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公安機關是一座城市安定和諧的保障,那110指揮中心就是這份保障的神經中樞,它收到的每條訊息,發出的每道指令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
你知道嗎?
2018年,
長沙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
累計接聽群眾報警電話125萬餘個,
受理報警42萬餘起。
其中為民排擾解難6.8萬餘起,
調處各種糾紛8.8萬餘起。
今天,
小編帶你走進該局110指揮中心,
聽聽他們背後的故事。
【現場】
男接警員居多,接電話也要學好心理學
「您好,這裡是110報警中心,請講。」在長沙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可以看到,接警員們頭戴耳機,緊盯電腦屏幕,現場13名接警員中,僅3名為女性。
接警員張穎軒正在仔細詢問報警人。1分鐘前,有人報警稱電動車被盜。張穎軒飛速地敲打著鍵盤,20秒後,他向離報案人最近的星城快警平臺派警,要求其前往現場處置。
「接電話的學問挺多的,比如如何控制情緒。」張穎軒說,110指揮中心24小時都有人上班,他平均每天要接200餘個報警電話,但有些報警人把110當成了「出氣筒」,打電話辱罵,說出各種汙言穢語。「通常會轉移話題,心平氣和詢問是否需要報警,如果不需要就會掛斷。」
張穎軒還說,下班休息時,他們會學習如何控制情緒,應急處置方法、心理學等,「為了快速幫助報警人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
長沙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綜合管理科科長宋珊介紹,中心目前有130餘名工作人員,其中男性89人,接警員以男性居多。
【變化】
微信即時報警平臺上線4個月
接警5000餘起
長沙市公安局表示,微信即時報警平臺自2018年9月上線以來,總訪問量達9萬餘人次,總關注量為1萬餘人,總接警量為5千餘起。其中,報警人通過視頻報警的約佔12%,其餘是通過文字、語音或圖片等報警。
「目前使用情況暫時不理想,大多是年輕人。」接警員杜熊爾介紹說,報警人在無法描述犯罪現場情況、不宜驚動嫌疑人、不清楚自身位置、有語言障礙人士需要報警的,都可以選擇該平臺報警。杜熊爾還介紹了他們處置的一起案例。
「快點,救我!」2018年9月22日晚上11點08分,110接警中心接到一名女性的微信報警求助。經文字交談得知,女子被朋友以談事情為名帶到男子家中,並將房門反鎖,欲實施強姦。由於不能撥打語音報警電話,該女子只能悄悄聯繫微信報警平臺。接警員教她通過微信定位發送地址到平臺,同時平臺下發警情到屬地派出所,第一時間將該名女子解救出來,避免了危險的發生。
【數據】
一年受理報警42萬餘起
救助群眾6.8萬餘起
長沙公安通報的數據顯示,2018年,該局110指揮中心累計接聽群眾報警電話125萬餘個,受理報警42萬餘起,其中為民排擾解難6.8萬餘起,調處各種糾紛8.8萬餘起。2018年,「96110」反電詐專線接受電信網絡詐騙警情1.5萬餘起,成功止付銀行卡數3400餘張,成功止付、勸阻金額共計1.2億元。
「有的報警人因為慌亂或情緒激動,撥打110時說不清自己的具體位置和訴求,民警在確定報警人位置時耗時較長,出警效率也因此受影響,建議廣大市民撥通110後要說清三件事:事發的具體地點、準確時間及簡要的案情。如果對地址或街道名稱不熟悉,可以通過路邊明顯的標誌物標記位置。」宋珊說,如不能準確說清具體位置,可選擇微信即時報警服務。
警方提醒,亂報警、報假警等行為,會因長時間佔線導致真正需要報警求助的電話無法打入,延誤警情處理,因此警方也呼籲市民,將這一公共資源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
來源 | 長沙晚報
編輯 | 官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