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國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爭,只要一國有任何軍備開發計劃,另一國就會立馬跟進,在這種模式下,兩國不僅研製出了一系列互相制衡的軍事裝備,有些武器還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認錯,比如俄國的圖-160「白天鵝」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和美國羅克韋爾研製的B-1B「槍騎兵」超音速戰略轟炸機。
不得不說,單從外形上來看,這兩款戰機確實高度相似,美蘇甚至還相互指責對方抄襲。首先,這兩款戰機都是俄美空軍戰略轟炸機的「顏值擔當」,線條優雅流暢,從俯視角度來看,幾乎很難分辨出來。具體來說,圖-160和B-1B在設計上都採用了可變後掠翼布局和翼身融合技術,機組人員也都為四人。同時,這兩款戰機的立項時間都在1969年,製造和試飛時間也相差不大,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投入使用,在俄羅斯空軍和美國空軍中都佔據著重要的戰略打擊地位。
不過,作為同一時期設計製造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這些相似性並不稀奇,在武器裝備領域也不乏相同的例子。但是,從具體性能看來,兩者還是有明顯的差異。圖-160比B-1B要更大更重一些,所以發動機的推力、最大飛行速度都超過了B-1B,圖-160的氣動外形設計更為優良,在飛行時受到的飛行阻力更小。由於體型較大,圖-160可以攜帶148噸的燃料,飛行航程最大可達16000公裡,遠遠超過了B-1B的12000公裡。同時,圖-160轟炸機的攻擊能力也比B-1B更強大,既能搭載遠程巡航飛彈,又能攜帶45噸各型彈藥,轟炸速度也更快。
但是從目前的數量上來看,圖-160戰略轟炸機的生產數量還遠遠比不上B-1B戰略轟炸機,特別是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發展緩慢,導致圖-160的數量反而減少,後續的發展和改進也沒有跟上。不過,近幾年俄羅斯開始重新啟動圖-160生產升級計劃,圖-160的數量又開始呈現增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