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環球科學》
我們已經證明狗、一些靈長類動物甚至雞、兩棲動物和魚類都具有個性,既然海豚的聲音具有各自的特點,那麼它們是否也具有個性呢?為了找到答案,我們在2010年初步研究了法國瓦茲省普萊利市阿斯特裡克海公園海洋館中的海豚,我們根據心理學常用的五個主要心理學因素來描述海豚的心理畫像,進而確定海豚的性格。這5個因素的縮寫為ocean: o代表開放性,c代表克制細緻和紀律的意識,e代表外向性.(毅力和熱情),a代表討喜程度(親切、無私),最後的n代表神經質(以衡量負面情緒)。
我們發現年輕海豚通常是o 、e和a型的,它們愛玩、外向又精力充沛。而年長的海豚則是c型,也就是說他們更關注周圍環境,並且在必要的時候會約束年輕海豚。再進一步,我們細緻,對每一頭海豚描繪了專屬的畫像。通過研究海豚群體的社會關係,我們還觀察到,性格相近的海豚會花更多時間呆在一起,它們之間的關係也會更親密。
與此同時,美國南密西西比大學的斯坦和同事的研究也揭示了海豚館裡的海豚在個性上,各不相同。特別是一些海豚媽媽更放任自己孩子,讓它們各自探索周圍的環境,而另一些則更顯指導和保護孩子,在孩子不聽話時甚至會懲罰孩子。在野外,我們甚至見過海豚媽媽把過分好動孩子按著,持續幾秒,或者翻過肚皮,將孩子「抱」在自己肚子上,儘管孩子猛擺尾鰭,但因為被託出水面並且受到控制,它們仍無法擺脫母親的管教。
在自然環境中,只有長時間的研究才能支撐行為畫像的構建,或者了解某個觀察對象的性格。赫青的團隊就是對他們追蹤了三十多年的花斑海豚群體進行了行為畫像的構建。特別是團隊中的一個學生。納特嘗試確定海豚的社會親和力是否和它們的性格有關,研究團隊長久以來一直關注的這些野生海豚之間夥伴選擇的偏好。
納特在收集到影視資料中選擇了100多頭,至少被拍攝過15次,從這些影像中,他研究了三種性格特徵的海豚:隨和的、好奇的和大膽的,然後分別計計算它們的同伴、母親及研究者相處的時間比例。起初,他的研究結果並沒有顯出雌性和雄性的行為之間的明顯差異。然而,他發現爸爸的性格和好奇的性格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繫:年幼的,喜歡離婚母親探索周圍環境的海豚會花更多時間和研究人員待在一起。此外,不出意外地,大膽的個體往往表現出對新事物好奇:它們面對新環境也不會害怕。這項研究還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