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狗枷、司馬相如的圍裙、誰殺了陳陀

2020-12-04 關注當下回顧歷史

《太平廣記》記錄兩個故事。

一,

有個平頭百姓去要去見縣令,去之前,他找人打聽縣令有什麼喜好,以便投其所好。別人告訴他:縣令很喜歡讀《公羊傳》。於是這位小哥就記住了,接著他就滿懷著信心,一路小跑去見縣令。

縣令果然問他:"你喜歡什麼啊?" 小哥竊喜:"俺別無所好,就喜歡一件事,專門研究《公羊傳》。"縣令喜上眉梢,連誇幾聲"好",又問:"你認為是誰殺了陳陀啊?"

陳陀是春秋時期陳國國君,在蔡國淫亂時被蔡國的人所殺,《公羊傳》記載了這件事,但沒有交代是誰殺了陳陀。小哥沒看過書,連書名都是剛聽說,怎麼知道縣令這一問的來龍去脈! 所以當時腦子就凌亂了。吃吃答道:"小人生平都沒有殺過公羊這個人。"縣令笑他不學無術不懂裝懂,戲弄他:"不是你殺的,那會是誰殺的呢?"

小哥極為窘迫,鞋子都沒穿就逃了出來,逢人就說:縣太爺查案太厲害了,以後俺再也不敢去找他了!"

二,

南朝宰相劉義恭非常喜好收集古董,經常向大臣們索要取秦磚漢瓦一類的東西,其中,侍中何勖已經送過古董給他,可還是被不停地索要,就感到不勝其煩,但因忌憚對方的權勢,所以也只好逆來順受,委曲求全。

這一天逛大街時候,何勖看到地上有廢棄的木枷和老舊的布裙,便有了想法,他吩咐僕人把它們收拾起來,用外表精美的木箱加以包裝,以備不時之需。果然沒幾天,劉義恭又腆著臉來要古董,何勖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呈上兩隻箱子,神神秘秘地告訴宰相大人:箱內絕非尋常之物,乃李斯的狗枷和司馬相如的裙子!

李斯是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丞相,司馬相如是漢代名滿天下的詞賦大家,兩人都是青史彪炳的名人,他們的貼身之物,絕對是難得的古董! 劉義恭大喜過望。

古今通義,追古撫今,細思生惕,不覺莞爾。

以上兩則故事存在著想通之處,一個迎上,一個索下,都是遍布在官場各個角落的牛皮癬,歷來難以根除,也是人生難以避免的一個個隘口,若要在其中練就承上啟下,遊刃有餘的本事,光憑世故練達還遠遠不夠,還得有相當的學識,沒有墨水的營苟者,就像那位平民小哥和宰相一樣,被人戲弄而不自知。

說到司馬相如,末了求一下聯,上聯:藺相如,司馬相如,各不相如。

相關焦點

  • 作為使節的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是蜀郡人,在蜀地生活多年,正是得益於這種環境,他對西南夷才有較為全面的了解,這是其日後能夠受到武帝信任,並奉命出使西南夷的重要條件之一。通覽相關史料記載,作為使者的司馬相如,其貢獻大致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漢武帝西南夷政策的積極支持者  漢武帝經營西南夷中的大事件之一,是派唐蒙出使夜郎並設置犍為郡。
  • 富二代卓文君,寒門司馬相如,人生若只如初見
    宴會結束後,司馬相如將自己的傾慕之情,託人轉告卓文君。卓文君瞬間被突如其來的愛情迷醉,當夜就私奔出門,與司馬相如相會後,馳歸成都。一曲《鳳求凰》,迎得美人歸。司馬相如在成都的家,家徒四壁,然而卓文君並不嫌棄後悔,誓與司馬相如同甘共苦。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④:若沒有司馬相如,後世才子佳人故事...
    其中,司馬相如作為大文豪,他和卓文君的故事家喻戶曉,卻又在當代飽受爭議。作為今人,我們究竟應該用怎樣的眼光去審視當年的「鳳求凰」?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四川省作家協會創研室主任、著名作家馬平,以文人眼光打量司馬相如,他暢談了自己的看法。
  • 名人大講堂 揭秘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
    當晚,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四川省司馬相如研究會會長李大明,解讀了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探尋其與卓文君流傳千古的故事,以及他與漢武帝傳奇的君臣之遇。在兩個小時的講座中,李大明主要就司馬相如的生平事跡講了三個專題,包括司馬相如的故裡、籍貫和早期生活;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司馬相如與漢武帝的君臣遇合,其中包括了司馬相如一生的功績。李大明表示,司馬相如的《自敘傳》今天已經讀不到了,要了解司馬相如的生平事跡,就只能讀《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李大明對司馬相如的故裡、籍貫做了詳細講解,最後得出結論:「司馬相如生於蓬安,長於成都。」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司馬相如: 從嘉陵江...
    川北人家在兒子出生後,都要取個如「黑狗」「灰狗」「么狗」等一些很賤的名字,讓孩子少病好養。司馬遷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記載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 川北屬巴地,山大溝深,人們經常爬坡上坎,肩挑背扛,家家勤耕苦讀,個個虎背熊腰。蓬安地處嘉陵江中遊,風光秀麗,山巒延綿,但地勢不平,交通閉塞,一方水土也讓這方百姓養成勤勞樸實的秉性。
  • 「文學」的光芒遮掩之下的使節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是蜀郡人,在蜀地生活多年,正是得益於這種環境,他對西南夷才有較為全面的了解,這是其日後能夠受到武帝信任,並奉命出使西南夷的重要條件之一。通覽相關史料記載,作為使者的司馬相如,其貢獻大致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 司馬相如,一生鞠躬盡瘁,但卻不得皇帝賞識
    因為我們所講的人物就是司馬相如。說起司馬相如,其實他的家境並不好。但我們也知道,窮人家的孩子要想出人頭地,可能也只有讀書這一條道路,而在古代的時候,也大多都是通過科舉考試。他在從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家境並不好,所以就努力的學習,尤其是對文學特別感興趣。
  • 司馬相如漢賦《鳳求凰》,卓文君為之傾倒一生
    《鳳求凰》傳說是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所作的古琴曲,演繹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這個事情被司馬遷記錄在了《史記》當中。司馬相如精通楚辭,寫辭作賦是他的拿手好戲,曾在漢景帝年間任武騎常侍。但景帝並不喜歡辭賦,所以司馬相如得不到重用,常常稱病,後來被景帝免職。
  • 傳奇解密:司馬相如的故裡及籍貫之謎
    □李大明一司馬相如的故裡何在  司馬相如是中華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漢代卓越的政治家、漢代蜀學的開拓者和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  對於司馬相如《自敘傳》雲「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漢書·司馬相如傳》同),歷來論著、辭書、教材等均沿襲此說,未有懷疑。
  • 才女卓文君,一生追求司馬相如,無怨無悔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給大家很大的震撼吧。聽到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並且當街沽酒,真的是感動了一把。卓文君十七歲出嫁,不久丈夫死了,然後她回到娘家一直在寡居,倒也是過的很悠閒。她家族在趙國時期生存的時候,趙國那個時候比較就行煉鐵,她們家族就一直冶鐵作為家族職業。到了漢代文景之治的時候繼續冶鐵,已經成了很富的家族了,家裡不缺金錢啥的,生活水平也在當時的前面。
  • 司馬相如為一代文宗,卻因愛情經歷被人熟知
    司馬相如小時候都被家人叫犬子,喜歡讀書和擊劍,長大後嫌名字難聽,再加上仰慕藺相如的為人,便改名叫司馬相如。在司馬相如發跡之後,犬子之名也被傳開。從此以後,中國的父母向別人談起自己兒子時,都會謙遜地自稱「犬子」,這一習慣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用琴曲拐走個媳婦。
  • 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 吸引114萬網友「雲聽講」
    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 吸引114萬網友「雲聽講」   8月31日晚的「名人大講堂」,除了現場聆聽演講的聽眾外,李大明教授解讀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還吸引了眾多網友通過「雲聽講」,一起探尋他與卓文君的千古風流故事,以及他與漢武帝傳奇的君臣之遇。
  • 卓王孫之女文君,婚姻不幸,後來幾經波折遇到司馬相如人生好轉
    任誰都會覺得非常的可惜。這個時候,司馬相如正好飄零到了老卓家附近。有一天,到老卓家裡做客。老卓用心地準備了一桌子飯菜準備好好地招待他。後來吃飽喝足之後。卓王孫忽然想到自己的女兒文君非常擅長彈奏古琴。就趕緊命人將文君傳喚到了大廳裡來。文君穿著美麗的衣服。
  •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始於謀略的婚姻?現實之上的浪漫才能長久
    臨邛相逢司馬相如被後人稱為「賦聖」,在當時也是有名氣的。漢景帝年間,司馬相如作賓客於梁孝王劉武。一首《子虛賦》,工整華美,磅礴大氣,讓劉武甚為欣賞。劉武知道他同時精通音樂,還把自己珍藏的綠綺琴送給了他,當時綠綺琴有「世無第二」的美稱,由此,司馬相如聲名遠播。後來,梁武王去世,沒有謀生本領的他受邀去了臨邛令王吉住處。在這裡,遇到了離異守寡的卓文君。
  • 司馬相如親身經歷給我們答案
    相信你一定聽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其中《白頭吟》中描述的白頭偕老更是今天大多數人所期望的情形。大多數人都只知道白首不相離這樣一個令人嚮往的愛情故事,對司馬相如本人可能不是很清楚,那麼就來看一看司馬相如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就是一場「軟飯硬吃」的成功案例
    眼見自己在皇帝身邊擔任常侍並沒有太大的前途,司馬相如心急如焚,就在梁王入朝覲見之時主動投靠。 之後,司馬相如稱病辭官,奔赴了梁國效力於梁王劉武。期間,他還創作了大名鼎鼎的《子虛賦》,因為詞藻豐富、描寫工麗和散韻相間,此賦使得司馬相如名噪一時。 不過,梁王雖然稱讚司馬相如的文學才華,但並沒有真正重用他,一直拿他當食客看待。
  • 114萬網友「拍了拍」名人大講堂 「雲聽講」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
    ,在璀璨的星空下開講,解讀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探尋其與卓文君的千古風流故事,以及他與漢武帝傳奇的君臣之遇。作為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絕不只有風流千古的「鳳求凰」的經典愛情故事。他寫下《子虛賦》、《上林賦》,這在文學上具有開創意義和標誌意義的作品;他還是漢代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兩度奉使西南地區;他對漢武帝時期禮樂制度的建立,也作出了特殊貢獻……在長達近兩個小時的講座中,李大明教授從司馬相如的故裡講起,向觀眾分享了司馬相如的早期生活,又講到了其少年時期、學業養成、客遊於梁的故事,回顧了司馬相如「傳奇」的一生。
  • 開掛的人生不簡單,司馬相如不僅坐擁美人,還打下了江山
    他妻子的一番建議正中司馬相如下懷。而夫婦二人也便身體力行,很快將這計劃付諸實踐。他妻子讓人去集市上買來了筆墨,又讓僕人在山上砍了些竹子做成竹簡,司馬相如家一個簡易的小學堂便建立了起來。於是司馬相如家的院落中再次變得熱鬧起來。司馬相如更是將自己曾經寫的文章和新編的識字課本整理了出來,並找來鄉裡一些識字的青年一起,一字一句地教導鄉民讀書識字。朗朗書聲從庭院中緩緩流出,仿佛是一個個動聽的音符。
  • 司馬相如寫了一封十三字的家書,你絕對讀不懂這封家書的意思
    司馬相如,字長卿,因為生平十分仰慕藺相如,所以改名為司馬相如,起初,他愛好舞劍,在少年時用錢財換取了漢朝一個武騎常侍的閒散官。但是司馬相如平生的志願絕對不想在宮廷中碌碌無為的度過,況且在宮廷生活中,司馬相如迫不得志,於是在不久後便稱病罷官,離開梁地,回到了老家四川臨邛,由於為官時花費巨大,到了四川,他的生活頗為清貧。好在臨邛縣令素來知道司馬相如的名聲,於是頻繁與其交好。
  • 生於南充的司馬相如為何說自己是成都人?名人大講堂31日晚揭開真相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關於司馬相如的生平事跡,現存最早的記載見於《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但根據史學家說法,司馬遷寫《史記》也是謄抄司馬相如《自敘傳》,其中寫有「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但近年來,司馬相如是成都人這一說法逐漸被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