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納)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有關規定,將初評通過的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進行了公布。
昨日,記者從公示名單中獲悉,深圳共有14個項目榜上有名,包括1個項目在國家技術發明獎初評通過項目(通用項目)中建議等級為一等獎,3個項目在國家科技進步獎初評通過項目(通用項目)中建議等級為一等獎。
在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初評通過項目(通用項目)中,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劉正禮參與的「海洋深水淺層鑽井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項目,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李朝陽、葉燚、陳庚文參與的「血液細胞螢光成像染料的創製及應用」項目,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韋紅術參與的「海洋深水鑽探井控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鄭志彬參與的「物聯網系統數據安全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初評建議等級為二等獎。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王榮剛、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周建同參與的「超高清視頻多態基元編解碼關鍵技術」項目初評建議等級為一等獎。
在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初評通過項目(通用項目)中,深圳市得潤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的「LED封裝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合成與加工應用產業化成套技術」項目、悉地國際設計顧問(深圳)有限公司參與的「現代空間結構體系創新、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項目、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參與的「高場磁共振醫學影像設備自主研製與產業化」項目的初評建議等級均為一等獎。其中,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鄭海榮在「高場磁共振醫學影像設備自主研製與產業化」項目中主要完成人中位列首位,他本人曾獲頒2018年度深圳市科技獎「市長獎」。
此外,深圳華森建築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參與的「複雜受力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基礎理論及高性能結構體系關鍵技術」項目,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的「高性能電動汽車動力系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光大水務(深圳)有限公司參與的「城鎮汙水處理廠智能監控和優化運行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的「寬帶移動通信有源數字室內覆蓋QCell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參與的「超大容量智能骨幹路由器技術創新及產業化」項目,深圳市鐳神智能系統有限公司參與的「釐米級型譜化移動測量裝備關鍵技術及規模化工程應用」項目,在國家科技進步獎初評通過項目(通用項目)中建議等級均為二等獎。
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旨在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