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南充的司馬相如為何說自己是成都人?名人大講堂31日晚揭開真相

2020-12-04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關於司馬相如的生平事跡,現存最早的記載見於《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但根據史學家說法,司馬遷寫《史記》也是謄抄司馬相如《自敘傳》,其中寫有「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但近年來,司馬相如是成都人這一說法逐漸被質疑。司馬相如究竟是不是成都人?如果不是,他又為何要說自己是成都人?

8月31日晚,「名人大講堂」邀請到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四川省司馬相如研究會會長李大明,解讀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

李大明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對於司馬相如是成都人這件事,歷來論著、辭書、教材等均沒有懷疑。但是,近20多年來,四川省部分專家學者根據南北朝隋唐以來的一些史料,尤其是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設置相如縣的史實,對這一說法提出了質疑,其中指出:司馬相如故裡在漢代巴郡安漢縣,梁代梓潼郡相如縣,即後之蓬州、今之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

根據《史記·太史公自序》等資料,「司馬」姓氏出自中原,並非巴蜀土著,四川的「司馬氏」當是戰國時司馬錯伐蜀,由秦入蜀而來。李大明提到,司馬相如的祖先很可能就是在此期間隨著司馬氏族眾人來到四川的。尤其是根據《史記》「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的記載,可以推測,這次入蜀攻楚黔中的最優行進路線,當是沿嘉陵江而下。而值得注意的是,南北朝隋唐以來的很多史料所記載的梁代設置的「相如縣」,就在嘉陵江畔。

並且,梁代在安漢縣地改置相如縣,正是根據此地留存有司馬相如「故宅」「相如坪」「琴臺」等遺蹟,所以司馬相如是現在的南充市蓬安縣人,已得到學界的廣泛認可。然而生在南充長在南充的司馬相如卻說自己是成都人,這是為何呢?

敬請關注8月31日晚「名人大講堂」,李大明教授全面解讀司馬相如的傳奇一生。

「名人大講堂」是由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四川省圖書館承辦的重要文化活動,受到廣大粉絲追捧。

新一季的大講堂定位為普及性、大眾化、浸入式的知識講壇,力爭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傳承活動品牌,探索構建符合新時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傳承體系。活動會邀請國內文化名家學者,深入淺出地闡釋四川歷史名人所承載的中華民族優秀精神品格、傳統美德和其閃爍的獨特氣質風範、家國情懷,以及所傳承傳播的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華歷史文化長河中佔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

封面新聞APP將會在8月31日晚7點30分同步直播。

相關焦點

  • 名人大講堂 揭秘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
    8月31日晚,由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四川省圖書館承辦的「名人大講堂」開啟「司馬相如月1 「鳳求凰」故事流傳千古「他是不是今天成都石室中學學子們所追慕和津津樂道的、他們最早的、最著名的『學長、校友』;他怎樣去做了京官,又為什麼要託病辭官去做一個專業的『文學青年』;風流千古的『鳳求凰』故事究竟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解讀……」當晚,李大明教授一開始就表示,作為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絕不只有「鳳求凰」的經典愛情故事,立即引起了觀眾的興趣。
  • 114萬網友「拍了拍」名人大講堂 「雲聽講」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
    日晚,「名人大講堂」邀請到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四川省司馬相如研究會會長李大明,在璀璨的星空下開講,解讀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探尋其與卓文君的千古風流故事,以及他與漢武帝傳奇的君臣之遇。作為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絕不只有風流千古的「鳳求凰」的經典愛情故事。
  • 傳奇解密:司馬相如的故裡及籍貫之謎
    8月31日晚,「名人大講堂」第二季第四場講座如約而至。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四川省司馬相如研究會會長李大明來到四川省圖書館,登上「名人大講堂」,帶來一場題為《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的精彩演講。李大明教授從傳奇解密、風流千古、非常之功三個層面開講,讓觀眾們看到了一位融冶古今、淵博通雅的全才,一位超級文化大師,一位不朽的歷史名人。
  • 乘風破浪的「姐夫」司馬相如 還是漢武帝認可的「非常之人」
    8月31日晚,「名人大講堂」第二季第四場講座如約而至。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四川省司馬相如研究會會長李大明來到四川省圖書館,登上「名人大講堂」,帶來一場題為《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的精彩演講。 兩個小時的講座中,李大明教授旁徵博引,深入淺出,他從傳奇解密、風流千古、非常之功三個層面開講,讓線上線下的觀眾們看到了一位融冶古今、淵博通雅的全才,一位超級文化大師,一位不朽的歷史名人。
  • 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 吸引114萬網友「雲聽講」
    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 吸引114萬網友「雲聽講」   8月31日晚的「名人大講堂」,除了現場聆聽演講的聽眾外,李大明教授解讀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還吸引了眾多網友通過「雲聽講」,一起探尋他與卓文君的千古風流故事,以及他與漢武帝傳奇的君臣之遇。
  • 李大明還原司馬相如傳奇人生 「名人大講堂」觀眾「見之不忘」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攝影 陳羽嘯作為四川歷史名人,漢代大文豪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絕不只有風流千古的「鳳求凰」的經典愛情故事。8月31日,「名人大講堂」邀請到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四川省司馬相如研究會會長李大明,解讀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講演過程中,司馬相如這位聞名遐邇的「辭宗」形象逐漸豐滿起來。「雲夢者,方九百裡,其中有山焉。其山則盤紆岪鬱,隆崇嵂崒,岑崟參差,日月蔽虧。交錯糾紛,上幹青雲。罷池陂陀,下屬江河。」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司馬相如: 從嘉陵江...
    生於西漢巴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長於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人生易老,時年司馬相如已49歲。「司馬長卿便略定西夷,邛、筰、冉駹、斯榆(今天全)之君皆請為內臣。除邊關,關益斥,西至沫、若水,南至牂柯為徼。通零關道,橋孫水(安寧河)以通邛都。還報天子,天子大說。」《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蜀人司馬相如亦言西夷邛、筰可置郡。使相如以郎中將(當為中郎將)往喻,皆如南夷,為置一都尉,十餘縣,屬蜀。」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④:若沒有司馬相如,後世才子佳人故事...
    「在他之前之後,也都有類似的愛情故事,但影響遠不如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大。」馬平說,「如果文學史上沒有司馬相如和卓文君這一筆,後世才子佳人故事或許會是另外一個面貌。從這個意義上說,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影響了包括《西廂記》在內的一系列傳世佳作,成為千古絕唱,至今光芒不減。」
  •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就是一場「軟飯硬吃」的成功案例
    那麼,歷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嗎? 接下來,我們一起回顧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努力還原這段歷史的真相。 一、懷才不遇 司馬相如(約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人。他出生於蜀郡成都,家境並不富裕,但父親還是著力對他進行了培養。
  • 四川省蓬安縣竟然出了這六大名人,四川人的驕傲!
    當然四川省蓬安縣自古至今名人眾多,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其中較為知名的六位,也歡迎各位朋友補充並指正,讓我們銘記那些在歷史上作出貢獻的名人。第一位:成會明成會明,1963年出生,南充市蓬安縣人。第二位:蕭毅肅蕭毅肅(1899—1975),四川蓬州(今四川蓬安)人,中華民國國防部次長,國民革命軍二級上將。日軍投降時,受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命令處理日軍投降事宜。日軍投降後,主持中國戰區受降典禮,史稱「芷江受降」。1949年赴臺灣。1975年7月31日在臺灣去世。1936年被國民政府授陸軍少將銜。1938年升任第四十三軍副軍長。後調任參謀總長辦公室高級參謀。
  • 司馬相如為一代文宗,卻因愛情經歷被人熟知
    自荀子創作賦這一文學體裁後,司馬相如終於將之發揚光大,並成為一代賦聖。可以說,司馬相如是那個時代最有成就的文學家,不僅得到漢武帝的極大欣賞,也使司馬遷單獨為他立傳,完整地引用了他的一些文章,並與司馬遷一起被稱為西漢兩司馬。與此同時,他的事跡還極大地影響了中國老百姓的某些日常行為。
  • 富二代卓文君,寒門司馬相如,人生若只如初見
    史上才子佳人,當如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公元前144年,司馬相如因為所事的梁孝王劉武去世,返回成都,然而家中空無一物,於是從成都投奔好友臨邛縣令王吉。臨邛的冶鐵世家卓王孫,富甲一方,家有才女,名叫卓文君,姿色嬌美,精通音律。
  • 司馬相如漢賦《鳳求凰》,卓文君為之傾倒一生
    ,成都人,幼時喜好讀書、舞劍,因為仰慕趙國名相藺相如,於是更名為相如。司馬相如朝廷不用,自有他處,司馬相如和枚乘一起遊於梁孝王門下,在那裡作了著名的《子虛賦》,梁孝王死後又歸於成都。由於家境貧寒,司馬相如無法養活自己。他有一個好友王吉在臨邛當縣令,知道相如困厄,就邀請他去做客。卓文君,當時蜀地的一個美麗聰明、精詩文、善彈琴的女子,年紀輕輕,十七歲就在娘家守寡。卓文君就是當時四川臨邛巨富卓王孫之女。
  • 作為使節的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是蜀郡人,在蜀地生活多年,正是得益於這種環境,他對西南夷才有較為全面的了解,這是其日後能夠受到武帝信任,並奉命出使西南夷的重要條件之一。通覽相關史料記載,作為使者的司馬相如,其貢獻大致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漢武帝西南夷政策的積極支持者  漢武帝經營西南夷中的大事件之一,是派唐蒙出使夜郎並設置犍為郡。
  • 司馬相如親身經歷給我們答案
    相信你一定聽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其中《白頭吟》中描述的白頭偕老更是今天大多數人所期望的情形。大多數人都只知道白首不相離這樣一個令人嚮往的愛情故事,對司馬相如本人可能不是很清楚,那麼就來看一看司馬相如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 司馬相如,一生鞠躬盡瘁,但卻不得皇帝賞識
    司馬相如,一生鞠躬盡瘁,但卻不得皇帝賞識我們知道在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的史學家和文學家,他們可能並不像在戰場上的武將那樣,靠出賣自己的性命來博取前程,但是他們的見解往往都是一個國家所需要的,甚至可以這樣說,因為他們的思想以及見解,往往對國家起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
  • 司馬相如寫了一封十三字的家書,你絕對讀不懂這封家書的意思
    當時卓文君在楚地已經是頗有名聲的才女,甚至風頭絲毫不亞於司馬相如,但當卓王孫宴請司馬相如的時候,他卻百般推脫,從這裡大抵可以看出司馬相如的為人。當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談完之後,卓文君便深深為之吸引,宴會結束之後,她便通過奴婢給司馬相如傳達心意,司馬相如欣然接受,卓文君連夜便逃出卓府的深門大院,與司馬相如私奔到成都。
  •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始於謀略的婚姻?現實之上的浪漫才能長久
    臨邛相逢司馬相如被後人稱為「賦聖」,在當時也是有名氣的。漢景帝年間,司馬相如作賓客於梁孝王劉武。一首《子虛賦》,工整華美,磅礴大氣,讓劉武甚為欣賞。劉武知道他同時精通音樂,還把自己珍藏的綠綺琴送給了他,當時綠綺琴有「世無第二」的美稱,由此,司馬相如聲名遠播。後來,梁武王去世,沒有謀生本領的他受邀去了臨邛令王吉住處。在這裡,遇到了離異守寡的卓文君。
  • 李斯的狗枷、司馬相如的圍裙、誰殺了陳陀
    "陳陀是春秋時期陳國國君,在蔡國淫亂時被蔡國的人所殺,《公羊傳》記載了這件事,但沒有交代是誰殺了陳陀。小哥沒看過書,連書名都是剛聽說,怎麼知道縣令這一問的來龍去脈! 所以當時腦子就凌亂了。吃吃答道:"小人生平都沒有殺過公羊這個人。"縣令笑他不學無術不懂裝懂,戲弄他:"不是你殺的,那會是誰殺的呢?
  • 「文學」的光芒遮掩之下的使節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是蜀郡人,在蜀地生活多年,正是得益於這種環境,他對西南夷才有較為全面的了解,這是其日後能夠受到武帝信任,並奉命出使西南夷的重要條件之一。通覽相關史料記載,作為使者的司馬相如,其貢獻大致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