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拿回月壤後,拜登顧問很著急,再不放開合作,夥伴都沒了

2020-12-24 英雄軍情

隨著嫦娥五號成功凱旋,我國成為了全球第三個成功取得月壤的國家,這也意味著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又一次重大成就,不過,這也讓美國拜登團隊的顧問們感到些許焦灼。他們著急忙慌地為拜登出主意,督促其讓美國抓住這個好時機,趕緊展開與中國的航天合作。

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優勢足以「搶走」美國的夥伴們

對於美國有識之士來說,他們認為將中國排除在合作之外顯然是一個錯誤的決定,而且中國如今的技術十分發達,就算是沒有美國,也能自己實現登月等太空目標。而且,拜登顧問認為:若是不趕緊和中國展開合作的話,不僅中美關係無法得到緩和,而且美國太空領導者的位置也極有可能會失去,甚至「搶走」美國的夥伴們。


對於美國來說,他們現在擔心的並不是中國會去哪裡,而是美國的合作夥伴會選擇與中國合作。事實上,目前美國的太空項目正在因為各種問題而被阻礙,首當其衝便是預算問題,這也讓美國的太空計劃連續性並不優良,畢竟此前就出現過有夥伴投資美國太空項目,但是因為各方面原因,美國不得不退出,導致夥伴遭受損失。


除此之外,中國顯然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對於中國來說,一旦設定了目標,那麼就會一直堅持下去,或許美國的夥伴就會因為中國的堅持與專注而選擇與中國進行合作;另外,中國還擁有中國天眼等優勢,這些能力足以打動美國的夥伴們。


合作對於雙方都是有利的

雖然中國單幹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若是合作的話,那麼對於美國和中國都是有利的,而且對於中國來說,有合作夥伴的幫忙,也會更加輕鬆一些。美方表示,或許可以參考一下美國與俄羅斯之間所進行的太空合作。


雖然也有美國政客認為中美之間的太空合作或許會受到一些阻礙,但是他們還是覺得並非就完全不可行,比如說在一些較為重要的議題上進行合作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中國:是否合作,還需看美國的態度

其實針對太空合作的相關問題,中國早就已經做出過回應,畢竟對於中國來說,一直堅持的就是將航天事業都用於和平的目的,希望與各國之間進行合作,為整個人類都作出積極的貢獻。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此前的2011年,美國國會曾經通過一項旨在禁止NASA與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的相關聯合科學行動。而如今又想要和中國進行合作的話,或許還需要拿出他們的誠意才是。

相關焦點

  • 拜登太空顧問:美國與中國開展航天合作很重要
    面對中國在航天領域接二連三取得重大成就,拜登團隊的顧問們坐不住了。他們急著給拜登「支招」,敦促美國抓住機會與中國開展航天合作。他們認為這不僅能緩和兩國緊張關係,還能讓美國保住全球太空領導者的地位。「政客」新聞網:拜登太空顧問敦促與中國進行合作 「我認為將中國排除在合作之外是個失敗的策略。」
  • 美媒:拜登的太空顧問呼籲與中國合作
    美國《政治》雜誌12月20日文章,原題:拜登團隊的太空顧問呼籲與中國合作拜登的高級顧問們稱,即使新一屆政府在其他幾乎所有領域都將北京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與中國合作進行太空探索也很重要。他們認為,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建立有限的太空夥伴關係可以緩和緊張關係,並且可以降低發生一場不穩定的太空競賽的可能性。
  • 美國有人呼籲拜登採取行動:否則夥伴都被中國搶走
    面對中國在航天領域接二連三取得重大成就,美國人的心態有些複雜,科學界高度評價嫦娥五號任務,也有人終於知道急了,迫切呼籲拜登政府同中國展開合作。美國「政客」新聞網20日報導稱,在接受採訪的近20多名美國前太空人、政府官員以及太空領域專家中的大多數都認為,如果將中國完全拒之門外,美國可能會失去「全球太空領導者」的地位。一些人還表示,阻止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有關計劃是錯誤的。
  • 拜登顧問敦促中美太空合作,但「堅冰」短時難以融化
    日前,據外媒報導,拜登的一些高級顧問敦促美國在太空領域與中國進行合作。報導指出,拜登的這些高級顧問認為,美中在有限空間內合作可以緩解兩國間緊張局勢,並且可以降低發生不穩定的太空競賽的可能性。就像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在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布會上說的那樣,中國願意與各國志同道合的機構和科學家共享月球樣品及探測數據。至於能不能和NASA合作,取決於美國政府的態度。那麼,拜登一些顧問的呼籲能推動中美太空合作嗎?
  • 拜登顧問:美國將中國視為最大對手,但中美太空合作非常重要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 20日報導稱,儘管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將中國視為在幾乎所有其他領域的最大經濟和軍事競爭對手,但當選總統拜登的高級顧問認為,美國與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合作非常重要。報導稱,拜登的高級顧問們主張,美國和中國之間有限的太空夥伴關係可以緩和緊張局勢,並降低發生不穩定太空競賽的可能性。
  • 拜登高級顧問竭力說服美國政府,希望中國能在美國的太空計劃中,避免美國未來被其威脅
    隨著中國嫦娥5號探測器圓滿完成任務,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3個成功取得月球樣本的國家,中國近幾年在太空領域獲得成就,一度讓美國感到自己受到的威脅,甚至拜登團隊的顧問們現在都已經沒辦法穩坐釣魚臺,敦促美國政府迅速和中國展開合作。
  • 紐約時報:中國把月壤帶回地球,開啟了「太空競賽新時代」
    《紐約時報》文章截圖 「太空競賽的新時代」文章開篇就直入主題地指出,中國或許是登月的後來者,但當載有月壤、月巖的太空艙返回地球後儘管這項法律並未阻止NASA以外的科學家與中國同行合作,但這等同於禁止中國科學家接觸上個世紀NASA太空人帶回的月壤。 文章認為,美國在航天領域採取的對華強硬政策,勢必會招來反彈,影響航天領域的合作。一些美國科學家就在哀嘆,他們可能會失去接觸月壤的機會。
  • 拜登團隊請求和中國合作?以後可能在這個領域展開,令人期待
    不論是在哪一個領域,都有自己的得意之作,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趕超了發達國家,這讓我們為之非常自豪。前段時間,我國還成為了繼俄美之後,第一個登上月球取土壤的國家。在此消息一出後,拜登團隊的人員就想要和中國進行合作。根據美媒20號報導,拜登團隊的一些高級顧問,一直在敦促美國和中國在航空領域展開合作。
  • 中國把「月壤」帶回地球,對全球來說意味著什麼?美俄都坐不住了
    值得重視的是,在嫦娥五號的成功完成任務的情況下,中國終於把「月壤」帶回了地球,當真是了不起。那麼,這樣的結果對於全球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只能說,如此意義,美俄都瞬間坐不住了!所以,對於本次中國成功取得月壤的情況,中國與美國之間是否能夠進行更進一步的合作。我國探月工程相關專家表示,這還是得取決於美國的態度。長此以往的過程當中,美國始終堅持的對中國的打擊,已經讓兩國關係變得尤其尷尬!為了對中國形成打擊,美國真是耗費了大量的心力。事實上,這些問題究竟呈現著怎樣的一個真實現狀,美國比誰都清楚。只不過相對來說,對方也是根本不願意承認罷了。
  • 美國衛生部明確表態 不和拜登合作
    來源:環球時報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9日報導,當地時間周三,美國衛生和公共服務部(HHS)部長亞歷克斯-阿扎(Alex Azar)表示,在總務管理局(GSA)確定拜登贏得選舉之前,衛生部不會與拜登團隊合作。
  • 拜登還沒上臺,歐盟就琢磨與美國「冰釋前嫌」聯手抗中
    【文/觀察者網 齊倩】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及其支持者,每日都在翹首以盼明年1月20日的到來。然而,歐洲有人比他們還著急:在拜登未正式上臺前,歐盟官員就想與其合作,共同打造一個排除中國的新全球聯盟。該草案提議在數字監管、新冠疫情應對、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與未來的美國政府合作,旨在重振在川普時期被埋沒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草案建議,美歐應冰釋前嫌,把握住「一代人才一次」的機會,共同迎接來自中國的「戰略挑戰」。
  • 中國是否會向美國分享月壤?國務院給出肯定回答,但提出前提條件
    太空又取得新的進步,而作為暫時已經沒有登月計劃的美國航天局NASA來說這些月壤當然十分眼饞,於是又提出了想得到月壤的想法,還聲稱中國向全世界分享月壤是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於12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給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表示中國願意基於《外空條約》與各國志同道合機構和和科學家分享人類共同的財富,但美國此前通過了限制中美航天領域合作的「沃爾夫」條款,因此中國是否會向美國分享月壤的前提條件還要看美國政府的政策,也就是說美國想要獲得嫦娥五號採集的月壤取決於其政府的態度
  • 拜登公布一份重要名單,蔡英文果然忍不住表態了,結果自欺欺人
    多個「友臺法案」由美國國會跨黨派通過;4年10次的軍售案,充實了國防戰略需要,增強了臺軍的「非對稱戰力」;今年美國衛生部長、國務次卿等官員赴臺訪問,再次證明了雙方夥伴關係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進步」。據悉,當地時間23日,拜登宣布了一系列內閣成員名單,提名安東尼·布林肯為國務卿,馬約卡斯為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艾薇兒·海恩斯為情報總監,傑克·沙利文為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託馬斯-格林菲爾德為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今年58歲的 Bryanken在拜登2009年擔任副總統之後,就成為了拜登的國家安全事務顧問。這一時期曾直接影響到美國最高決策層。
  • 美媒稱中國在美國還有個「強大夥伴」,華爾街
    (觀察者網訊)「中國在美國還有一個強大的夥伴:華爾街」,當地時間2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在首頁醒目位置的一份長篇報導中,使用了這樣的標題。文章認為,在川普破壞中美關係的4年間,一批華爾街人士扮演了促進溝通、盡力為矛盾降溫的角色,可謂中方的「夥伴」。
  • 如何應對中歐強強合作?川普歇斯底裡,留給拜登的時間也不多了
    在這場反思與甩鍋並行的辯論中,川普政府官員再度扮演了「小丑」的形象,大肆炮轟歐盟的決策是「在搞鬼」,氣昏頭的川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甚至喊出一句:「歐洲拿掉了遮羞布」——的確,對於以博明為代表的罔顧自己國民生命安全的「偽君子」型政客而言,中歐的合作的確撕下了部分歐美雙標政客的「遮羞布」。相比川普政府官員的歇斯底裡,拜登的表態則不同。
  • 拜登怕是沒料到,還沒「上臺」就遭致命一擊,李顯龍道出事實真相
    接踵而至的是,包括中國、新加坡在內的15國全面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近日,國際社會上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深刻影響世界格局。其中,令所有人最為關心的,莫過於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中美關係的走向,而拜登還未正式入主白宮便已經在新聞發布會上稱,美國需要與盟國共同制定全球貿易規則,以此來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
  • 拜登還未上臺,美媒就曝出好消息,中美兩國或將幹成一件大事
    而就在中國嫦娥五號滿載榮譽歸來之際,還未上臺的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其團隊內尋求與中國合作的呼聲就來了。據美媒20日報導,拜登的一些高級顧問敦促,美國在太空領域方面,一定要展開與中國的合作。據報導,拜登的這些高級顧問認為,美國與中國之間,存在有限的空間內合作,
  • 曾經罵拜登最狠的她 如今卻成了拜登的競選夥伴|副總統|共和黨|...
    此後熱門人選近乎清一色非洲裔女性,其中包括原歐巴馬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聯邦眾議員瓦爾·戴明斯,密西根州長格雷琴·惠特默,聯邦眾議員、國會黑人核心小組(CBC)主席卡倫·巴斯等。這幾個人選中,戴明斯始終「半紅不黑」。首先,她太老了(1957年出生,現年63歲,是上述幾個熱門人選中最年長的。)
  • 中國月壤非要給美國嗎?中國打開天窗說亮話,NASA回應並不意外
    在針對中國的任何事情上,中國毫不意外的總是能夠看見美國的身影。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與美國兩國之間的關係也是一度陷入了尤其緊張的局勢當中。所以,當中國順利完成月壤採樣的任務之後,中國的非要將月壤給美國嗎?事實上,對於這個問題,中國打開天窗說亮話,而美國NASA給出的回應也同樣並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