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ing是起源於美國紐約市布朗克斯區的舞蹈。它是由Top Rock、Footwork、Freeze、Go down、Power等元素組成的舞蹈,結合了印第安土著舞蹈、手腳在地面高頻率擺動和類似於體操的旋轉技巧等為表現形式。
絕對!不會!為什麼大家會有這種想法?可能是因為看到很多跳Breaking的男生都不高。這個是因為,個子小跳Breaking會相對於個子高更靈活,所以有很多個子小的舞者可能會選擇跳Breaking。不過,我也認識很多高個子的男生,跳Breaking也不差,所以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是個子小的舞者選擇了Breaking,而不是選擇了Breaking,就會個子小!
這點嚴老師告訴你,任何運動都有受傷的機率,看書還會把眼睛看近視呢~但是我們的教練都受過專業的培訓,教課之前會帶大家做充分的熱身,練舞的時候教練也一定會做最好的保護措施,所以各位家長大可放心,只要按照教練教的動作要領去做,沒讓做的不要做,不明白的就詢問,不會有任何問題!
這點我想說,對於初學者來說,教練上課教的大部分都是基本功(Foundation)。基本功就好像金字塔的底部或是樓房的地基一樣,只有地基牢固堅實,才能砌高樓,這世上沒有「空中樓閣」!就像很多學生一進來就要學託馬斯、風車之類的,想學就得打好基礎!只有你的基礎嫻熟到一定程度,才能繼續往下學習發展,當然你的基本功練的還不夠,老師才會一遍一遍的教啊。同時,基本功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就像同樣的動作為什麼教練做出來的質感和學生做出來的質感不一樣,並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動作對錯與否,而是因為基本功沉澱的還不夠,熟能生巧。我八年前的動作我到現在還一直在練習,所以能一樣嗎?
首先Breaking這個舞種屬於Old School舞種(關於Old School的知識大家可以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在上一期的內容裡了解到)。就Breaking來說,我們是去教學生舞蹈的元素,並且通過運用元素以及變化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基本的元素來開發出屬於自己的動作,如果這樣能做到的話,那麼只要任意放一首歌,學生都可以自由運用元素表達而不是局限於老師編的某一首歌、某一支舞。當然成品舞的概念其實就是教練根據某一首歌將自己的理解轉化為動作編排而成的舞蹈作品。套用一句中國的古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成品舞就屬於「魚」,而教你元素再灌輸你對音樂的理解,是你自己學會如何跳舞,就屬於「漁」,我們是在教會你如何跳舞,如不僅僅是教會你跳某一支舞。
5為什麼我家的孩子學的時間比別人長,卻不如別人跳的好?說白了就是「付出」二字!因為每個孩子的身體條件不一樣,可能有些孩子的悟性比較好或者天賦比較高又或者是「骨骼精奇,是塊練舞的材料」。但是這都不是問題,舞蹈永遠都是付出與收穫成正比的,短板就去多練習來彌補,就好比黑人的身體律動天生就很好,但是其他人種通過練習也可以彌補這些不足。而且也並不是時間跳的越長跳舞就越好,關鍵在於課後的練習與上課足夠的認真,才會有進步。我也看過跳的沒有我時間長卻在比賽上贏過我的,也有跳的比我時間長而輸給我的,所以如果家長們想孩子跳好舞的話一定要配合教練督促孩子在家多練習,上課一周一共才三個小時,又要熱身,又要練基礎,又要教新東西,又要鞏固複習,時間怎麼夠?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首先,跳舞影響學習,我真的只能說,都是廢話!一個孩子學習成績的下降,不會是因為你孩子分了一部分精力去學習一樣新的技能(比如舞蹈)就忽視對學業的進取,而是因為孩子在該學習的時候沒有學習而幹了別的事,比如,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腦子裡卻想著遊戲的畫面。試問,正常情況下,孩子學習的科目那麼多,難道就應該偏科嗎?再來,學藝術的考生,就註定文化課不及格嗎?不要把這些問題都歸咎於孩子學習了舞蹈,OK?
事實上學習任何一樣東西都需要時間去打磨基礎,不斷的練習,積累經驗。就好比,你要先認識26個字母,你才會拼寫單詞,才能組成詞組,才能拼成句子......時間會給你答案!
如果大家真的想把舞蹈跳好,把這項技能學會,就跟你把學習學好一樣,需要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大量做「題庫」練習,時不時的還要預習、複習、測驗、考試,熟能生巧!往往文化課學得好的人,舞蹈也一樣跳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