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夏2》結束了,樂隊又要回家打工了

2020-11-26 虎嗅APP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終於在瑟瑟的秋風中結束了。


重塑雕像的權利用一首嚴謹精緻的「聖歌」重塑了樂隊的「唱詩班」,五條人也用一個最浪漫的醉酒儀式致敬了舞臺,留下了一個躁動又悠長的夏日回憶。


穿最閃的皮褲,甩最朋克的頭,搖最酷炫的吉他,在舞臺的每一個角落爬過滾過碾過,聲淚俱下地演唱每個人正在失去或已經失去的青春——


玩樂隊這個事情真的特別酷,除了在下臺後面對自己錢包的時候。



音樂人太窮了,沒點副業真的不行


在中國,玩音樂的大部分都是窮人,即便最開始不是,玩久了都會是。


根據中國傳媒大學的《2019中國音樂人生存狀況報告》,中國的全職音樂人佔比僅有一成,大多數人為了養家餬口都有兼職,以免理想和麵包兩邊都空蕩蕩。



而在收入方面,近半數音樂人月收入不足兩千元,月收入能達到1萬元以上的只有9.3%。



前陣子,曾憑《煎熬》一曲成名的鐵肺天后李佳薇,因被拍到在地產公司上班上了熱搜,但其實新褲子的彭磊,在早年也曾為了省下中介費,西裝革履地去應聘房產中介。


《奇葩說6》視頻截圖


刺蝟樂隊的三名成員也各有工作,主唱兼吉他手趙子健本身就是一名程式設計師,後來在搖滾圈揚名後,依然有粉絲在微博下面請教他關於程式設計師面試的日常。



深圳獨立音樂廠牌PUBLIC的主理人FatWay,曾跟過非常多的樂隊Live現場。他告訴記者,他就曾見過穿著商務裝來現場演出的樂手。


「他做金融業務,剛跑完一個小單子,西裝革履地演出完了,就一邊賣籤名周邊,給樂迷介紹細則,一邊用三臺手機同時在和客戶溝通合同。那樂手還是玩的重金屬,畫面看上去別有一番風味。」


可見,沒有鐵飯碗的音樂人,他們比一般人更渴望做斜槓青年。演出邀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上門來,若不默默經營一點固定的副業,生活真的捉襟見肘。


圖/搜狐數字之道整理


中國樂隊,一直奮鬥在貧困線邊緣


在外國成熟的音樂市場,演出是音樂人收入的主要途徑。但在中國,即便把餐館酒吧、live house、大型音樂節三種不同規模的演出場所都算上,也僅有三成音樂人有過演出經歷。


再者,在大多數時候,樂隊的演出都是很廉價的。即便是五條人,在2010年巡演時,他們在成都只賣出四張票,重慶也只賣出了六七張,巡演結束後一算,每人只掙了80塊錢,一頓酒的功夫就清零了,又只能勒緊褲頭過日子。


新京報「剝洋蔥」視頻截圖


PUBLIC的調音師ROCKY也回憶到,2017年時,康姆士在國內巡演,來到他們現場時,才售了2張票。但即使是臺下只有兩個觀眾,樂隊依然把整個set好好演完了,演完後就和工作人員喝到天亮。


這種窘迫的生存環境,從90年代末開始便如此。北京曾經的搖滾圈駐紮地「樹村」,見證了那個年代獨立樂隊艱辛的發展旅程。


那是搖滾樂綻放得最豐盛的地方,每天從早到晚,都是各種樂器「叮叮噹噹」混雜在一起的聲音。


樹村,曾藏著上百個樂隊的理想。圖/網絡


雖然只是一個坐落在北五環外的小村莊,但附近就是頤和園和迷笛音樂學校,自1997年起便吸引來了全國各地的搖滾青年。他們把它視之為烏託邦,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村裡房租低廉。


樹村的爛尾平房,每個月的房租只需要百來塊。因為擔心過度擾民,他們在房子的四周裹滿了隔音的棉被,又熱又悶,真的是單純的「用愛發電」。


木馬、痛仰、舌頭等樂隊都出自這個神奇的地方。紀錄片工作者孫志強曾拍下過一部紀錄片《自由的邊緣》,裡面就記錄了1999年到2000年間生活在樹村的110個樂隊樂手,開篇第一句就是:



彼時,這一片土地,這些平房下蝸居的人,都被邊緣化太久了。他們大多都穿著破洞牛仔褲,留著披肩的長髮,家裡亂糟糟但又充滿生氣。他們在那片自由的大地上,行走,唱歌,遊泳,打鬧,大喊大叫,過著窮開心的生活。



後來,樹村拆遷了,很多樂隊成員都相忘於江湖。運氣跑偏的可能混成了印象派畫家,更多的是回家理了個平頭,拿起了公文包,只有極少一部分的樂隊混出了名堂。


搖滾圈,為何難脫貧?


做樂隊為什麼這麼窮?一個成熟的樂隊,就意味著要抱團吃飯,要有穩定的排練時間,需要為深不見底的全套器材掏空老本,無論是時間還是人力成本都是極重的負擔。


而且,有些樂隊對自己要求嚴苛,創作周期漫長,像萬能青年旅店,一張專輯做十年。


雖說如今流媒體平臺越來越多,但音樂人並未因此脫貧致富,且半數音樂人無力獨自維權。《2019中國音樂人生存狀況報告》顯示,在歐美國家,音樂人會依託於集體管理組織,幫助他們管理作品和保護版權。但相比之下,中國沒有如此流暢且受信任的產業生態系統。


電影《縫紉機樂隊》截圖


再者,觀眾看樂隊演出這種消費習慣,在中國沒有得到良好的培養。而在國外,以墨爾本為例,每2周至少會舉辦464場現場音樂演出,在2017年,光是現場音樂會的收入大約為12.2億澳元。


中國的搖滾圈始終未能自如地賺錢,而且一接觸商業,就很容易遭受非議。就像《樂隊的夏天》,除了要面對吃瓜觀眾的無端猜疑之外,還會面臨圈裡人的不理解。



那麼,《樂夏》結束了,這些搖滾樂手又該何去何從?


FatWay認為,what happens in underground, stay in underground。「獨立與商業的紛爭從上世紀延續至今,依舊沒有很好的橋梁來銜接。而且許多濫竽充數、打著文化旗號但又不知其所以然的土味商人們,讓很多好的獨立音樂人被掩埋在人群中。」


他建議,大家有機會還是多聽音樂現場,買票支持獨立音樂,這樣才能讓更多好的音樂人走出來。中國音樂人職業化的瓶頸,就在於許多樂迷可能並不是愛音樂,更不會去深挖,大部分都只是隨波逐流,追逐流量藝人。


PUBLIC的Live現場


此外,若是樂隊能把自己打造成一種精神符號或一個IP,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走向,那麼即使暫時沒有新作品,也不至於家徒四壁。


像憑著一句「你會找到更好的工作」出圈的五條人,在揚名後迅速經營起了淘寶店鋪「五條人士多店」,開張3天就賣了40多萬。



整個店鋪風格就像他們的歌一樣,帶著鹹鹹的海風。一夜之間,兩千多個徽章和一千多件T恤被買空,就連一個簡單的塑膠袋周邊也能讓狂熱的粉絲熱淚盈眶。



誠然,能憑著綜藝節目出圈的樂隊只是小部分。能賺大錢的就更少了,大部分樂隊一表演結束,就要回家上班了。


但正如汪峰所言,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會養成一種最堅硬的盲從性,但是在樂隊那裡,能看到他們自己。這是很可貴的精神財富,因此應努力讓樂隊們不要臺上光鮮,臺下全是淚。如果他們一直受困於生存問題,只會有越來越多樂手不得不「繳械投降」,告別舞臺了。




相關焦點

  • 懂球帝專訪《樂夏》後海大鯊魚:哪怕會跌倒,也要一直奔跑
    後海大鯊魚在《樂夏》表演《心要野》丨節目組供圖《心要野》這張專輯被很多樂迷奉為神作,你們怎麼看這張專輯?付菡:其實這張專輯是我們一個新的轉折點。《猛獁》是後鯊在《樂夏》的首秀曲目丨節目組供圖《猛獁》這首歌開頭的大象叫聲的創意是怎麼想到的?付菡:這首歌特別有趣的就是其實整首歌都沒提到「猛獁」這個東西。
  • 《樂隊的夏天2》全方位觀看攻略,跟上潮流你也能做「道山...
    就在大家以為《樂隊的夏天2》(以下簡稱《樂夏2》)要正式更名為《樂隊的秋天》的時候,它終於開播了!從第一季結束那天算起,樂迷們等了350天,從官宣樂迷陣容和33支參賽樂隊開始,節目相關內容就頻登熱搜,看完了首播的兩期之後,大家終於可以喊出一句「爺青回」了~雖然《樂夏2》比以往來的晚了一些,但是熱度不減反升,霸佔了各種熱搜榜,周一上班不和同事們討論一下是五條人好笑還是福祿壽好哭,甚至會顯得格格不入~因此,如何正確觀看《樂夏2》不僅可以提升感官享受度,還能成為社交法寶!
  • 《樂隊的夏天2》總決賽汪峰來了,冠軍越來越明朗
    文章|影院咖啡屋《樂隊的夏天2》總決賽今晚開播,今年的這一季《樂隊的夏天》和去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冠軍一直不是太明晰。看過去年的節目的話,大家知道差不多去年賽程過半以後,在大家心目中冠軍已經非常的統一,就是彭磊的新褲子樂隊。
  • 《樂隊的夏天》給中國樂隊增加了三重厚度
    「樂隊人」群體的厚度在《樂夏》開播之前,不少人認為成熟樂隊競演的模式是走不通的。畢竟一方面此前《超級樂隊》(非韓國同名綜藝)和《中國樂隊》這兩檔節目收場都相當慘澹,而痛仰和子曰在《中國之星》裡也顯得格格不入;另一方面韓國《超級樂隊》開啟了新潮有趣的樂手拆分重組模式,並憑藉他們各自的高超技藝收穫了爆棚的口碑。
  • 《樂隊的夏天2》要來了,中國搖滾重新回到夏天了嗎?
    是的,《樂隊的夏天2》終於要開始了!近日,官方宣布了33支參賽樂隊陣容。樂夏在第一季雖然是一個新節目,但是節目的整體質量和觀眾反饋都很不錯,也向觀眾展示了中國樂隊的搖滾精神。到了第二季自然而然就有許多有實力的樂隊真香了。
  • 臨時換歌氣哭導演,老牌樂隊爆冷出局,不遵守規則的節目依然爆火
    歌荒結束,無處安放的心得以重燃——《樂隊的夏天2》儘管從「樂夏」等到「樂秋」。可口碑依然堅挺,豆瓣開分8.6。這個時代最接近於理想主義的娛樂節目或者換一種說法:《樂夏》是把理想主義「包裝」得最好的節目之一。形式上,《樂夏2》的目的性更強了。賽制愈加殘酷。
  • 汪峰點評《樂夏2》中的樂隊,竟艾特錯人,果然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導讀:近日,《樂隊的夏天2》在網絡上熱播。「水木年華」的淘汰也引起了網上熱議。「中年油膩」和「致敬青春」也成了熱詞。看了前兩期的汪峰老師也是感慨萬千,在社交平臺上長篇大論地點評了他欣賞的六支樂隊。然而,「成大事不拘小節」的汪峰老師居然艾特錯了好幾支樂隊的名字。網友們紛紛調侃評論,真是讓人啼笑皆非。汪峰老師這又是在拼熱搜嗎?娛樂圈會不會再次爆出大瓜奪走汪老師熱搜呢?哈哈,開個玩笑。汪峰老師估計在看到網友評論後,發現了自己的錯誤,編輯了好幾次,才把艾特的樂隊的網名改對。
  • 樂隊的夏天≠搖滾樂的夏天,那你覺得中國樂隊的夏天來到了嗎?
    上一期,曲響菌看了《樂隊的夏天2》後,寫了一些個人對中國搖滾樂現狀與未來的一些感想特別是一些網友的評論很專業,很有思想性和引導價值,曲響菌在想,如果《樂隊的夏天》裡的樂評人是你們這些人的話,那再怎麼的也能把《樂夏》的品位拉高一個層次,而不至於因為那些「油膩」的樂評人而被眾網友集體吐槽。
  • 《樂隊的夏天2》的好文案裡,全是我熱血的青春
    雖然已是秋風陣陣,每每看《樂隊的夏天》還是被樂隊的熱情所感染,覺得躁動的夏天還沒有結束。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節目裡留下的好文案。除了紅出圈的「科言科語」,「華言巧語」,還是有不少內容值得我們反覆體會。  說到整個樂夏季哪個樂隊最出圈,那必然是五條人,反覆被淘汰了一夏天,樂迷也撈了一夏天。
  • 木馬樂隊,舊城之王,孤絕而歸!
    2020年7月25日,木馬樂隊在《樂隊的夏天2》的現場,用一首《舊城之王》證明了自己還是當年的木馬,搖滾界的地下之王。《樂夏2》還未開播時,木馬樂隊,這個對大多數歌迷而言陌生又熟悉的詞彙就掛在了本季的各種宣傳語上。當年謝強想讓自己的名字成為樂隊的前綴,而多年過去,他卻還是帶著木馬樂隊這個名詞回歸。只是這隻木馬,少了醫生和火車司機的兒子,還是不是當年有著華麗皮毛的木馬,誰也不知道。
  • ...剛從《樂隊的夏天2》上鎩羽而歸的重慶本土樂隊「霓虹花園...
    「能成為33支樂隊我們很開心,也認識了很多特別好的新朋友。雖然我們並不服氣這個分數。」8月8日晚11點過,今夏最火的原創音樂綜藝《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最新一期剛結束,來自重慶的獨立搖滾樂隊「霓虹花園」就在微博上用這樣一段話作為了自己離開這個舞臺的告別宣言。樂迷、粉絲們「不服氣,現場見」的聲音很快就填滿了隨後的評論。
  • 農村有人打工十幾年,妻兒一直在家,每年過年回家幾天,這人好嗎
    一個男人在外打工十幾年,孩子老婆一直在家,每年過年回去一禮拜,這樣的男人是怎麼想的?這樣的現象,在農村是非常常見的,並不是非常稀奇的事情,特別是在貧窮山區和家裡有特殊原因的家庭更為常見。這個男人十幾年如一日,堅持在外打工掙錢,把妻子兒子放在農村老家,每年只是過年回家六七天,就要回到原來的崗位上上班掙錢。從事實上看,這個男人並不是拋家不顧的人。若是拋家不顧,妻子兒女和父母在家裡怎麼能生活,一家之主,掙的錢不拿回家,而安安穩穩地每年回家了過年嗎?否則,他的家裡要鬧個底朝天,要麼妻子早就離婚遠走高飛,要麼也要隨丈夫進城打工。
  • 為什麼北歐盛產重金屬樂隊?
    Metal Archives統計出的歐洲各國金屬樂隊密度在如此密集的金屬樂沃土中玩樂隊,尤其重金屬樂隊,對樂手琴技要求較高,需要大量時間進行練習,而北歐的年輕人們有的是時間去鑽研各種技巧。樂隊玩不下去了?解散後完全可以通過自學或培訓找到其他工作。人們不需要背負太多人際和社會上的壓力。經濟水平高,人民生活水平高。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音樂的創作是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層次。人有想表達的情感,腦子裡也有支撐表達的文化基礎,也引起了聽眾更大限度的共鳴。漫漫長夜,無心睡眠北歐人一年中要挨過半數的嚴寒,一些地區甚至會有極夜現象。
  • 《樂隊的夏天2》參賽名單,搖滾頂端才配玩樂隊?民謠掙扎求關注
    新生代強勢來襲,白皮書有望成為《樂隊的夏天2》主角除了那些資歷經驗頗深的樂隊,這次《樂隊的夏天2》也邀請了不少擁有旺盛生命力的年輕樂隊。白皮書樂隊,《樂隊的夏天》巡星計劃B組冠軍。這支樂隊主要是實驗電子加後朋克,旋律具有很強的攻擊性,樂夏巡星一首《老鼠》令人震撼。
  • 當看《樂夏2》時 我們應該向中國搖滾致敬什麼
    去年夏天,《樂隊的夏天》颳起了一陣樂隊浪潮,他們對音樂的無限熱愛讓我們認識了許多優秀樂手,也了解到了小眾的搖滾文化。今年,《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捲土重來,帶著全新的導師陣容:周迅 、大張偉 、張亞東、馬東,和33支樂隊,點燃這個盛夏。
  • 《樂隊的夏天2》《明日之子4》正面交鋒 這個夏天誰將爆火出圈?
    一檔是7月11日在騰訊視頻開播的《明日之子樂團季》(下文簡稱《明日之子4》),另外一檔是7月25日在愛奇藝開播的《樂隊的夏天2》。《明日之子4》經過三周的發酵漸漸火出圈層,《樂隊的夏天2》首播後,在朋友圈也有刷屏之勢。同為樂隊類綜藝,這兩檔綜藝誰將在這個夏天爆火出圈?
  •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當事人回家 周某現狀
    今妹也是一頭霧水,再一看  原來是「那個男人」要出獄了!  「打工這方面,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會做,就是偷這種東西,才能維持的了生活這樣子,進看守所感覺像回家一樣,在看守所裡的感覺比家裡感覺好多了!裡面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裡面的!」
  • 30個中國樂隊史上的「王炸」樂隊
    成員:黃家駒、黃貫中、黃家強、葉世榮NO.2不倒翁樂隊 1984不倒翁樂隊是內地第一支嘗試用電聲器演繹現代歌曲的樂隊,也是內地搖滾的開路人之一。不倒翁樂隊中的成員,後來都成為了中國搖滾界內的大神級人物。
  • HIFIVE發行|行動派樂隊《1994》紀念中國搖滾樂裡程碑上的英雄
    關於 一支樂隊的音樂故事來自南京 搖滾樂隊 成立於2018年他們是「行動派樂隊」主唱:孫斯劼 吉他:沈清越 吉他:駱心宇 >貝斯:潘博然 鼓手:仇亮一幫在而立之年和不惑之年中徘徊的中年人10多年前分別活躍在各個高校樂隊或地下樂隊之中,金屬樂深度中毒;如今都有著各自的生活,各自的工作,因為共同的愛好,重新走到了一起。
  • 皇后樂隊的樂與路--波西米亞狂想曲Rock you!
    長大之後才逐漸知道,演唱這首歌的樂隊原來叫做Queen(皇后樂隊),仿佛他們一直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是我們心中一份獨特的感動。皇后樂隊,影響了二十世紀後期幾乎所有的重金屬樂隊,它獨特的歌劇式搖滾給後來的前金屬搖滾指引了方向。他們華麗且獨具個性的舞臺表演也被萬人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