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軍事航空技術,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研發出了大量堪稱黑科技的產品。其中除了服役至今的B-52H「同溫層堡壘」、B-1B「槍騎兵」和B-2「幽靈」這三種不同年代出現的戰略轟炸機之外,還有很多先進的轟炸機方案並沒有得到實際應用,比如北美公司的XB-70「女武神」項目。這種僅生產了2架的轟炸機迄今仍是人類歷史上飛得最快,起飛重量最高的飛行器,它的研發過程頗具傳奇色彩的,特別是其因慘烈事故而下馬的結局讓人惋惜不已。而近期美國軍方突然曝光了一批XB-70的絕密圖紙,一度引發了軍迷們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據外媒報導,11月23日,美國空軍材料司令部歷史辦公室發布了一篇題為「北美航空XB-70『女武神』變種:永遠的未來」的文章,文中附帶大量原屬絕密的技術圖紙,並詳細介紹了這架代表了美國上世紀60年代航空技術巔峰的3馬赫超音速戰略轟炸機,令人看後不得不佩服設計師的腦洞大開。XB-70「女武神」由北美航空公司研發,是美國歷史上飛行速度最快、升限最高、起飛重量最大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該機於1964年9月首飛,其尾部安裝有6臺平行布置的YJ93渦噴發動機,這使得它的機身重量高達245噸,比B-52和B-1B重了20噸以上,最大飛行速度也因此達到3.1馬赫,這個記錄至今尚未被打破,其最大飛行高度為23000米,在當時沒有任何一款戰機能飛到這個高度。
一般來說,飛行器的速度和航程總是難以兼顧,因為想要實現高速度,就必須增大機翼後掠角度,以避開因超音速飛行形成的激波面,速度越快,這個激波面就越靠後,機翼也只能跟著往後掠,因此超音速飛機往往是三角翼。但三角翼乃至大後掠角機翼的缺點則是升力係數不如平直翼,對航程不利。所以就出現了B-1B這種可變後掠翼轟炸機,通過調整機翼後掠角度來實現不同速度下的最佳飛行性能。但可變後掠翼也有結構複雜、死重大、擠佔翼根油箱位置等缺點,實際應用中並不能讓航程有質的提升,並且機翼變形的「關節」處很難承受超音速氣流的衝擊,如果速度達到3馬赫以上,飛機就有空中解體的風險。
而XB-70「女武神」則採用了這樣一種思路,首先是將流行的下掛式發動機設計改成了飛機的尾置式,這雖然付出了發動機進氣損失和結構重量增大的代價,但是發動機推力能夠直接作用到整個機身,不用考慮推力傳導結構的強度問題,同時也讓6臺碩大的YJ93渦噴發動機有了安裝空間。其次,為了儘可能增大機翼面積,提高升力,XB-70採用了鴨式氣動布局,把不產生升力的尾翼的空間讓給主機翼,俯仰則由機首的鴨翼控制,並且鴨翼以及平坦的機腹也能產生一定升力,有利於提高航程。在這些設計的幫助下,自重245噸的XB-70,不但擁有最高3.1馬赫的速度,而且航程達到了16000公裡,與亞音速的B-52轟炸機相當,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XB-70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過於昂貴,僅在造出2架原型機時,該項目花掉的研製費用就達到了15億美元,這相當於今天的105億美元,足夠買一艘尼米茲級航母外加全部的艦載機了。因此,在1966年6月,2號原型機因空中相撞事故墜毀後,美國軍方直線宣布該項目下馬,而生產它的北美公司也被迫宣告破產,併入了羅克韋爾國際公司。這架史上唯一的3馬赫超音速轟炸機的命運也就此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