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力爭2025年打造百萬千瓦級平價光伏基地(若干);出臺「風光...

2021-01-19 國際能源網

【國際能源網 訊】近日,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聯合印發《自治區九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九大產業分別是枸杞、葡萄酒、奶產業、肉牛和灘羊、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綠色食品、清潔能源、文化旅遊。

清潔能源產業重點要聚焦光伏、風電、水電、氫能等領域,加快開發、高效利用、創新發展,高水平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範區。

此外,《自治區九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包含其中九大產業各細分方案。

特別強調,在《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和《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釋放大量利好光伏的信號!

新型材料產業:《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光伏材料。重點發展以單晶矽為主的矽片、電池片、組件等上下遊配套產業,加快高轉換效率、低成本單晶矽材料研發及產業化應用。推進銀川隆基光伏15GW單晶矽棒切片、寧夏隆基樂葉3GW單晶電池、打造全球高效太陽能光伏產業研發生產示範基地。

到2025年,重點培育新材料骨幹企業40家左右,其中產值超10億元的20家以上、超100億元的3家以上;力爭創建新材料示範園區2-3個,培育產值300億元以上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1個,打造高性能金屬材料、炭基材料、光伏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等4個50億級特色產業集群。

清潔能源產業:《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力爭到2025年,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4000萬千瓦,佔電力裝機比重超過50%,可再生能源佔新增電力裝機比重達到80%左右,佔新增發電量比重超過50%;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不含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在區內消納和外送比重均達到30%以上;光伏製造產業居行業領先水平,風電製造產業能夠支持區內及周邊資源開發,培育形成氫能、儲能產業鏈,高標準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範區。

大力發展光伏發電。整合沿黃地區和中部乾旱帶土地資源,結合電力外送和區內用電需求增長等情況,規劃紅寺堡區、鹽池縣、中寧縣、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等若干百萬千瓦級平價光伏基地,建成國家高比例清潔能源發電基地。

完善光伏製造產業鏈。鼓勵龍頭企業進一步擴大大尺寸鑄錠、拉晶、切片、高效太陽能電池及光伏生產設備等主導產品規模,創新開發異質結高效矽、薄膜電池、鈣鈦礦、建築用光伏構件等新型產品,引進培育上遊多晶矽,電池封裝材料(EVA、POE等)、PET基膜、鋁合金邊框、光伏玻璃、逆變器、匯流箱、支架等配套產業及坩堝、切割線、焊帶、銀漿等耗材產業,形成以光伏矽材料為核心,耗材、輔材和配套設備企業集聚發展的全產業鏈體系。

積極發展清潔能源生產性服務業。支持區內風電、光伏發電規劃諮詢、設計、施工企業走出去參與全國清潔能源項目開發。

依託寧夏回族自治區現有工業園區清潔能源裝備製造基礎,發揮集聚企業、人才、項目等方面比較優勢,突出重點,推動清潔能源製造業做大做強。光伏材料製造產業主要布局在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蘇銀產業園、鹽池工業園、太陽山開發區紅寺堡產業園。

重點支持根植於寧夏,在光伏、風電、氫能、智能電網、儲能等領域具有研發能力、規模實力和牽頭作用的企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創新型龍頭企業和自主品牌,圍繞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型配套企業和下遊產品細分企業,形成完備的產業體系。

鼓勵發展屋頂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通過財政支持等方式,引導無集中採暖地區和農村地區推廣應用太陽能、生物質、地熱及電採暖等供暖技術。

加快儲能設施建設。落實國家關於「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工作要求,出臺新能源與儲能設施一體化建設及運營配套政策,在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發電項目同步配建一定規模的儲能設施。

原文如下:

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為加快推進我區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以深化新材料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發展高純度、高強度、高精度、高性能新材料為重點,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為著力點,以科技創新、機制創新、業態創新為手段,以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工業園區為依託,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幹企業,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新材料產業集群,把新材料產業打造成為推動我區新舊動能轉換、工業轉型升級、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產業,為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提供重要支撐。到2025年,新材料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0億元以上,實現工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年均增長13%左右。

二、發展重點

(一)高性能金屬材料

1.稀有金屬材料。重點發展高純鉭鈮靶材、低溫超導高純鈮及鈮鈦合金、鈹鋁合金、高純鈹銅箔帶材等高端材料。推進東方超導100支9cell超導銀槍、君磁新材料1250噸新型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等項目建設,打造全國高端稀有金屬材料產業化基地。

2.鋁鎂合金材料。重點發展軌道交通用大型鋁合金型材、汽車車身用鋁合金材料及鍛件、高純高壓電子鋁箔、新型輕量化鎂合金產品等高端材料,推進寧創新材料高性能鋁及鋁合金加工、維爾鑄造2萬噸汽車(變速箱用)鋁鎂合金重力鑄件等項目建設,打造以鋁鎂合金板帶箔、鑄件、型材、鍛件、板材為主體,終端產品相配套的全產業鏈聚集地。

3.特殊合金材料。重點發展廣泛應用於航空發動機、飛機起落架、火箭殼體、核能電力裝置、半導體晶片、裝備用管閥件等領域的耐高溫、高強度、高耐蝕等特殊合金材料。推進晟晏集團15萬噸純錳合金、科通冶金4.5萬噸特種合金、紅日東升科技4000噸高品質鈦合金粉等項目建設,不斷壯大特殊合金材料產業規模。

(二)化工新材料

1.高分子材料。重點發展多牌號高性能烯烴、氯化聚氯乙烯、特種樹脂等高分子材料。推進國能寧夏煤業70萬噸煤基新材料、寶豐能源50萬噸煤制烯烴、蘇州巨峰股份3萬噸覆銅板專用絕緣樹脂等項目建設,發揮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現代煤化工集群發展優勢,提升產品市場佔有率和話語權。

2.電子化學品。重點開發集成電路、液晶顯示及新型儲能電池用電子材料專用化學品。推進中星顯示新型液晶材料及醫藥中間體、沃凱瓏高分子功能助劑、盈氟金和2萬噸電子級氫氟酸等項目建設,優化我區化工新材料產業結構。

3.高性能纖維。重點發展耐高溫氨綸、芳綸、聚醯亞胺、尼龍等高性能纖維材料。推進恆力生物5萬噸月桂二酸、泰和新材綠色差別化氨綸、瑞泰科技4萬噸尼龍66、豐華生物科技8000噸芳綸聚合單體等項目建設,推動化工新材料與現代紡織、裝備製造等產業融合發展。

4.特色精細化工。重點發展化工「三劑」、氰胺下遊等精細化工產品。推進日盛(江鹽)12萬噸氯化石蠟、天澤化工4萬噸精細化學品、利安隆6000噸高分子材料功能助劑等項目建設,推動精細化工行業上下遊延伸發展,提升產品附加值。

(三)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

1.炭基材料。重點發展亞微米級碳化矽微粉、氮化矽結合碳化矽耐火材料、碳化矽高技術陶瓷以及陶瓷基複合材料、高技術陶瓷增材製造等功能材料。推進碳谷能源碳基循環經濟產業園、和興炭基5000噸納米級碳化矽粉體及製成品、北星精工3萬噸高溫結構陶瓷基複合材料等項目建設,打造國內最大的炭基材料生產基地。

2.新型建築材料。重點發展新型牆體材料、低輻射鍍膜(Low—E)玻璃、太陽能基板玻璃等產品。推進金晶科技20萬噸低輻射鍍膜及太陽能電池基板玻璃、恩威泰3000噸納米絕熱材料等項目建設,促進節能、節材、輕量化、高品質的新型綠色建築材料發展。

(四)電池材料

1.光伏材料。重點發展以單晶矽為主的矽片、電池片、組件等上下遊配套產業,加快高轉換效率、低成本單晶矽材料研發及產業化應用。推進銀川隆基光伏15GW單晶矽棒切片、寧夏隆基樂葉3GW單晶電池、打造全球高效太陽能光伏產業研發生產示範基地。

2.鋰離子電池材料。重點發展高鎳低鈷三元材料、錳酸鋰、鎳酸鋰、磷酸鐵鋰等鋰離子電池前驅體及正極材料,新型矽碳負極材料,隔膜材料、電解液及電池製造等配套產業,推進百川新材41萬噸鋰電材料、杉杉能源5.5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化鋰電池3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前驅體等項目建設,打造全國重要的鋰離子電池材料生產基地。

(五)前沿新材料

石墨烯。重點突破石墨烯粉體、薄膜等規模化製備技術,推進墨工科技高純石墨烯生產應用、漢堯石墨烯三元正極材料及導電漿料、神州輪胎石墨烯大飛機輪胎等項目建設,加快促進石墨烯在超級電容器、導電漿料、鋰離子電池、防腐塗料、導熱散熱器件、輪胎、紡織等產品中的應用。

三、工作要求

(一)狠抓項目建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緊盯京津冀、長三角、山東半島等重點區域,按照「策劃一批、引進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原則,聚焦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科學精準謀劃一批利長遠、打基礎、補短板的重大項目。大力實施「以商招商、聯盟平臺招商、產業鏈招商、股權招商」,強化用地、用電、用能、用水、資金等要素保障,加快落地一批帶動作用大、產業鏈條長、示範效應明顯的大項目、好項目,補齊產業鏈條短板,提升產業基礎能力、配套水平、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推動產品向精細化、規模化、產業化、高值化發展。到2025年,組織實施100個以上新材料產業新項目,新增產值500億元以上,提升我區高端新材料產品競爭力。(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國資委、地方金融監管局、寧東管委會,有關市、縣〔區〕)

(二)堅持創新驅動,增強產業內生動力。落實科技強區行動,依託重點企業、高等院校和產業聯盟實施產學研融通創新工程,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自主或聯合建立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科技創新平臺與新型研發機構。支持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寧夏分院、上海交通大學(銀川)材料產業研究院、銀川新材料產業研究院、石嘴山先進材料協同創新工程中心、寧夏航漢石墨烯技術研究院建設。深入開展「揭榜掛帥」攻關,突破一批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轉移轉化一批先進科技成果,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支持新材料企業面向海內外招才引智,加強新材料人才培養與創新團隊建設,多渠道聚集產業發展人才。組織開展新材料產業專家院士戰略諮詢與技術交流、專業技術人才培訓、人才國際交流,提升新材料領域人才創新能力。到2025年,培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以上,技術創新中心10家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0家以上;設立新材料產業專家工作(研究)站5個,組建新材料產業創新團隊10個,企事業單位人才小高地2個,為我區新材料產業發展提供堅強支撐。(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科技廳、教育廳、工業和信息化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國資委、寧東管委會,有關市、縣〔區〕)

(三)加快升級改造,著力提升質量效益。加快推進新材料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和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支持企業實施結構改造、綠色改造、智能改造、技術改造「四大改造」行動,推進設備換芯、機器換人、生產換線、產品換代,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層次、做大產業規模,提高產業競爭力和話語權。全面推行「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模式,探索發展新材料大規模個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製造等新模式新業態,支持開展產品試驗數據分析、性能評價、檢驗檢測等服務,鼓勵企業上雲上平臺,推進產業智能化升級、數位化賦能,實現新材料產業脫胎換骨。到2025年,培育新材料產業綠色工廠10個、智能工廠10個、數位化車間20個、機器人應用推廣示範項目10個;力爭建成材料測試分析大數據平臺1—2個、企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20個、行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5個。(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廳、國資委、寧東管委會,有關市、縣〔區〕)

(四)強化龍頭帶動,努力打造產業集群。鼓勵重點企業通過股權投資、跨境合作、兼併重組等方式,打造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龍頭企業。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形成企業間生產互補和有效分工協作的配套企業群。加快打造銀川都市圈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發及創新發展核心區、銀川市光伏和電子信息材料,石嘴山市高性能金屬、炭基及電池新材料,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化工新材料等3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積極構建「一核三群」發展格局。到2025年,重點培育新材料骨幹企業40家左右,其中產值超10億元的20家以上、超100億元的3家以上;力爭創建新材料示範園區2—3個,培育產值300億元以上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1個,打造高性能金屬材料、炭基材料、光伏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等4個50億級特色產業集群。(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國資委、地方金融監管局、寧東管委會,有關市、縣〔區〕)

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為優化能源結構,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推進我區清潔能源產業一體化配套發展,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力爭到2025年,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4000萬千瓦,佔電力裝機比重超過50%,可再生能源佔新增電力裝機比重達到80%左右,佔新增發電量比重超過50%;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不含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在區內消納和外送比重均達到30%以上;光伏製造產業居行業領先水平,風電製造產業能夠支持區內及周邊資源開發,培育形成氫能、儲能產業鏈,高標準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範區。

二、重點任務

(一)推動清潔能源基地化開發

1.大力發展光伏發電。整合沿黃地區和中部乾旱帶土地資源,結合電力外送和區內用電需求增長等情況,規劃紅寺堡區、鹽池縣、中寧縣、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等若干百萬千瓦級平價光伏基地,建成國家高比例清潔能源發電基地。(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寧東管委會,各地級市)

2.穩步推進平價風電。根據風電技術進步和開發成本下降情況,在賀蘭山、麻黃山、香山等資源條件較好的區域,鼓勵企業對存量風場老舊機組實施改造升級,推進平價風電基地建設。(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各地級市)

3.加快推動水電開發。開工建設青銅峽抽水蓄能電站,力爭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工程儘早立項建設,為建設水風光儲一體化清潔能源基地奠定基礎。(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水利廳、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吳忠市、中衛市)

(二)推動清潔能源製造業壯大

1.完善光伏製造產業鏈。鼓勵龍頭企業進一步擴大大尺寸鑄錠、拉晶、切片、高效太陽能電池及光伏生產設備等主導產品規模,創新開發異質結高效矽、薄膜電池、鈣鈦礦、建築用光伏構件等新型產品,引進培育上遊多晶矽,電池封裝材料(EVA、POE等)、PET基膜、鋁合金邊框、光伏玻璃、逆變器、匯流箱、支架等配套產業及坩堝、切割線、焊帶、銀漿等耗材產業,形成以光伏矽材料為核心,耗材、輔材和配套設備企業集聚發展的全產業鏈體系。(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商務廳、科技廳,各地級市)

2.提升風電製造配套能力。積極引進國內風電主機龍頭企業來寧投資建廠或與本地企業聯合開展主機總裝項目合作;引導本地鑄造、設備製造、電氣等企業與風電主機企業合作,發展塔筒、葉片、減速器、大型鑄件、專用鍛件、電機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和配套設備製造,提升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商務廳、科技廳,各地級市)

3.積極發展清潔能源生產性服務業。支持區內風電、光伏發電規劃諮詢、設計、施工企業走出去參與全國清潔能源項目開發。提升產業數位化水平,培育引進科技企業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技術,發展智能化電力管理、運行、維護等後市場服務,培育壯大清潔能源生產性服務業。(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商務廳、科技廳,各地級市)

(三)推動清潔能源新領域擴展

1.穩步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以寧東為重點,依託我區現代煤化工、氯鹼化工、石油化工、清潔能源聚集優勢,發展低成本綠色氫源,開展制氫、儲氫、輸氫、氫能綜合利用等技術攻關,加快儲運、加注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氫能在公共運輸、物流運輸、煤化工綜合利用、儲能等領域試點示範應用,建設氫能產業示範園區和服務平臺,形成集群發展。(責任單位:寧東管委會、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科技廳、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各地級市)

2.積極培育儲能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強做優高密度大容量新型電池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正負極材料生產能力,發展新型矽碳負極材料,補齊電解液、隔膜等本地化配套能力,開展儲能技術應用示範,培育儲能市場。面向周邊及西北地區的市場需求,培育引進優質清潔能源整車項目,引進動力電池、電機、電控企業,培育形成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配套體系。力爭引進直流充電樁、交直流一體充電樁製造企業和清潔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商務廳、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寧東管委會,各地級市)

(四)推動清潔能源集群發展

1.優化清潔能源製造園區布局。依託我區現有工業園區清潔能源裝備製造基礎,發揮集聚企業、人才、項目等方面比較優勢,突出重點,推動清潔能源製造業做大做強。光伏材料製造產業主要布局在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蘇銀產業園、鹽池工業園、太陽山開發區紅寺堡產業園;風機製造產業主要布局在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吳忠金積工業園區、中衛海興開發區;氫能產業主要布局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固原經濟開發區、青銅峽工業園區;儲能及電池材料產業主要布局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石嘴山高新技術開發區、中衛工業園區。(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寧東管委會,各地級市)

2.培育清潔能源龍頭企業。重點支持根植於寧夏,在光伏、風電、氫能、智能電網、儲能等領域具有研發能力、規模實力和牽頭作用的企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創新型龍頭企業和自主品牌,圍繞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型配套企業和下遊產品細分企業,形成完備的產業體系。(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寧東管委會,各地級市)

(五)推動能源消費革命升級

1.健全清潔能源優先消納的體制機制。制定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實施方案,引導工業、交通、農業等終端用戶優先選用清潔能源電力。大力實施電能替代,持續提升電力在能源終端消費佔比。加快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完善市場交易規則和考核機制,優化電力調度,促進清潔能源電力消納水平提升。加大可再生能源替代燃煤自備電廠發電力度。推進需求側管理響應體系建設,挖掘高載能負荷的靈活用電潛力,鼓勵用戶側可調節負荷參與市場交易。(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

2.促進各類清潔能源協調發展。加快城市垃圾發電和垃圾氣化項目建設,發展生物天然氣、生物成型燃料。鼓勵發展屋頂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落實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通過財政支持等方式,引導無集中採暖地區和農村地區推廣應用太陽能、生物質、地熱及電採暖等供暖技術。鼓勵工商業開展多能互補、能源「網際網路」等綜合能源,促進清潔能源消費。(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各地級市)

(六)推動傳統能源清潔轉型

1.推動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利用。堅持綠色低碳高效的原則,提升煤炭智能化水平,提高煤層氣技術研究和應用水平,推進以煤制油、煤制烯烴及精細化工為主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逐步實現煤炭從能源燃料向化工原料的轉變,為清潔能源發展提供空間。(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寧東管委會)

2.提升煤電綠色發展水平。加大煤電機組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力度。加快提升常規煤電機組、供熱機組運行靈活性,充分挖掘電源側調峰潛力,擴大自備電廠參與調峰規模。嚴控煤電新增規模,原則上只建設滿足清潔能源調峰和供熱供汽需求機組,淘汰機組優先考慮作為應急備用電源調峰,逐步實現煤電從主力電源向調峰儲備電源的轉變。(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商務廳、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

3.提高天然氣利用水平。通過市場化方式吸引社會資本推進鹽池青石峁定北氣田開發及配套外輸管線建設,提高天然氣多元化保障能力,擴大天然氣應用覆蓋範圍,優化能源結構。充分發揮燃氣機組快速啟停、靈活響應的特點,積極探索天然氣機組參與清潔能源調峰機制。(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商務廳、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各地級市)

(七)推動能源基礎設施完善

1.加快電力外送和智能電網建設。力爭「十四五」建成寧夏天都山至華中±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提升銀東、靈紹、昭沂直流外送新能源比重。完善750千伏、330千伏和220千伏主網架,推進城鄉配電網優化升級,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接入工程,構建有利於清潔能源電力消納的智能電網體系。(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

2.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推進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建設監管服務平臺,完善土地使用、建設及運營補貼配套支持政策,推進公共充電樁合理布局,基本建成適應本地需求,輻射周邊的充電設施體系,為電動汽車推廣應用提供支撐。(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各地級市)

3.加快儲能設施建設。落實國家關於「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工作要求,出臺新能源與儲能設施一體化建設及運營配套政策,在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發電項目同步配建一定規模的儲能設施。鼓勵建設電網側共享儲能、通信基站等需求側儲能,研究制定儲能參與新能源消納補償機制,支持儲能設施參與電網調峰,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靈活互動的綜合示範。(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寧夏通信管理局)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規劃引領。編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清潔能源製造業、氫能等專項規劃,做好與國家規劃對接,與自治區相關規劃銜接,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堅持自治區統一規劃,優先支持清潔能源配套產業,促進上下遊一體化配套發展。

(二)加大招商力度。以資源換投入,創新招商機制,重點圍繞光伏、風電製造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氫能、儲能、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培育開展招商,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性。

(三)推進重大項目。建立清潔能源產業重大項目庫,確定年度重點項目,制定年度投資計劃,並通過專班協調、地市及園區領導包抓、審批綠色通道等措施,推動重大項目建設。

(四)加大資金支持。認真落實國家稅收優惠、補貼等政策。整合各級財政專項資金,聚焦重點支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用足用活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紓困基金、政府性融資擔保、財政貼息、保險補貼等政策,支持清潔能源企業上市,解決清潔能源產業融資困難。

(五)增強科技支撐。支持清潔能源企業建設國家級、自治區級科技創新平臺並給予相應的資金獎勵。推進建設清潔能源產業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實施人才+清潔能源產業行動計劃,支持人才技能實訓基地建設。支持清潔能源領域創業創新,提升本地配套能力和上下遊技術創新。

來源:寧夏廣電新聞中心

相關焦點

  • 分散式風電「井噴」背後 「平價上網」漸行漸近
    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在落實消納等各項建設條件的基礎上,可自行組織、優先推進無補貼平價上網風電項目建設,並積極支持分散式風電項目建設。「國內大部分地區是可以實現平價上網的。」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向記者表示,即便是現在享受高額補貼的海上風電,未來5年,度電成本有望下降40%,到2025年基本實現平價無補貼。
  • 國家七部委發聲力挺光伏:2021年光伏大爆發!
    任育之表示,「十四五」期間,光伏發電將脫離補貼進入平價時代,但國家能源局則將繼續出臺扶持光伏產業的政策。這些政策包括新能源基地示範工程行動計劃,考慮在三北、西南布局多個千萬千瓦級的新能源基地,在各地推動建設一批百萬千瓦級的光伏發電平價基地,因地制宜地建設一批農光互補、牧光互補等多模式的光伏發電項目。
  • 地方利好政策頻發 2020光伏發電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地方利好政策頻發 2020光伏發電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隨著2020年國家能源局和發改委的新政發布,喚起了新的一波光伏發電熱潮。地方支持政策也緊隨其後相繼出臺,配套國家的支持政策,各地再為光伏發電的添柴加火,為推動節能減排、發展綠色能源貢獻一份力量。
  • 全球首臺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空冷機組建成投產
    新華社銀川12月28日電(記者艾福梅、鄭曉奕)28日6時,由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投資建設的華電寧夏靈武發電有限公司二期工程3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這標誌著全球首臺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空冷機組在寧夏正式投產,將徹底改寫我國空冷機組技術設備依賴進口的歷史。
  • 央企發力光伏!11個月內併網超6GW!中廣核、國家電投、華能等7大...
    青海省海南州塔拉灘300萬千瓦光伏電站項目9月26日12時28分,由中國能建西北建投承擔監理任務的青海省海南州塔拉灘300萬千瓦光伏電站項目併網。該工程位於青海省海南州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一區兩園)光電園區內,I標段為120萬千瓦及Ⅱ標段為100萬千瓦,共布置162個子方陣,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電源項目。
  • 南網、林洋、大元國控等動作迅速 超2GW光伏平價項目完成備案
    該基地項目由國家電投集團黑龍江分公司投資27億元立項,去年5月20日,納入國家「2019年第一批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同年6月13日獲得省發改委批覆,並被列入省百大項目。走近基地... 2020-11-19 近日,永寧15萬千瓦光伏複合項目由寧夏自治區發改委批覆備案,標誌著寧夏公司取得該項目開發建設權。
  • ...國家電投、華能等7大央企光伏併網項目一覽!(1月1日至11月30日)
    青海省海南州塔拉灘300萬千瓦光伏電站項目9月26日12時28分,由中國能建西北建投承擔監理任務的青海省海南州塔拉灘300萬千瓦光伏電站項目併網。該工程位於青海省海南州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一區兩園)光電園區內,I標段為120萬千瓦及Ⅱ標段為100萬千瓦,共布置162個子方陣,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電源項目。
  • 新能源從「微不足道」到「舉足輕重」 平價讓「風光」行業更風光
    這也是未來10年,新能源能否徹底主導能源世界,以壓倒式的成本優勢讓煤炭、石油加速退出的關鍵。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光伏和陸上風電全面開啟平價時代。去年底,隨著我國提出2030年風電太陽能裝機達到12億千瓦以上目標,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路線圖日漸清晰。作為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已平價上網的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被賦予更重大的歷史使命。
  • 光熱發電重鎮——甘肅酒泉正傾力建設千億級清潔能源產業鏈
    「酒泉市作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開發利用示範區,已建成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百萬千瓦級光電基地,為國家能源安全和綠色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十四五』期間,酒泉市依然是全國清潔能源開發的主陣地、主戰場。」酒泉市委書記吳仰東日前表示。近年來,酒泉市裝備製造業和新增企業持續快跑。
  • 讓高質量發展「風光無限」——酒泉市清潔能源發展紀實
    謝沛宏2020年的11月,從位於酒泉市的中核匯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中核玉門黑崖子5萬千瓦風電平價上網示範項目傳來好消息——該項目在正式運行一年後,發電小時數達到3800小時,發電量1.9億千瓦時,成為我省建設風電項目以來發電量及發電小時數最多的風電場,為全省乃至全國發展風電平價項目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和技術保障,並為全國新能源風電平價上網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為新能源平價發展道路作出了積極探索
  • 光伏發電將開啟十年高速成長期!
    2018年應用領跑者項目中標電價已開始觸及發電側平價,青海省兩個基地最低中標電價已低於當地火電標杆電價,並全面低於當地風電上網電價。在用戶側方面,除蒙西、新疆、雲南、寧夏等地,全國其他省份售電價格已低於光伏LCOE測算結果,考慮到這些地區日照時間長,光照資源豐富,土地成本低,實際光伏LCOE會更低,因此光伏在用戶側基本實現平價。
  • 華能達拉特光伏發電領跑獎勵激勵基地2019年5號項目315Wp、425Wp...
    同時,按照3A級以上標準,打造「風光無限」的天崗湖旅遊景區,使得昔日偏僻荒涼之地呈現一幅賞心悅目的美景。該縣光伏發電...國家確定的光伏領跑者基地項目和2019、2020年競價項目全生...在這兩塊曾經孕育「革命先行」的土地上,現正扮演著「光伏先行」的角色——光伏發電技術領跑者基地,致力助推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發電示範基地的建設和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的實施。2019年6月,山西長治...
  • 10月新出光伏政策27項(國家+地方)
    10月備受業內關注的政策當屬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戶用光伏項目信息(2020年10月)》。文件指出,經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梳理統計,2020年9月新納入國家財政補貼規模戶用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30.1萬千瓦。截至2020年9月底,全國累計納入2020年國家財政補貼規模戶用光伏項目裝機容量為527.4萬千瓦。
  • 雲南發電量居全國第八位 到2025年昭通頁巖氣產量40億立方米年
    9月1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雲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系列新聞發布會——綠色能源產業、環保產業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我省著力推進把豐富的清潔能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努力建設全國綠色能源示範省;推進昭通頁巖氣開發,到2025年,昭通頁巖氣產量40億立方米年;著力打造綠色能源千億級產業,推進雲南生態示範省建設
  • 武漢打造世界級氫能城市 力爭2025年產值破千億元
    規劃建議方案顯示,3年內,將以武漢開發區為核心,打造「氫能汽車之都」,在研發層面實現制儲氫、膜電極、電堆等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2025年,力爭氫能燃料電池全產業鏈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成為世界級新型氫能城市。
  • 光伏新增9GW,風電11GW,江蘇省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
    近日,江蘇省能源局發布《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徵求意見稿》),明確充分發揮太陽能資源,到2025年底,全省光伏發電裝機達到26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與集中式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到12GW、14GW。
  • 推動發展新能源 無限風光在鹽城——國網鹽城供電公司服務新能源...
    目前,鹽城市海上風電產業以大豐風電產業園、射陽風電產業園、阜寧風電產業園、東臺市風電產業園為載體,多個園區被認定為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省特色產業集群、省特色產業基地和省特色產業園,新能源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特徵凸顯。  2、具備光伏產業資源。光伏產業是全球能源科技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 中國清潔能源示範省青海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建成
    ,標誌著中國清潔能源示範省青海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建成。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水電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得天獨厚,風資源居全國前列,可用於光伏、風電建設的荒漠化土地資源豐富,是中國重要的能源接續基地。2018年,中國官方批覆青海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目前,青海省可再生能源裝機佔比、發電量佔比、消納佔比居中國前列,能源發展成果豐碩。
  • 寧波打造全球矚目氫能產業基地 2025年投用1500輛燒氫車
    &nbsp&nbsp&nbsp&nbsp根據《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5年,建成加氫站20至25座,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突破1500輛,集聚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裝備企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