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員顧梟雄和同事在辦公室準備遠程監管資料(郭志鵬/攝)
七月,突如其來的第二輪本土疫情將原本已逐漸恢復往日繁忙熱絡的烏魯木齊機場瞬間拖入了肅煞的氛圍中,被按下暫停鍵的城市讓烏魯木齊機場節節攀升的運輸架次最低跌落至疫情前的5%。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形勢、新挑戰,新疆民航各個崗位的從業者原地整裝,按照自治區、民航局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再次執甲仗劍,逆行應戰。
天緣物流一線工作者保障順豐航空包機(柯達/攝)
天緣物流一線工作者保障順豐航空包機(柯達/攝)
召之即戰 做好應「急」機動隊
7月31日凌晨0點49分,烏魯木齊航空UQ2001航班由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起飛,橫貫四千多公裡,歷時近6小時,於早上6點35分,抵達和田機場。
這是烏魯木齊航空運行控制部AOC帶班主任侯旭東連續作戰31個小時以來,第一次稍微舒展緊繃神經的片刻。
疫情當前,物資運輸至關重要。7月29日下午17點,烏魯木齊航空接到和田地區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來電,希望能夠協助緊急運輸一批防疫物資。
收到請求後,烏魯木齊航空值班領導立刻組織研討,進行運輸可行性評估並加緊安排部署,各部門值班人員接到工作指令後迅速反應、高效執行:侯旭東組織席位人員確認各類信息,逐一明確相關保障事宜,根據防疫物資品類、重量確定裝載標準,積極向總局相關單位申請航路、航權等電報許可;飛行部、客艙服務部、航空安保部分別選配業務精湛、責任心強的機組人員執行此次長航線、多航段運輸任務;市場部貨運負責人徐緒節細緻計算貨艙尺寸、並與始發地杭州貨運人員充分溝通,商討評估最佳裝載方式以確保裝載貨物符合運輸要求……最終,此次客改貨包機航班搭載的4噸防疫物資,第一時間投入了南疆抗疫前線。
「我們就是鏈條上的機動隊員,這樣的緊急任務不僅要爭分奪秒,更得事無巨細,不能出錯。」侯旭東這樣介紹自己的工作。
七月疫情開始以來,作為新疆唯一一家本土航空公司,烏魯木齊航空已累計執行客改貨航班27班,運輸防疫物品和民生物資總重178噸,有力的保障了疫情防控和應急維穩工作。
「若有召,必應戰」是新疆企業的責任,也是每一個烏航一線堅守者的擔當。
南航新疆地服部「大白」堅守崗位一線(王茜/攝)
朝乾夕惕 充當克「難」排頭兵
民航烏魯木齊監管局航務處監察員顧梟雄自己也說不上這是他留守單位以來熬得第幾個大夜。封閉辦公以來,「三十而已」的顧梟雄迎來了他職業生涯中又一個吃勁的「上坡路」。走在這段「上坡路」上的不僅是顧梟雄自己,還有民航烏魯木齊監管局。
8月3日,民航局召開民航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就下一階段民航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行業發展進行統籌部署。站在抗「疫」最前線的烏魯木齊監管局按照「認真、科學、冷靜」的原則,嚴格落實「保安全運行、保應急運輸、保風險可控、保精細施策」的要求,號召所有監察員工作不掉線,監管不脫節,以嚴而又嚴、細而又細的作風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嚴陣以待,迎難而上。
南航新疆地服部「大白」細心幫助旅客了解防疫程序(王茜/攝)
精準監管難,線上懸絲診脈來把關。封閉隔離條件下,做好日常監管是值守監察員的基本工作,顧梟雄和同事們每天的重點工作就是梳理非現場監管事前資料,明確監管線索、抽查系統數據、調取視頻資料。在不斷完善和驗證中,「遠程監管」已經從過去單一的「資料覆核」轉變為監察員通過多系統、多平臺對相對人進行「懸絲診脈」的大會診,確保轄區始終運行在「防火牆」內。
信息收集難,不做後知後覺「局外人」。疫情突然,一時間各單位紛繁瑣碎的任務蜂擁而至,如何釐清監管盲區、信息亂流、數據滯障,做到對轄區運行情況手中有尺、心中有秤,著實讓留守監察員腳不沾地得忙了幾個大夜。顧梟雄一邊忙著建立實時通訊的聯防聯控機制,收集各單位運控中心運行信息,一邊積極與運管委協調,將AOC值班大廳運行保障信息平臺接入監管局,使信息傳導更為流暢和詳實。這些努力,使監管局切實守住了戰「疫」的情報陣地。
值班值守難,當好擂鼓掌燈「守業人」。為了做好值班值守工作,烏魯木齊監管局本次隔離辦公值守單位的6名監察員時刻保持高度緊張,堅持問題導向、預警導向,將值班值守工作從服務型、應急型向信息型、主動型、綜合型轉變。強化工作措施,紮實確保民航局、管理局應急值守有關規定在監管一線不折不扣的得到落實。
接下來,新疆地區的疫情防控攻堅戰將進入最關鍵時刻,監察員們的上坡路,用他們自己的話說:「道遠且艱,篤步前行,百韌千難,不過而已。」
烏魯木齊航空AOC帶班主任侯旭東在席位上(段萍/攝)
不舍真情 爭做赴「險」突擊隊
在烏魯木齊機場T3航站樓中,活躍著一支「大白」突擊隊,在家人眼中他們是勇敢的「白衣天使」,在旅客眼中他們是靠譜的「暖心大白」,他們是南航新疆分公司地服部奮戰在一線的值班工作人員。
「三伏天裡,這身兒厚厚的白色隔離服既是我們的鎧甲,也是我們的軟肋,穿起來既能應戰又能中暑」南航新疆地面服務保障部副經理王茜打趣道。
烏魯木齊航空客改貨航班整齊碼放的客艙(段萍/攝)
疫情升級以來,雖然烏魯木齊機場航班大幅縮減,但隨之而來的防疫壓力使得仍在緊鑼密鼓運輸旅客的T3航站樓成為了符合「高流量、高密度、高接觸率」的高風險地帶。病毒狡猾莫測的潛伏期使得旅客即便手持核酸檢驗證明也難以自明。這樣的風險下,南航新疆地服各崗的工作人員毫不退縮,紛紛選擇堅守崗位,黨員幹部更是身先士卒,踴躍報名服役一線,爭做赴險突擊隊員。
雖然烏魯木齊機場根據防疫需要旅客運輸量下降明顯,但地服工作隨之而來的變化是工作強度陡然增加:工作人員不僅要做好正常的旅客服務工作,同時要嚴格按照防疫要求嚴密做好旅客疏散、測溫、消毒、查驗等防疫流程。特殊時期旅客的需求、疑惑也隨之增加,為保障旅客正常乘機,地服部的「大白」們響應集結令,吃住都在T3航站樓,與家人隔空安慰,對旅客真情守護。
候機樓裡,「大白」形影相照,停機坪上,地服部員工為保障醫療物資運輸更是披星戴月,徹夜不眠。值機員、送機員、司機、調度、配載……各個崗位精誠合作,在梳理航班、車輛消毒、物資裝卸等各個環節穩紮穩打,地服部裝卸室分隊長韋然介紹,截止8月16日,他們已經完成進出港各類應急物資81330件,約980噸的裝卸工作。
「疫情期間我們的工作質量不會打折。」王茜說,「實現服務態度'親和',服務管理'精細',一直是我們不懈努力的方向。做好防疫物資供應鏈條中毫不鬆懈的螺絲釘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
櫛風沐雨 甘當承「重」陣前卒
七、八月的烏魯木齊驟雨初歇烈日急,極端的天氣、高強度的工作任務、滿負荷的作業周期,為長期奔波在貨站和順豐航空庫區之間的天緣國際物流公司企劃營銷部副經理車陽帶來了極大的身體消耗和精神壓力。這不是烏魯木齊機場第一次投入疫情作戰,但要問與年初那次相比有什麼區別,可能和很多人給出的答案和車陽一樣,那就是「苦」。
年初,作為參與到全國大會戰中的一份子,新疆地區感染人數較少、物資需求較緩、疫情波及面較窄,烏魯木齊機場的貨運業務雖然緊湊,但節奏穩定,有章可循。然而,由於7月疫情爆發的震源地就在烏魯木齊,突如其來的運輸壓力和紛至沓來的緊急包機任務讓車陽和同事們如同被猛地推進了深水區,猝不及防得倒了好幾口氣。
天緣國際物流公司作為新疆機場集團貨運業務運營主體,主動承擔起守好烏魯木齊疫情防控第一道「空中關口」的責任,按照抗疫物資保障要求,全力做好各類包機的保障工作。為了優先保障各地州政府在全國多個城市採購的中藥藥劑、醫用耗材等防疫物資通過航空貨運抵港,機場集團第一時間責成天緣國際物流公司對接相關工作,與航空公司確定機型、時間、航線,與地方政府對接物資信息,再配合順豐航空公司完成支援任務。
除了協助包機完成機組接送、前端驗視、貨物收運、稱重、預配、出庫等保障環節以外,作為順豐轉運中心的監管單位,天緣國際物流同時還肩負了很大的安全責任和防疫壓力。為了確保人員安全,車陽每天都要在順豐貨庫、員工宿舍、國際庫之間往返檢查,計步器日均兩萬步,膚色也明顯黝黑了不少。
以此次運輸疫情防控物資的順豐航空任務為例,機場和協作單位時常面臨機型大、任務重、航線複雜等困難因素的挑戰。作為任務前端的風控部門和轉運中樞,車陽卻始終保持充沛的戰鬥力和旺盛專注力。當被問道如何做到苦中較勁、甘之若飴時,他的回答言簡意賅:「臨到陣前,甘為士卒!」
當前,烏魯木齊疫情攻堅戰的進程已經看到曙光,新疆民航逆行者們將繼續嚴守民航安全底線,深度融入抗疫鬥爭戰線,同舟共濟、奮楫長行。(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嚴毓驕、段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