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科技發展實現大飛躍 成為被追逐的榜樣

2020-12-04 中華網新聞

英媒稱,中國隨著經濟崛起,科學實力也在不斷增強。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1月發布報告稱,2016年,中國的科學出版物數量首次超過美國:分別為42.6萬份和40.9萬份。懷疑論者或許會說,重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但是,認為中國與東亞其他國家一樣只能模仿不能創新這種居高臨下的老觀念現在肯定是錯誤的。在數個科學領域,中國正開始成為他人追隨的榜樣。

據英國《觀察家報》網站2月18日文章,1992年,筆者參觀了數個中國實驗室,只有在一流的北京大學看到的那些東西,才堪與一所西方好大學相提並論。如今,中國頂尖科學家所能獲得的資源令許多西方同行羨慕。曾幾何時,中國最優秀的科學家紛紛背上行囊出國高就,現在,中國博士後研究人員在西方某個頂級實驗室獲得經驗、然後回國並在中國政府幫助下建起一個會讓西方競爭對手相形見絀的實驗室已司空見慣。

許多人是受「千人計劃」吸引回國的——根據該計劃,55歲以下的科學家(無論是否為中國公民)能獲得名牌大學和研究所的全職職位,薪水和資源都高於通常水平。

香港科技大學的物理學家陳子亭說:「中國一流大學為研究人員提供的一攬子啟動待遇比香港的大學優厚得多。」新加坡和韓國等其他亞洲富國也感受到了競爭。

位於上海的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蒲慕明所長說,最終目標是在國內創造一種創新性研究環境。

最近,世界多家媒體都在頭版頭條刊登了上海一個實驗室成功克隆出獼猴的消息,不僅因為這是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學成就,還因為它對人類的影響。雖然此前曾克隆出綿羊(1997年的「多莉」羊)以及豬、狗和牛等哺乳動物,但靈長目動物一直是個問題。中國科學家解決了這個問題。

中國在生物科學其他領域也取得了長足進步。致命的禽流感每年都會侵襲該國,病毒學研究因此成了非常迫切的需要。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高福的工作聚焦於了解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病毒是如何在種際傳播的。他說,中國政府在這一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但他認為中國仍需迎頭趕上。

中國研究人員2017年9月通過衛星向奧地利維也納傳輸了利用量子力學進行安全加密的數據。這展示了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家羅納德·漢森向筆者所闡述的「量子網際網路」的潛力——他稱之為「朝著未來量子網絡前進的一個裡程碑」。

相關焦點

  • 一張中國衛星照被曝光,各國代表罕見沉默,英媒:中國不可思議
    據人民網報導,一張中國衛星照被曝光,照片拍攝了地球上的綠色植被變化的過程。在對比了在不同時間段拍攝的照片之後,英媒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在2000年到2017年的17年間,全球新增的綠色植被中,有超過四分之一是我國貢獻的。
  • 英媒:中國這項科技是「亞洲四大發明」,為何被美國定義為詐騙?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擅長的科技領域,也都會優先發展對自己有益的尖端科技,在各自的不懈努力下,每個國家都築起了高高的科技壁壘,一般來說,現代科技的壁壘已經越來越難以被打破,幸好我們國家這些年的科技發展也是不慢,在各類科技領域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 英媒:看不懂中國,明明是個石油大國,為何還要從國外進口?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伴隨著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提升,我國也受到了許多國家的關注,就有英國媒體評價中國說:看不懂中國,明明是個石油大國,為何還要從國外進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英媒如此評價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出海記|英媒文章:中國正在塑造全球科技的未來
    參考消息網1月17日報導 英媒稱,上周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消費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上有很多來自中國的參展商——總數4500家中佔了三分之一——一些代表開玩笑說,CES現在成了「中國電子展」(China
  • 京彩好評:讓榜樣成為這個時代最閃耀的「頂流」
    而為了追逐這些偶像,有人砸錢打榜、有人登機圍堵、有人互罵互撕,所謂偶像光環下的無知盲從,已經成為一種不能忽視的社會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鍾南山院士呼籲「消除對偶像的盲從」,是對年輕人的必要提醒。「長大後我將成為你」,很多人喜歡用這句話寄託自己的理想期許。這個「你」,是個人的選擇,更是社會主流價值的呈現。
  • 西媒:中國為2021年科技發展劃重點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西媒:中國為2021年科技發展劃重點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導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12月23日發表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利奧·裡奧斯的文章《中國2021年科技政策基調》,全文摘編如下:對於中國而言,促進科學技術創新不僅僅是一個口號
  • 中國航天大會公布很多航天黑科技,航天實現了質的飛躍
    遙想我們當初發射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現在距離發射東方紅已經過了50周年了,整整50周年呀,這是多麼讓人激動,我國的航空實現了質的飛躍!浩瀚的宇宙精神和中國式的航天文化,推動了我們科技的進步!在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服務時,鄧爺爺曾經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 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央媒欄目《品牌天下》專訪優質企業代表
    本次盛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充分展示中國—東協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全方位深化中國—東協友好關係和經貿等各領域交流合作,實現了安全有序的目標,辦出了特色、辦出了水平、辦出了實效。央媒欄目《品牌天下》響應號召專訪參展好企業,好產品。
  • 英媒:中國「人造太陽」研究獲新突破 實現中心溫度1億攝氏度
    參考消息網11月19日報導英媒稱,中國稱其在利用核聚變開發廉價清潔能源的競爭中獲得突破。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1月17日報導,中科院研究人員早已認識到太陽內部核聚變的潛力,但仍在艱苦探索如何再現這個過程,而又不使投入能量大於釋放能量。  科學家說,他們在人造太陽的研發上取得了重大進展。
  • 英媒:比利時機構研製出創新型固態鋰離子電池
    新材料可延長其壽命  參考消息網4月3日報導 英媒稱,鋰金屬電池的儲電量相當於鋰離子電池的10倍,但是因為一個致命缺陷一直未被商業化:在鋰金屬電池充放電時,鋰會不均勻地聚集在電極上。這種積聚會大大縮短電池壽命,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可能會導致電池短路和起火。
  • 中科院:5nm實驗室技術實現大飛躍
    現在當今世界,5nm晶片生產工藝可以說是最尖端的科技,國內現在最先進的中芯國際公司也才剛剛突破N 1生產工藝,能夠實現大概7納米生產工藝水平。近日中科院表示張子暘團隊光刻方面取得研究進展,在5nm光刻工藝上研發出來一種新型的5nm晶片的加工方法。
  • 英媒:「中國研發正超越美國」
    來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英媒:往返月球,中國研發正超越美國英國《金融時報》12月14日文章,原題:往返月球,中國研發正超越美國世界許多人,特別是美國人,都在關注美國要出臺什麼疫情復甦刺激計劃。但對於世界各國的長期健康來說,近來最重要的經濟新聞可能來自兩個意想不到的地方:波多黎各和月球。
  • 如果愛因斯坦這3個預言實現,人類科技將大飛躍,你期待嗎?
    如果愛因斯坦這3個預言實現,人類科技將大飛躍,你期待嗎?在地球上人類文明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從無到有一次又一次實現質的飛躍,有今天的成就和這些科學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為人類文明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比如愛因斯坦,牛頓等等。
  • 英媒:世界銀行新行長誓言發展對華關係
    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導 英媒稱,新任世界銀行行長戴維·馬爾帕斯9日說,他不會改變世行關於遏制氣候變化的承諾。他還誓言要加大扶貧力度,發展與中國的關係。據路透社4月9日報導,馬爾帕斯獲得了美國總統川普提名,9日就任世行行長。有專業人士擔心,他將在世行推行川普提出的「美國優先」議程,包括重新為煤電項目提供資金並向中國施壓。
  • 「地評線」京彩好評:讓榜樣成為這個時代最閃耀的「頂流」
    而為了追逐這些偶像,有人砸錢打榜、有人登機圍堵、有人互罵互撕,所謂偶像光環下的無知盲從,已經成為一種不能忽視的社會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鍾南山院士呼籲「消除對偶像的盲從」,是對年輕人的必要提醒。「長大後我將成為你」,很多人喜歡用這句話寄託自己的理想期許。這個「你」,是個人的選擇,更是社會主流價值的呈現。
  • 英媒:2028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近日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所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8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這比2019年該機構預測的結果提前了五年。也有媒體認為中國之所以能夠提前完成目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在後疫情時代中國與美國在經濟復甦上形成了明顯差距。
  • 柳葉刀稱中國疫苗能快速誘發免疫反應 英媒:令人鼓舞
    中國新冠疫苗能快速誘導免疫反應【柳葉刀稱中國疫苗能快速誘發免疫反應 英媒:令人鼓舞】據路透社18日報導,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發布了一篇關於中國疫苗的同行評議論文。論文稱,中國科興生物研發的新冠疫苗能快速誘導免疫反應,適合在大流行期間使用。英媒認為這一消息「令人鼓舞」。 報導稱,《柳葉刀-感染病學》周三(18日)發表了一篇關於中國疫苗的同行評議論文。
  • 嫦娥5號凱旋歸來引世界聚焦,英媒嘆:中方研發正超越美國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導語:近期中方"嫦娥5號"登月成功成為全球焦點,不僅成功在月球插上"實質"的五星紅旗,還對月球土壤及巖石進行採集。近日再次迎來捷報,"嫦娥5號"凱旋歸來,成為目前世界上繼蘇美之後第三個成功將月壤帶回地球的國家。中國的凱旋讓英媒忍不住感慨中美差距。
  • 我們的榜樣——《榜樣3》
    節目中每一位在自己崗位上默默奉獻,為了國家、為了自己的家園、為了同胞克服艱難、努力工作的每一位中國中產黨員讓我們明白了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榜樣」。在這個浮躁、金錢至上的社會裡,在每個人都在為自己謀財富的時候,總是有那麼一些人,不忘初心,成為一股清流,擔負起整個村莊的責任,成為所有人心靈的寄託,用自己的力量,讓每個人的生活一起興興向榮。正是因為有李元敏、朱仁斌這樣的村支書竭盡全力帶領全村人一起發家致富,我們祖國的每一片土地才會一起變的越來越美好。
  • 英媒:網絡課程教育方式在中國愈發紅火
    原標題:英媒:網絡課程教育方式在中國愈發紅火  英國《經濟學家》雜誌網站9月26日文章,原題:網絡課程愈發紅火 本月是新學年開始,近700萬學生開始在中國各高校上課。他們身後,又一批莘莘學子在為明年的高考而死記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