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就是一場「軟飯硬吃」的成功案例

2020-12-08 騰訊網

近來,「乘風破浪的姐姐」正在熱播之中,其中的每一位姐姐都算得上是多才多藝和能歌善舞,不斷顛覆觀眾對她們的原有認知,也完全擔得起「乘風破浪」這四個字。

作為一名歷史領域的愛好者,筆者不禁自問,若是回到中國古代,有哪些女性人物可以稱得上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呢?或許,西漢時期的卓文君可以算作一個。

卓文君(前175年——前121年),原名文後,蜀郡臨邛(今四川省成都)人,是商賈巨富卓王孫的女兒。她不僅姿容絕色,而且還是漢代著名的才女,精通音律、舞技超群、善作詩賦……。

而最令後世難忘的,恐怕還要數她與司馬相如的那段愛情故事。尤其是,卓文君在《白頭吟》中的那句「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更是感動了了無數的痴男怨女。

後世通常認為,卓文君為了大膽追求自己的愛情,才毅然擺脫了家庭的束縛,甚至不惜以離家出走這樣決絕的方式與司馬相如私奔,最終成全了郎才女貌和情投意合式的愛情經典。

那麼,歷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嗎?

接下來,我們一起回顧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努力還原這段歷史的真相。

一、懷才不遇

司馬相如(約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人。他出生於蜀郡成都,家境並不富裕,但父親還是著力對他進行了培養。據《史記》記載:

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曰「犬子」。

以「犬子」為乳名實在難登大雅之堂,加之對於「藺相如」的仰慕,他在成年後正式更名為司馬相如。

漢景帝時期,司馬相如破釜沉舟通過買官成為了「武騎常侍」。他認為自己文武雙全,必然能夠通過這條捷徑實現平步青雲和飛黃騰達的夢想。

可惜,景帝歷來崇尚老莊思想,生活極其簡樸,慎用身邊之人。眼見自己在皇帝身邊擔任常侍並沒有太大的前途,司馬相如心急如焚,就在梁王入朝覲見之時主動投靠。

之後,司馬相如稱病辭官,奔赴了梁國效力於梁王劉武。期間,他還創作了大名鼎鼎的《子虛賦》,因為詞藻豐富、描寫工麗和散韻相間,此賦使得司馬相如名噪一時。

不過,梁王雖然稱讚司馬相如的文學才華,但並沒有真正重用他,一直拿他當食客看待。梁王過世後,司馬相如只得返回自己的故鄉另尋出路。

二、追求文君

作為一名屢屢碰壁的年輕人,司馬相如在返回蜀地後並沒有沉淪,轉而積極謀求推銷自己,他將目標選定為臨邛的首富卓家。

卓文君儘管姿色出眾,家境優渥,才華橫溢,但卻是一個喪偶的寡婦。關於她的夫婿,多傳為皇室的宗親,但筆者個人表示質疑,因為嫁入皇室後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再婚,而且還是如此高調的再婚。

藉助自己在臨邛擔任縣令的朋友王吉,司馬相如開始了一系列的「自我推銷」,並且成功通過一首《鳳求凰》打動了卓文君的芳心:

鳳兮鳳兮歸故鄉,遊遨四海求其凰,有豔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緣交頸為鴛鴦。

司馬相如雖然才名遠播,但他實在是太窮寒了,完全不適合作為婚嫁對象,立即就遭到了卓家的堅決反對。據《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

梁孝王卒,相如歸,而家貧,無以自業。

雖然卓王孫強烈阻撓女兒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戀情,但依然沒能阻止二人私定終身。某夜,卓文君竟與司馬相如相約一起逃出了臨邛,私奔回到了他的成都老家。

三、清貧生活

卓文君是當時絕對的「白富美」,在被司馬相如拉入愛河後,她立即就成為了「戀愛中的女人」。於是,卓文君的智商急劇下降,幾乎到了痴人說夢的程度,整天就是沒完沒了的憧憬。

當她私奔回到成都的司馬家時,卓文君傻眼了。儘管之前已經得知司馬相如家貧,但沒曾想竟然貧窮破敗至此,已經到了居無定所的地步。

不得以,卓文君只好典當隨身的首飾和金銀細軟,在成都開起了小酒鋪,夫妻二人親自當壚賣酒維持生計。消息傳回到卓家時,卓王孫發誓絕不給他們資助一文錢,甚至還揚言要斷絕父女關係。

這樣清貧的日子沒過多久,卓文君和司馬相如就被現實摧殘的傷痕累累。

畢竟,所有的風花雪月在衣食住行面前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生存?還是愛情?

最終,卓文君和司馬相如只能無奈地向現實妥協投降,悄悄地返回了臨邛。

卓王孫本就不忍心女兒受苦,眼見夫妻二人又返回臨邛向自己妥協,於是就逐漸接納了他們,還贈送大批的家奴和資產,結束了「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的赤貧生活。

四、夫妻裂痕

在父親卓王孫的扶持下,夫妻二人終於可以重操舊業,繼續舞文弄墨和吟詩作曲。

不過,司馬相如卻逐漸迷失了自我,越來越鬱鬱寡歡。畢竟,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得益於自己嶽丈的恩賜,得益於卓家的救助。作為一個有抱負的男人,司馬相如有了一種「吃軟飯」和「被包養」的感覺。

而隨著這種情緒的瀰漫,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之間的夫妻感情也出現了裂痕。好在,夫妻二人關係進一步惡化前,司馬相如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漢武帝劉徹在讀完司馬相如的《子虛賦》後,對其文採大加讚賞,遂下旨徵召司馬相如抵達長安,擔任了郎官一職。

終於有了出頭之日,司馬相如履職頗為認真。之後,還被武帝下旨出使巴蜀地區安撫少數民族,憑藉此功被升為中郎將。

在與卓文君結婚的多年間,夫妻二人始終沒有子女。現如今,司馬相如仕途起色,加之常與達官貴人接觸,漸漸開始沉湎於酒色。甚至於,他還有了納妾的念頭,並在寫給卓文君的家信中隱隱提及。

卓文君多年獨守空房,在寂寞和思念的煎熬下,竟然發現丈夫司馬相如有了新歡。她在心痛之下寫了一首《白頭吟》寄給丈夫,以表自己的內心:

聞君有二意,故來相決絕。

願得一人心,終老不相負。

此時的卓文君,或許已經有了濃濃的悔意。當年輕率私奔,拋棄富裕家庭,如今卻換來一個負心郎君。這些付出,真的值嗎?

雖然,司馬相如最終放棄了納妾的想法,但這場風波已經嚴重動搖了二人的婚姻。

五、暗淡收場

司馬相如此人有文採,有抱負,但卻嚴重缺乏實操能力,更適合負責務虛的工作,對於務實工作並不擅長,履職後並沒有太多政績。

不僅如此,他還因為收受賄賂而被朝廷追責。罷免官職後,司馬相如灰溜溜地返回了家中。

對於司馬相如在朝廷的表現,卓文君略微有些失望。而對於他在婚姻中的表現,卓文君表現得尤為不平。不過,為了顧全丈夫的顏面,卓文君時時處處都儘量顧及對方的感受,竭力維持夫妻關係。

而遭此大劫的司馬相如,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才到中年就每況愈下。據《史記》和《西京雜記》等多種史料記載,司馬相如患有嚴重的消渴疾,大致相當於今天的糖尿病。

卓文君一邊照顧患病的丈夫,一邊操持家務,身心都非常疲憊,在五十多歲時就亡故了。三年後,司馬相如也因病過世。

五、結語

千百年來,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被後世屢屢提及,儼然已經成為封建社會夫妻關係的典範。

不過,越來越多的人卻開始質疑這段愛情,質疑當初司馬相如在追求卓文君時的動機和初衷。

難道,「鳳求凰」的故事,真的是一起「軟飯硬吃」的成功案例嗎?

歡迎點擊關注文史不假。

相關焦點

  •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私奔之後,男方移情別戀,愛情故事原來是假的?
    一直以來,司馬相如鼓琴彈奏一曲鳳求凰引得卓文君與之夜裡私奔的愛情故事被人們當作堅貞愛情的模板被後世傳頌,但再重新想想,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司馬相如的生平:司馬相如,一窮書生,才華很好,憑藉其出色的才華投奔梁孝王劉武,更憑藉一首《子虛賦》成為其身邊的紅人,可好景不長,梁孝王劉武逝世後,其手下也只能重找出路,司馬相如正是其中之一。可想而知,司馬相如這時候應當是家道中落、窮困潦倒了。
  •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私奔後,司馬相如有花花腸子,卓文君有詩裡藏刀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是,這裡的卓文君說韓語,司馬相如說漢語,他們雙雙互訴深情的時候,壓根就不來電。很多演員演戲演成假戲真做,演員是需要互相來電產生化學反應,味道才能出來。當他們語言都不交流的時候,這兩人連物理反應都沒有,基本上就是形同陌路。當年,如果司馬相如不對卓文君,這個美女,這個美女金光閃閃的背景起了物理反應,哪會勾引?
  •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始於謀略的婚姻?現實之上的浪漫才能長久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似乎是兩個分不開的人物,提到另一個人,自然會想到對方。「當壚賣酒」更是作為浪漫愛情故事被廣為流傳。其實他們兩個的愛情,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般美好浪漫。他們的相遇可以說始於謀略,終於情誼。臨邛相逢司馬相如被後人稱為「賦聖」,在當時也是有名氣的。漢景帝年間,司馬相如作賓客於梁孝王劉武。一首《子虛賦》,工整華美,磅礴大氣,讓劉武甚為欣賞。劉武知道他同時精通音樂,還把自己珍藏的綠綺琴送給了他,當時綠綺琴有「世無第二」的美稱,由此,司馬相如聲名遠播。後來,梁武王去世,沒有謀生本領的他受邀去了臨邛令王吉住處。在這裡,遇到了離異守寡的卓文君。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④:若沒有司馬相如,後世才子佳人故事...
    其中,司馬相如作為大文豪,他和卓文君的故事家喻戶曉,卻又在當代飽受爭議。作為今人,我們究竟應該用怎樣的眼光去審視當年的「鳳求凰」?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四川省作家協會創研室主任、著名作家馬平,以文人眼光打量司馬相如,他暢談了自己的看法。
  • 司馬相如為一代文宗,卻因愛情經歷被人熟知
    司馬相如長大後靠家財當上漢景帝的武騎常侍,幹起來也不開心,又因漢景帝對他的文學不感興趣,就因鄒陽等人到了梁國,為梁王劉武寫下了著名的《子虛賦》。在梁王劉武死後,司馬相如很快就失業了,回到家之後又窮困潦倒,只好投靠對自己盛情邀請的臨邛令王吉,才了與卓文君的故事。臨邛令王吉對司馬相如異常恭敬,便強拉著他去參加當地的富豪卓王孫的宴會,以堂堂儀表和精湛的琴藝吸引了剛守寡的卓文君。
  • 司馬相如親身經歷給我們答案
    相信你一定聽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其中《白頭吟》中描述的白頭偕老更是今天大多數人所期望的情形。大多數人都只知道白首不相離這樣一個令人嚮往的愛情故事,對司馬相如本人可能不是很清楚,那麼就來看一看司馬相如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 才女卓文君,一生追求司馬相如,無怨無悔
    愛情故事總是讓人覺得有意思,跟隨著兩個人的節奏心情也變得不一樣了,最後的結局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帶給讀者的心情也不一樣。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給大家很大的震撼吧。聽到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並且當街沽酒,真的是感動了一把。
  • 富二代卓文君,寒門司馬相如,人生若只如初見
    史上才子佳人,當如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公元前144年,司馬相如因為所事的梁孝王劉武去世,返回成都,然而家中空無一物,於是從成都投奔好友臨邛縣令王吉。臨邛的冶鐵世家卓王孫,富甲一方,家有才女,名叫卓文君,姿色嬌美,精通音律。
  • 司馬相如漢賦《鳳求凰》,卓文君為之傾倒一生
    《鳳求凰》傳說是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所作的古琴曲,演繹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這個事情被司馬遷記錄在了《史記》當中。司馬相如和卓文君02司馬相如(前179年—前117年),字長卿由於家境貧寒,司馬相如無法養活自己。他有一個好友王吉在臨邛當縣令,知道相如困厄,就邀請他去做客。卓文君,當時蜀地的一個美麗聰明、精詩文、善彈琴的女子,年紀輕輕,十七歲就在娘家守寡。卓文君就是當時四川臨邛巨富卓王孫之女。
  • 淺談司馬相如,妻子為他寫千古絕唱,鳳求凰的故事廣為流傳
    大家好,歡迎來到YG微觀,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司馬相如的故事,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愛情故事,它們或許悽美,或許感人,今天,小編帶你們一起去看看漢賦四大家之一的男主的愛情故事,以及他一生傳奇的生平。漢武帝就是這個賞識他的人。在他和其他做賦的人一起交往的時候,認識了梁王,辭退後他去到和那些人一起共事,在那段時間裡面寫了著名的子虛賦,但那個時候是漢景帝,他並不喜歡這個賦,後來漢武帝期間,無意看到了這個,感嘆說自己很喜歡這個,但是卻不是和作者是同時代的人,這個時候,侍奉漢武帝的人也恰好是相如的同鄉就告訴漢武帝說這個賦就是這個朝代的人做的。
  • 名人大講堂 揭秘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
    當晚,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四川省司馬相如研究會會長李大明,解讀了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探尋其與卓文君流傳千古的故事,以及他與漢武帝傳奇的君臣之遇。1 「鳳求凰」故事流傳千古「他是不是今天成都石室中學學子們所追慕和津津樂道的、他們最早的、最著名的『學長、校友』;他怎樣去做了京官,又為什麼要託病辭官去做一個專業的『文學青年』;風流千古的『鳳求凰』故事究竟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解讀……」當晚,李大明教授一開始就表示,作為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絕不只有「鳳求凰」的經典愛情故事,立即引起了觀眾的興趣。
  • 司馬相如追到卓文君,走上人生巔峰,很快想納妾,卓文君回信絕了
    在遇見卓文君之前,司馬相如已小有名氣,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司馬相如和好友臨邛縣令王吉自編自導了一場戲。王吉天天驅車求見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託病不見,而王吉卻更顯恭敬。縣令大人拜訪都拒而不見,更驚奇的是縣令卻不惱不怒,這人肯定是名士無疑了。
  • 卓文君用一首詩,機智回應丈夫的13字休書,司馬相如讀後自愧不如
    漢朝時期的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就是這樣一對。司馬相如在成名之前,不過就是個窮書生,由於得到舉薦有幸來到卓文君父親的府上。在府中一展身手,一曲《鳳求凰》聽的卓文君為之心動,央求父親想要撮合自己與司馬相如。卓文君便在與司馬相如私奔,私奔後由於家中實在窮困,卓文君便想辦法和司馬相如在街邊做起了小酒館的生意。大富商的女兒竟然出來賣酒,這可真的是打了卓文孫的臉,無奈之下卓文孫只好選擇接納司馬相如,並且在經濟上支援二人。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司馬相如: 從嘉陵江...
    >過往的行人都知道關於「賦聖」「辭宗」司馬相如的些許故事,他曾寫下史上最華麗的辭賦,經歷人間最浪漫的愛情,開過天下最有名的酒館,彈奏世上最名貴的古琴;他曾因北上長安時在升仙橋送客觀題字公元前155年冬,24歲的司馬相如投奔梁孝王,成為梁孝王的座上賓,成天與梁孝王及身邊的文人飲酒作賦,如魚得水。司馬相如曾在梁國菟園作《子虛賦》,梁孝王看後讚賞有加,把自己喜愛的綠綺古琴贈送給司馬相如。 公元前144年,梁孝王病逝,司馬相如孤苦無依,只得離開梁王府回蜀。落魄南歸的司馬相如萬萬沒有想到,等待他的將是一場載入史冊的浪漫愛情。
  • 司馬相如寫了一封十三字的家書,你絕對讀不懂這封家書的意思
    當時卓文君在楚地已經是頗有名聲的才女,甚至風頭絲毫不亞於司馬相如,但當卓王孫宴請司馬相如的時候,他卻百般推脫,從這裡大抵可以看出司馬相如的為人。當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談完之後,卓文君便深深為之吸引,宴會結束之後,她便通過奴婢給司馬相如傳達心意,司馬相如欣然接受,卓文君連夜便逃出卓府的深門大院,與司馬相如私奔到成都。
  • 乘風破浪的「姐夫」司馬相如 還是漢武帝認可的「非常之人」
    一提起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人們總是對這位「姐夫」「琴挑文君」「鳳求凰」的風流韻事津津樂道,反而對他在辭賦、外交、蜀學等等方面的功業視而不見。 作為中華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漢代卓越的政治家、漢代蜀學的開拓者和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作為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絕不只有風流千古的「鳳求凰」的愛情故事。
  •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這首《白頭吟》真的是卓文君寫得嗎
    司馬相如到底是怎麼追到卓文君的?有不少人說他後來另覓新歡,卓文君就用這一首《白頭吟》挽回了司馬相如的心。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首詩絕對不是,當時的卓文君能夠寫得出來的。那麼司馬相如和卓君他們兩個的故事是怎麼樣的呢?成都司馬家有一小男孩,從小讀書練劍,少年英才,父母看他生龍活虎給他取名犬子唯一一個問題就是口吃,長大之後的他因為崇拜藺相如,於是改名為司馬相如,字長卿。當時臨邛有一富家大戶卓王孫,然卓氏有女,名為文君。
  • 「文學」的光芒遮掩之下的使節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為後人所銘記並津津樂道的,是其「不似從人間來」(揚雄《與桓譚書》)的大賦作品,還有他與卓文君極富浪漫色彩的愛情故事。而相如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功」,即他在漢武帝一朝開發西南夷中的貢獻,卻被這「文學」的光芒遮掩,有意無意中被人們淡化,甚至是忽視了。
  • 開掛的人生不簡單,司馬相如不僅坐擁美人,還打下了江山
    人生無論身處何地都不應該停滯不前,愛情向來就是美好的,司馬相如和他妻子曾經的愛情故事更是令人嚮往不已。世間竟然有這樣的女子,甘願為了所愛之人付出一切,這樣的勇氣和魄力當真可以與男兒抗衡。但是生命中不只愛情。
  • 卓王孫之女文君,婚姻不幸,後來幾經波折遇到司馬相如人生好轉
    不過這一統的時期,也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當時在趙國有一個鐵匠。他感覺到天下形勢大變。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就告訴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兒。老鐵匠叫卓王孫,他們家歷代打鐵,依靠打鐵為生。不過卓王孫遊有一個女兒,女兒叫卓文君。文君從小就長得漂亮,而且腦袋也聰明。卓王孫非常疼愛自己的女兒。就不忍心讓自己的女兒和自己打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