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地區擁有世界上比例最高的金屬樂隊。他們用怪誕的咆哮、浮凸的青筋和飽脹的音牆向世人宣告著:Metal forever!
The Metal Archives 是一個專業的音樂資訊網站,它們記錄了世界各國誕生過的金屬樂隊。在樂隊數量方面,還是美國、英國等藝術大國佔據鰲頭。但如果參考上人口數量的話,北歐人均擁有的樂隊數量卻高得嚇人。
Metal Archives統計出的歐洲各國金屬樂隊密度
在如此密集的金屬樂沃土中,北歐各國也發展出了各自的金屬風格。平日裡高冷寡言的北歐人,為何能創作出這麼多重金屬音樂?網易音樂本期《音樂史畫》帶大家一探究竟。
充足的自由時間
北歐五國是有名的高福利國家。教育水平高,國民的文化基礎水平高,與此同時生活壓力卻很小。在芬蘭,許多中學生下午3點就放學了。上班族一般每年有25天的年假,而在瑞典,父母還有490天的帶薪共享假期。所以北歐人有大量閒暇時間發展自己的愛好。玩樂隊,尤其重金屬樂隊,對樂手琴技要求較高,需要大量時間進行練習,而北歐的年輕人們有的是時間去鑽研各種技巧。
圖註:芬蘭的森林公園護林員有75%的工作都是在茫茫林海中搜救因拍專輯封面而迷路的金屬樂隊。
雄厚的經濟基礎
北歐的經濟環境也是金屬樂發展的一大優勢。他們既有足夠的時間也有相對充裕的金錢,來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吉他?上大牌。效果器,哪個貴用哪個吧。不用糾結有沒有錢來買樂器,也不用糾結有沒有合適的場所讓自己放學或下班後吼兩嗓子。
各國人均GDP排行(2016),北歐四國位均列前15
在完善的社會福利保障下,北歐人民選擇生活方向的餘地很大,不用擔心在為生活轉向時被餓死,一條路走不通,換一條就行了。樂隊玩不下去了?解散後完全可以通過自學或培訓找到其他工作。人們不需要背負太多人際和社會上的壓力。
經濟水平高,人民生活水平高。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音樂的創作是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層次。人有想表達的情感,腦子裡也有支撐表達的文化基礎,也引起了聽眾更大限度的共鳴。
漫漫長夜,無心睡眠
北歐人一年中要挨過半數的嚴寒,一些地區甚至會有極夜現象。自古以來的艱難的生存條件,甚至令北歐的神話傳說都比較黑暗。在寒冷的冬天,北歐人只能用各種花樣,來緩解一下內心的壓抑,而玩金屬樂無疑是其中最有效的解決方式之一。
文化與歷史
北歐歷史是一部海盜劫掠史。在北歐語系中,Viking(維京)一詞即指海盜,維京海盜崇尚武力,喜歡徵戰。
維京海盜形象
在基督教還未對當地文化產生動搖的時候,海盜們都以北歐神話中的眾神之王奧丁為心中的信仰,並指引他們爭戰沙場。然而後期基督教的入侵和同化作用,使這段歷史與海盜們一起沉入大海。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北歐誕生了一大批以維京文化為創作主題,崇拜奧丁、崇拜異教的極端金屬樂隊。他們在金屬樂中融合了北歐民族音樂,旋律優美激昂,樂風大氣。尤其是民謠金屬,歌詞大多以英雄詩史、神話故事為主題。年輕人們通過音樂抒發自己的情感,或對現實的不滿,或對祖先的崇拜,所以,很多金屬樂(尤其是黑金屬)都以反抗基督教而存在廣泛的民眾基礎。
當金錢有了,時間有了,選票有了,福利有了,什麼都有的時候,北歐人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所以金屬樂深深地紮根在這片神奇的土壤之中。而發展中國家很難有大量金屬樂隊,對於那些整日仍然需要為生活奔波操勞的打工一族來說,生活本身就是一場朋克一場黑金屬。
歡迎訂閱音樂頻道,看有料的音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