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寫過一本書,叫做《在難搞的日子裡笑出聲音來》,很喜歡書裡面的兩句話,「有些事情就是這樣,一旦決定做了,就勇往直前大膽去做,如果沒有做就錯過了,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了。」還有一句話「就算是腳下的煤,都有被輪船裝上運走的那一刻,為什麼我要一直呆在這裡,每天做重複的事情呢」。
大鵬有兩個有名的朋友。嶽雲鵬是大鵬的好朋友,柳巖也是大鵬的好朋友,三個人都是各有所志,各有所成,各有所經歷。當年嶽雲鵬來到北京的時候,為了生活,做過服務生,也被人嘲笑過。柳巖出道是因為母親生病,為了獲得一個綜藝節目的獎金,報名參加意外走紅。
大鵬是因為心中有一團火焰,為了這團火和未來的路,他付出了青春。
十年前後
大鵬從東北吉林省的一座小城市來到北京,那時的董成鵬和每一個北漂的人相似,地下室,背著大包行李,蜷縮在北京霓虹的街頭、車站和地下室。
十年後,大鵬有了煎餅俠,《煎餅俠》上映的第十七天,票房就超過了十億。然後,大鵬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句話「媽,我好像要紅了」。
是的,就那個時候那個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屌絲男士董成鵬,火了。是啊,從頭到腳,大鵬都很普通,普通的沒有人相信他會火。
趙本上曾經這樣說過「大鵬扮演的角色都很貼切,很好看,但是只有一點,就是不像你自己。因為大鵬長的太普通了,不難看但也不好看」。
大鵬在自己的書裡《在難搞的日子裡笑出聲來》這樣說過:我的青春時光很普通,就像我這個人一樣,很普通。
小眼睛、略有些方的臉型、濃眉,有點內雙,不醜也不帥。但是大家就是記住了這個普通長相、普通父母、普通家庭的大鵬。
大鵬愛音樂
從《煎餅俠》到《縫紉機樂隊》,是大鵬對於自己內心的一種堅持。也是人生夢想的過度和逐步實現。《煎餅俠》對於大鵬來說室內成功的,《縫紉機樂隊》也是如此。
但是不同的是《煎餅俠》解決了大鵬的基本生活,提高大鵬生活水平。解決溫飽問題,還讓很多人知道了董成鵬這個人。
當一個人解決基本生活問題之後,就可以談自己弄得情懷了,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把兒時的夢想拿出來曬曬,實現以下。所以,這個時候《縫紉機樂隊》出現了
大鵬做這部音樂的影片一點也不好奇,因為,小時候大鵬就很喜歡音樂,13歲的時候,他就開始自己學習吉他,把高曉松、老狼作為自己的偶像,經常聽Beyong的歌曲。
大鵬是有天賦和才華的,從初中一直到高中,他寫了100多首原創歌曲,還組建一支與眾不同的「及格樂隊」。而且,在大學的時候,還獲得過吉林省的十大創作歌曲。
大鵬有野心,也想紅。大鵬曾經說過,自己不甘心過太平淡的生活,他把自己形容成一隻饑渴的獵豹,不停的尋找目標,調動全部的經歷,就是為了最後關鍵時刻的那一次飛躍。
在《煎餅俠》上映的前一天晚上,大鵬和大家這樣說:「我今年34歲,可以再拍20年的電影,那個時候我才54歲,我也什麼都來不及。」
當然來得及,當《縫紉機樂隊》上映和獲得較高票房的那一刻,我們就知道,大鵬提前又給了自己一個驚喜,在54歲之前,給了自己無限的可能。
現在影視圈電影很多
現在影視圈電影很多,但個人覺得好看的電影不多了,除了那些經典老片子《古惑仔》、《重慶的森林》、《霸王別姬》,以及近幾年的《後會無期》、《七月與安生》、《西虹市首富》、《哪吒之魔童降世》、《縫紉機樂隊》等影片,我沒有特別喜歡的影片。
一是因為現在大家都忙、忙著工作、學業,沒有時間和精力,願意去了解一部網際網路傳媒時代區域大抓的影片。
但是,不得不說《縫紉機樂隊》做到了與眾不同,做到了別具一格。
我很喜歡,大鵬在縫紉機裡叼著棒棒糖屌屌的樣子,看似很隨意,卻是心中有一二,步步為實現音樂夢想而努力。
我很喜歡,縫紉機裡那個帶著五星的白色帽子,因為那象徵著激情、生命、夢想和堅持。
我也很喜歡胡亮騎著自行車,一身破爛的衝上舞臺的那一刻。儘管那一幕很戲劇化,但是笑點可畏。刀口舔蜜,想樂就要付出代價。如果殘酷被雕砌成荒誕,那麼它就不是供你笑的,至少不僅僅是笑。
喜歡理縫紉機裡周冬雨演的麗麗,一身紋身,但是就是在做自己。
有些人一生都在追尋,但是不知道自己的想要。有些人,一生都在擁有,卻不知道什麼是快樂。有些人,一生都在效仿別人,卻不知道什麼是自己。
初心、搖滾、夢想、熱血,都是這部劇所帶給我們的,他告訴我們就算衣衫襤褸,也要愛我所愛,是沒有幾個敢做到的。他告訴我們沒有人敢賭上自己的青春和現實對抗。
但是想想,無論你多少歲,你都有意見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弄得夢想,比如小時候我們會為了自己喜歡事情全身心的投入,只是在生活打磨下不知道怎麼就沒有了自己的初心。也許人在每個人生時期的心都會被偷偷的換掉,然後越來越看不清自己。
但是別忘了,每個人的一生只是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的故事都是自己譜寫和結尾。
千言萬語,不如一看,明天周末,把《縫紉機樂隊》推薦給你。如果你看了告訴我你最喜歡的角色,或者分享好看的電影夠電影給我們
記得聽歌,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