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關於司馬相如的生平事跡,現存最早的記載見於《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但根據史學家說法,司馬遷寫《史記》也是謄抄司馬相如《自敘傳》,其中寫有「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但近年來,司馬相如是成都人這一說法逐漸被質疑。司馬相如究竟是不是成都人?如果不是,他又為何要說自己是成都人?
8月31日晚,「名人大講堂」邀請到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四川省司馬相如研究會會長李大明,解讀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
李大明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對於司馬相如是成都人這件事,歷來論著、辭書、教材等均沒有懷疑。但是,近20多年來,四川省部分專家學者根據南北朝隋唐以來的一些史料,尤其是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設置相如縣的史實,對這一說法提出了質疑,其中指出:司馬相如故裡在漢代巴郡安漢縣,梁代梓潼郡相如縣,即後之蓬州、今之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
根據《史記·太史公自序》等資料,「司馬」姓氏出自中原,並非巴蜀土著,四川的「司馬氏」當是戰國時司馬錯伐蜀,由秦入蜀而來。李大明提到,司馬相如的祖先很可能就是在此期間隨著司馬氏族眾人來到四川的。尤其是根據《史記》「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的記載,可以推測,這次入蜀攻楚黔中的最優行進路線,當是沿嘉陵江而下。而值得注意的是,南北朝隋唐以來的很多史料所記載的梁代設置的「相如縣」,就在嘉陵江畔。
並且,梁代在安漢縣地改置相如縣,正是根據此地留存有司馬相如「故宅」「相如坪」「琴臺」等遺蹟,所以司馬相如是現在的南充市蓬安縣人,已得到學界的廣泛認可。然而生在南充長在南充的司馬相如卻說自己是成都人,這是為何呢?
敬請關注8月31日晚「名人大講堂」,李大明教授全面解讀司馬相如的傳奇一生。
「名人大講堂」是由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四川省圖書館承辦的重要文化活動,受到廣大粉絲追捧。
新一季的大講堂定位為普及性、大眾化、浸入式的知識講壇,力爭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傳承活動品牌,探索構建符合新時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傳承體系。活動會邀請國內文化名家學者,深入淺出地闡釋四川歷史名人所承載的中華民族優秀精神品格、傳統美德和其閃爍的獨特氣質風範、家國情懷,以及所傳承傳播的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華歷史文化長河中佔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
封面新聞APP將會在8月31日晚7點30分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