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會主場館進入鋼結構施工——「飛碟」造型顯雛形

2020-11-23 人民網四川站

塔吊平行移動,在藍天下劃出美麗弧線;焊接鋼結構閃爍的藍光,與白雲相輝映……2月19日,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建設現場,工人們忙碌在各自崗位上。

作為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開閉幕式主場館,突如其來的疫情,並沒有太過打亂「一場三館」的建設步伐:春節期間各項建設正常進行,千餘工人在做好防護前提下奮戰,大運會主場館已全面進入鋼結構施工階段。

開始為「飛碟」塑形

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項目於2018年10月26日開工,預計2021年4月竣工。2020年,大運會主場館建設進入「衝刺」階段。

記者在大運會開閉幕式主場館施工現場看到,「飛碟」造型的主體育場已顯雛形,正進行鋼結構施工。場內呈橢圓形,四周環繞著44根29米高的清水柱,其未來將「支撐」起體育場的圓形屋面。

「東安湖體育公園『一場三館』鋼結構總用鋼量達27500噸,約相當於4座艾菲爾鐵塔的重量。」施工方相關負責人介紹,體育場鋼結構採用立面交叉網格與平面懸挑桁架相組合的形式,最大懸挑長度達45米。而「三館」的屋蓋採用正交桁架、平面網架和三角管桁架等多種結構形式的組合,以達到與金屬屋面、玻璃幕牆完美組合。

作為大運會主場館,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的「一場三館」,包括4萬個座位的體育場、1.8萬個座位的多功能體育館、3000個固定座席的遊泳跳水館、小球館。淨用地面積約688畝,其中體育場用地約460畝,「三館」用地約228畝。

從現場效果圖可見,體育場的亮點之一在於屋面「太陽神鳥」圖案。該圖案總面積約2.7萬平方米,由12160塊安全玻璃拼裝組成。「三館」外立面選用科技感極強的水平金屬百葉裝飾構件,可呈現逐漸扭轉打開的效果,充分體現場館動感與活力。投入使用後,在夜晚,如「飛碟」的體育場熠熠生輝,周圍的「三館」如寶盒般透光,時空的虛與實交織於此。

配套項目加快開工建設

十陵街道靈龍路整治提升項目現場,機器轟鳴,挖掘機、運渣車各司其職,施工忙碌而有序。

記者從龍泉驛區大運辦了解到,一季度計劃將有11個大運會重點項目開工。包括計劃開工的圖書館、「一場三館」10千伏配套供電專線等4個項目和3月計劃開工的十陵城區重要節點及廣場景觀整治工程、體育公園片區市政道路等7個項目。

截至2月19日,龍泉驛全區大運會重點保障項目41個,已完工1個,開工19個,除了一季度要開工的11個項目,其餘項目在6月底之前陸續開工。

如何保障項目建設的質量與速度?龍泉驛區大運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前期召開項目推進會10餘次,為項目推動奠定了基礎。同時,科學組織施工,採取局部開工、機械施工等方式,有計劃有步驟地遞增人員、遞增施工量,要求施工企業合理安排工期時間,確保進度。另外,將通過協調區內原材料生產廠家儘快復工復產、區外原材料企業給予支持,解決原材料保障問題,全力以赴保障項目建設。

□記者 羅向明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相關焦點

  • 「成都商報」探營大運會主場館東安湖體育公園:太陽神鳥「躍」飛碟
    大運會主場館東安湖體育公園 攝影記者 劉海韻 周勇良大運會主場館東安湖體育公園夜景明年夏天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是成都第一次承辦世界性綜合體育賽事,為此,成都共設置了49座場館,含13座新建場館和
  • 成都大運會主體育場:「太陽神鳥」圖案完成拼圖
    作為成都大運會開閉幕式主體育場,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體育場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外觀呈成正圓形的「飛碟」科幻造型。體育場上約27000平方米的玻璃採光屋面呈現的「太陽神鳥」圖案,源於2001年出土於四川金沙遺址的標誌性文物,由4隻等距分布的鳥構成。建設中的成都大運會主體育場。
  • 大運場館探營丨東安湖體育公園:化身「飛碟」的太陽神鳥將飛向哪裡?
    由於本屆大運會的籌備時間不足兩年,東安湖體育公園的建設工期只有短短的23個月,對比深圳大運中心44個月的工期和西安奧體中心33個月的時間,這片場地都刷新了同等量級、規模和檔次場館投建的速度。目前,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已完成主體結構、鋼結構封頂,金屬屋面也已安裝完成。
  • 鋼結構封頂!東安湖體育公園體育場結構形態呈現,「飛碟」提前降臨!
    鋼結構封頂!東安湖體育公園體育場結構形態呈現,「飛碟」提前降臨!正圓形結構形態驚豔亮相這座名為「飛碟」的4萬座甲級體育場用99天時間完成了1.4萬噸鋼結構的施工相當於兩座艾菲爾鐵塔作為在23個月內完工的大運會開閉幕式場館它不僅將在城市的發展中留下時間之美也將留下獨一無二的建築之美
  • 上下三千年 古代文明和現代科技的碰撞 太陽神鳥「躍」飛碟
    根據成都關於大運會「辦賽營城」的理念,這些體育場館的設計除了考量在賽期的使用外,如何在大賽結束後更好運營,使其繼續發揮能量,顯然是一個需要提前做好「功課」的課題。  作為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主場館——東安湖體育公園,如今「長成」啥樣了,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 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主場館泛光照明亮燈,一起來看「大飛碟」炫彩...
    從空中俯瞰,正圓形「飛碟」體育場如璀璨明珠,「三館」簡潔的建築造型被燈光清晰勾勒,顯得動感而時尚。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一場三館」舉行了亮燈儀式,點燃2021年的大運夢想。「元旦快樂!」飛碟上空幾個大字耀眼奪目。紅星記者了解到,東安湖體育公園泛光照明已完成95%,於近期進入調試階段,預計2021年1月調試完畢。東安湖體育公園泛光照明將是突顯建築特色、烘託賽事氛圍的重要藝術手段。
  • 開局2021·走進重大項目建設現場④|「飛碟」即將起航 大運會主...
    鄧涵予/文 四川在線記者 向宇/圖片、視頻項目名片東安湖體育公園是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主場館,項目由「一場三館」組成:4萬座甲級主體育場用於開幕式舉辦;1.8萬座甲級多功能體育館為體操比賽場館;3000座遊泳跳水館為遊泳比賽場館;小球館為體操比賽訓練館。
  • 清遠奧體中心體育場項目鋼結構屋蓋封頂
    體育館輪廓形成、雛形呈現,其造型新穎獨特,體量龐大,吊裝施工組織難度大,這對項目的階段性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自2020年6月30日鋼罩棚結構開弔起,共歷時136天,比原施工計劃縮短了近兩個月。隨著體育場主體結構的完工及鋼結構屋蓋的吊裝合攏,標緻著該工程建設已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施工階段,接下來將全面進入室內抹灰、精裝修、室外幕牆、金屬屋面、園林綠化,及各功能型專業穿插施工階段。
  • 成都能為大運會留下怎樣的印跡?3個答案看大運場館的「蓉」耀
    答案1  標誌性的「飛碟」場館  「7個新建場館、13個改造場館在今年12月完工;其他改造場館是在明年2月份完工,而所有場館將於明年4月底全面完工,迎接4月到6月的測試賽,這個時間是非常緊張的。」  東安湖的「一場三館」是本屆大運會中最大的一個場館項目,明年8月18日,成都大運會開幕式的樂章將在此奏響,呈上成都大運會獻給全世界的第一份大禮。「作為大運會開閉幕式主場館,開幕式上,東安湖體育公園體育場將以245萬顆LED燈珠在夜幕之下藝術呈現『飛碟』造型及屋面『太陽神鳥』。」
  • 成都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活動「劇透」:「大運號」衛星將亮相 在建...
    這是一場特別的活動,舉辦地選在正在加緊施工的主體育場前;這是一場盛大的儀式,成都大運會將藉此機會正式向全世界發出盛情邀約;這會是一次難忘的試聽體驗,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提前探班,聽活動總導演「劇透」精彩內容。
  • 歷時120天 大運會湖底隧道主體完工
    中國五冶東安湖公園湖底隧道項目施工經理徐才林向記者介紹。據悉,隧道全線採用城市主幹路設計標準,規劃設計為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為60千米/小時;項目建成後將與東安大道(原車城大道)、桃都大道等周邊道路形成完整的區域路網結構,極大提升大運會主場館東安湖片區市政配套水平。
  • 中央美院青島校區項目正式進入鋼結構主體施工階段
    中央美院青島校區項目正式進入鋼結構主體施工階段近日,由中建八局四公司承建的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在項目鋼結構負責人的指揮以及安全等管理人員的旁站監督下,最大長度達31.2米、高8.6米,重達108噸的桁架在500噸汽車吊主吊、260噸汽車吊輔吊的配合下,隨後準確的吊裝至指定位置。
  • @三亞,亞沙會 | 亞沙公園一期項目「棕櫚樹」初現雛形
    」已經初具雛形,一起去了解一下。↓↓↓隨著最後一根變截面箱梁吊裝完成,亞沙公園一期項目看臺鋼結構罩棚變截面箱梁吊裝施工全部完成,標誌著亞沙公園一期項目看臺罩棚施工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看臺罩棚變截面箱梁共40根,總重量約870噸,單根變截面箱梁最重達25.5噸。
  • 江門站「生命之樹,小鳥天堂」現雛形
    鋼結構編織筒提升順利完成江門站「生命之樹,小鳥天堂」現雛形
  • 中央美院青島校區項目正式進入鋼結構主體施工階段
    在項目鋼結構負責人的指揮以及安全等管理人員的旁站監督下,最大長度達31.2米、高8.6米,重達108噸的桁架在500噸汽車吊主吊、260噸汽車吊輔吊的配合下,隨後準確的吊裝至指定位置。隨著教學綜合樓圖書館鋼結構首榀主桁架的吊裝完成,標誌著正在建設中的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項目正式進入鋼結構主體工程吊裝階段。
  • 成都面向全球徵集大運會口號、會徽、吉祥物
    4月29日報導 今日下午,2021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成都籌備工作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對2021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以下簡稱「大運會」)籌備情況進行通報。發布會上宣布,即日起,成都將面向全球重金徵集「大運會」的口號、會徽和吉祥物。
  • 造型設計寓意「飛舞的浪花」!
    根據項目建設單位提供的最新效果圖,項目整體建設將展現汕頭海洋文化特色,流線型造型設計寓意「飛舞的浪花」,在汕頭東海岸打造一個服務亞青會和日常文體活動的地標性建築。主場館屋面鋼結構系統採用國內罕見的不鏽鋼連續焊接技術,是目前抗颱風性能最好的金屬屋面施工工藝。
  • [分享]體育場跑道看臺施工方案資料下載
    其中體育場工程佔地面積5.84萬平米,東西長約250m,南北長約300m,總建築面積62044.59m2,建築高度為47.5m,有3.67萬個座位席,屬於甲級大型體育建築。整個體育場呈不規則橢圓形,中間設有一個國際標準足球場和跑道,四周環形看臺為由內向外、由低到高的疊級造型,最外圈20個樓梯結構和32根勁性柱作為上部鋼結構的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