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男子緊急送 因為被虎頭蜂蜇到

2020-12-03 泉州微觀

7月17日10時許,在南安市區中駿四季家園紅綠燈處,有一位老人背著另一老人,在車流中橫穿馬路,非常危險。

此時,剛好南安市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隊民警小劉和輔警小吳路過此處,迅速下車查看情況,發現背上那位老伯全身冒冷汗,意識不清。

「他被虎頭蜂蟄到了!」聽到這話,民警小劉急忙將人扶上警車,拉響警燈,急奔南安市醫院。

經了解,原來兩位老人是朋友,一起到山上幹活,但是背上這位老伯被虎頭蜂蟄到,兩人就趕緊騎著電動車往回走,結果在四季家園紅綠燈處老伯因出現乏力、冒冷汗等狀況而摔倒,另一外老伯看狀態不對,情急之下,馬上背起他要前往市醫院。

虎頭蜂(學名:Vespa)又稱胡蜂屬,膜翅目胡蜂科的一個屬。體色鮮明通常黃黑相間,大顎發達,腹部末端的螫針和毒腺相連。身體長有虎斑紋,故被稱為「虎頭蜂」。

它們以各類昆蟲為食,因此對控制自然界病蟲害有很大的作用。虎頭蜂的生活區域不廣,主要分布國家為巴基斯坦、中國南部及印尼。在我國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兩省海拔13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地區。

虎頭蜂的蜂毒是由許多胺基酸組成的毒蛋白,會使人出現中毒現象,如紅腫、奇癢、刺痛等過敏現象,嚴重時引起患者休剋死亡。

避免虎頭蜂叮咬攻擊,要注意下列原則:

1、遠離不要主動攻擊虎頭蜂:這樣就不會遭到攻擊。

2、郊遊不穿顏色鮮豔的衣服:虎頭蜂喜歡那顏色鮮明且具有芳香味的花卉植物;所以夏末秋初我們到山上去玩不穿顏色鮮豔的衣服;否則常常會吸引虎頭蜂到我們身體周圍;很容易就遭到攻擊,所以上山儘量能夠穿上顏色灰暗的衣服。

3、不擦香水:使用含有芳香味的洗髮精或除汗劑,可別上山,也不要擦有防體臭的香水,可避免虎頭蜂的攻擊。

4、儘量能夠穿長袖長褲的衣服上山:可以保護身體,儘量不要穿短裙穿短褲,應該戴帽子,以避免虎頭蜂攻擊,帽子有 時候也可以避免洗髮精的芳香味道吸引虎頭蜂,所以上山前要特別注意。

相關焦點

  • 「三下蜇倒一頭牛」 雲南男子養殺人蜂年入百萬
    劉定茂拍了一個視頻,視頻中他捏著一隻虎頭蜂,放在臉頰旁,虎頭蜂猛烈振動著翅膀,他說像小電扇,他還用手一把一把抓取虎頭蜂。劉定茂的徒弟說,一開始見師傅沒有任何防護就這樣抓取虎頭蜂,真心為他捏一把汗!那是不是這些蜂被馴養得通了人性,真的聽他話了?其實不是。
  • ​蜜蜂大全 | 黑腹虎頭蜂(黑尾虎頭蜂)(20)
    蜜蜂大全 | 黑腹虎頭蜂(黑尾虎頭蜂)(20)來源:愛蜂人2021-02-07 06:00黑腹虎頭蜂,又稱作黑尾虎頭蜂,是胡蜂科胡蜂屬的一種,除冬季外成蟲均可見到,是一種攻擊性最強的蜂種,蜇傷蜇死記錄最多,對人畜均有一定的危害。那麼黑腹虎頭蜂是一種什麼蜂種呢?下面我們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 虎頭蜂是用什麼築巢的?遇到虎頭蜂該如何應對?
    從外觀上看,大多數的虎頭蜂的腹部都以黃色為主,並且上面有明顯的黑色圓環狀斑紋,看起來有點像老虎身上的斑紋,其次,所有的虎頭蜂都有一對鋒利且強壯的大顎,這是它捕獵的利器。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虎頭蜂都是黑黃配色的,比如世界上蜇死人最多的黑腹虎頭蜂就是一種同體以黑色為主的胡峰。
  • 「殺人蜂」乾死老鼠別大意!揚州小虎頭蜂也兇呢
    揚州一居民家發現胡蜂蜂巢連日來,一個正入侵美國的「殺人蜂」乾死體型大數倍老鼠的視頻截圖,引發不少市民熱傳,甚至有市民配文:揚州沒有這類致人死亡的蜂,不用怕!揚州沒無「殺人蜂」?捕蜂能手「殺人蜂」叫大虎頭蜂揚州地區多是小虎頭蜂入侵美國等地的「殺人蜂」火爆網絡,這種蜂到底是什麼蜂?一直關注「殺人蜂」的市區捕捉能手鄒維表示,國外熱傳的「殺人蜂」其實是胡蜂的一種大型蜂,也稱大黃蜂或是大虎頭蜂。
  • 親吻"殺人蜂"的男人:三下蜇死一頭牛的毒蟲讓他年入百萬
    然而說起來這些輕鬆,但要想獲得財富,就必須要跟有蜇刺的蜂王和工作蜂打交道,財富很誘人,但也極其危險,甚至可能致命。2017年10月,劉定茂帶著工人們穿戴嚴實的防蜂服,去山林裡搞這個大虎頭蜂的蜂王,蜂王和工作蜂十分兇猛。一行人穿戴嚴實,面罩、膠皮手套、鞋子,褲管都要扎嚴實,絲毫不敢露出一點縫隙,因為一旦驚擾的蜂群,群蜂就會像雨點一樣「砸」向防蜂服以及面罩。
  • 【大虎頭蜂】隱藏在農村的蜂狂殺手
    中國大虎頭蜂別名中華大虎頭蜂、臺灣大虎頭蜂,是中國體型最大的虎頭蜂。體長28~40mm。頭部為橙黃色;胸部幾乎全為黑色。築巢於地底,蜂群攻擊性強,有螫人致死紀錄。虎頭(如此看來大虎頭蜂的名字還是挺形象的) (此圖片源自暱圖網)
  • 虎頭蜂校園內築巢傷人
    6月29日下午,揚州大學農學院一停車場內就有虎頭蜂「安營紮寨」,還蜇傷了一名女學生。 下午五點多鐘,揚大農學院一女生在取電動車時,沒想到被藏在擋風棉被裡的虎頭蜂蜇傷。
  • 雲南男子虎頭蜂發家致富一年能賺上百萬
    「三下蜇倒一頭牛」 雲南男子養殺人蜂年入百萬。親吻這隻神奇的殺人蜂:一隻毒蟲叮了牛三次,一年能賺上百萬。雲南有一種黃蜂,兇猛的連眼鏡蛇都吃了。當地人稱之為「殺手蜂」。但「殺手蜂」是一種稀有的高端食品,具有藥用價值。騰衝農民劉定茂看中了殺蜂的市場前景。
  • 虎頭蜂的被徵服之路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殺手,過敏體質的人如果被蜇到,可能會昏迷甚至死亡。但是我們的記者老郭今天就要徒手抓蜂,他到底是何來勇氣。不穿任何護具,赤手空拳抓虎頭蜂,記者老郭之所以敢如此冒險,是因為眼前的這種蜂就是當地人養在溫棚裡的,不過呢,它屬於雄蜂,不咬人的,這雄蜂是一種什麼蜂呢?
  • 中國大虎頭蜂強勢入侵美國,以當地蜜蜂為食,被冠以「殺人蜂」
    圖為:美國全副武裝的滅蜂行動就在前幾天(10月24日),美國華盛頓州布萊恩市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搗毀了一個中國大虎頭蜂巢穴,這個蜂巢位於一棵樹的空心處(2.1米高處),裡面有100到200隻中國大虎頭蜂。
  • 被蜂蜇蟲咬都非小事 毒素過敏可危及生命
    被蜂蜇蟲咬都非小事 毒素過敏可危及生命不幸被叮咬後,一定要引起重視,並掌握緊急處理方法廣西本是一個蚊、蟲、蜂、蟻較多的地區,每年都有人因為被馬蜂、黃蜂等蜇傷不治的事件發生,由於它們不僅僅有毒,還可能致過敏,所以不幸被叮咬後,一定要引起重視。暑假被蜂蜇蟲咬患者增多最近兩周,鹿寨、融安、融水、三江等地縣級醫院門診,接診被蜂蜇的患者總人數超過20例,融水苗族自治縣最嚴重的一例患者出現全身過敏,經搶救才脫離危險。
  • 廣西90後小夥合夥巧養「虎頭蜂」 帶動村民共享百萬利潤
    這個距離是安全距離,如果說我們再過去一點的話,這個蜂就會飛過來蜇人,或者給我們警示,因為這個蜂本身就是生性兇猛的。每天和虎頭蜂親密接觸 周密防護卻難逃蜇傷可是一個蜂巢,平均可達35公斤左右,而虎頭蜂的數量少的時候幾千,多的時候上萬。
  • 虎頭蜂校園內築巢傷人,提醒:切勿自行處理!
    6月29日下午,揚州大學農學院一停車場內就有虎頭蜂「安營紮寨」,還蜇傷了一名女學生。下午五點多鐘,揚大農學院一女生在取電動車時,沒想到被藏在擋風棉被裡的虎頭蜂蜇傷。事發後,學校老師立馬將女生送到蘇北人民醫院醫治,並在電瓶車旁邊放置提示牌,提醒其他同學小心蜂窩。
  • 大虎頭蜂入侵美國,吸塵器大顯身手!
    「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24日在美國華盛頓州一個小鎮使用吸塵器清除外來物種大虎頭蜂,並搗毀其蜂巢。據美聯社報導,華盛頓州農業局接到發現這種毒蜂的報告後,花費數周搜尋蜂巢,終於搗毀美國境內發現的第一個大虎頭蜂蜂巢。大虎頭蜂原產亞洲,是最危險的昆蟲之一。
  • 福安六旬老人被蜂狂蟄40口死亡 部門圍剿千隻虎頭蜂
    村民「火燒蜂巢」事後又出現被蜇事件  一名村民告訴記者,在老人被蜇的山上,有六七畝茶田,當地村民時常要到這座山上採茶,蜂巢就在上山的必經之路上,好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埋在路邊,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出事。因此,村委和幾名村民商量之後,打算用「火攻」的辦法除去蜂巢。
  • 虎頭蜂女中築巢入侵課室 8學生被螫傷1人送醫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周四(27日)被虎頭蜂「入侵」,8名學生被螫傷,其中1名學生因身體不適送院,其餘7人在打破傷風鋒後無大礙,均已返家休養。校方為避免再有學生被蜂螫,當晚緊急暫停自習,並聯絡消防隊到場摘除蜂窩。
  • 雲南青年馴化「虎頭蜂」 依託阿里助數萬人致富
    因為「種子」太可怕了,被人稱作「虎頭蜂」。在劉定茂的虎頭蜂養殖基地,一千五百隻虎頭蜂,半個月吃掉200多斤螞蚱。為了保證安全,「種」蜂的過程,極其嚴謹。把蜂種下去以後,要放蜂,把蜂從種在地下的蜂巢中放到大自然。為了保證安全,堵塞放風口的塞子用繩子牽著,繩子另一端扯到二十米外,等所有人員撤離,用繩子將塞子拉下,蜂從放風口飛出,整個過程安全完成。隨後,就交給農戶嶽金甜看管。
  • 虎頭蜂種類圖片目錄(一)
    ,腹部末端的螫針和毒腺相連,身體長有虎斑紋,故被稱為「虎頭蜂」,主要分布國家為巴基斯坦、中國南部及印尼等地,常見的有中國大虎頭蜂、大黃腰虎頭蜂、黃腳虎頭蜂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虎頭蜂種類圖片大全吧!
  • 一餐館年可食8萬蜂 虎頭蜂馬蜂成另類美食
    現在正是農曆十月,一隻只蜂被油炸之後,成為另類美食佳餚,端到廈門個別餐館的桌上。為了保證全年的供應,有些餐館正在不斷下訂單從外地大量進貨。土家菜館一年吃8萬隻蜂 冰箱打開,一隻只凍僵的虎頭蜂被抓起,下到燒熱的油鍋裡,噼裡啪啦油炸,炸到外酥裡嫩,撈出,撒上蔥花、椒鹽。
  • ...韓國|大黃蜂|looney|美國|華盛頓州|高橋|蜂群|昆蟲|大虎頭蜂
    大虎頭蜂的大毒刺能釋放出毒液,可以致人死亡:在日本,平均每年有30到50人死於大虎頭蜂的叮咬。2013年,大虎頭蜂數量異常之多,僅在中國一個省就造成42人死亡。人們在接近或打擾蜂房時,最易發生死亡事故。這些昆蟲「非常可怕,因此我非常擔心」,華盛頓州農業部昆蟲學家Chris Looney說道。與此同時,Looney提出了一些警告,比如「殺手大黃蜂」這個綽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