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記|英媒文章:中國正在塑造全球科技的未來

2020-12-0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17日報導 英媒稱,上周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消費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上有很多來自中國的參展商——總數4500家中佔了三分之一——一些代表開玩笑說,CES現在成了「中國電子展」(China Electronics Show)的縮寫了。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月16日刊登了北京博達克諮詢公司創始人鄧肯·克拉克為該報撰寫的文章《中國正在塑造全球科技的未來》。文章稱,由於其在供應鏈上遊的地位,中國在全球科技領域中的角色早就根深蒂固。但在CES等展覽上,中國已不再只是參展產品零部件的供應商或設備的組裝者。中國的科技企業正日益憑藉自身的產品取勝。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無人機製造商。依賴中國代工製造商的GoPro最近決定停止銷售其最新款無人機——Karma。

然而,如今科技的價值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服務和內容上,而不是設備本身。谷歌、蘋果、臉書及亞馬遜的合計市值為2.8萬億美元,遠遠超過任何純硬體銷售商。

克拉克認為,在服務和內容方面,中國也在迎頭趕上。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騰訊與阿里巴巴的估值合計有1萬億美元。再加上百度、京東和網易以及其他上市或非上市的公司,包括頭條、美團和滴滴等,這些企業的估值加起來也有2000億美元左右,中國市場的規模是顯而易見的。中國正在興起的一些趨勢正開始塑造未來全球科技的格局。除了其在供應鏈上的主導地位,我們如今也需要從「需求鏈」方面來看待這個國家。

文章稱,美國科技巨頭都已經是全球性企業了,但中國的企業才剛剛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上上周,共享出行企業滴滴出行收購了巴西的網約車企業99,勢必影響競爭對手優步在該國的發展前景。阿里巴巴和騰訊都在印度大舉投資,給亞馬遜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

並不是說中國本身缺乏增長。由於在移動寬帶上的巨額投資和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中國約7.5億的網際網路用戶幾乎都在使用智慧型手機。由騰訊微信及螞蟻金服支付寶引領的二維碼支付讓現金顯得過時。無樁自行車遍布中國城市街頭。中國的實體基礎設施——公路、高鐵及機場——對消費的極大提振,與20世紀50年代艾森豪總統在美國推動建設州際高速公路網絡所起的作用旗鼓相當。

克拉克寫道:「我在北京住了20多年,然而過去一年中我才感到仿佛回到了我不時回去的倫敦或矽谷。對於城市居民來說,中國的無摩擦生活方式日益值得考察。騎上一輛單車,從一眾餐館中訂餐,繳納水電費,轉帳給朋友——只要點擊一下按鈕,這一切都可以完成。毫無疑問,西方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了越來越多的便利——但沒什麼比得上在中國獲得的體驗。」

為什麼中國的發展如此迅速?作者認為,一來是由於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之間競爭激烈。二來是由於中國消費者能迅速接受新事物:很少有人執著過去的生活,那時的商店人滿為患,在街上很難打到計程車,銀行裡等待辦理業務的客戶人山人海。如今在中國,便利成了人們所崇尚的新信條。

作者認為,對美國來說,設置貿易和投資壁壘是一項危險的舉措。美國在網際網路速度和資費方面的排名下滑,中國企業可以幫助相關企業提高技術在美國的可負擔性。美國科技公司需要中國市場的規模來幫助將國內新興的技術投入生產和應用,正如最近臉書就與小米聯手推出了Oculus VR頭顯設備。

文章寫道,隨著兩國都開始著眼於人工智慧的開發,作為「實驗場」,中國的作用顯得更加重要了。矽谷的企業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包括剛剛在北京宣布成立人工智慧實驗室的谷歌。已在限制對研究人才發放籤證的美國政府將幫助還是阻礙本國企業的創新仍有待觀察。

上周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消費電子展」。(新華/路透)

相關焦點

  • 出海記阿里騰訊超亞馬遜與「字母表」 美媒:中國新經濟崛起
    參考消息網5月19日報導美媒稱,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預計將提供充分的證據表明,儘管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長放緩,但這裡的在線消費繼續增長。據彭博新聞社網站5月17日報導,在騰訊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團本周公布季度財報時,這兩大公司有望雙雙宣布40%以上的銷售增長,超過亞馬遜公司和「字母表」公司。
  • 中國網絡小說「出海」記
    前兩日,《南方周末》一篇介紹「中國網絡文學闖入英文世界」的採訪中,這位耿直的小夥子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調侃之餘,讓我們來認真地聊聊中文網絡小說「出海」的故事。後來開始翻譯《盤龍》,萬萬沒想到成就了歐美論壇上的CD教派(盤龍英譯Coiling Dragon)。RWX其實就是任我行的拼音,金庸小說裡這個象徵著絕頂武功的武俠高手,似乎也預示了RWX在網文翻譯中一家獨大的地位。
  • 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翻譯規模擴大、原創全球開花、IP協同出海
    閱文集團供圖不僅是文字作品,隨著中國國內網絡文學IP全面開發的規模效應不斷增強,從原著到IP改編成果的協同出海將成為未來重要趨勢。在此過程中,作品的內核精神不斷得到強化,而覆蓋漫影遊等不同形式的IP改編成果能夠進一步擴大作品的傳播範圍。
  • 《柳葉刀》稱中國疫苗能快速誘發免疫反應 英媒:令人鼓舞
    論文稱,中國科興生物研發的新冠疫苗能快速誘導免疫反應,適合在大流行期間使用。英媒認為這一消息「令人鼓舞」。報導稱,《柳葉刀-感染病學》(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周三(18日)發表了一篇關於中國疫苗的同行評議論文。
  • 一張中國衛星照被曝光,各國代表罕見沉默,英媒:中國不可思議
    據人民網報導,一張中國衛星照被曝光,照片拍攝了地球上的綠色植被變化的過程。在對比了在不同時間段拍攝的照片之後,英媒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在2000年到2017年的17年間,全球新增的綠色植被中,有超過四分之一是我國貢獻的。
  • 出海記|中國企業走出去3月新聞排行:阿里巴巴、中國化工、紫光集團...
    參考消息網-出海記本月掃描路透社、華爾街日報、法新社等15家海外媒體,對阿里巴巴、中國化工、紫光集團等75家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情況進行了報導,並根據公司規模、事件影響等因素進行綜合考評,選取了以下10家公司,列出本月的中國企業走出去新聞排行(3月1日~31日)。
  • 英媒:中印競爭或將決定21世紀的世界格局
    原標題:英媒:中印競爭或將決定未來世界格局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導英國《金融時報》6月7日發表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的文章《21世紀的中印競爭》稱,西方人熱衷分析美中之間的強國鬥爭,然而最終決定21世紀格局的,或許會是中印之間的競爭。
  • 出海記|沙特欲建全球最大技術中心 中國公司獲承包合同
    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導 港媒稱,惠生工程公布,其全資附屬惠生工程(中國)沙特分公司最近獲Saudi Basic Industries Corporation(SABIC)批出一項有關Utilities Park & Pilot Plants項目的設計、採購及施工(EPC)承包合同,合同總金額約為1.5
  • 英媒發布全球EMBA排名 中國4個項目進十強
    原標題:英媒發布全球EMBA排名 中國4個項目進十強   17日,英國《金融時報》公布2016年全球EMBA項目排名,中國共有4個EMBA項目進入十強,其中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與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合作項目排在榜首,清華大學與英士國際商學院合作項目排名第2,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合作項目排名第
  • 英媒:比利時機構研製出創新型固態鋰離子電池
    循著如此清晰的性能提升路線,校際微電子中心的電池技術將成為未來快充遠程電動車電池行業的競爭者。  機動性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是電動的,由快充、安全和小巧的電池驅動。校際微電子中心的研究人員正在研製下一代電池,用固態電解質取代液態電解質,從而增加電池的能量密度。
  • 英媒:中國科技發展實現大飛躍 成為被追逐的榜樣
    英媒稱,中國隨著經濟崛起,科學實力也在不斷增強。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1月發布報告稱,2016年,中國的科學出版物數量首次超過美國:分別為42.6萬份和40.9萬份。懷疑論者或許會說,重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但是,認為中國與東亞其他國家一樣只能模仿不能創新這種居高臨下的老觀念現在肯定是錯誤的。
  • 英媒稱中石油同意哈管道原油提高價格
    參考消息網2月10日報導英媒稱,哈薩克斯坦石油生產商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油)同意提高經由阿塔蘇-阿拉山口(Atasu-Alashankou)管道輸往中國的庫姆科爾原油價格。哈薩克斯坦至中國的輸油管線每年能輸送2000萬噸石油,這些石油供應來自哈薩克斯坦的石油公司和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俄油)。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旗下子公司——中國石油是這些石油的唯一中國買家。消息人士對路透社表示,若哈薩克斯坦的原油供應商能得到更優價格,將刺激該國對中國的出口。
  • 英媒:中國這項科技是「亞洲四大發明」,為何被美國定義為詐騙?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擅長的科技領域,也都會優先發展對自己有益的尖端科技,在各自的不懈努力下,每個國家都築起了高高的科技壁壘,一般來說,現代科技的壁壘已經越來越難以被打破,幸好我們國家這些年的科技發展也是不慢,在各類科技領域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 英媒:全球變暖或致秋天提前落葉
    原標題:英媒:全球變暖或致秋天提前落葉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英媒稱,由於氣候變化,樹葉在秋天可能會更早掉落,而不是像人們之前認為的那樣會更晚。據措納估計,落葉期從推遲到提前的轉變相當於全球溫帶森林每年減少大約10億噸碳存儲,約佔人類每年碳排放的十分之一。他說:「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
  • 最in品牌 閃亮全球 ——遠東控股集團斬獲領英「最in B2B品牌全球...
    莊太緯領取獎盃與證書大會發布了2019年度領英中國最in營銷品牌榜單,2019年度榜單設有「最inB2B營銷大獎」、「最inB2B品牌全球化獎」、「最in內容營銷獎」、「最in營銷效果獎」 四大獎項,從內容創作
  • 《柳葉刀》稱中國新冠疫苗能快速誘發免疫反應,英媒:令人鼓舞
    論文稱,中國科興生物研發的新冠疫苗能快速誘導免疫反應,適合在大流行期間使用。英媒認為這一消息「令人鼓舞」。報導稱,《柳葉刀-感染病學》(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周三(18日)發表了一篇關於中國疫苗的同行評議論文。
  • 嫦娥5號凱旋歸來引世界聚焦,英媒嘆:中方研發正超越美國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導語:近期中方"嫦娥5號"登月成功成為全球焦點,不僅成功在月球插上"實質"的五星紅旗,還對月球土壤及巖石進行採集。中國的凱旋讓英媒忍不住感慨中美差距。"嫦娥五號"凱旋歸來,有人歡喜有人愁根據中國政府網所報導,近日嫦娥5號凱旋歸來,於中國內蒙古成功著陸,成功將月壤樣本帶了回來。
  • 英媒:世界銀行警告政治變數危及全球貿易
    參考消息網2月23日報導 英媒稱,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得出結論稱,政治不確定性正在減緩貿易增長,這說明唐納·川普的崛起可能已經在給全球經濟蒙上陰影。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月22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合組織和世行等主要國際機構最近上調了它們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主要是因為各方預期減稅、基礎設施支出增加和放鬆管制將提振新總統上任後的美國經濟。但世行經濟學家周二發布的報告凸顯出,貿易這個歷史上重要的全球增長引擎之一處於脆弱狀態。
  • 柔宇科技正在洞見未來的模樣
    我們曾經在許多科幻電影中看到過未來地球的模樣,在有些影片中人類已殖民太空,有些則預言地球將變為一個水世界,甚至很多電影認為未來的地球將會成為機械文明的居住地。科幻作家、編劇、導演的想像力讓我們沉浸在電影情節中,而科技更能通過技術的發展,洞見未來地球更清晰的模樣。
  • 網絡文學生態出海
    近年來,隨著中國網絡文學經翻譯走出國門,中國網文在海外的影響不斷擴大,正在實現國內外同步「圈粉」。其中,雲集閱文集團等頭部企業的上海是網絡文學重鎮,立足於上海開放的國際化土壤,成為網文「出海」主要推手之一。同時,中國的網絡文學原創模式也推廣到全球,邁入了「生態出海」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