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方面:如在東塘片控規中,規劃落實了地鐵1、3、4號線
學校方面:如在天心閣周邊地區控規中,新增3所小學、1所中學
公園方面:如在樹木嶺片區控規中,規劃6個區級公園、10個社區公園等
本報訊(記者 章盛莉 實習生 劉珊珊)家門口有沒有地鐵經過?看中的樓盤附近將配套幾所學校?單位周邊的路網會有什麼變化……這些與市民息息相關的信息都可以在控規中找到答案。
長沙27個片區控規編制最新成果現已出爐,受長沙市城鄉規劃局委託,作為惟一指定平面媒體,本報今起將獨家公示27個片區的控規編製成果。市民若對控規公示內容有建議,可以撥打本報熱線96333或根據控規公示版面上的聯繫方式進行反饋。同時,市民還可登錄長沙市城鄉規劃局網站(www.csup.gov.cn)查詢控規編制詳情。
為何改
適應新一輪總體規劃修改工作的要求
控規,即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規划行政許可、實施規劃管理的依據,包括下列基本內容:土地使用性質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容積率、建築高度、建築密度、綠地率等用地指標;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公共安全設施的用地規模、範圍及具體控制要求,地下管線控制要求;基礎設施用地的控制界線(黃線)、各類綠地範圍的控制線(綠線)、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範圍界線(紫線)、地表水體保護和控制的地域界線(藍線)等「四線」及控制要求。
「長沙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工作目前已經基本完成,為適應新一輪總體規劃要求,組織了這次控規編制。」據市城鄉規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對城市的規模、用地布局、交通組織、公共設施、市政設施等內容均進行了修改與完善,原有的控規已經難以適應新一輪總體規劃的要求,而且部分區域編制時間較久遠,當時控規編制的部分內容已不適應現在城市發展和建設的需要,因此市城鄉規劃局啟動了控規編制工作。
本次首批控規編制的範圍位於新一輪總體規劃確定的中心城區,涉及芙蓉區、天心區、開福區、雨花區和嶽麓區,共分為27個片區,東至體育新城、南至天心環保工業園、西至麓谷、北至青竹湖,面積約300平方公裡。
改什麼
圍繞宜居提升五大重點
「本次控規編制的重點是落實總體規劃,並對原有控規中的道路交通、公共服務設施、公用工程設施、歷史文化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進行優化提升。」據該負責人介紹,圍繞打造生態和諧宜居城市的目標,本次控規提升的重點有五個方面:
一是重點落實總規中確定的強制性內容,包括公園綠地、中小學、醫院、市政公用設施、道路交通等。如在天心閣周邊地區控規中,新增3所小學、1所中學,保障其生均標準符合國家規範。再比如在中心城區,對現狀中小學面積不足的予以適當拓展,儘可能增加中小學,使小學服務半徑500米覆蓋範圍達到95%以上。
二是完善交通路網,增加道路設施。如在中心城區CBD地區,支路網密度由上版控規的3.5km/k㎡提高到本次的6.43km/k㎡。與此同時,地鐵線網也寫入了控規,市民可以通過控規的交通規劃圖查詢到周邊的地鐵線路。如在東塘片控規中,依據《長沙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規劃落實了地鐵1、3、4號線。
三是提升市政公用設施服務水平,對市政管網進行了綜合調查,尤其是對地下排水管網,突破原有控規的單元界限,按照匯水區和納汙區進行了整合和專題研究。
四是尊重城市歷史與文化。對總規中劃定的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地段實施嚴格保護,如在CBD地區控規中,按照總規確定的西文廟坪歷史地段範圍,對原控規進行修改,取消太平路的南延,以保護西文廟坪歷史地段。
五是提高城市生態水平,在原控規已確定的公園綠地基礎上,結合綠地系統專項規劃,形成綠地系統的網絡結構。如在樹木嶺片區,規劃市級圭塘河規劃風光帶、體育公園、6個區級公園、10個社區公園,四處廣場和多處帶狀綠地,規劃區環境條件將顯著改善,市民休閒健身空間大面積提升。此次控規編制還將綠道概念納入規劃當中,形成濱江、沿河的綠道網絡體系。
怎麼看
居家置業看「圖」知底細
「控規與每個人都密切相關,通過看控規圖,市民就能知道身邊規劃了哪些道路、公園、學校等重要信息。」該負責人介紹,控規中最主要的圖紙是土地利用規劃圖、基礎設施與道路交通規劃圖、公共服務設施與綠地規劃圖。
控規圖怎麼看?首先看顏色。在土地使用規劃圖上,紅紅綠綠的顏色大有學問,一看顏色便可知道這塊地是什麼用途,如居住用地表示為黃色,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表示為粉紅色,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表示為大紅色,工業用地表示為棕色,倉儲物流用地表示為深紫色,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一般為灰色,公用設施用地為藍色,綠地與廣場用地為綠色。
基礎設施與道路交通規劃圖標出了加油站、停車場、廣場、道路、公交首末站、地下通道和地鐵線網。公共服務設施和綠地規劃圖上,則標註了市民非常關心的學校、醫院、公園綠地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