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海洋裡隱藏著無數我們現在還未能揭開的奧秘。而海洋裡究竟還有多少生物也是我們還不能完全了解的。於是乎,海洋裡的一些物種對於我們就充滿了神秘感。而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蛇就是這樣一個神秘的物種。但是越神秘的物種就越容易被人拿來吹噓和博人眼球,畢竟吹牛又不違法。所以長久以來,我們都被不少誇張的視頻和文章描述所蒙蔽。
相信許多人只要看到有關毒蛇的文章或者視頻,在其底下的評論中都會看到這樣一條評論——&34;
所以今天,我就這個問題來跟大家聊一聊世界上最毒的蛇到底是不是海蛇?
為此,我去收集了一下大家常說的幾個號稱最毒的海蛇種類,大致為以下四種。
1、杜氏劍尾海蛇
2、艾基特林海蛇
3、貝爾徹海蛇(裂頦海蛇)
4、鉤鼻海蛇
在比較毒性高低時,我們必須要用到LD50(半數致死量)這個概念。LD50的數據值越小,就代表這個毒液的毒性越高。
杜氏劍尾海蛇其實是這份名單中最沒爭議的。因為它的毒性測試LD50皮下注射的成績為0.044mg/kg。而這一成績在內陸太攀蛇LD50皮下注射的0.025mg/kg記錄上對比,內陸太攀蛇毫無爭議的要比杜氏劍尾海蛇強。
內陸太攀蛇
更何況杜氏劍尾海蛇這個數據的水分還非常大,具有一定的爭議。因為這個毒性測試的數據來源於科學家明頓在1983年發表的論文。而在明頓的那篇毒性測試文獻中,其餘參與測試的其它6種毒蛇種類的毒性都比同類型的測試提高了2倍左右,這是非常奇怪的。所以學術界普遍並不認同這項數據,所以即使杜氏劍尾海蛇的這個算是非常頂級的存在,但是數據的證據不足,水分大。而且從此之後,也沒有人再對杜氏劍尾海蛇進行毒性測試了,這也就無法證明它真正的實力。
杜氏劍尾海蛇
它被吹噓成在幾十分鐘內就能毒死人,甚至在世界毒物排行榜上都號稱位居第二,僅次於箱型水母。真的有這麼牛嗎?我在國內和外網查閱了許多資料後才發現,呵呵,這貨根本就是條&34;。
因為艾基特林海蛇在百度百科上顯示的信息是分布在澳大利亞沿海,並且拉丁學名是&34;。拜託?這個學名明明就是主要分布在我國沿海境內的&34;。
最搞笑的是百科上&34;的別稱就是&34;,而青環海蛇的毒性甚至都排不進世界前十。所以這個艾基特林海蛇以後就別再說是什麼最毒海蛇了。
為什麼要將這兩種海蛇一起來說呢?這是因為這兩種海蛇的毒性測試數據都犯了一種相同的錯誤——沒有拿出同一種注射方式下的LD50數值進行比較。
因為LD50的毒性測試常會用到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靜脈注射這三種方法,而三種方法所得出的最終結果肯定是不同的。但一般我們都會用&34;的結果來比較,因為這種注射方式更接近現實的咬傷情況。所以在進行毒性比較的時候,就必須採用同一種注射方式的結果來進行對比才公平。
貝爾徹海蛇以在1974年的LD50測試結果0.017mg/kg這個成績被人認為超過內陸太攀蛇成為了世界上最毒的蛇。但這這個成績其實是一條個體在&34;模式下的結果。
在&34;的注射方式下,毒性的結果都會大於&34;的成績。所以拿&34;0.017mg/kg對比內陸太攀蛇&34;0.025mg/kg的成績是不公平的。
後來著名的蛇毒專家——布萊恩教授,也指出了這項數據的錯誤,因為這項數據並沒有區分LD50測試的注射模式。更何況貝爾徹海蛇的這個成績還是一條極端個體,而不是實驗的平均值。如果要拿極端個體來對比的話,內陸太攀蛇也有一條極端個體的成績是0.014mg/kg。所以即使這樣,內陸太攀蛇也是比貝爾徹海蛇更毒的存在。
貝爾徹海蛇
而鉤鼻海蛇LD50測試中0.01mg/kg的數據也是在&34;的模式下測出的數據,拿這個數據對比內陸太攀蛇的皮下注射成績也是不公平的。都用&34;的LD50數值比較的話,鉤鼻海蛇的最好成績是0.05 mg/kg,而內陸太攀蛇的0.025mg/kg是它的兩倍之高。
所以,鉤鼻海蛇是世界第一毒蛇的說法也是錯誤的。
鉤鼻海蛇
綜上所訴,&34;的說法都是假的,至少至今為止都是假的。什麼杜氏劍尾海蛇、艾基特林海蛇、貝爾徹海蛇和鉤鼻海蛇,通通都是&34;。世界上最毒的蛇就是澳大利亞的內陸太攀蛇!而且從1983年發表的毒蛇論文中就已經確立了它的地位了。
所以,以後要是再有人說什麼海蛇是世界最毒的蛇的話,朋友們就可以直接把這篇文章甩給他看就行了。
文|裡昂裡昂
想了解「世界最毒的蛇」可以直接點擊下方的頭條搜索卡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