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位讀者給我私信,說了很多關於腦控的問題,並且給出了好幾個連結,是關於腦控的一些文章和對於腦控的控訴,當然筆者對這些也就是看過算數了!畢竟較真這些有的沒有的事情,是比較無聊的!
但11月2日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是關於科學家操控猴子的大腦,改變其選擇的內容,不得不讓筆者重新研究了一番,這要是發展下去,未來控制人的大腦也是指日可待啊!
現在能控制猴腦,什麼時候能控制人腦?
做出決定對於大腦來說,是一種司空見慣的過程,我們的大腦無時不刻的在做出各種決定,比如控制眼球運動,控制手指擊打鍵盤,決定什麼時候起床,吃什麼中飯,挑選又大又紅的蘋果購買等等,這些行為都是大腦的前額葉做出的!
因為這裡是大腦的行為決策控制中心,它會參考各個傳感器輸入的信號,比如挑選蘋果,還會參考我們過去的經驗,大又紅的蘋果能給我們帶來愉悅的口感,所以下次繼續選擇,接下來就會控制手,眼睛定位蘋果,將其選擇放入水果籃!
美國的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研究的恆河猴也面臨這樣的選擇,它們對果汁有不同的喜好,但研究者們會給這些果汁杯子裝的量不一樣,而且每次只能一杯,那麼這個選擇就是痛苦的,好喝和最多無法兼得,所以恆河猴就會選擇量適中,味道也還可以的果汁。
但美國的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研究者們通過給予編碼的電信號,直接讓恆河猴的決定改變,這表明人類在理解大腦生物控制信號編碼的努力上已經有了相當的認識,假如未來對人類大腦信號控制過程予以模擬,那麼這個方法也同樣適用與人類!
這個技術未來能控制個人的選擇嗎?比如讓白富美愛上本-屌-絲!當然這絕對是好事,但問題是資源都在人家手裡,萬一控制洒家成為挖煤礦苦力咋辦?洒家想跑都不行啊,畢竟連腳都不聽我使喚了!
這是不是太可怕了?
腦控:來自異次元的聲音
腦控的英文名是「Electronic harassment」,你如果去搜索大腦控制的話,出來的全都是大腦各部分的功能詳解。這個電子騷擾的名字很容易誤解,不如「腦控」這倆字來得更貼切,但事實上「Electronic harassment」更能展現對過程的描述。
因為被指「腦控」的描述,都不是腦控,而是當事人描述有一個聲音在他腦袋裡說話,告訴他做這個、做那個,這似乎和腦控沒啥關係,而是被騷擾和幹擾,當然假如有一個人真的在腦子喋喋不休的說話,24小時在線,估計還真可能崩潰!
一位臺灣省的臉書用戶就在個人首頁上指控當地政府對她進行腦控,告誡大家如果意外死亡,那必定是政府用電磁波控制她自殺的!而且她還披露這個電磁波腦控技術在蔣經國時代就已經存在了!各位要看她的首頁也很簡單,臉書上搜腦控即可,跳出來的前幾個結果就是她!2013年8月13日,一名20歲的男子Fuaed Abdo Ahmed在Tensas州立銀行聖約瑟夫分行將一男兩女劫為人質,最後在槍殺兩名人質後自殺身亡,生前他指控前女友一家對他進行腦控。2014年11月20日,邁倫·梅(Mayron May)在佛羅裡達州立大學校園內開槍打傷了三人後被警方擊斃,生前他一直稱受到美國政府的腦控。在我國也有不少聲稱被腦控的案例,筆者也收到過他們信誓旦旦的留言!一直以來個從來都是流言蜚語,現在有了《Nature》期刊作為背書,腦控是真的嗎?腦控時代真的來臨了嗎?
腦控到底是不是真的?
冷戰時期CIA還真有一個項目是研究精神控制的方式「控制大腦」,美國作家泰德·斯奇瓦茲曾出版過一本《絕密武器》,書中描述了CIA在冷戰時期進行的「洗腦實驗」。蘇格蘭精神病學家唐納德·埃文·卡梅倫在1957年到1964年接受CIA的資助,開展了一項代號為MK Ultra的計劃:在蒙特婁的實驗室中,用致幻劑、電擊與心理懲罰,研究審訊手段與大腦控制方法。
但這些都是能看到的手段,能用看不到的手段控制大腦嗎?相信大家都很關心這個問題,畢竟權威期刊《Nature》都已經發表了,那麼腦控是真的嗎?根據此前一些案例的描述是,似乎有人將聲音直接送進了他們的腦袋,當然在我們理解的方式,能隔空傳送信息的只有聲波、和電波兩種方式,其他人聽不到,那麼採用的可能就是電磁波!
人能直接接收到電磁波嗎?
很明顯是可以的,但絕大多數電磁波都會穿過人體,簡單了理解就是同相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並且以光速傳播。當然沒有信息的電磁波就是噪聲,載入信息的過程就是載波,最簡單的就是調幅,即將一個低頻聲波疊加到一個均勻的電磁波上,就成了振幅隨低頻信號改變的電磁信號。
接下來用電感+可調電容,調整電容與電感和電磁波「共振」,此時用二極體檢波,然後再加高阻耳塞即可聽到相應波段廣播的信號,當然這就是最簡單的礦石收音機原理!
植入式電子設備:X光發現易如反掌
但很抱歉,我們大腦中沒這些玩意兒啊,怎麼可能聽到電磁波中攜帶的信息呢?就像用收音機去接收蝙蝠的超聲波信號,完全是牛頭不對馬嘴!
腦控者信誓旦旦聲稱地聽到有人說話是怎麼回事?
也許筆者有奉勸他們一句,當出現這樣現象時最好先去看看醫生,聽聽醫生的建議,而不是聲稱被腦控了,比如出現「幻聽」了!
維基的定義是:「幻聽是出現於聽覺器官的虛幻的知覺,是精神病人常見症狀之一,尤其常見於精神分裂症。」
幻聽有兩種,一種真性幻聽,病人自述來自外界,在離某人某個範圍內能聽到,另一種是隱性幻聽,聲音來自腦海或者肚子裡,起因不明,但和精神病症狀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解離性身份識別障礙
其實這就是人格分裂科學定義,簡單的理解就是一個人體內裝了兩個或者多個人的靈魂,但它們不會同時「在線」,更形象一點的是一臺電腦中裝了多個作業系統,其中有一個是默認的主作業系統,但重啟後可能會啟動另一個系統!
而切換方式可以是多種,比如半夜醒來突然啟動的另一個人格,所以等第二天起來幹了啥都不會記得,只是不知道為什麼腰酸背痛或者鼻青臉腫的,還有一種則是遭受打擊或者某個場景,但不是絕對的,因為還沒有科學定義能讓兩者之間切換,主要是通過觀察發現。
但問題是雙重人格不會同時啟動,這就不是幻聽的來源,德國著名作曲家羅伯特·舒曼就因幻聽而寫下過名曲,他形容為「天使的聲音」,但後來問題越來越嚴重,導致他跳入萊茵河自殺,天使變成了魔鬼,幸好被船夫救起,之後被送入了精神病院。
最新的腦控案例我們不知道是不是電磁波造成的,但至少羅伯特·舒曼的時代天空還是「純淨」的,因為那會是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距離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誕生還有二十多年,距離1887年赫茲發現電磁波還有將近半個世紀!
最後,《Nature》的論文確實為科學「腦控」打開了一條道路,但就這樣一個實驗,就要定義腦控時代到來還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