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還沒上臺,歐盟就琢磨與美國「冰釋前嫌」聯手抗中

2020-12-04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齊倩】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及其支持者,每日都在翹首以盼明年1月20日的到來。然而,歐洲有人比他們還著急:在拜登未正式上臺前,歐盟官員就想與其合作,共同打造一個排除中國的新全球聯盟。

在11月30日的報導中,英國《金融時報》提到了一份歐盟計劃草案。該草案提議在數字監管、新冠疫情應對、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與未來的美國政府合作,旨在重振在川普時期被埋沒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

草案建議,美歐應冰釋前嫌,把握住「一代人才一次」的機會,共同迎接來自中國的「戰略挑戰」。

此草案由歐盟委員會和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俗稱「歐盟外長」)聯合起草,將在12月10日至11日提交各國領導人批准。《歐盟憲法條約》規定,歐盟通過任何決議都必須遵守「有效多數表決制」。

報導截圖

這份名為《歐盟—美國全球變化新議程》(a new EU-US agenda for global change)的草案文件共有11頁,呼籲歐盟國家和美國在稅收問題上握手言和,聯手塑造數字監管環境,包括在反壟斷執法和數據保護方面採取共同舉措、在敏感的外國投資篩查方面開展合作等等。

其中,文件還向歐洲議會提議成立「跨大西洋貿易和技術理事會」(Transatlantic trade and Technology Council,簡稱TTC),與美國政府合作為新技術制定聯合標準,聯手將中國排擠出全球技術貿易。

美國「政客」新聞網(Politico EU)指出,這一計劃體現出了歐洲和美國的「重大目標」:通過制定廣泛使用的技術和行業標準,以阻止中國在許多高價值行業(high-value sectors)建立經濟主導地位。

該文件的其他部分呼籲,歐盟和美國在研發和運輸新冠肺炎疫苗方面開展合作,共同努力改革世界衛生組織(WHO)。

此外,文件草案還提及,歐盟將建議支持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召開「民主國家峰會」的想法,並表示,新的跨大西洋議程應該是「志同道合的夥伴組成的新全球聯盟的關鍵」。

如何消弭歐盟國家和美國之間的分歧,也是這份草案探討的內容之一。草案建議,歐盟與美國需要冰釋前嫌,把握住「一代人才一次」的機會,以共同迎接來自中國的「戰略挑戰」。

文件中寫道:「作為開放的民主社會和市場經濟,歐盟和美國都認同中國日益增強的國際自信所帶來的戰略挑戰,儘管我們並不總是就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式達成一致。」

在川普執政期間,歐盟遭遇的一個嚴重挫折是,美國不願與歐洲國家協調對華政策,並選擇對中國和歐盟採取單邊貿易措施。歐盟認為,有可能通過合作解決各種問題。「利用我們的共同影響力,跨大西洋技術空間應成為民主國家更廣泛聯盟的支柱。」

《金融時報》認為,這份旨在建立新全球聯盟的草案,反映出歐盟對與新一任美國政府合作的前景感到「樂觀和如釋重負」,也體現出歐盟對於中國掌握地緣政治主動的擔憂。

儘管如此,《金融時報》對這份草案最終是否通過,態度相對保守。報導寫道,許多歐洲國家仍不願與中國進行全面對抗,其中包括匈牙利等中東歐國家與中國有著緊密的聯繫。此外,中國與主要中東歐國家建立的「17+1合作集團」中,包括12個歐盟成員國。

這份文件由歐盟委員會和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聯合起草,預計將在12月10日至11日的一次會議上提交各國領導人批准。文件提到,計劃於2021年上半年召開的歐盟—美國峰會,將成為重啟歐美聯盟的時機。

據《歐盟憲法條約》規定,歐盟通過任何決議都必須遵守「有效多數表決制」,即有55%的歐盟國家、代表歐盟總人口65%以上的成員國投票支持。在英國決定脫歐後,歐盟共有27個成員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冰釋前嫌」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冰釋前嫌, 這個短語的英文達是:mend fences 冰釋前嫌,重歸於好We assume saying sorry will help to mend fences, but do we over-estimate
  • 美國又幹了件蠢事,最大盟友向中國示好,拜登計劃還沒開始就結束
    據環球網報導,拜登公開表示自己對華態度和川普保持一致,並再次呼籲歐洲和美國聯手合作來應對中國威脅。但令拜登沒有想到的是,歐洲並不同意,因為兩者之間早有嫌隙,歐洲方面認識到孤立中國的措施不但不會帶去好處,甚至還影響了歐洲國家的經濟發展。因此歐洲這回並沒有聽拜登的話,而是直接繞過美國和中國達成了談判。
  • 潘美辰再戰歌壇 兄妹倆冰釋前嫌抱頭痛哭(圖)
    潘美辰再戰歌壇 兄妹倆冰釋前嫌抱頭痛哭潘美辰一直以形象冷峻、中性著稱,但昨天的發片會上卻穿起了活潑俏麗的白色露臍裝,還大打親情牌,不但有老媽電話助陣,還同決裂六年的哥哥潘協慶冰釋前嫌,兄妹倆抱頭痛哭,場面一度十分煽清。     臺灣著名音樂人潘協慶以潘美辰哥哥的身份亮相令在場眾人大為驚訝。對於眾多音-->樂愛好者來說,潘協慶是赫赫有名的音樂製作人,內地和臺灣的眾多歌手都唱過潘協慶創作的歌曲。
  • 強姦案和解,不是什麼都能叫「冰釋前嫌」!網友:沒有犯罪了!
    說「冰釋前嫌」更錯,強姦是公訴案件,不是當事人家屬可「私了」的。檢察院一味自我表揚,沒有對受害人及其家人的尊重與同情。人們還想知道,這樁案子背後,有沒有違法?我們先來看看這幾個名詞解釋:冰釋前嫌:冰釋前嫌是一個漢語成語,比喻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被解除。近義詞有握手言歡、重修盟好。
  • 拜登怕是沒料到,還沒「上臺」就遭致命一擊,李顯龍道出事實真相
    其中,令所有人最為關心的,莫過於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中美關係的走向,而拜登還未正式入主白宮便已經在新聞發布會上稱,美國需要與盟國共同制定全球貿易規則,以此來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則希望中美兩國能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機制,避免將潛在的"危機"演變成"軍事衝突"。
  • 拜登還沒上臺,就開始琢磨第二修正案:就任後將打擊全國步槍協會
    拜登說:你的毅力和不可估量的勇氣繼續激勵著我和其他數百萬人,我承諾將繼續與你以及全國各地的倖存者、家庭和倡導者一起努力,打敗NRA沒結束我們廣泛的槍枝暴力。  「我們必須做好迎接攻擊的準備」NRA說,如果官員們得逞,拜登政府「將實施禁止和沒收美國最常見的步槍,將任意限制每月可購買的槍枝數量」等措施。
  • 活久見,李晨聚會印小天現身冰釋前嫌,「插刀門」事件已經翻篇?
    李晨印小天路透聚餐,冰釋前嫌? 都說娛樂是個圈,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近日,有媒體拍攝到一眾男明星聚餐的畫面,按理來說,明星好友之間聚一下,沒什麼問題,已經是很常見的事情了,但是這一次聚餐的人員卻引發了網友熱議。
  • 拜登還沒上臺,對華強硬已經明確?美媒評論一針見血:必須學習共存
    據參考消息網11月16日報導,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日前發表了一篇題為《在對華問題上,拜登會比川普更強硬嗎?》的文章,作者是美國「國防優先」組織研究員邦妮·克裡斯琴。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中還特別指出,華盛頓的領導人應該學習與強大的中國共存,而且他們也必須這樣做。
  • 拜登還未上臺,美媒就曝出好消息,中美兩國或將幹成一件大事
    而就在中國嫦娥五號滿載榮譽歸來之際,還未上臺的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其團隊內尋求與中國合作的呼聲就來了。據美媒20日報導,拜登的一些高級顧問敦促,美國在太空領域方面,一定要展開與中國的合作。不僅可以緩解兩國之間的緊張趨勢,還可以降低發生不穩定的太空競賽的可能性。
  • 港媒:拜登上臺前,蔡英文當局竟然還在配合川普 升高兩岸對抗
    蔡當局上述動作似乎和美國大選結果,以及外界對未來陸美臺關係發展的預測有些違和感。拜登上任後國事如麻,最棘手就是剎不住車的新冠疫情,美國迄今已有28萬多人死於新冠,目前每天新增確診逾20萬人,災情慘重。川普卸任前這些看來有些瘋狂的大動作不外乎為4年後可能捲土重來參選美國總統做準備,另也試圖影響拜登的對陸、對臺政策,尤其是若干「抗中」行政命令,國務院下了之後,除非拜登政府上臺後要撤銷,官方還是要執行,增添拜登新政的靈活度。
  • 一個是爛片之王,一個黃金配角,30年恩怨糾纏,終於冰釋前嫌
    娛樂圈有這麼兩位明星,因為愛國最終冰釋前嫌和好如初。這兩個人就是導演王晶和演員陳百祥,二人的愛恨情仇也是一言難盡。 另外陳百祥還非常有經商頭腦,他做生意也發了一筆大財。直到1979年,生意越來越難做的時候,他才及時止損,又轉入到了娛樂圈。為了重回娛樂圈,他參加了一場唱歌比賽,過五關斬六將,一舉拿下冠軍寶座。據悉這場比賽參賽者裡還有譚詠麟,可見陳百祥在音樂方面的造詣之高了。
  • 拜登還未上臺,就給普京一記下馬威?美俄關係瞬間惡化至冰點
    不過現在,俄羅斯與川普政府之間的談判已經進入到暫停階段,大選之前,莫斯科曾經提議要將這一條約延後一年左右,有軍事專家表示,就算拜登在大選中獲得勝利,不少重要事件也將會取決於權力交接進程持續的時間。就按美國當前情況來說,同意普京所提出的延期一年的建議,同時在這一年中進行談判似乎要更加容易做得到。
  • 2021年美國還有兩大危機,川普真想「分裂美國」,拜登也攔不住
    但從現在美國接種疫苗的效率,和因此引發的各種亂象分析,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公共衛生教授溫麟衍表示,美國想實現群體免疫,恐怕還需要好幾年時間。這樣的殘酷現實,讓身處疫情危機的美國人更加絕望。但這對美國來說,還不算是最糟糕的事。近日,全世界最大的政治風險諮詢機構,歐亞集團發布了「2021年全球十大風險」事件排行榜。其中位列榜首的不是新冠疫情,而是:美國的分裂。
  • 拜登上臺後,美國新冠疫情的形勢會有好轉嗎?
    11月4日,美國大選基本結束,民主黨人拜登宣布就任第59屆美國總統,現任總統川普卻對四個關鍵州的計票環節提出了異議,稱民主黨在大選中舞弊。美國新冠大流行以來,川普政府的抗疫措施與言論屢受爭議,美國主流媒體更是直言,川普政府不負責任的抗疫措施是美國疫情「不斷惡化」的關鍵。那麼拋開政治上的分歧,川普抗疫的思路與措施主要有哪些?
  • 一月中旬星座運勢:桃花紛飛,與前任藕斷絲連,冰釋前嫌破鏡重圓
    導語:一月中旬星座運勢:桃花紛飛,與前任藕斷絲連,冰釋前嫌破鏡重圓第一位,雙魚座,雙魚座腳踏實地,不慕虛名,做起事來十分穩妥。他們十分的低調,總是喜歡在背後默默付出,埋頭苦幹,這樣的雙魚座一旦被上級發現,很容易得到提拔。
  • ...拜登上臺可能會提高石油生產(尤其是頁巖油)的成本,並加強監管...
    高盛:拜登贏得大選是油價上漲的催化劑;①高盛大宗商品團隊在10月11日的研究報告中寫道:「我們不認為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會破壞我們對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的樂觀預期,『藍波漲勢』可能實際上是一種積極的催化劑。「藍波」指的是美國民主黨掌控白宮和國會;②高盛報告還指出,若拜登上臺,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面臨的阻力將進一步加大,即便這位候選人採取了中間立場;③高盛認為,2021年石油需求改善、天然氣和頁巖油供應趨緊將取代選舉結果帶來的影響;不過,拜登上臺可能會提高石油生產(尤其是頁巖油)的成本,並加強監管,從而進一步推高油價*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 歐洲緊緊束縛住雙手,俄羅斯絆住腳步,美國衰落成必然趨勢?
    除此之外,弗裡德裡希·默茨還建議歐盟加速審批和加拿大近幾年的貿易協定,這是歐洲各國政治訴求的體現,如果歐盟連這些工作都無法及時完成的話,是無法在美國那邊佔到什麼好處的。 實際上,美國政府輕視歐洲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所謂的「歐洲聯盟」在部分美國官員看來就像是一個笑話。畢竟歐洲的貨幣體系都還被美國掌控著,歐洲各國想要避開美國去獨立發展經濟,這簡直是比登天還難。
  • 冰釋前嫌!浩克聽從主帥調令重返訓練場 後防中堅復出上港迎利好
    此前已經與主帥佩雷拉鬧翻的浩克,已經重返訓練場,將帥冰釋前嫌,意味著浩克可以重返上港陣中,幫助球隊繼續出戰接下來的亞冠比賽了。在亞冠第三輪橫濱水手與上港的比賽中,佩雷拉在第68分鐘便換下浩克,這引起了巴西前鋒的不滿。轉播鏡頭顯示,浩克沒有與佩雷拉握手,並且對陣佩雷拉口中念念有詞,隨後自己徑直返回更衣室。
  • 解讀時代周刊封面,「就算拜登贏了,他管理的也是川普的美國 」
    第一次是在10月22日,在公布的設計裡面,外輪廓依舊是紅色的外邊,而時代周刊卻一反常態,首次將他們的logo字母【TIME】改成了【VOTE】,據悉這是上百年來首次替換其logo,其中畫面中紗巾也是畫有投票箱的圖案,鼓勵人們去參加投票。
  • 拜登正式談及上臺後的對華策略,將用「軟刀子」對抗中國?
    就在各方輿論發表對中國關係趨勢的預測時,正在準備權力交接的拜登終於談及了上臺以後的對華政策。《紐約時報》12月2日發表專欄作家託馬斯·弗裡德曼對拜登的專訪,題目為《拜登:我們將拼命投資美國第一》。在專訪中,拜登談及了上臺以後會立刻施行的政策,以及4年內的施政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