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記|中國企業走出去3月新聞排行:阿里巴巴、中國化工、紫光集團...

2020-11-29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出海記本月掃描路透社、華爾街日報、法新社等15家海外媒體,對阿里巴巴、中國化工、紫光集團等75家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情況進行了報導,並根據公司規模、事件影響等因素進行綜合考評,選取了以下10家公司,列出本月的中國企業走出去新聞排行(3月1日~31日)。

No1、阿里巴巴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事件:3月22日,阿里巴巴宣布eWTP首個海外「試驗區」落地馬來西亞。此前的3月3日,阿里巴巴還領投了印度Paytm旗下新電子商務部門的1.77億美元融資輪。

點評:阿里巴巴正逐漸將在中國的成功模式輸出海外。印度Paytm複製了支付寶的模式,而「eWTP」落地,則是阿里巴巴將在中國的模式整體輸出海外的開始。

No2、中國化工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事件:中國化工100%控股的農化公司——以色列安道麥公司2016年銷售業績表現強勁,去年9月晉升為全球農化前6強。自被中國化工集團收購以來,安道麥逆勢增長,持續增加利潤和盈利能力,並在全球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點評:中國企業海外收購後,曾屢屢出現整合失敗的現象。中國化工整合安道麥的成功案例,說明中國企業全球化的腳步正在加快,不但能夠「吃下去」,還能順利「消化掉」。

No3、紫光集團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事件:紫光近日獲得官方投資機構1500億元融資,重點支持紫光發展集成電路相關業務板塊。近幾年,紫光秉承「自主創新加國際合作「的發展理念,現已成為全球前三大手機晶片企業,直逼全球排名第二的聯發科。

點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是國家戰略,紫光集團正在努力扛起集成電路產業這面大旗,引領中國的晶片產業實現飛躍式發展。

No4、中鐵建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事件:3月21日,莫斯科市政府新聞處發布消息稱,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CRCC)2017年秋末冬初計劃開始修建承包的莫斯科地鐵路段。此前,中國鐵建在競標中報價229.8億盧布(約合4億美元),獲得了修建三個地鐵站的資格。

點評:如果這項工程能夠按計劃完工,將使沉寂多年的莫斯科地鐵11號線,也就是外大環線工程「起死回生」。同時,這項工程也意味著中國企業的新技術、新經驗進入俄羅斯市場。

No5、小米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事件:3月21日,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小米科技宣布,將與富士康聯手在印度建第二座手機生產廠。23日,印度《經濟時報》頭版刊發小米董事長雷軍署名文章,詳解「網際網路+」、新零售等。如今,小米生態鏈掌握的物聯網興起,以高性價比帶動小米手環坐上世界第二大移動裝置寶座,移動電源更是站上世界第一。

點評:大家對於小米的印象,還停留在手機公司上,小米卻已經悄然開發了小米手機為核心的生態鏈,生態鏈的整體崛起,也許會讓小米在物聯網興起時佔儘先機。顯然,小米在印度市場的野心也不僅僅停留在手機層面。

No6、騰訊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事件:市場調研公司App Annie的報告顯示,在2016世界最賺錢的行動應用程式開發商世界排名榜上,騰訊排名第一。3月26日,騰訊「絕藝」在「電聖戰」中戰勝了日本新銳棋手一力遼後奪冠。3月28日,騰訊投資17.8億美元獲得特斯拉汽車5%的股權。

點評:種種跡象表明,在現有的領域,騰訊已成長為全球巨頭,在未來的AI、自動駕駛等領域,也已經具有了同國際巨頭同臺競技的資本,努力想要站在未來科技趨勢的最前端。

No7、摩拜單車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事件:3月,摩拜單車不斷在新加坡運營,還走進了美國。

點評:摩拜單車所代表的共享單車服務發軔於中國,是完全意義上的「中國式創新」。這種「中國式創新」讓《紐約時報》明確點讚,「中國抄襲美國的時代過去了,在移動領域,美國已經開始抄襲中國」。

No8、中國中車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事件:3月16日中車集團子公司中車四方投資1億美元在芝加哥東南郊的老工業基地舉行建廠動工儀式。

點評:中車四方在當地建廠,通過「購買美國」的方式,實現地鐵車輛生產60%以上的本地化,「中國造」芝加哥地鐵將有美國血統。

No9、北汽集團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事件:3月25日,北汽集團和南非工業發展有限公司籤署南非汽車工業園項目合作備忘錄。此次籤約的南非汽車工業園區項目一期投資一億美元,將不僅限於北汽南非工廠供應鏈,而是面向所有其他本區域內的主機廠。

點評:項目的建設不僅使北汽在南非站穩了腳跟,還將進一步完善當地的汽車全產業鏈,為帶動南非經濟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No10、英利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事件:歐洲最大的雙面發電光伏項目在荷蘭開工建設。該項目全部採用英利「熊貓」雙面發電組件,已獲得荷蘭經濟部授予的荷蘭可再生能源支持計劃SDE+補貼。

點評:英利近年來「走出去」為眾多國家的電力事業出力,刷新了世界對「中國製造」的認知,為中國高鐵、核電、航空、電信等優勢行業「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的全球競爭,提供了現實的參考路徑。

相關焦點

  • 中國企業「走出去」,這家紡企成「範本」
    >  十九大對「一帶一路「建設做出了進一步的確認和落實,中國企業「走出去」正在迎來更多的機遇。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到越南投資興業。天虹集團在越南經營十幾年,在廣寧省興建的工廠為當地創造了7000多個就業崗位,也是省內納稅大戶。以中國民營企業為主的投資商在前江省創建的龍江工業園,已有30多家企業入駐。」
  • 出海記阿里騰訊超亞馬遜與「字母表」 美媒:中國新經濟崛起
    參考消息網5月19日報導美媒稱,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預計將提供充分的證據表明,儘管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長放緩,但這裡的在線消費繼續增長。據彭博新聞社網站5月17日報導,在騰訊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團本周公布季度財報時,這兩大公司有望雙雙宣布40%以上的銷售增長,超過亞馬遜公司和「字母表」公司。
  • 原泛林集團副總裁劉二壯加盟紫光集團
    (文/呂棟 編輯/尹哲)8月10日,紫光集團內部發布消息,原泛林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劉二壯博士正式加入該集團,擔任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向該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匯報。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6月29日,劉二壯還以泛林集團公司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的身份,參加在上海舉辦的「SEMI中國英才計劃領袖峰會」,與業內嘉賓們暢談企業的「人才賦能」之道。
  • 中國鋰電企業的出海邏輯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想要在歐洲大展拳腳自然離不開其背後供應鏈的支持,中國鋰電供應鏈企業跟隨出海成為必然趨勢。2020年歐洲電氣化加速,一批具備「走出去」實力的中國鋰電企業相繼在歐洲建廠布局,帶動中國鋰電池產業鏈出海。
  • 浦東這家網際網路企業又出海了!牽手新加坡港務集團,串聯全球業務網絡
    浦東這家網際網路企業又出海了! 9月28日,浦東網際網路航運龍頭 「運去哪」與全球知名港口運營商-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PSA)籤署戰略合作籤約。
  • 北京文博會IP「出海」報告 騰訊「新文創」打造中國文化符號
    IP「出海」需要全面、科學評價近年來,受益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我國文化產業迅速增長,大量產品開始進入國際市場。同時,在日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文化「走出去」也成為建設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必經之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被賦予了更重要的意義。IP「出海」是文化「走出去」的關鍵環節。
  • 昀澤集團李家峰:投資寮國,「出海」東南亞
    11月15日,廣西昀澤集團董事長李家峰在2019年亞洲音樂盛典籌備組工作會議上表示,東南亞經濟整體呈現上行趨勢,GPD以每年5%的比例速增,東南亞已經成為了新一輪投資的熱土,廣西昀澤集團將緊抓東南亞迅速發展的良好趨勢,立足寮國投資大好局面,加強海外產業布局,帶領中國產業走出國門。
  • 滴滴出行柳青:帶中國智慧走出去,科技出海走對了
    11月19日,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對話會在線上召開,在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上,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ABAC)的中國代表及候任代表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中國銀行董事長劉連舸和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圍繞著「全球價值鏈:融入循環新格局」的話題進行了討論。
  • 解讀紫光趙偉國:這個買遍全球半導體的「中國餓虎」的背後
    gkLednc1993年8月趙偉國回到清華深造,攻讀電子工程系的通信碩士學位。也是在此時,他開始接觸紫光集團,兼職擔任紫光集團自動控制系統方面的工程師。gkLednc1997年10月,他離開紫光,加入剛上市的清華同方,出任研發中心通信研究所所長,當年就參與了同方併購江西無線電廠的第一次資本運作。
  • 中國核電抱團走出去呼聲再起:三巨頭誰都不理誰
    林春挺  和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在海外互相廝殺類似,中國核電三巨頭同樣存在內耗。如今,南北車計劃合併,而中國核電工業也在醞釀變化。  在10月24日,國務院會議上也強調要對核電等領域進一步引入社會資本,尤其是民資可以參與一些核電項目,此舉用意之一被看作是為核電出海做準備的一步棋。核電和高鐵是國家自去年以來力推走向海外的拳頭產品。
  • 圓桌分享:流量為王,中國企業出海遠航
    日報導 (文/李碧雲、張寧)在今日召開的2017中國企業走出去高峰論壇暨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上,在峰會上,中東頭條創始人兼CEO歐振興,俄羅斯電商平臺UMKA中國區副總裁Sofia、春雨國際創始人兼CEO熊娟、Yeahmobi聯合創始人蘭向輝、美國美醫國際醫療科技集團合伙人副總裁張學海,就《企業的全球化思維與策略》做出精彩分享。
  • 致力於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新知集團南非建書局
    致力於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新知集團南非建書局 2015-07-19 02:57:3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2020中國精細化工百強榜單發布
    中化新網訊 11月25日,2020中國精細化工百強榜單在山東壽光發布。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蟬聯榜首,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誠信集團有限公司分列二三位。數據顯示,中國精細化工百強企業的2019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平均研發投入以及平均毛利率同比均有所提升,東部地區上榜企業77家,是精細百強企業最為集中的地區。
  • 從「華龍一號」開工看核電三巨頭「走出去」大招
    作為國內核電企業的巨頭,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正在描畫這樣一個宏偉的藍圖:「華龍一號」核電技術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福建,途經南亞、波斯灣(埃及),最終落地海上絲綢之路終點英國。中核認為這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路徑和實踐。「華龍一號」示範工程——福清5號核電機組於5月7日正式開工建設。
  • 中國OTA「走出去」服務全球旅行者,可行嗎?
    另一方面,中國的入境遊人數增長近幾年卻在日漸放緩,相比已全球化的airbnb、priceline等國際旅遊巨頭,絕大多數中國在線旅遊企業的影響力仍主要停留在國內。所以,當11月16日晚,中國最大的在線旅遊企業攜程發布消息,攜程董事會主席兼CEO梁建章主動請辭CEO後,整個行業為之一震。梁建章答覆卻是,將專注於海外拓展、戰略投資和創新項目。
  • 提升人才國際競爭力,TutorABC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
    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劇,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邁出了國際化探索的腳步,而英語作為企業出海利器,成了諸多企業「走出去」所面臨的第一道挑戰。作為中國一重集團開拓海外市場的重要窗口,一重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重)自成立以來,就開啟「走出去」的步伐,肩負起集團公司所屬企業海外產品、技術服務、工程承包等一切境外業務的運營與管理。因此,如何提高人才英語核心競爭力,滿足一重全球化、專業化的業務發展需求,成了一重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 全球特種化工領先企業贏創入駐阿里巴巴1688
    日前,全球特種化工領先企業——德國贏創正式入駐阿里巴巴1688工業品品牌站,這是贏創首次有針對性地在中國電子網絡平臺銷售產品,將進一步推動其在中國的數位化進程。  贏創1688品牌站將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採購渠道,首批精選產品包括TEGO?
  • 巨頭接連收縮,新聞聚合平臺出海走不通?|Morketing深度
    文 | Innocent Roland距離《晚點LatePost》爆出阿里巴巴海外新聞聚合產品UC News停止運營,不到三天時間後,字節跳動旗下新聞應用TopBuzz(今日頭條海外版)也傳出消息即將關停。
  • 中國十大軍工集團排行
    NO.2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源於1956年10月8日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經過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經國務院批准,於1999年7月1日正式成立。
  • UC打造一站式營銷平臺助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國際化
    4月29日,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在京召開戰略發布會,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UC總裁何小鵬宣布,UC瀏覽器的全球月度活躍用戶已超4億!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UC國際業務總經理史倉健透露, UC瀏覽器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移動瀏覽器,月度PV市場份額已超20%,並宣布在打造一站式的出海營銷平臺,通過Wap和App的強大流量入口,以及高性價比的推廣模式,幫助中國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尤其是新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