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記錄兩個故事。
一,
有個平頭百姓去要去見縣令,去之前,他找人打聽縣令有什麼喜好,以便投其所好。別人告訴他:縣令很喜歡讀《公羊傳》。於是這位小哥就記住了,接著他就滿懷著信心,一路小跑去見縣令。
縣令果然問他:"你喜歡什麼啊?" 小哥竊喜:"俺別無所好,就喜歡一件事,專門研究《公羊傳》。"縣令喜上眉梢,連誇幾聲"好",又問:"你認為是誰殺了陳陀啊?"
陳陀是春秋時期陳國國君,在蔡國淫亂時被蔡國的人所殺,《公羊傳》記載了這件事,但沒有交代是誰殺了陳陀。小哥沒看過書,連書名都是剛聽說,怎麼知道縣令這一問的來龍去脈! 所以當時腦子就凌亂了。吃吃答道:"小人生平都沒有殺過公羊這個人。"縣令笑他不學無術不懂裝懂,戲弄他:"不是你殺的,那會是誰殺的呢?"
小哥極為窘迫,鞋子都沒穿就逃了出來,逢人就說:縣太爺查案太厲害了,以後俺再也不敢去找他了!"
二,
南朝宰相劉義恭非常喜好收集古董,經常向大臣們索要取秦磚漢瓦一類的東西,其中,侍中何勖已經送過古董給他,可還是被不停地索要,就感到不勝其煩,但因忌憚對方的權勢,所以也只好逆來順受,委曲求全。
這一天逛大街時候,何勖看到地上有廢棄的木枷和老舊的布裙,便有了想法,他吩咐僕人把它們收拾起來,用外表精美的木箱加以包裝,以備不時之需。果然沒幾天,劉義恭又腆著臉來要古董,何勖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呈上兩隻箱子,神神秘秘地告訴宰相大人:箱內絕非尋常之物,乃李斯的狗枷和司馬相如的裙子!
李斯是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丞相,司馬相如是漢代名滿天下的詞賦大家,兩人都是青史彪炳的名人,他們的貼身之物,絕對是難得的古董! 劉義恭大喜過望。
古今通義,追古撫今,細思生惕,不覺莞爾。
以上兩則故事存在著想通之處,一個迎上,一個索下,都是遍布在官場各個角落的牛皮癬,歷來難以根除,也是人生難以避免的一個個隘口,若要在其中練就承上啟下,遊刃有餘的本事,光憑世故練達還遠遠不夠,還得有相當的學識,沒有墨水的營苟者,就像那位平民小哥和宰相一樣,被人戲弄而不自知。
說到司馬相如,末了求一下聯,上聯:藺相如,司馬相如,各不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