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新一期曲江文化大講堂在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正式開啟,近百名觀眾集聚一堂,跟隨 嚴學良先生一起走進「彩陶裡的先民生活」,聆聽中國黃河流域與古印度河流域古陶文明對話,欣賞瑰麗多彩的彩陶世界。
領略遠古的智慧火光
感受神秘的彩陶藝術
到底,我們該從哪裡入手去了解彩陶以及它們身上承載的特定歷史文化呢?陶器的發明,與人類的進化又有著怎樣的重大意義?嚴學良先生從他的故事講起……
「泥通過火燒成為堅硬的陶是人類掌握和利用的最早的化學反應,有了陶器,人類的飲食習慣也逐漸發生了改變,漸漸從茹毛飲血的生食為主,轉變到以煮熟食物的熟食為主,這其中作為盛放食物容器的陶器起到了關鍵作用。而熟食的飲食習慣,讓原始先民身體減少了細菌感染,從而促進了腦容量的增大。可以說,人類先民經過矇昧時期、野蠻時期,最後進入文明時期,陶器的出現和應用起到了關鍵作用,彩陶成為人類先民最早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統一體。」
中國彩陶發現較晚,來自瑞典的地質學家安特生博士第一個打開了我國地下埋藏距今6000~7000年的史前仰韶文化彩陶。彩陶誕生至今已有8000年的歷史,它記載著人類文明初始期的經濟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彩陶文化分布廣泛,延續時間長,從距今8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綿延了5000多年,跨越初始期的大地灣文化、繁榮期的仰韶文化、老官合、廟底溝文化,鼎盛期的馬家窯文化以及齊家文化和包含辛店文化、卡約文化、寺窪文化、四壩文化在內的彩陶餘暉,在世界彩陶歷史中藝術成就最高。
除了帶現場觀眾了解我國黃河流域彩陶文化,嚴老師還為大家揭開了神秘的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通過嚴老師細緻的講解以及對國內外精品彩陶的賞析,到場觀眾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彩陶文化的獨特魅力,並表示期待能有機會參與下一期文化大講堂。
高質量的分享,不僅拓展了西安各界文化視野,激發文化創想,同時作為曲江新區大力發展公共文化事業、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一步,曲江文化大講堂以其開放性、互動性、藝術性等特點,創新營造城市文化氛圍,提升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成為豐富廣大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文化服務陣地。
打造超級IP
為文化產業發展賦能
曲江文化大講堂,是曲江新區大力發展公共文化事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面向基層、功能完備的文化服務陣地,是曲江新區憑藉文化資源積澱和文化產業聚集優勢打造的文化產業發展承載空間。
自2007年4月21日正式開講以來,陸續邀請架起國內外文化、藝術等領域的專家學者、權威大師做客講堂,為文化從業者和西安市民奉上精彩的文化大餐,多年來近百位文化大家到西安「開壇授課」,普及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各方智慧,架起了專家和市民之間的橋梁。
新時代,新格局。2019年4月,曲江文化大講堂迎來了全新升級,涉及內容包括文化、經濟、政治、民生、生態等各個方面,並拓展音樂、遊戲、電競、IP網際網路+等新領域,以更精彩、更具創意的「大師課堂」,讓大西安能在新時代更好地彰顯城市文化魅力!
作為曲江新區傾力打造的超級IP,名家薈萃的曲江文化大講堂,一面豐富公共文化服務,一面賦能文化產業發展,秉承發展公共文化、豐富市民生活、聚焦產業發展、提升城市品位、為公共文化服務賦能的宗旨,堅持在傳播先進文化上下功夫,在博採眾長、服務企業上下功夫,在精益求精、提高質量上下功夫,大力拓展大講堂的覆蓋面和品牌效應,解鎖更為豐富的文化產業生態。
講好曲江故事
探索發展新路徑
曲江新區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區,以「文化+旅遊+城市」為基本模式,走出了一條「文化立區、旅遊興區、產業強區」的文化驅動發展之路。「曲文化江大講堂」立足曲江文化產業發展與城市文化弘揚,致力於講好曲江故事、發出時代聲音,構築一個發展公共文化、豐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的文化平臺。
接下來,曲江文化大講堂以豐富多彩的演講主題、更具創意的開講姿態,打造一個集內容分享、專家智庫、流量傳播、線下論壇為一體的文化產業發展承載空間,進一步釋放「曲江文化大講堂」IP價值。打造先進文化傳播新平臺,構建前沿智庫大平臺,為激發思想智慧、提升城市品位、推動城市產業轉型,探尋新思維、新路徑。
曲江新區也將充分發揮文化資源積澱和文化產業聚集的優勢,積極引進更多專家學者智力資源,把智庫、企業的力量整合起來,打造一個開放、共建、共享的智慧生態鏈,為全區乃至西安的文化產業發展帶來更多智慧聲音,為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賦能。
來源:曲江新區
編輯:張夢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