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近海海域發現疑似海蛇生物 全身紅綠相間(圖)

2021-01-19 水母網

市民釣魚時發現的貌似「海蛇」的生物

在煙臺附近海域層發現海鰻,老百姓俗稱「狼牙鱔」。

    水母網8月19日訊(YMG記者 李泉江 攝影報導)昨天下午,讀者辛先生致電96110稱,他在煙臺濱海廣場釣魚時,發現海水中有一條蛇,經過查詢資料進行對比,這很有可能是一條有毒的海蛇。

    釣魚時看見海裡有蛇

    據辛先生介紹,發現「海蛇」的時間大約在下午2點,當時他正在濱海廣場釣魚,8歲的女兒首先看到海裡有個東西在向岸邊蠕動,辛先生仔細一看,這條蛇長約50釐米,頭部不大呈橢圓形,全身有紅綠相間的條紋,正迅速地向石墩遊來,他趕緊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

    回家後,辛先生好奇地詢問了年長的釣魚愛好者,有人告訴他說與陸地上的蛇相比,海蛇的鱗排列稀疏,鱗片間的皮膚很厚,這樣既可以防止海水中的鹽分滲入體內,也避免了體內的水分向外散失,成年海蛇體長一般也只有1米多。

    最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的海蛇都有毒,而且毒性較大。「看到海蛇有毒,我就很擔心,因為釣魚的水域離第一海水浴場不是很遠,所以想撥打96110給市民提個醒。」辛先生說。

    是否海蛇有待鑑定

    隨後,記者詢問了幾位長期在海上作業的老煙臺人,他們都表示聽說過海蛇,但均沒有親眼見過這種生物。記者經過查詢得知,海蛇一般喜歡在大陸架和海島周圍的淺水中棲息,在水面上停留的時間也很短,每次只是露出頭來,很快吸上一口氣就又潛入水中了。

    這到底是不是一條海蛇,記者電話聯繫了市海洋漁業局漁政站,工作人員介紹,到目前為止,煙臺附近海域還沒有關於發現海蛇的記載。但是,煙臺附近海域中有一種海鰻,老百姓俗稱「狼牙鱔」,這種鰻類從外觀上看很像蛇類,以前也有市民把「狼牙鱔」誤認為海蛇。這種海鰻非常兇猛,肚子呈白色,背部呈灰色,容易襲擊人類。

    為了進一步做出鑑定,記者將照片發送給了漁政站工作人員。看了照片後,工作人員答覆說,從外觀上來看,這應該是一條蛇類,但從花紋上來看,更像是水蛇或者陸地上的蛇,有可能是降雨過程或者沿著下水道跑到海中。由於照片拍的比較模糊,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海蛇,還有待進一步鑑別。

    不過,漁政人員介紹,雖然大部分海蛇有毒,但它很少主動攻擊人類。避免海蛇的攻擊非常簡單,不要刻意接近海蛇,如有海蛇遊近時,要保持鎮定靜止,待它離去再行動。無論是海蛇、鰻類,還是普通的陸地蛇,下海遊泳的市民都應當有所注意,但也沒必要過度的恐慌。

    【相關連接】 海蛇的習性

    海蛇是一類終生生活於海水中的毒蛇,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後閉,吸入空氣後,可關閉鼻孔潛入水下達10分鐘之久。身體表面有鱗片包裹,鱗片下面是厚厚的皮膚。舌下的鹽腺,具有排出隨食物進入體內的過量鹽分的機能。小海蛇體長半米,最大的海蛇可達3米左右。它們棲息於沿岸近海,特別是半鹹水河口一帶,以魚類為食。

相關焦點

  • 市民釣魚捕獲疑似海蛇 行動靈活或帶劇毒(圖)
    昨天,記者來到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標本館,見到了這條已經被做成標本的蛇,不過專家表示到底是不是海蛇還需要進一步鑑定。  特別靈活 逮它很費勁  「當時純粹是為了好奇才把它逮回來的,聽說有劇毒,現在想想確實有些後怕。」劉先生說,當時他搭乘朋友的快艇,一起到膠州灣大橋南邊幾百米遠的海域釣魚。
  • 大連龍王塘夜釣 上鉤的竟是劇毒青環海蛇
    借著手電筒的光,他看清楚了釣上來的怪傢伙,那竟然是一條全身長滿黑色環帶的蛇!7月9日晚11點多鐘,市民林先生駕船出海,在大連龍王塘海域釣魚。聽到鈴響,他連忙收線,結果釣上來的東西,當場把他嚇蒙了:「天哪,那是啥東西?」
  • 聖誕節紅綠相間,學習宋妍霏的搭配方法
    一年一度的就要到了,小姐妹們已經無法忍受保守秘密,作為最亮眼的小熊,期待已經成為最亮的小熊,大賣場推出了許多代表溫暖與和諧的衣服,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專屬聖誕的紅綠顏色搭配。說到紅綠配色,小編首先想到的一個詞就是「紅配綠賽狗屁」,這個詞從小就在嘴唇上,畢竟在色彩科學方面,這兩種顏色一直是相反的顏色,穿得好可以用暖色和減齡來形容,如果你穿得不好,一種強烈的東北味道會自然產生,因此如果您不確定這種顏色匹配,姐妹們將不會嘗試。
  • 科學網—環境汙染致海蛇變色
    本報訊 研究人員在調查棲息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珊瑚礁中的鰲頭海蛇時發現,這些蛇的色彩形狀十分與眾不同:棲息在珊瑚礁更原始區域的海蛇身上通常有黑白相間的條紋或斑點。而棲息在受人類活動影響更嚴重的區域(靠近城市或軍事區)的海蛇是黑色的。 研究人員在8月10日出版的《當代生物學》期刊上報告稱,這些顏色差異可能與海蛇在汙染物中暴露程度不同有關。城市海蛇的黑色皮膚能使其在每次蛻皮時更有效地凝固和去除身體上的汙染物,例如砷和鋅等。該發現也將海蛇列入工業黑化名單。 「這些動物讓我感到驚訝。
  • 環境汙染致海蛇變色—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研究人員在調查棲息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珊瑚礁中的鰲頭海蛇時發現,這些蛇的色彩形狀十分與眾不同:棲息在珊瑚礁更原始區域的海蛇身上通常有黑白相間的條紋或斑點。而棲息在受人類活動影響更嚴重的區域(靠近城市或軍事區)的海蛇是黑色的。 研究人員在8月10日出版的《當代生物學》期刊上報告稱,這些顏色差異可能與海蛇在汙染物中暴露程度不同有關。城市海蛇的黑色皮膚能使其在每次蛻皮時更有效地凝固和去除身體上的汙染物,例如砷和鋅等。該發現也將海蛇列入工業黑化名單。 「這些動物讓我感到驚訝。
  • 中國渤海近海海域汙染嚴重 生物種類明顯減少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八日電(記者賈全欣)作為中國唯一的內海和最大的海水養殖基地,渤海近海海域汙染日趨嚴重,生物種類明顯減少。  國家環保總局的統計資料顯示,九十年代以來,渤海海域水體中的汙染物含量迅速增加,近海海岸的汙染範圍在迅速擴大。一九九二年,渤海水環境遭受汙染的面積不足百分之二十六,一九九五年後,保持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 安源:紅綠相間總相宜
    安源:紅綠相間總相宜 發布時間:2008-10-02 10:20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認識海蛇!
    然而在這冗長的漂流過程中,海中的固著生物如藤壺和茗荷介等很容易附著上來,為了防止被這些生物附著,黑背海蛇會將自己打結再慢慢鬆開,藉著鬆開時身體相互間的摩擦,就可以將那些尚未附著緊密的生物磨擦下來,這種打結再鬆綁的特殊行為也有助於它們在大洋中將自己的皮蛻下來
  • 可以看到很多紅綠相間的葉子,在很遠的地方,一眼就可看見這裡
    眼前的這個景色,有著屬於自己的特點,很多的人喜歡旅行的不單單是看美景,而是放鬆自己的心情,美麗的景色,好比大自然吹了一口氣,可以看到很多紅綠相間的葉子,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景色,相信來到這裡之後,你一定不會後悔的。
  • 袍笑 • 慈心護生之《海蛇》
    海蛇是生活在海洋裡的毒蛇,世界上已知的海蛇大約有50多種。海蛇體細長,後端及尾側扁。體黃色或橄欖色,全身具黑色環帶55-80個。在中國分布於中國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臺灣近海。餐館將海蛇肉做湯;整條蛇或是其血液用於製酒;心臟和蛇膽在內的器官被用於緩解關節痛、厭食症和失眠等疾病。
  • 我國的近海有鯊魚嗎?有哪些?
    胸脊鯊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出現在地球上最早的鯊魚,它生活在距今約3.7億年前,這是一種喜歡在近海活動的鯊魚,它的平均體長在1.5米左右,因其背鰭形狀酷似一個「大託盤」而為人熟知。但是,由於在當時,胸脊鯊的體型較小且有鄧氏魚等大型的海洋生物威脅,所以胸脊鯊在地球上存活了約3000萬年就滅絕了。
  • 中國九成沿海城市不同程度缺水 近海海域汙染大
    本報訊 昨天,「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簡稱908專項)總驗收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對專項取得的各項成果,包括新測的我國海岸線總長度,近海水資源、漁業資源整體狀況以及近海的環境特徵進行了驗收發布。
  • 寧波近海海域汙染嚴重 部分海域成「重災區」
    中新網杭州四月十日消息(記者張文)日前,從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傳來消息說,寧波近海海域汙染嚴重,部分海域已成「重災區」。  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日前公布了《二00一年寧波市海洋環境質量公報》,該公報指出,去年寧波市近岸和近海海域海洋汙染情況比上年加重,海水中主要汙染物是無機氮、無機磷、重金屬汞和總汞。
  • 潛水員在馬爾他海域發現全身透明的海洋生物
    近日,網上一段視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潛水員發現了一條全身透明的海洋生物。 61歲的拉尼羅·博格此前在馬爾他海域潛水時發現了一條「幽靈魚」,全身透明,體內的構造清晰可見。拉尼羅說這是他40年潛水生涯中從來沒見過的生物。
  • 韓國西部海域發現疑似潛望鏡物體 向北移動
    疑似潛望鏡發現地點(韓聯社TV)韓國軍方人員進行識別作業(韓聯社)海外網7月17日電 據韓聯社17日報導,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稱,當天接到舉報,有人在西部海域發現疑似潛水艇用潛望鏡物體。
  • 伊朗海岸首次發現罕見胎生有毒海蛇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0月10日報導,一艘漁船在伊朗海岸捕捉到一條罕見有毒海蛇,而這是伊朗海域首次發現該物種。據報導,這種海蛇是首次在阿曼灣(Gulf of Oman)發現,而該地以西250英裡(約402公裡)處才是人們之前認為的海蛇棲息地。研究人員表示,這條海蛇頭小,身長44英寸(約111.76釐米),體背呈微黃和「橄欖綠」,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尖牙狀。這種蛇為胎生,1864年動物學家阿爾伯特(Albert Günther)首次發現。
  • 獵奇:人類未探索的海域,是否隱藏著森蚺巨蟒?它們又是什麼生物
    地球覆蓋著面積廣闊的海水,已知最深處達一萬多米,雖然人類曾憑藉水下探索設備查看過萬米深的海溝,但是仍有許多未知的區域我們未曾探索和了解,人類探索的海洋面積大約只有5%左右,大面積的海洋中還有太多人類不了解的奇特地貌和未知的生物。最近幾年就有許多人聲稱在非洲沿海又發現了早已滅絕的遠古巨獸巨齒鯊,就這樣,在深邃海底出現遠古巨獸的消息又甚囂塵上。
  • 古詩七律|紅綠相間春色好,金秋收穫露笑容
    紅綠相間春色好,金秋收穫露笑容。《汐兒作品》文/彭城汐兒佳作頻頻,構思精妙新穎。語句珠圓玉潤,上乘詩賦尊品。但無華麗詞藻,字字鏗鏘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