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簡介
B-52「同溫層堡壘」(英文:B-52 Stratofortress)是美國波音飛機公司研製的八引擎遠程戰略轟炸機,用於替換B-36轟炸機執行戰略轟炸任務。1948年提出設計方案,1952年第一架原型機首飛,1955年批生產型開始交付使用,先後發展了B-52A、B、C、D、E、F、G、H等8種型別,1962年停止生產,總共生產了744架飛機。90年代是B-52轟炸機使用的鼎盛時期,有600多架B-52各型飛機在美國戰略空軍服役,以後大多數早期型號先後退役。
美國空軍現在預算讓B-52一路服役至2050年。這使得服役時間高達90年。美軍願意讓B-52繼續服役的其中一個原因是B-52是目前美國戰略轟炸機當中可以發射巡航飛彈的唯一機種。
(二) 性能數據
外形尺寸:
成員:5
全長:49.05m(G、H)
翼展:56.39m
全高:12.04m(G、H)
機翼面積:371.5m²
空重:83250kg(B)
重量載荷:
最大起飛重量:220000kg
最大載油量:181610L
最大外掛武器載荷:31500kg
動力裝置:
8臺YJ57-P-1渦輪噴氣發動機
機載設備:
攻擊電子系統:AN/APQ-156戰略雷達、AN/ASQ-175控制顯示器、AN/AYK-17數字數據顯示器、AN/AYQ-10彈道計算機。
自衛性系統:AN/ALQ-117主動幹擾設備、AN/ALQ-122假目標生成器、AN/ALQ-153尾部告警設備、AN/ALQ-155幹擾能源管理系統、AN/ALQ-172(V)2電子幹擾系統、AN/ALR-20 全景幹擾雷達告警接收機、AN/ALR-46數字告警接收機、AN/ALT-32噪音幹擾器、12枚AN/ALE-20紅外曳光彈、6枚AN/ALE-24泊絲投放器、
導航系統:AN/ANS-136慣性導航系統、AN/APN-224 雷達高度計、AN/ASN-134航向參考設備、AN/AVQ-22微光電視光電顯示系統、 AN/AAQ-6前視紅外顯示系統。
通信系統:AN/ARC-210甚高頻/超高頻通信系統、AN/ARC-310高頻無線電通信系統。
武器設備:(H)
機炮:1門20毫米M-61「火神」六管機炮
飛彈:彈艙和翼下可掛20枚AGM-69A空對地飛彈
炸彈:最多70,000磅(31,500千克)
可攜帶常規炸彈或核彈
(三) 研發歷史
美國陸航部隊(即後來的美國空軍)於1945年就開始實施一項計劃,設計第二代戰略轟炸機以取代B-36。1946年,陸航進一步對該轟炸機進行需求定義後授予波音公司一份合同,設計這種新型轟炸機。最初的要求是該型機能攜載4540公斤炸彈,航程達5000英裡,戰術作戰高度為10675米,巡航速度至少每小時724公裡。
為找到一種新的發動機能滿足新型轟炸機的上述速度和航程需求,波音公司自己拿錢展開一項研究,即新型轟炸機能夠使用普惠公司正在設計的一種新型發動機。研究結果促使B-52轟炸機上安裝8臺噴氣式發動機的設計的出現。
1949年初,波音公司製造了兩架原型機XB-52和YB-52,這兩架飛機各重177060公斤,主要用來對最初的設計進行改進。主要設計重點是飛機和系統複雜性最低,而性能優越。B-52的直通式設計達到這一要求,並且提高系統的效用性和功能的可靠性。1952年,原型機的成功進行了測試,其性能超過了最初的設計要求。
根據原計劃,最初製造出的13架飛機一般是要用來進行測試的,但只有最先製造出的3架B-52A型機用來進行研究工作,而餘下10架B-52B型機直接裝備現役部隊。1955年6月,戰略空軍司令部接受了第1架B-52,城堡空軍基地成為B-52的第一個基地,洛林和韋斯託弗基地也於56年底開始接受B-52。B-52的製造採用了組裝生產的方法,這種方法極大提高了B-52武器系統的最終效用。最終,1952年第一架B-52原型機首飛,1955年批生產型B-52開始交付使用。
(四) 裝備情況。
美空軍共生產了744架B-52轟炸機,最後1架B-52H型機於1962年10月交付。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