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齊倩】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及其支持者,每日都在翹首以盼明年1月20日的到來。然而,歐洲有人比他們還著急:在拜登未正式上臺前,歐盟官員就想與其合作,共同打造一個排除中國的新全球聯盟。
在11月30日的報導中,英國《金融時報》提到了一份歐盟計劃草案。該草案提議在數字監管、新冠疫情應對、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與未來的美國政府合作,旨在重振在川普時期被埋沒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
草案建議,美歐應冰釋前嫌,把握住「一代人才一次」的機會,共同迎接來自中國的「戰略挑戰」。
此草案由歐盟委員會和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俗稱「歐盟外長」)聯合起草,將在12月10日至11日提交各國領導人批准。《歐盟憲法條約》規定,歐盟通過任何決議都必須遵守「有效多數表決制」。
報導截圖
這份名為《歐盟—美國全球變化新議程》(a new EU-US agenda for global change)的草案文件共有11頁,呼籲歐盟國家和美國在稅收問題上握手言和,聯手塑造數字監管環境,包括在反壟斷執法和數據保護方面採取共同舉措、在敏感的外國投資篩查方面開展合作等等。
其中,文件還向歐洲議會提議成立「跨大西洋貿易和技術理事會」(Transatlantic trade and Technology Council,簡稱TTC),與美國政府合作為新技術制定聯合標準,聯手將中國排擠出全球技術貿易。
美國「政客」新聞網(Politico EU)指出,這一計劃體現出了歐洲和美國的「重大目標」:通過制定廣泛使用的技術和行業標準,以阻止中國在許多高價值行業(high-value sectors)建立經濟主導地位。
該文件的其他部分呼籲,歐盟和美國在研發和運輸新冠肺炎疫苗方面開展合作,共同努力改革世界衛生組織(WHO)。
此外,文件草案還提及,歐盟將建議支持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召開「民主國家峰會」的想法,並表示,新的跨大西洋議程應該是「志同道合的夥伴組成的新全球聯盟的關鍵」。
如何消弭歐盟國家和美國之間的分歧,也是這份草案探討的內容之一。草案建議,歐盟與美國需要冰釋前嫌,把握住「一代人才一次」的機會,以共同迎接來自中國的「戰略挑戰」。
文件中寫道:「作為開放的民主社會和市場經濟,歐盟和美國都認同中國日益增強的國際自信所帶來的戰略挑戰,儘管我們並不總是就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式達成一致。」
在川普執政期間,歐盟遭遇的一個嚴重挫折是,美國不願與歐洲國家協調對華政策,並選擇對中國和歐盟採取單邊貿易措施。歐盟認為,有可能通過合作解決各種問題。「利用我們的共同影響力,跨大西洋技術空間應成為民主國家更廣泛聯盟的支柱。」
《金融時報》認為,這份旨在建立新全球聯盟的草案,反映出歐盟對與新一任美國政府合作的前景感到「樂觀和如釋重負」,也體現出歐盟對於中國掌握地緣政治主動的擔憂。
儘管如此,《金融時報》對這份草案最終是否通過,態度相對保守。報導寫道,許多歐洲國家仍不願與中國進行全面對抗,其中包括匈牙利等中東歐國家與中國有著緊密的聯繫。此外,中國與主要中東歐國家建立的「17+1合作集團」中,包括12個歐盟成員國。
這份文件由歐盟委員會和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聯合起草,預計將在12月10日至11日的一次會議上提交各國領導人批准。文件提到,計劃於2021年上半年召開的歐盟—美國峰會,將成為重啟歐美聯盟的時機。
據《歐盟憲法條約》規定,歐盟通過任何決議都必須遵守「有效多數表決制」,即有55%的歐盟國家、代表歐盟總人口65%以上的成員國投票支持。在英國決定脫歐後,歐盟共有27個成員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