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超35億美元,農業獨角獸Indigo Ag志在顛覆現有農業系統

2021-01-12 35鬥

2020年1月6日,總部位於美國波士頓地區的農業科技初創公司Indigo Agriculture(以下簡稱Indigo Ag)披露已完成新一輪2億美元融資,FedEx和 Pacific Western Bank也加入了投資隊伍。該公司表示,將利用新一輪融資發展農業微生物、數字科技、穀物流通等業務,提高農戶的盈利能力、環境可持續性和消費者健康水平。

FedEx董事長Frederick W. Smith表示,FedEx的一個重要戰略領域便是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與Indigo Ag的可持續農業理念不謀而合:「我們希望支持Indigo將農業轉變成一種可擴展的、可負擔的、減少大氣二氧化碳的產業。」

Indigo Ag歷史融資輪次

Indigo Ag成立於2014年,起初只是Flagship pioneering發起的100多家創業公司之一。但在經歷了五年的發展以後,它已然成長為一家900多人規模的企業,累計融資金額超8億美元,估值更是超過了35億美元。

Flagship pioneering是一家風險投資公司,主要投資醫療領域。自2000年成立以來,發起並培育了100多家科研企業,創造了超過300億美元的總價值。根據公開數據顯示,Indigo Ag是該機構所投項目中唯一的農業企業。

在2019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發布的「顛覆性企業50強榜單」中,Indigo Ag位列榜首。滴滴出行、Airbnb、Netflix等國際知名企業均排在其後。「A better way to feed the planet」是CNBC對其在全球農業領域的出色表現作出的精妙點評。

這家明星農業科技創新公司,對自己業務的介紹是——以生產非轉基因種子處理產品而聞名,使用「自然微生物學和技術來提高可持續性,為種植者帶來利潤,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健康」,並用「一個允許種植者和買家相互聯繫的數字平臺」實現交易。

若想理解這家農業公司為何能夠超越各界精英,成為世界顛覆性企業的領頭者,我們需要從創始人入手,了解它的雄厚實力和偉大願景。

強大的團隊,是成功的基石

Indigo Ag不僅有農業、生物領域的學者,還有商業領域的傑出專家引領,現以David Perry為其執行長。Indigo Ag公司的核心團隊認可了相同的理念:植物微生物群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農業,使之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此外,成員們還致力於提高種植者的利潤,提高作物質量,保護環境。

(圖為Indigo Ag CEO,David Perry)

「幾年前,我有機會退一步,思考我想如何度過職業生涯的下一個階段。但在過去的2-3年裡,我對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怎樣才能生產出足夠的食物?怎樣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怎樣才能幫助

人們做出對他們的長期健康更有益的食物選擇?我決定集中精力解決這些大問題。」——David Perry,Indigo Ag CEO。

David是一位連續創業的科技企業家,致力於改善農業和食品系統的可持續性和消費者健康。在過去的20年裡,他創建了5家創新公司。

他曾是Anacor Pharmaceuticals的CEO和聯合創始人,這是一家生物製藥公司,發現和開發用於治療感染性和炎性疾病的新型小分子療法。該公司在2016年被Pfizer(輝瑞公司)以大約5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他也曾是Chemdex的CEO和聯合創始人,後來創建了其母公司Ventro Corporation,它專注於生命科學行業的b2b市場。在其巔峰時期,Ventro的估值為110億美元,後來被出售給了Nexprise。

此外,他還是Better Therapeutics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和董事長,也是Evelo Biosciences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在過去的兩年中,他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公開募股,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市值,籌集了超過12億美元的資金,同時為投資者帶來了可觀的回報。

(圖為Indigo Ag聯合創始人、CIO兼董事

(圖為Indigo Ag聯合創始人、CIO兼董事Goffrey von Maltzahn)

「我的動力來自巨大的挑戰。幾千年前,農業可能是人類文明的起源。今天,我們需要重新發明它,使它對我們的健康、氣候和環境更友好,這要以一種巨大規模來滿足整個世界的需要。這就是Indigo的科學。」——Goffrey von Maltzahn博士,Indigo Ag聯合創始人、CIO兼董事。

Geoffrey之前曾擔任Kaleido Biosciences的CEO和Seres Therapeutics的CTO,他領導了兩家公司人類微生物組研發平臺的構建,並發現了第一個臨床驗證的微生物組治療藥物SER-109。他也是Axcella公司產品研發的副總裁,在他的領導下,該公司發現了兩種臨床驗證的候選藥物。

Geoffrey獲得了無數的專利授權、獎項和出版物。他是超過200項專利申請和專利的發明人,並與人合著了20多份經過同行評審的出版物。Geoffrey獲得了許多獎項和榮譽,包括Business Insider的30位40歲以下的生物技術領袖,麻省理工學院著名的Lemelson-MIT學生獎,麻省理工學院最具創新力的學生,以及國家發明家名人堂研究生獎。他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和醫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生物工程碩士,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學士學位。

(圖為Indigo Ag COO Karsten Neuffer)

「在Indigo,創新技術和充滿激情的人們會碰面,創造農業的未來——一個對農民、環境和消費者都『更好』的農業。我很榮幸能成為這個團隊的一員,並幫助塑造這段激動人心的旅程。」——Karsten Neuffer,Indigo Ag COO。

Karsten運用他在農業行業深厚的專業知識,推動Indigo Ag的海外擴張,並將公司最先進的微生物和數位技術提供給在不同規模和不同環境下運營的種植者。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Karsten管理數十億美元的資產,掌管著跨國農業企業部門,同時幫助簡化了底線業務,推動了發達地區和新興地區的市場增長。在Indigo Ag之前,他曾在先正達(Syngenta)擔任領導職務,管理從上至下的損益表,帶頭進行商業戰略重新設計,推出多條產品線,並與高端買家建立了合作關係,在此過程中建立了有才能的跨職能團隊。

最近,作為先正達(Syngenta)的拉丁美洲地區總監,Karsten負責約40億美元的銷售,推動力關鍵性的業務好轉,從而改善了財務業績。在擔任區域總監之前,Karsten還曾擔任Seedcare的全球主管,在他的領導下,該公司重造輝煌。Karsten在先正達的業績記錄還不止這些:他在該公司開始了戰略、規劃和新業務開發主管的職業生涯後,成為了穀物業務全球主管。在這個職位上,他帶來了兩位數的營收增長,成功推出了雜交大麥,並啟動了集成解決方案和下遊合作夥伴關係。

在先正達之前,Karsten曾在麥肯錫擔任了7年的副主管,主要負責化工行業的客戶。他擁有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MBA學位和卡爾斯魯厄大學工業工程和管理科學學士學位。

一張圖看懂indigo Ag四大「招牌」

招牌一:微生物技術(Microbiome)

Indigo Ag最初是一家微生物製劑公司,銷售經過微生物處理的種子。 該公司發現植物在它們不應該生長的地方生反而長得很好,然後便測試出它們具有獨特的微生物,該公司把它們用在天然種子塗料中,培育出更多耐寒的品種。這些微生物是創新的、源於自然的產品,通過植物的自然過程來改善作物健康,同時在面臨外部壓力時提高產量。

IndigoAg相信,植物微生物群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農業,使之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目前,該公司的種子處理技術主要用於五種作物——玉米、小麥、大豆、水稻和棉花。

2018年,indigo的玉米每英畝產量比傳統種子高出10%以上,小麥產量提高了近15%。五個國家的農民種植了超過100萬英畝的indigo種子,他們採用的便是聯合創始人Geoffrey von Maltzahn所說的「益生菌」農業。

微生物種子是Indigo Ag的起點,也是整個公司的核心技術之一,通過微生物技術,該公司已經成功使不同農作物的產量有了明顯的提升。

經過實驗統計,Indigo小麥的中位產量提高了12.7%,蛋白質含量平均提高了13.8%,每英畝增加36美元營收,盈利能力增加23%。

如圖所示,在48,000英畝的實驗農田裡,Indigo玉米的平均產量比臨近的其他農田上升了5.5%,每英畝增加30美元營收。

作為Indigo Ag最先投入試驗的品種——棉花,其平均增長量在2017年就達到了14%,意味每英畝增加68美元營收。

然而,微生物只是Indigo Ag故事的一部分。最重要轉變源於農業數據革命的時機開始成熟,Indigo的涉足範圍也應變得更大。此後,Indigo Ag開始在供應鏈和全球範圍內擴張業務。

招牌二:供應鏈

1.Indigo Marketplace

這是該公司2018年推出的數字平臺,能夠幫助買賣雙方建立聯繫,提供一個更高效、透明的供應鏈。這一平臺將種植者與全球範圍內更多的買家聯繫在一起,買家可以更容易地獲得他們想要的穀物,種植者可以進入更大的市場賺更多的錢。Indigo Ag則負責種植者和購買者之間的穀物質量檢測、運輸和付款。

這一平臺消除了價格談判的麻煩過程,只需點擊一個按鈕,就可以同時與多個買家協商價格。

目前,該平臺有數千名種植者註冊,總共登記了價值近100億歐元的庫存,而買家總共參與了440億歐元的投標。

(圖為Indigo Ag線上買賣平臺)

2.Indigo Transport

美國的汽車工業在二十世紀中葉蓬勃發展。隨著州際公路系統的升級,卡車運輸應運而生。它可能成為比火車和輪船更便宜、更有效的選擇(當然這取決於運輸的距離)。

目前,卡車運輸有兩種不同的方式:農民用自己的卡車運送糧食,或與商業運輸公司籤訂提貨和運輸合同。但無論是自己操作,還是外包給其他公司,對種植者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Indigo Ag的首席供應鏈官Frank Crespo曾談到農業生態系統的低效性,指出農業的物流操作方面缺乏透明度:「特別是由於天氣原因而取消或改變貨運時,種植者可能還要去農場,處理或重新安排物流。」

在這種情況下,種植者承受的壓力會變大,因為他還得管理運輸過程。因此,公司在2018年10月推出Indigo Transport這個數字物流平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擁有合法執照的種植者可以給自己的卡車登記,然後就可以開始運送鄰居或自己的糧食,這為擁有卡車的農民提供一種價值最大化的方式,並為沒有卡車的農民找到可靠的運輸工具。

該平臺有助於簡化整個供應鏈流程,使其更加透明和易於管理。種植者在Indigo Marketplace找到心儀的買家,並完成出價後,即可通過Indigo Transport聯繫物流運送產品——整個過程無縫銜接。

招牌三:大數據

在當代的語境下,「顛覆」一詞更多是指企業向數字經濟轉型。作為「顛覆性企業50強」的榜首,Indigo Ag從一開始就被認為是一家數據驅動型公司,其所有業務都與大數據息息相關。

Indigo Ag於2017年啟動了巨大的數據收集設備Indigo Research Partners (IRP)。IRP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實驗室」。這是一個由傳感器、無人機和衛星組成的全球網絡,每天向Indigo Ag的波士頓總部發送一萬億數據點並進行分析。

Indigo Ag IRP系統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到2019年,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20家大型農場企業(平均佔地8000英畝),允許Indigo Ag收集數據並在其農場進行新技術測試。IRP的主管Barry Knight曾表示他們與「有創新精神」和「願意承擔風險」的「新型」農民合作得十分順利和愉快。

Indigo Ag合作的均為大型農場, 根據美國農業部2012年的農業普查數據,種植面積超過5000英畝的農場佔美國農場總數的1%,而種植面積卻佔了三分之一以上,Indigo Ag合作的農場平均種植面積為8000英畝,這也意味著Indigo Ag的產品能夠大範圍推廣。

這120家世界範圍的大型農場向Indigo Ag獻出自己數據的同時,也獲得了買方公司的數據。這對農場主來說可不是件小事:當其他競爭對手正為數據收集手忙腳亂時,Indigo Ag的生產合作夥伴們已經能直接從中獲益了。

1. 大數據與微生物

為了改善植物的自然微生物組成,Indigo Ag使用一種叫做「集中採購」 (focused sourcing)的方法來識別和排序成千上萬的內生菌。Indigo Ag科學家利用複雜的基因組測序和計算生物信息學來編目和匯集來自這些微生物的世界級基因組信息資料庫,再將算法和機器學習應用到這個資料庫中,以預測哪些微生物對植物的健康最有益。

2. 大數據與定向交易

Indigo Ag的核心理念是:作物並非生而平等。

今天的農業巨頭們一直在強調標準化,而Indigo Ag卻在專一性中看到了差異化的價值。

麵包廠更需要高蛋白小麥,而啤酒廠更喜歡低蛋白小麥。但是現在的商品,並沒有根據這些內在屬性來對農產品進行區分。這一現狀隱含著大多數農業者錯失的商業機遇。而Indigo Ag卻抓住了。

Indigo Ag的 工作人員會在收穫前兩周或在已經收割穀物中抽取樣本,並用可攜式傳感器進行測試,接著立即導出樣本的蛋白質、水分和測試重量結果。

測試結果會公布在Marketplace中,並結合種植者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匹配合適的買方。

從對農作物作出區分,到匹配買賣雙方,都需要大量數據作支撐。

3.大數據加衛星技術

2018年12月13日,Indigo Ag宣布收購TellusLabs,這是一家利用衛星成像技術開發農業解決方案的領軍企業,由David Potere博士和Mark Friedl博士創辦於2016年。TellusLabs由統計學家、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他們利用遙感技術分析大量的農業、天氣和衛星數據。

TellusLabs與Indigo的合作夥伴關係是通過IRP建立起來的,現在,Indigo Ag可以利用TellusLabs的專有平臺和專家團隊,達到為種植者降低風險和增加產量的目的。有了這項技術和人員,Indigo Ag便能擴大其數據洞察和見解平臺的覆蓋範圍和精度。這些見解將提升全球糧食系統的透明度,並且幫助提升種植者的盈利能力、環境可持續性和消費者健康。

在這次收購的幫助下,Indigo Ag正在開發一幅世界糧食系統的活地圖。將大數據與衛星技術結合起來,可以實現為世界上每個農民提供每英畝分析數據的目標(TellusLabs對2017年美國玉米產量預測的準確率為99%)。這一舉動意味著它可能擁有了世界上最精密的地面數字「眼睛」和「耳朵」,能更好地對美國的農田作出預測。

近年來,農業領域的併購和風險投資一直呈上升趨勢。該行業一些最大的參與者包括海林頓(Nutrien)、美盛(Mosaic)、巴斯夫(BASF)、先正達(Sygenta)(目前是中國化工的一部分)、杜邦(DowDuPont)的農業部門科梯瓦(Corteva),以及收購孟山都(Monsanto)的拜耳(Bayer)。

4. 大數據和產業洞見

Indigo在收購了TellusLabs之後所建立名為Atlas的旗艦平臺,它結合了遙感、地面設備、天氣和歷史數據來提供模型,以評估作物健康和田間、縣、州和國家一級的產量等因素。這便是Indigo Ag打造出的「活地圖」。

有了這一平臺,Indigo Ag能定期發布作物產量情況、季節溫度情況、產量預測等評估報告,並將這些報告數據在地圖上以可視化的形式呈現出來。

(圖為Indigo Ag發布的數據報告)

(圖為Indigo Ag發布的數據報告)

Indigo Ag從這個平臺獲得了無與倫比的、細緻入微的細節。Atlas的專有算法能夠描述局部土壤條件,將田間邊界繪製到米級的精度,並識別區域內作物健康狀況的細微差異。地圖集信息使種植者能夠做出更明智的種植、收穫和營銷決策。

(圖為Atlas測繪的動態地圖以及地圖內容闡釋)

招牌四:固碳項目Terraton Initiative

「如何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如何以一種對地球更可持續,對消費者更健康,對種植者更有利可圖的方式去做?」是Indigo Ag一直想要解決的問題。

固碳項目源於Indigo Ag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及提升農民福利的願景,於是在2019年,Indigo建立了Terraton Initiative這個通過農業土壤吸收1萬億噸大氣二氧化碳的全球行動。該公司認為,農業能對地球環境帶來極大的影響,此舉一箭雙鵰,既能幫助減少土地退化和環境汙染,又能幫助種植者從中獲利。

要加入這一項目的步驟也很簡單。

1)在Indigo Ag官網註冊並提交相關數據信息;

2)Indigo Ag與種植者合作收集數據,分析土壤樣本,並驗證碳已被封存;

3)種植者採用可再生種植方式,Indigo Ag幫助提供相應的種植建議;

4)Indigo Ag收集額外的數據,以核實碳隔離噸數的增減;

5)該公司給予農戶每噸二氧化碳15美元作為獎勵,這對種植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新收入來源。

要在種植土地的同時增加土壤的碳含量,需要採用「可再生」的耕種方法:種植覆蓋作物、免耕農業、輪作作物、減少化學物質和化肥的使用,以及納入牲畜。事實證明,這些做法既能將碳引入土壤,又能保持土壤的碳含量。由此產生的富碳土壤更健康,對極端天氣也能更好地適應,還改善了水的滲透性,增加了微生物多樣性,提高了產量,減少了投入需求等。

David 曾在採訪中表示:「當種植者在轉型過程中得到支持時,他們的成功率更高,這正是我們的切入點。」

他原本預測公司將在2019年底前籤約下100萬英畝的土壤。然而到2019年12月,超過500萬英畝的土地在Terraton計劃中簽訂了合同,遠超預期。他預計一年後這一數值會升至數千萬英畝。

農業科技助力,創造更美好的星球

今年4月,科學家測量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為415 ppm。工業革命之前,二氧化碳濃度約為280ppm,相當於增加了135ppm。

捕獲碳的唯一方法是通過光合作用,但這一過程只發生在森林中的樹木、海洋中的海藻和農產品中。

「農業是唯一能夠解決的方案,並且是立竿見影的。我們不需要任何新技術來啟動,而且負擔得起。」David說。

Indigo Ag所做的,代表了食品種植、分銷和銷售方式的深刻轉變。正如Airbnb對酒店住宿行業的變革、Netflix對電影行業的變革那樣,Indigo Ag將可能顛覆全球農業行業。相比酒店房間和電影,食物對於人類來說更加不可或缺,這便是Indigo在諸多領域創新公司裡拔得頭籌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它開始,我們需要重新認識農業系統,並承認其具有改變世界的潛能。

圖片來源:Indigo Ag官方網站

相關焦點

  • 年度盤點:2020年全球農業食品領域Top20融資
    結合AgFunder研究團隊的數據,35鬥以全球視角觀察農業食品投資格局,盤點總結2020年全球前20家融資最高的農業食品科技初創公司。本文中的數據僅包括截止於2020年12月30日公開披露的農業食品融資交易,按照初創公司2020年公開披露的融資總額進行排序,以供讀者參考。
  • 27億美元,近300起交易,全球農業科技創新投資再創新高
    農業科技投資趨勢分析投資者繼續把賭注押在長期趨勢上,這一趨勢為整個行業的創新提供了信息,特別是那些在農業以外有潛在應用價值的技術。雖然農業科技的投資機會主要集中在尋求提高現有農田系統的產量、質量或可持續性的公司中,但2019年增長最快的領域是室內農業。
  • ...獨角獸企業數量與估值全球第一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行業分布圖
    中國217家,總估值9413.79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居世界第二的美國有193家,總估值7439.14億美元。其餘18.00%主要分布在歐洲與亞洲國家。   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極化現象顯著。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企業有29家,總估值為9497.65億美元,佔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總估值的49.15%。
  • 美國農業科技公司「Indigo AG」籌集 2 億美元融資,利用大數據分析...
    據外媒 Global AgInvesting報導,美國 Indigo AG 籌集2億美元融資(包括1.75億美元的可轉換股權和2500萬美元的債務),由新有投資者 FedEx、Pacific Western Bank 以及已有投資者共同出資。
  • 重磅:2018年中國205家獨角獸企業深度分析 | 行業、地域及發展路徑
    但從企業估值的行業分布來看,金融業則躍居第一,企業合計估值最高,達到2931.31億美元,佔據全部獨角獸估值的30.62%,兩倍於第二位的文化娛樂行業總體1315.35億美元的估值1315.35億美元。
  • 從30人公司到估值超1000億美元,字節跳動如何成為全球獨角獸?
    2020年非公開股票交易中,字節跳動估值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其實早在20019年,CB Insights發布了2019年全球獨角獸榜,字節跳動估值就超過750億美元,成功超越了美國的Uber,被評為全球最有價值的獨角獸企業。 說起字節跳動,很多人有可能並不了解。這裡的字節跳動所說的是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最早將人工智慧應用於移動網際網路場景的科技企業之一。
  • 曾是估值5億美元的獨角獸!今品牌域名以66萬元過期拍賣
    西部數碼(west.cn)2月27日,據外媒報導,昨天英文域名AskMe.com在NameJet平臺過期拍賣中以95,000美元結拍,約合人民幣66.6萬元。在 2015 年 9 月之前,AskMe Bazaar 每日交易額高達 100 萬美元,2016年 2 月,它的估值達到了 5 億美元,正在朝著獨角獸之路進發。
  • GO-jek估值達100億美元
    近日,有機構統計了全球超百億估值的獨角獸企業名單,在大家所熟知的大疆(估值約150億美元)、快手(估值約180億美元)、滴滴(估值約560億美元)之外,一個較為陌生的印度尼西亞出行企業GO-jek闖入公眾視野,該公司估值已達100億美元,用戶量已突破1.7億。
  • 微生物農業風頭勁,13家企業融資超20億美元,主要方向為農藥、肥料
    35鬥發現,農業微生物技術是一種對環境友好的綠色技術,它可以通過微生物工業化工程,來分解動植物廢棄物資源,有效實現節能減排、生態文明等可持續發展目標。微生物:個頭小作用大,開啟數十億美元的新興市場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存在也是維持農業活動的關鍵。土壤微生物包括細菌、古菌、真菌、病毒、原生動物和顯微藻類,它們在土壤中進行氧化、硝化、氨化、固氮、硫化等過程,促進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和養分的轉化,並與植物根系形成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
  • 歐洲最大金融科技獨角獸之一:TransferWise估值攀升至50億美元
    總部位於倫敦的在線匯款服務公司TransferWise宣布,經過二級股份交易後,該公司目前的估值已經升至50億美元。這一估值也讓這家公司躋身歐洲最大的金融科技獨角獸行列,另外幾家分別是Revolut、Klarna和Checkout.com,估值均為55億美元。
  • 全球十億美金級保險科技獨角獸估值的秘密
    現在美國50個州近4萬家企業已經在使用它的工資單處理系統——這個數字是它的主要競爭對手Zenefits的兩倍。在費用方面,每家企業每月只需支付25美元,並為每位員工支付4美元/月的費用即可享受Gusto提供的服務。其收費水平僅為主流薪資管理系統Paychex和ADP的三分之一,迎合了中小企業的需求。
  • 量子通信龍頭科大國盾估值超10億美元,潘建偉團隊持股
    據合肥日報報導,1月22日,長城戰略諮詢與合肥高新區管委會聯合發布《合肥高新區2018年度高成長企業發展報告》,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科大國盾」)估值超過10億美元。按照國際上的通行界定標準,創業企業在較短時間內獲得私募投資後估值達到10億美元且沒有上市,可稱之為獨角獸企業。在這個意義上,安徽省實現了獨角獸企業零的突破。科大國盾的背後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通信團隊。公開資料顯示,科大國盾成立於2009年5月27日,註冊資本6000萬元。
  • 一文了解全球800家農業大數據公司(國外篇②)| 36氪未來智庫
    70億點的天氣和農業經濟數據,將高質量的天氣數據與經過科學審查的農業經濟模型結合在一起,以創造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即為我們所知的農業情報(Agricultural Intelligence)。2)基本工商信息註冊所在地:美國加州洛杉磯聖安娜成立時間:1964(Iteris),2014(ClearAg)企業網址: www.clearag.com3)融資及估值信息根據雅虎財經,Iteris公司的企業價值為1億5242萬美元。
  • 一文了解全球800家農業大數據公司(國外篇②)| 36氪未來智庫_詳細...
    70億點的天氣和農業經濟數據,將高質量的天氣數據與經過科學審查的農業經濟模型結合在一起,以創造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即為我們所知的農業情報(Agricultural Intelligence)。 2)基本工商信息 註冊所在地:美國加州洛杉磯聖安娜 成立時間:1964(Iteris),2014(ClearAg) 企業網址: www.clearag.com 3)融資及估值信息 根據雅虎財經,Iteris公司的企業價值為1億5242萬美元。
  • 農業掀起「基因」浪潮,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技術商業化提速
    文|35鬥全球農業顛覆式發展必然少不了農業生物技術的創造性力量。農業生物技術是指運用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種等生物技術,改良動植物及微生物品種生產性狀、培育動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種、生產生物農藥、獸藥與疫苗的新技術。
  • 東南亞的獨角獸企業 到底有多少?
    衡量一個企業是否為獨角獸企業的標準一般有兩條: • 成立時間一般不超過10年(10年左右),在發展過程中,接受過私募投資的初創型企業。 • 企業估值必須得超過10億美元,其中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在業界又被稱為超級獨角獸企業。
  • ...AR獨角獸Magic Leap將獲超5億投資;基因測序獨角獸23andMe 獲...
    基因測序獨角獸23andMe 獲2.5億美元F輪融資,紅杉資本領投 根據外媒報導,全球領先的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宣布已完成2.5億美元E輪融資,由紅杉資本領投, Euclidean Capital、Altimeter Capital和 Wallenberg Foundation等跟投。
  • 物理學碩士的電商之路,創業5年打造生鮮巨頭,估值高達500億
    根據2019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排行榜顯示:全球有494家的企業上榜,來自電商行業的企業就有68家,數量高居所有行業第一。而且這些企業合起來的估值超過了14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3萬億元。1、估值500億元生鮮供應鏈的電商巨頭值得一提的是,這68家獨角獸有一半是來自中國的電商企業,其中美萊網在榜單中算是比較有特色,其估值高達500億元。
  • 中關村獨角獸企業數量佔中國近半;寶能400億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
    一全國園區動態(沒幾十億,都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北京:中關村獨角獸企業數量佔中國近半《2017年中關村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23日在北京發布。報告顯示,2017年,中關村共有70家獨角獸企業,總估值達到2764億美元,佔內地獨角獸企業數量的42.7%和估值的43.9%,仍為中國獨角獸企業主要聚集區。
  • 2020海外教育收併購:美印交易數量最多,單筆最大收購金額35億美元
    Byju’s今年斬獲了將近12億美元資金。Unacademy於9月獲得1.5億美元融資,加上今年2月的1.1億美元,其今年的融資總額達2.6億美元。Unacademy目前的估值為14.5億美元,是繼Byju's之後印度的第二頭教育科技獨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