融的千年古都,舒朗莊重、藍綠環抱的文化名城,功能融合、內外聯動的宜居城區,和諧寧靜、雅韻東方的人居畫卷。

規模與結構——調整優化用地結構,嚴格控制建設總量

規劃提出調整優化用地結構:適度提高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比重,提高居住品質,改善人居環境。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佔規劃區域總面積的比重由現狀11.1%提高到12.2%。大幅提高公共空間規模和服務能力,公共空間面積佔比由現狀34.4%提高到38.9%。

嚴格控制建設總量:統籌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著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優化提升首都功能,創造一流人居環境。嚴格控制建設總量,形成適宜的建設密度。科學利用地下空間,加強地上地下空間統籌利用。

空間布局——強化兩軸、一城、一環的城市空間結構

「兩軸」指中軸線及長安街。中軸線以文化功能為主,展示傳統文化精髓,體現現代文明魅力。長安街以國家行政、文化、國際交往功能為主,體現莊嚴、沉穩、厚重、大氣的形象氣質。

「一城」指北京老城。推動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建設承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地區。

「一環」指沿二環路的文化景觀環線。建設展示歷史人文景觀和現代化首都風貌的公園環。

城市形象——平緩開闊、壯美有序、古今交融、莊重大氣

塑造平緩開闊、壯美有序、古今交融、莊重大氣的總體城市形象。加強空間秩序管控與特色風貌塑造,延續古都歷史格局,烘託兩軸統領、四廓定界、平緩開闊、壯美有序的整體空間秩序。保護好傳統文化基因,通過公共空間和建築形態精細引導,形成凸顯傳統風貌基調的眺望景觀、城市色彩與第五立面,繪就千年古都菁華、東方人居畫卷。

劃定三類特色風貌分區:劃定古都風貌保護區、古都風貌協調區和現代風貌控制區三類分區,對建築風貌與公共空間進行差異化管控與引導,彰顯首都風範、展現古都風韻。

實施嚴格的建築高度管控:實施最嚴格的建築高度管控,凸顯老城整體空間形態特徵、展現舒朗壯美的空間秩序。

強化特色風貌街巷塑造:加強街巷環境治理,形成具有不同時代特徵和功能特點的特色風貌街巷。重點加強對街巷內各類環境要素的整體性、精細化、差異化管控,營造風貌特色突出、功能類型多樣、空間形態豐富的特色街巷,描繪鮮活的生活圖景。

推動公共空間精細化與藝術化塑造:鼓勵因地制宜建設尺度親切、實用有趣、開放多元的公共空間,形成一批與古都風貌相協調、與公眾需求相適應的公共活動場所,構建散發古風古韻、融入現代生活的公共空間體系。

老城整體保護——建設弘揚中華文明的典範地區

北京老城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是北京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全國文化中心最重要的載體與根基。要嚴格落實「老城不能再拆」,堅持「保」字當頭,以更加積極的態度、科學的手段實施老城整體保護,精心保護好這張中華文明的金名片。通過公共空間建設、城市風貌管控,推動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彰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相互交融、歷史文脈與時代新風交相輝映的獨特魅力。

強化老城獨特壯美的空間秩序:強化中軸線和長安街的空間統領作用,紮實推進中軸線遺產保護。全面強化老城空間的整體性,依託城址遺存、棋盤路網、歷史水系、九壇八廟保護,綜合運用多種手段讓歷史文化融入城市景觀。

最大限度留住歷史印記:持續豐富和拓展保護對象,進一步加大歷史文化資源普查,建立健全遺產登錄的常態化機制。分批劃定歷史文化街區和特色地區,分批公布歷史建築、傳統胡同、歷史街巷及歷史名園保護名錄,建立健全古樹名木及大樹保護信息庫。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留住更多具有歷史價值的老字號、老物件、老手藝、老劇目,留住京味兒。

生動講述老北京故事:鼓勵歷史文化遺產開放與合理適度利用。採用傳統工藝高標準修繕,傳承傳統營造工藝。展示老城特色文化空間。以西單北大街一線、平安大街、東單北大街一線、兩廣路為核心骨架,串聯老城內重要的公共空間、歷史節點和城市地標,形成集中展示老城文化、貼近百姓生活的文化空間。推動文化探訪路體系建設,分區域形成主題鮮明的10條精品探訪線路。營造特色景觀視廊,圍繞看城市、看山水、看歷史、看風景主題,保護景山萬春亭、北海白塔、天壇祈年殿等地標建築之間的36條景觀視廊。

人居環境一流的首善之區——以人民為中心

聚力民生「七有」「五性」(七有: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五性:便利性、宜居性、多樣性、公正性、安全性),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落細,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安全可靠的基礎支撐體系、綠色高效的城市交通體系、和諧宜人的居住環境、智慧精細的城市管理,成為人居環境一流的首善之區。

街區保護更新——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為貫徹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管控要求,構建「城市總體規劃—街區層面控規—街區保護更新實施方案」的規劃編制和實施體系,建立區級統籌、街道主體、部門協作、專業力量支持、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街區保護更新實施機制。依託東城區17個街道和西城區15個街道進一步劃分183個街區,每個街區面積大約0.4-1平方公裡,大約涉及2-4個社區。以街區為單位,形成可直接指導實施落地的年度實施計劃、項目庫等,以科學合理配置土地及空間資源。

追問

為什麼編制《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提出:構建「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其中「一核」指首都功能核心區,包括東城區和西城區兩個行政區,總面積92.5平方公裡,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是展示國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區。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批覆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草案),經批准後將成為指導地區規劃建設的基本依據。

東城區和西城區由於歷史文化、資源稟賦、發展階段類似,為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促進功能優化提升,將兩個城區作為一個功能區統一開展規劃編制工作,一個功能區可以由多個行政區組成。編制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是落實《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建立國土空間規劃管控體系的規定,重在落實新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規劃目標,在東城區和西城區做出進一步細化安排。

首都功能核心區控規中的這些小目標:

1.文化傳承

· 世界文化遺產、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老字號進一步加強保護

· 文物保護單位進一步提升開放比例

· 歷史文化街區面積佔規劃區域面積比例26%以上,佔老城比例34%以上

2.綠色出行

· 綠色出行比例達到85%以上

· 公交車站300米半徑人口和崗位覆蓋率達到100%

· 地鐵車站800米半徑人口和崗位覆蓋率到達到95%以上

· 平均通勤時間減少至45分鐘以內

3.可靠市政

· 推進老舊隱患管道更新改造

· 多種措施改善排水系統

· 河湖水質達標率達到99%以上

· 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9%

4.公共服務

· 多種途徑推動教育資源布局優化和品質提升

· 基礎醫療衛生機構15分鐘可達基本全覆蓋

· 社區養老服務驛站10分鐘可達基本全覆蓋

· 公共文化設施15分鐘可達基本全覆蓋

· 全民健身設施15分鐘可達基本全覆蓋

· 生活性服務業便利規範

· 人均公共綠色空間面積增長25%以上

5.安全智慧

· 完善應急決策和集中指揮機制,做到秒級響應、分鐘處理

· 大數據在城市精細化治理和應急管理中的貢獻率達到90%以上

新京報記者 鄧琦 編輯 賈文程

焦點關注

著力改善民生

街區保護更新

獨有空間魅力

專家解讀

相關焦點

  • 首都功能核心區控規草案今起公示 東西城劃分183個街區
    規劃草案交出答卷,請公眾提出意見建議。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批覆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草案)。
  • 首都功能核心區控規公示 東西城共劃分183個街區
    首都功能核心區控規公示 東西城共劃分183個街區 京房字   2019-12-30 10:29 [摘要]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
  • 長沙27個片區控規編制公示 市民可提建議
    長沙27個片區控規編制最新成果現已出爐,受長沙市城鄉規劃局委託,作為惟一指定平面媒體,本報今起將獨家公示27個片區的控規編製成果。市民若對控規公示內容有建議,可以撥打本報熱線96333或根據控規公示版面上的聯繫方式進行反饋。同時,市民還可登錄長沙市城鄉規劃局網站(www.csup.gov.cn)查詢控規編制詳情。
  • 首都功能核心區街道辦轄區常住人口數量確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的《北京市街道辦事處設立標準(試行)》通知日前在首都之窗網站公布。首都功能核心區、首都功能核心區之外的中心城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及其他區域的管理幅度、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社區居委會數量佔比等進行了精準界定。
  • 首都功能核心區街道辦轄區常住人口數量確定:不超過10萬人
    北京日報客戶端1月7日消息,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的《北京市街道辦事處設立標準(試行)》通知日前在首都之窗網站公布。首都功能核心區、首都功能核心區之外的中心城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及其他區域的管理幅度、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社區居委會數量佔比等進行了精準界定。
  • 河北雄安控規_2020年河北雄安控規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雄安城市規劃 鳥瞰圖1  雄安城市規劃公共及文化設施規劃2  雄安城市規劃城市空間及土地規劃3  雄安城市規劃海綿城市及街區劃分圖4  雄安城市規劃教育及體育設施規劃5&nbs 立即下載 河北雄安新區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2020
  • 每日一詞∣首都功能核心區 core area of the capital
    8月30日,《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發布,目標是建設政務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和人居環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區。(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首都功能核心區總面積約92.5平方公裡,包括東城區和西城區兩個行政區,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是展示國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區。
  • 民生智庫 | 頂層設計、策劃、規劃、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
    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之間的關係 總規、概規、控規、修規到底什麼意思,做規劃的不能不懂。總體規劃到控制性詳細規劃然後到修建性詳細規劃,其實是由宏觀到微觀、由淺到深的過程。2、圖件,包括區位圖、綜合現狀圖、旅遊市場分析圖、旅遊資源評價圖、總體規劃圖、道路交通規劃圖、功能分區圖等其他專業規劃圖、近期建設規劃圖等。3、附件,包括規劃說明和其他基礎資料等。圖紙比例,可根據功能需要與可能確定。
  • 堅持以首都發展為統領 推動「三區」藍圖變為石景山現實
    在堅持以首都發展為統領中履行石景山職責石景山作為首都中心城區,是「四個中心」的集中承載地區,是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關鍵地區,優化提升中心城區功能,是全區在首都發展大局中必須履行的職責使命,要深入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石景山分區規劃,堅持以首都發展為統領,牢固樹立首都意識,充分履行中心城區職能,推動實現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發展、高質量的發展。
  • 通州潞苑0601街區未來將高強度開發…
    同時,地下地鐵站位置也浮出「地」面~據報導,在編制分區層面地下空間總體規劃的基礎上,針對一些重要行政區域,可進一步編制分區地下空間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深度達到街區層面,深化落實分區地下空間總體規劃要求,細化地下空間生態安全、規模管控、空間結構、功能布局等方面的規劃管控要求,形成街區層面的地下空間規劃管控引導
  •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
    》,指導和規範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自然資源部在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基礎上,按照「多規合一」要求,研究制定了《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確定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總量和結構比例。  (2)優化居住用地結構和布局,改善職住關係,引導政策性住房優先布局在交通和就業便利地區,避免形成單一功能的大型居住區。確定中心城區人均居住用地面積。嚴控高層高密度住宅。
  •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
    確定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總量和結構比例。(2)優化居住用地結構和布局,改善職住關係,引導政策性住房優先布局在交通和就業便利地區,避免形成單一功能的大型居住區。確定中心城區人均居住用地面積。嚴控高層高密度住宅。
  • 蔡奇在參加東城團審議時強調 把「四個中心」「四個服務」能量釋放...
    原標題:蔡奇在參加東城團審議時強調,把「四個中心」「四個服務」能量釋放出來立足北京城市戰略定位 履行首都職責大家要抓好落實,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為推動首都新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蔡奇指出,做好新一年工作,北京同志必須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兩個大局,在這兩個大局下謀划行事。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北京城市戰略定位,切實履行好首都職責。要始終把握好都與城的關係,立足於都的定位來謀劃城的發展,以城的更好發展來保障都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