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截至11月12日,美國新冠確診病例為1040萬,死亡人數24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確診病例過千萬且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新冠大流行以來,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大國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第一疫情國。
11月4日,美國大選基本結束,民主黨人拜登宣布就任第59屆美國總統,現任總統川普卻對四個關鍵州的計票環節提出了異議,稱民主黨在大選中舞弊。
美國新冠大流行以來,川普政府的抗疫措施與言論屢受爭議,美國主流媒體更是直言,川普政府不負責任的抗疫措施是美國疫情「不斷惡化」的關鍵。
那麼拋開政治上的分歧,川普抗疫的思路與措施主要有哪些?拜登上臺後會採取哪些不同措施?新冠疫情「惡化」是川普「敗選」的主要原因嗎?帶著這些問題,健康界專訪了美國公共衛生專家黃嚴忠,為您解讀。
如何理解川普「佛系」抗疫
3月13日,川普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可以說正式拉開了美國國內抗疫的大幕。
在白宮網站上,詳細闡述了川普的抗疫思路:
一是新冠病毒沒那麼可怕。據CDC估計,19歲及以下人群感染新冠後99.997%可以完全康復;20-49歲人群感染後99.98%可以完全康復;50-69歲人群感染後99.5%可以完全康復。
二是保護弱勢群體。川普政府指出,兒童與年輕人感染後發生重症及死亡的風險極低。研究顯示,所有新冠相關的死亡中,25歲以下的只佔0.2%;今年15歲以下兒童死亡總數接近2萬,其中只有0.4%與新冠有關;今年25歲以下人群死亡總數為43680,只有1%與新冠有關。
所以這部分人群就算確診後只需自我隔離即可。隔離期間根據病情進展,及時與自己的醫療服務提供者進行溝通,如果病情惡化的話,及時前往醫院急診就診。
老年人與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極易進展為重症,是高危人群。川普部署了即時檢測設備、數百萬的快速檢測設備、以及養老院的關鍵個人防護裝備,來保護老年人。同時也採取了探訪限制、強制性人員檢測、要求養老機構報告感染案例等安全措施。
三是防止醫療擠兌。川普政府動員了額外的人員與床位(包括軍隊的醫院船等),以防止醫院發生醫療擠兌,並增加醫療防護物資的進口與生產,以幫助前線醫務人員。
四是儘快結束「有害」的經濟封鎖。川普政府認為,封鎖無法消除病毒,而且會給家庭和孩子,尤其是工薪階層與那些資源有限的人群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例如,封鎖會阻礙癌症及其他嚴重疾病的及時就診,增加藥物濫用及自殺的風險;由於學校停課,孩子們拉下數學、閱讀及其他科目的課程,無法獲得重要的公共支持等。
五是儘快研發疫苗與有效的治療方法。川普發布了「Operation Warp Speed」計劃,希望通過政府的支持儘快研發出疫苗與治療方法。截至目前,美國有超過140多種治療藥物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並且有4種疫苗處於試驗的最後階段。同時,川普政府也正努力使民眾儘可能負擔得起這些療法與疫苗。
六是發放經濟補貼。美國國稅局(IRS)將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發放「經濟影響款」。只要是美國公民均可獲得1200美元補貼。截至目前,美國政府已經向有需要的民眾發出了1.6億美元的補貼款。
川普認為,由於其政府採取的上述政策,新冠大流行期間,美國的死亡率低於歐洲,是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其給出的證據包括:美國70歲以下的感染者,超過99%的人可以康復;目前美國的死亡人數下降了80%,是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新冠病毒導致的住院接近全國最低水平,目前只有不到6%的床位被感染者佔據;類似新冠的疾病僅佔急診就診的3%。
「媒體對確診人數增加的過度關注忽略了科學知識,也忽略了政府在抗擊病毒方面取得的進展。」川普政府團隊在白宮的網站上寫道。
可以看出,川普政府的抗疫思路接近「群體免疫」——不是致力於徹底控制病毒傳播(通過封鎖或嚴格的檢測-追蹤等手段),而是儘量「減緩」病毒傳播,減少對經濟活動的影響。
實際上,白宮辦公廳主任馬克·梅多斯10月25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表示,「我們將重點放在獲得疫苗、找到有效治療方法和獲得其他緩解方式上,我們不打算控制疫情。」
「說實話,川普的抗疫措施有一定合理性,也獲得了國內一些民眾的支持。」黃嚴忠評價道,但各國的抗疫經驗已經表明,面對新冠病毒,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早發現、早報告、早檢測、早隔離」,同時讓民眾戴口罩、進行社交隔離。而這些,都不是川普政府的重點。
例如,中國疫情暴發後,美國是最早關閉邊境線的國家之一,但卻沒有擋住新冠病毒,其中的關鍵在於後續缺乏配套的「檢測、密切接觸者追蹤、隔離」等措施。「美國的病毒檢測能力一直滯後,CDC甚至還發放過存在質量問題的檢測盒。」黃嚴忠說,連確診病例都無法準確找出來,更別說進行嚴格的密切接觸者追蹤、隔離等措施了。
另一方面則是川普與公眾溝通的失敗。眾所周知,及時有效的信息發布是抗擊疫情不可缺少措施。關於新冠疫情,川普政府主要通過社交媒體、採訪以及白宮新冠特別工作組的新聞發布會與公眾交流。
在新冠流行的大部分時間裡,川普在公開發言中都保持樂觀態度,不斷淡化新冠病毒對美國的威脅以及暴發的嚴重程度,把美國確診人數的上升僅歸結為檢測數量增加。後來他解釋說,作為「國家的啦啦隊長」,儘管他「知道一切」但他想「給人們希望」。
同時,川普時常發布與其公共衛生官員相反的言論,無視專家提出的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大型聚會的建議。並經常誇大其政府的抗疫舉措、低估疫苗生產的預計時間等。
川普還拒不承認自己在抗疫方面的失誤,而是指責其他人。據報導,他指責最頻繁的是民主黨人、媒體、各洲的州長和中國。
這一切都讓媒體與公眾對川普的抗疫措施充滿懷疑。民調顯示,與地方政府官員、州政府官員、CDC、以及專家福奇相比,只有不到50%的美國人相信川普提供的信息。而英國《每日郵報》援引的一項跨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美國民眾對國家應對疫情的滿意度僅排名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