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司馬相如,妻子為他寫千古絕唱,鳳求凰的故事廣為流傳

2020-12-06 夢中流年君相思

大家好,歡迎來到YG微觀,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司馬相如的故事,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愛情故事,它們或許悽美,或許感人,今天,小編帶你們一起去看看漢賦四大家之一的男主的愛情故事,以及他一生傳奇的生平。

說到他的名字大家肯定覺得好熟悉,和歷史上有一個很出名的人物名字很像,藺相如。是的,本來他的原名是長卿的,但是由於自己非常仰慕他,所以就照著他的名字改了一下,他少年時候生活倒也自在快樂,喜愛讀書還有舞劍,這也讓他富含浪漫主義色彩,到了二十多歲,需要立身的時候,他又花錢買了一個小官,但是這個不是他真正喜歡的,當然也不是他的才能所在,他一直在等待一個懂他的人。

漢武帝就是這個賞識他的人。在他和其他做賦的人一起交往的時候,認識了梁王,辭退後他去到和那些人一起共事,在那段時間裡面寫了著名的子虛賦,但那個時候是漢景帝,他並不喜歡這個賦,後來漢武帝期間,無意看到了這個,感嘆說自己很喜歡這個,但是卻不是和作者是同時代的人,這個時候,侍奉漢武帝的人也恰好是相如的同鄉就告訴漢武帝說這個賦就是這個朝代的人做的。

相如看見皇上很喜歡這個,就說這並沒有什麼,立刻再做了一個賦,漢武帝非常喜歡,馬上封他為官,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漢武帝心中知道他,且喜歡他了。慢慢地,他有權利了起來,竟然有了想要休妻的想法,關於他的妻子呢,在歷史上也是 很有名的人物,他們之間的故事也是很多人知道,而且現在還不少人為他們做歌。

他的妻子叫卓文君,是很有名的才女,被說是四大之一,家境也非常好,父親是巨商,她自己也是長得非常美麗,才氣過人。但是,十六歲就嫁人的她的命卻不是那麼順利,在幾年後,丈夫就去世了,但是家境好,她返回家中,繼續住在家裡。她和相如的相見是在自己家裡,那個時候,梁王去世,相如非常窮困,但是他卻是非常避世的,很多人去請他,他都不願意。

後來,為了見識他的風採,有人辦了一百多桌酒席,還請來了縣令,最後派人去請他,他本來不想去的,但是這個情況,沒有辦法推脫就去了。在席間,大家都聽說他的文採,於是,他就演奏了一曲經典的鳳求凰,而相如知道他家有一個女兒,剛剛守寡不久,用這個琴聲假裝和縣令敬重,但懂音樂的人都知道其中的感情,卓文君就懂,聽到了琴聲,她從門偷偷看他,這個時候他們眉目傳情,感情不覺產生了。

宴會結束,相如就用重金給卓文君的侍者,這樣委婉表達了傾慕之情,但是,作為一個已經嫁過的人,卓文君沒有辦法,她選擇連夜私奔,他們一起跑到了成都。這樣的愛情雖然被人們所不祝福,但是確實轟轟烈烈的,但是回到家才發現家裡如此苦他們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終於到了過不下去的地步,於是卓文君就和相如一起回家,雖然父親覺得恥辱不會承認幫助,但是她向兄長姐姐借了一筆錢,開了一家酒館。

她是聰明的,開了酒館後,她當街賣酒,大家都知道她是卓文孫的女兒,於是沒有辦法,看著這麼苦的女兒和世人的感慨,他就拿出錢給女兒和女婿,於是他們也就成為了富人。但是,後來在相如受到賞識之後,遇見了另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移情別戀的相如給卓文君寫了一封信,也就是著名的無意信,卓文君看來信之後沒有小女兒的大哭大鬧,而是異常冷靜。

她拿起筆,也回了他一封信,這封信感情真摯動人,被譽為是千古絕唱,裡面有一句白首不分離也成為了愛情裡面最最經典的句子,很多人用來表達情意。看來妻子回信的他,後悔不已,被感情感動,於是回心轉意,有時候真的有相同的世界和興趣才能交流,就像他們兩個,正是因為都懂文學,都熱愛,用這個方式來交流,更能感情真摯而動人,不僅感動了丈夫,也感動了世人,卓文君是聰明的,知道用什麼方法來對待什麼事情。

這就是他們的故事,雖然有變心,到但是卻回心轉意了,雖然有苦累,但是後來憑著自己的才能又成為了豐富的人,你們覺得他們的故事怎麼樣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④:若沒有司馬相如,後世才子佳人故事...
    其中,司馬相如作為大文豪,他和卓文君的故事家喻戶曉,卻又在當代飽受爭議。作為今人,我們究竟應該用怎樣的眼光去審視當年的「鳳求凰」?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四川省作家協會創研室主任、著名作家馬平,以文人眼光打量司馬相如,他暢談了自己的看法。
  • 司馬相如漢賦《鳳求凰》,卓文君為之傾倒一生
    賦是漢代最流行的文體,形式上「 鋪採摛文」,內容上側重「體物寫志」,漢賦是漢代文學的代表。《鳳求凰》傳說是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所作的古琴曲,演繹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這個事情被司馬遷記錄在了《史記》當中。
  •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始於謀略的婚姻?現實之上的浪漫才能長久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似乎是兩個分不開的人物,提到另一個人,自然會想到對方。「當壚賣酒」更是作為浪漫愛情故事被廣為流傳。其實他們兩個的愛情,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般美好浪漫。他們的相遇可以說始於謀略,終於情誼。臨邛相逢司馬相如被後人稱為「賦聖」,在當時也是有名氣的。漢景帝年間,司馬相如作賓客於梁孝王劉武。一首《子虛賦》,工整華美,磅礴大氣,讓劉武甚為欣賞。劉武知道他同時精通音樂,還把自己珍藏的綠綺琴送給了他,當時綠綺琴有「世無第二」的美稱,由此,司馬相如聲名遠播。後來,梁武王去世,沒有謀生本領的他受邀去了臨邛令王吉住處。在這裡,遇到了離異守寡的卓文君。
  • 名人大講堂 揭秘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
    當晚,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四川省司馬相如研究會會長李大明,解讀了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探尋其與卓文君流傳千古的故事,以及他與漢武帝傳奇的君臣之遇。1 「鳳求凰」故事流傳千古「他是不是今天成都石室中學學子們所追慕和津津樂道的、他們最早的、最著名的『學長、校友』;他怎樣去做了京官,又為什麼要託病辭官去做一個專業的『文學青年』;風流千古的『鳳求凰』故事究竟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解讀……」當晚,李大明教授一開始就表示,作為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絕不只有「鳳求凰」的經典愛情故事,立即引起了觀眾的興趣。
  • 司馬相如寫了一封十三字的家書,你絕對讀不懂這封家書的意思
    司馬相如,字長卿,因為生平十分仰慕藺相如,所以改名為司馬相如,起初,他愛好舞劍,在少年時用錢財換取了漢朝一個武騎常侍的閒散官。但是司馬相如平生的志願絕對不想在宮廷中碌碌無為的度過,況且在宮廷生活中,司馬相如迫不得志,於是在不久後便稱病罷官,離開梁地,回到了老家四川臨邛,由於為官時花費巨大,到了四川,他的生活頗為清貧。好在臨邛縣令素來知道司馬相如的名聲,於是頻繁與其交好。
  • 富二代卓文君,寒門司馬相如,人生若只如初見
    卓文君於是和司馬相如重回成都,買田置宅,家僮百人幹活,過上了富豪人家的生活。司馬遷在《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詳細記述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富二代女卓文君,嫁給寒門司馬相如,後來怎麼樣了呢?
  • 司馬相如為一代文宗,卻因愛情經歷被人熟知
    自荀子創作賦這一文學體裁後,司馬相如終於將之發揚光大,並成為一代賦聖。可以說,司馬相如是那個時代最有成就的文學家,不僅得到漢武帝的極大欣賞,也使司馬遷單獨為他立傳,完整地引用了他的一些文章,並與司馬遷一起被稱為西漢兩司馬。與此同時,他的事跡還極大地影響了中國老百姓的某些日常行為。
  • 開掛的人生不簡單,司馬相如不僅坐擁美人,還打下了江山
    人生無論身處何地都不應該停滯不前,愛情向來就是美好的,司馬相如和他妻子曾經的愛情故事更是令人嚮往不已。世間竟然有這樣的女子,甘願為了所愛之人付出一切,這樣的勇氣和魄力當真可以與男兒抗衡。但是生命中不只愛情。
  •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就是一場「軟飯硬吃」的成功案例
    而最令後世難忘的,恐怕還要數她與司馬相如的那段愛情故事。尤其是,卓文君在《白頭吟》中的那句「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更是感動了了無數的痴男怨女。 接下來,我們一起回顧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努力還原這段歷史的真相。 一、懷才不遇 司馬相如(約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人。他出生於蜀郡成都,家境並不富裕,但父親還是著力對他進行了培養。
  • 司馬相如親身經歷給我們答案
    相信你一定聽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其中《白頭吟》中描述的白頭偕老更是今天大多數人所期望的情形。大多數人都只知道白首不相離這樣一個令人嚮往的愛情故事,對司馬相如本人可能不是很清楚,那麼就來看一看司馬相如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 乘風破浪的「姐夫」司馬相如 還是漢武帝認可的「非常之人」
    一提起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人們總是對這位「姐夫」「琴挑文君」「鳳求凰」的風流韻事津津樂道,反而對他在辭賦、外交、蜀學等等方面的功業視而不見。 作為中華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漢代卓越的政治家、漢代蜀學的開拓者和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作為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絕不只有風流千古的「鳳求凰」的愛情故事。
  • 西漢時期的辭賦家,成就非凡,因為藺相如而改名
    但是實際上他是為了去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究辭賦去了,因此他也被免官,這樣的精神還真的是難得。可是後來,漢武帝出來的時候,他對於辭賦卻產生了異常的喜歡,並且偶然之間看到了他的作品。漢武帝原本認為這一定是一個有學問的古人所寫的,沒想到他的旁邊有一個人和司馬相如是老鄉,就告訴了漢武帝這篇文章的作者,令他大喜。漢武帝叫來了他,當場考驗他,並且直接給他封了官職。
  • 114萬網友「拍了拍」名人大講堂 「雲聽講」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
    ,在璀璨的星空下開講,解讀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探尋其與卓文君的千古風流故事,以及他與漢武帝傳奇的君臣之遇。作為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絕不只有風流千古的「鳳求凰」的經典愛情故事。他寫下《子虛賦》、《上林賦》,這在文學上具有開創意義和標誌意義的作品;他還是漢代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兩度奉使西南地區;他對漢武帝時期禮樂制度的建立,也作出了特殊貢獻……在長達近兩個小時的講座中,李大明教授從司馬相如的故裡講起,向觀眾分享了司馬相如的早期生活,又講到了其少年時期、學業養成、客遊於梁的故事,回顧了司馬相如「傳奇」的一生。
  • 文化|乘風破浪的司馬相如 他的頂級流量其實和卓文君無關
    惜字如金的司馬遷寫老子用了455個字,寫莊子用了235個字,寫孟子,總共用了215個字……而在司馬遷心中,有個人可能比孔子還夠分量,寫他,用了9200多字。司馬遷一字不漏地收錄了這個人整整8篇文章——這個人因此成了《史記》中被收錄文章最多的。詩仙李白也常把他作為學習和趕超的對象,其詩文16處提及自己的這位偶像。 此人何方神聖?司馬相如是也!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司馬相如: 從嘉陵江...
    >過往的行人都知道關於「賦聖」「辭宗」司馬相如的些許故事,他曾寫下史上最華麗的辭賦,經歷人間最浪漫的愛情,開過天下最有名的酒館,彈奏世上最名貴的古琴;他曾因北上長安時在升仙橋送客觀題字「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汝下」而傳為千古佳話;他也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不過,他也是一名飽受生活磨礪、被世人誤會曲解、為理想上下求索的追夢人。
  •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私奔之後,男方移情別戀,愛情故事原來是假的?
    一直以來,司馬相如鼓琴彈奏一曲鳳求凰引得卓文君與之夜裡私奔的愛情故事被人們當作堅貞愛情的模板被後世傳頌,但再重新想想,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司馬相如的生平:司馬相如,一窮書生,才華很好,憑藉其出色的才華投奔梁孝王劉武,更憑藉一首《子虛賦》成為其身邊的紅人,可好景不長,梁孝王劉武逝世後,其手下也只能重找出路,司馬相如正是其中之一。可想而知,司馬相如這時候應當是家道中落、窮困潦倒了。
  • 卓文君用一首詩,機智回應丈夫的13字休書,司馬相如讀後自愧不如
    漢朝時期的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就是這樣一對。司馬相如在成名之前,不過就是個窮書生,由於得到舉薦有幸來到卓文君父親的府上。在府中一展身手,一曲《鳳求凰》聽的卓文君為之心動,央求父親想要撮合自己與司馬相如。卓文君用一首詩,機智回應丈夫的13字休書,司馬相如讀後自愧不如。本來二人身居異地,很多情感上的問題都沒有辦法得到梳理,再加上有了高官厚祿的司馬相如,認識的名流與美姬自然不少。官場開拓了他的視野,同時也給了他更多的選擇。
  • 才女卓文君,一生追求司馬相如,無怨無悔
    愛情故事總是讓人覺得有意思,跟隨著兩個人的節奏心情也變得不一樣了,最後的結局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帶給讀者的心情也不一樣。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給大家很大的震撼吧。聽到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並且當街沽酒,真的是感動了一把。
  • 「文學」的光芒遮掩之下的使節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為後人所銘記並津津樂道的,是其「不似從人間來」(揚雄《與桓譚書》)的大賦作品,還有他與卓文君極富浪漫色彩的愛情故事。而相如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功」,即他在漢武帝一朝開發西南夷中的貢獻,卻被這「文學」的光芒遮掩,有意無意中被人們淡化,甚至是忽視了。
  • 司馬相如,一生鞠躬盡瘁,但卻不得皇帝賞識
    因為我們所講的人物就是司馬相如。說起司馬相如,其實他的家境並不好。但我們也知道,窮人家的孩子要想出人頭地,可能也只有讀書這一條道路,而在古代的時候,也大多都是通過科舉考試。他在從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家境並不好,所以就努力的學習,尤其是對文學特別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