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始於謀略的婚姻?現實之上的浪漫才能長久

2021-01-19 顧北書生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似乎是兩個分不開的人物,提到另一個人,自然會想到對方。「當壚賣酒」更是作為浪漫愛情故事被廣為流傳。

其實他們兩個的愛情,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般美好浪漫。他們的相遇可以說始於謀略,終於情誼。

臨邛相逢

司馬相如被後人稱為「賦聖」,在當時也是有名氣的。漢景帝年間,司馬相如作賓客於梁孝王劉武。一首《子虛賦》,工整華美,磅礴大氣,讓劉武甚為欣賞。劉武知道他同時精通音樂,還把自己珍藏的綠綺琴送給了他,當時綠綺琴有「世無第二」的美稱,由此,司馬相如聲名遠播。

後來,梁武王去世,沒有謀生本領的他受邀去了臨邛令王吉住處。在這裡,遇到了離異守寡的卓文君。

文君聽琴

在《西京雜記》中,這樣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可見她容貌秀美,讓人難忘。除了人美,文君還有才華,在當時的蜀地,有著「蜀中四大才女之一」的名聲。況且卓家在當時的臨邛是有名的富商。所以,離異的卓文君仍有眾多子弟前來求娶。當時還窮困失意,尚未娶妻的司馬相如也對她很是仰慕。

和其他上門求親的公子不同,直到卓王孫邀請王吉和自己前去宴會,他才表明自己的心意。

在此前,因他本固有一些名聲,臨邛的名流有意與他結識,他都數次婉拒。塑造了一個神秘且才高的形象。而當他應邀前往卓王孫的宴會,大家對他更是充滿了好奇。果不其然,在宴會上,他彈了那首著名的《鳳求凰》,當即驚豔四座,這也讓文君傾慕不已。

卓文君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對封建禮教並不過多看重,當晚,她與司馬相如私會,兩人皆傾心於對方,是夜,卓文君便隨司馬相如一起到了成都。

當壚賣酒

文君的不顧禮教讓卓王孫很是氣惱,於是並不找她,任由她自生自滅。司馬相如也不懂生計,兩人很快就陷入拮据的生活,於是合計賣酒謀生。他們回了臨邛賣酒。一來這是文君的老家,實在過不下去可以請求親戚的接濟。二來或許是想和父親叫板,故意在他眼皮子底下賣酒。他們兩個都是富裕人家出生,如今招呼客人,賣酒為生。閒來或許會談論詩詞歌賦,就這樣,被傳成了一個佳話。

同在臨邛的卓王孫不久就知道了女兒的「光輝事跡」,實在不願女兒當街賣酒,又感於兩人窮困中相扶的情義,還是承認了他們的婚事,文君與相如的經濟狀況一下子好了很多。

相如變心

從這時起,司馬相如的好運似乎來了。

後元三年(公元141年)武帝登基,劉徹偶然讀到司馬相如的《子虛賦》,非常喜歡,以為是某個古人所寫,惋惜不能同時代。當時在皇帝身邊餵養獵犬的侍從,正好是蜀人,對劉徹說,「此賦是我同鄉所作,幸而還在世」。劉徹驚喜之餘馬上召司馬相如進京。後司馬相如又作《上林賦,頗得武帝讚賞,後被封為郎。

在司馬相如逐漸變得有錢有勢後,認識了更多年輕貌美的女子,也對卓文君漸漸的變了心。當時寫下《鳳求凰》給文君告白的手,如今也寫下了訣別的信。他寄給文君的信中只十三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獨獨少個億字,暗示文君已和他沒有回憶。

文君決意

卓文君不是個逆來順受的女子,收到此信後,她當即寫了《怨郎詩》寄於他,後來又寫了著名的《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司馬相如逃不過大多數男子被美貌吸引的命運。但在看到卓文君的回信後,不免想到自己與她共度的難關,白首不相離的承諾,終於還是選擇了回心轉意,和文君相守。

回顧兩人的愛情故事,其實並不如流傳的那般浪漫。文君私奔,固然說明她敢愛敢恨,但是司馬相如卻沒有考慮到,自己的生活窘迫,和私奔這件事,會給她的名聲帶來不好的影響。在得權後,司馬相如也不能免俗地變了心。

或許最開始,司馬相如討好文君只是想改變那時窘迫的處境。可是後來,兩人一同共渡難關,他真正地感受到了文君的情深義重,這時才真正地想於之相守。後來,在當時男子三妻四妾很尋常的情況下,又能夠因為因為文君的一封信回心轉意,足以見兩人確實有深厚的感情。

相關焦點

  •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就是一場「軟飯硬吃」的成功案例
    某夜,卓文君竟與司馬相如相約一起逃出了臨邛,私奔回到了他的成都老家。 三、清貧生活 卓文君是當時絕對的「白富美」,在被司馬相如拉入愛河後,她立即就成為了「戀愛中的女人」。於是,卓文君的智商急劇下降,幾乎到了痴人說夢的程度,整天就是沒完沒了的憧憬。 當她私奔回到成都的司馬家時,卓文君傻眼了。
  •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私奔後,司馬相如有花花腸子,卓文君有詩裡藏刀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是,這裡的卓文君說韓語,司馬相如說漢語,他們雙雙互訴深情的時候,壓根就不來電。很多演員演戲演成假戲真做,演員是需要互相來電產生化學反應,味道才能出來。當他們語言都不交流的時候,這兩人連物理反應都沒有,基本上就是形同陌路。當年,如果司馬相如不對卓文君,這個美女,這個美女金光閃閃的背景起了物理反應,哪會勾引?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④:若沒有司馬相如,後世才子佳人故事...
    其中,司馬相如作為大文豪,他和卓文君的故事家喻戶曉,卻又在當代飽受爭議。作為今人,我們究竟應該用怎樣的眼光去審視當年的「鳳求凰」?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四川省作家協會創研室主任、著名作家馬平,以文人眼光打量司馬相如,他暢談了自己的看法。
  • 司馬相如親身經歷給我們答案
    相信你一定聽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其中《白頭吟》中描述的白頭偕老更是今天大多數人所期望的情形。大多數人都只知道白首不相離這樣一個令人嚮往的愛情故事,對司馬相如本人可能不是很清楚,那麼就來看一看司馬相如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 司馬相如為一代文宗,卻因愛情經歷被人熟知
    司馬相如長大後靠家財當上漢景帝的武騎常侍,幹起來也不開心,又因漢景帝對他的文學不感興趣,就因鄒陽等人到了梁國,為梁王劉武寫下了著名的《子虛賦》。在梁王劉武死後,司馬相如很快就失業了,回到家之後又窮困潦倒,只好投靠對自己盛情邀請的臨邛令王吉,才了與卓文君的故事。臨邛令王吉對司馬相如異常恭敬,便強拉著他去參加當地的富豪卓王孫的宴會,以堂堂儀表和精湛的琴藝吸引了剛守寡的卓文君。
  • 才女卓文君,一生追求司馬相如,無怨無悔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給大家很大的震撼吧。聽到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並且當街沽酒,真的是感動了一把。卓文君十七歲出嫁,不久丈夫死了,然後她回到娘家一直在寡居,倒也是過的很悠閒。她家族在趙國時期生存的時候,趙國那個時候比較就行煉鐵,她們家族就一直冶鐵作為家族職業。到了漢代文景之治的時候繼續冶鐵,已經成了很富的家族了,家裡不缺金錢啥的,生活水平也在當時的前面。
  • 名人大講堂 揭秘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
    當晚,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四川省司馬相如研究會會長李大明,解讀了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探尋其與卓文君流傳千古的故事,以及他與漢武帝傳奇的君臣之遇。在兩個小時的講座中,李大明主要就司馬相如的生平事跡講了三個專題,包括司馬相如的故裡、籍貫和早期生活;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司馬相如與漢武帝的君臣遇合,其中包括了司馬相如一生的功績。李大明表示,司馬相如的《自敘傳》今天已經讀不到了,要了解司馬相如的生平事跡,就只能讀《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李大明對司馬相如的故裡、籍貫做了詳細講解,最後得出結論:「司馬相如生於蓬安,長於成都。」
  • 司馬相如追到卓文君,走上人生巔峰,很快想納妾,卓文君回信絕了
    在遇見卓文君之前,司馬相如已小有名氣,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司馬相如和好友臨邛縣令王吉自編自導了一場戲。王吉天天驅車求見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託病不見,而王吉卻更顯恭敬。縣令大人拜訪都拒而不見,更驚奇的是縣令卻不惱不怒,這人肯定是名士無疑了。
  • 富二代卓文君,寒門司馬相如,人生若只如初見
    史上才子佳人,當如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公元前144年,司馬相如因為所事的梁孝王劉武去世,返回成都,然而家中空無一物,於是從成都投奔好友臨邛縣令王吉。臨邛的冶鐵世家卓王孫,富甲一方,家有才女,名叫卓文君,姿色嬌美,精通音律。
  • 司馬相如漢賦《鳳求凰》,卓文君為之傾倒一生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02司馬相如(前179年—前117年),字長卿由於家境貧寒,司馬相如無法養活自己。他有一個好友王吉在臨邛當縣令,知道相如困厄,就邀請他去做客。卓文君,當時蜀地的一個美麗聰明、精詩文、善彈琴的女子,年紀輕輕,十七歲就在娘家守寡。卓文君就是當時四川臨邛巨富卓王孫之女。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司馬相如: 從嘉陵江...
    公元前144年,梁孝王病逝,司馬相如孤苦無依,只得離開梁王府回蜀。落魄南歸的司馬相如萬萬沒有想到,等待他的將是一場載入史冊的浪漫愛情。臨邛一曲鳳求凰 離開成都16年後,重回家鄉的司馬相如舉目無親。父母早已離世,家宅已是斷壁殘垣,想起梁園吟風賦月的生活,司馬相如倍感人生無常。
  • 卓王孫之女文君,婚姻不幸,後來幾經波折遇到司馬相如人生好轉
    不過卓王孫遊有一個女兒,女兒叫卓文君。文君從小就長得漂亮,而且腦袋也聰明。卓王孫非常疼愛自己的女兒。就不忍心讓自己的女兒和自己打鐵。於是就讓自己的女兒從小學琴。像一個女孩子一樣精通樂器。文君也非常有天賦,學習古琴的時候全力以赴。後來靠著彈琴,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
  •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私奔之後,男方移情別戀,愛情故事原來是假的?
    一直以來,司馬相如鼓琴彈奏一曲鳳求凰引得卓文君與之夜裡私奔的愛情故事被人們當作堅貞愛情的模板被後世傳頌,但再重新想想,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司馬相如的生平:司馬相如,一窮書生,才華很好,憑藉其出色的才華投奔梁孝王劉武,更憑藉一首《子虛賦》成為其身邊的紅人,可好景不長,梁孝王劉武逝世後,其手下也只能重找出路,司馬相如正是其中之一。可想而知,司馬相如這時候應當是家道中落、窮困潦倒了。
  • 司馬相如寫了一封十三字的家書,你絕對讀不懂這封家書的意思
    當時臨邛富豪卓王孫得知縣令府上有貴客司馬相如,於是便想宴請司馬相如,只是他故意稱病不能前往,還是在縣令的再三邀請下才去赴宴。卓王孫有個女兒,姿色嬌美,十分精通音律,擅長彈琴,當時聽聞司馬相如前來赴宴,於是便偷偷躲在屏風外窺探,司馬相如洋裝不知,當收邀彈琴時,當即彈了一曲《鳳求凰》,其實當時司馬相如就已經知道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的名聲。
  • 卓文君用一首詩,機智回應丈夫的13字休書,司馬相如讀後自愧不如
    漢朝時期的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就是這樣一對。司馬相如在成名之前,不過就是個窮書生,由於得到舉薦有幸來到卓文君父親的府上。在府中一展身手,一曲《鳳求凰》聽的卓文君為之心動,央求父親想要撮合自己與司馬相如。卓文君便在與司馬相如私奔,私奔後由於家中實在窮困,卓文君便想辦法和司馬相如在街邊做起了小酒館的生意。大富商的女兒竟然出來賣酒,這可真的是打了卓文孫的臉,無奈之下卓文孫只好選擇接納司馬相如,並且在經濟上支援二人。
  • 「文學」的光芒遮掩之下的使節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為後人所銘記並津津樂道的,是其「不似從人間來」(揚雄《與桓譚書》)的大賦作品,還有他與卓文君極富浪漫色彩的愛情故事。而相如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功」,即他在漢武帝一朝開發西南夷中的貢獻,卻被這「文學」的光芒遮掩,有意無意中被人們淡化,甚至是忽視了。
  • 淺談司馬相如,妻子為他寫千古絕唱,鳳求凰的故事廣為流傳
    大家好,歡迎來到YG微觀,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司馬相如的故事,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愛情故事,它們或許悽美,或許感人,今天,小編帶你們一起去看看漢賦四大家之一的男主的愛情故事,以及他一生傳奇的生平。他的妻子叫卓文君,是很有名的才女,被說是四大之一,家境也非常好,父親是巨商,她自己也是長得非常美麗,才氣過人。但是,十六歲就嫁人的她的命卻不是那麼順利,在幾年後,丈夫就去世了,但是家境好,她返回家中,繼續住在家裡。她和相如的相見是在自己家裡,那個時候,梁王去世,相如非常窮困,但是他卻是非常避世的,很多人去請他,他都不願意。
  • 作為使節的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為後人所銘記並津津樂道的,是其「不似從人間來」(揚雄《與桓譚書》)的大賦作品,還有他與卓文君極富浪漫色彩的愛情故事。而相如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功」,即他在漢武帝一朝開發西南夷中的貢獻,卻被這「文學」的光芒遮掩,有意無意中被人們淡化,甚至是忽視了。
  • 成語中的四川|家徒四壁 卓文君夜奔相如
    「家徒四壁」一詞出自於《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西漢文人司馬相如懷才不遇,一次在臨邛(今四川邛崍)富豪卓王孫的宴會上,司馬相如彈奏琴曲,婉轉的琴聲打動了卓越王孫新寡的女兒卓文君。卓文君連夜與司馬相如私奔到成都,到了家,她發現家裡只有四面牆壁,別無他物。故有「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一說。
  •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這首《白頭吟》真的是卓文君寫得嗎
    司馬相如到底是怎麼追到卓文君的?有不少人說他後來另覓新歡,卓文君就用這一首《白頭吟》挽回了司馬相如的心。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首詩絕對不是,當時的卓文君能夠寫得出來的。那麼司馬相如和卓君他們兩個的故事是怎麼樣的呢?成都司馬家有一小男孩,從小讀書練劍,少年英才,父母看他生龍活虎給他取名犬子唯一一個問題就是口吃,長大之後的他因為崇拜藺相如,於是改名為司馬相如,字長卿。當時臨邛有一富家大戶卓王孫,然卓氏有女,名為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