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禮輝:在我國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必須保證可靠性和安全性】中國...

2020-11-26 市商網

【李禮輝:在我國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必須保證可靠性和安全性】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11月25日在「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表示,在我國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必須要保證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李禮輝表示,法定數字貨幣有三方面好處,一是節省成本,防範假幣,強化支付系統的普惠特性;二是可以實時把握結構性的貨幣流通數據,由此精準調控貨幣供應總量;三是可以實時觀察和全程追蹤資金流信息,所以能加強反腐敗、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等管控。

*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相關焦點

  • 數字貨幣發展前景看好 三方面好處值得期待
    在今年的財經年會上,數字貨幣的應用與發展受到了格外關注。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曉春表示,由於數字經濟的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生活消費習慣變化,數字貨幣的應用會對貨幣流通等帶來一些新的變化,比如貨幣流通速度的加快,社會效率的提高等。同時,數字貨幣還可能降低貨幣的發行和管理成本。
  • 專家: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應減少中間環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7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寧迪)「我國央行數字貨幣還處在早期的技術驗證階段,至少還要經過成功的中期測試,才有可能大面積推廣。」對於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廣進度,在《財經》年會2021上,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作出這樣的判斷。
  • 李禮輝:Libra到底具有哪些顛覆性的潛力?
    Libra協會成員的投資和用戶購買Libra的法定貨幣,都將成為儲備金,用來支撐Libra的價值。Libra用儲備金進行低風險低回報的投資,與低波動率實體資產捆綁,以保持價值穩定。  Libra要達到西方國家的市場準入門檻,必須解決一些重大問題,主要是技術平臺的效率和可靠性,商業運行模式的可行性和透明度,金融合規管控的實現路徑和可信度。
  • 「法定貨幣」與「加密數字通證」的差異(上篇)
    1.法定貨幣由政府/國家本身發行,所以決定法定貨幣的價值是受各個發行國家的經濟狀況,社會需求、增長、政治穩定性等因素影響。在1930年以前,大多數法定貨幣都以黃金和白銀為後盾。2.所有人也必須認真的了解明白一個國家的貨幣以其合法的法定貨幣形式存在,這是代表一個國家的「金融主權」象徵,也是唯一一個國家可以接受的貨幣。舉例泰國的零售商不能以「歐元」或「美元」貼標商品的價格,這樣做都是非法的;所以同理加密數字通證也是一樣,少量個案可能偶爾聽見,但一開始多量,執法機構肯定介入,所以它必須是使用泰銖。
  • 貨幣數位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 要重視數字貨幣與數字鴻溝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張野:貨幣數位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野表示,貨幣的形式是與人類文明程度密切相關的,因此貨幣數位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數字貨幣在提升支付、撥付效率、打擊洗錢犯罪、降低貨幣製造管理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張野同時認為,在數字貨幣的設計上,要堅持幾個原則。一是貨幣的主權性,二是使用上的便利性,三是安全性,四是匿名性。
  • 九卦| 李禮輝:從二維走向三維,如何應對潛在風險挑戰?
    市場的要求特別在金融交易方面是越來越複雜,現在跨市場、跨機構、跨區域、跨國界的場景越來越多,比如在資產託管、供應鏈金融等業務領域,最理想是要搭建成滿足不同參與方實現實時共享、共管的要求,高速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標準系統,現在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的技術看到了一些進步。
  • 中國首推主權數字貨幣DCEP,央行的初心是什麼?
    我國央行的DCEP作為M0發行,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節省紙幣的發行成本。截至2019年12月,我國流通M0為7.72萬億,同比增長5.4%。目前紙幣、硬幣的印製、發行、流通、貯藏各個環節的成本都非常高,防偽、攜帶均有成本。央行的數字貨幣就能很好地在保持現鈔屬性和價值特徵的同時,又能夠滿足便捷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有助於完善支付體系,提升支付清算的效率。
  • 數字貨幣——貨幣的第四次革命
    國際清算銀行2020年1月發布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在其調查的全球66家央行中,約80%的央行在開展數字貨幣相關研究,其中40%已經從理論概念研究階段進入到了實驗和概念、相關理論驗證階段;約10%的央行已經在進行數字貨幣的開發和試點工作。從公開報導看,發達國家法定數字貨幣更側重個人隱私保護、系統安全和本國金融系統的穩定等;新興市場國家則更希望通過數字貨幣提高支付效率,增加流動性,增強本國貨幣主權等。
  • 電子支付時代,數字貨幣或成為未來支付體系利好
    在各歷史時期,生產力的發展催生新需求,而技術迭代推動貨幣從實物、金屬、紙幣等向電子和數字形態演變,以提高貨幣流通效率、改善消費者福利。近年來,網絡技術和行動支付快速發展,以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為基礎的支付工具逐步實現電子化和數位化。但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無法替代法定貨幣發揮價值尺度或記帳單位功能。
  • 市場對數字人民幣的天大誤解 請不要與支付寶、微信類比
    「微信和支付寶和數字人民幣不是一個維度上的,微信和支付寶是金融基礎設施,是錢包,而數字人民幣是支付工具,是錢包的內容。」央行數研所所長穆長春曾公開表示,數字人民幣與這些第三方支付機構並非是競爭關係。 根據央行的表述,數字人民幣是由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主要定位於流通中現金(M0),與普通的人民幣僅是形式上的不同。
  • 一本書讀懂數字貨幣 王騰鶴 辛泓睿 黃永彬編著 數字貨幣發展歷程
    通俗解讀數字貨幣發展歷程,匿名幣、穩定幣、央行數字貨幣的基本概念詳細介紹具有代表性的數字貨幣(比特幣、Libra天秤幣、USDT、石油幣)特別介紹我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作者介紹王騰鶴,區塊鏈行業早期投資者和從業者,多家企業鏈改顧問、公共關係顧問,《一本書讀懂區塊鏈》作者。
  • Libra:數字貨幣的原理、影響、機遇及挑戰
    其主要特徵包括:在組織架構方面,Libra的發行管理由非營利性、去中心化的協會實施,協會成員覆蓋支付、電信、區塊鏈等多個行業;在技術方面,與其他數字貨幣相比,Libra的三大核心技術(Move 程式語言、BFT共識機制、梅克爾樹數據結構)使其更具安全性與可靠性;在貨幣特徵方面,Libra儲備100%掛鈎一籃子銀行存款和短期國債,具有穩定性、低通貨膨脹率、全球普遍接受和可互換的優勢。
  • 央行數字貨幣試點落地北京 專家解析數字貨幣與電子支付區別
    央廣網北京1月2日消息(記者譚朕 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繼深圳、蘇州陸續試點央行數字貨幣以來,近期,由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試點落地北京。首個試點地為北京豐臺的一家咖啡店,獲得授權的消費者可以用數字人民幣錢包支付購買店內的各類商品。
  • 黃奇帆:不相信Libra會成功 最好的辦法是官方發行主權數字貨幣
    中國網財經10月28日訊 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聯合黃浦區政府以及各組委會成員機構推出、為期三天的首屆外灘金融峰會昨日在上海召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黃奇帆表示,在數字時代,有部分企業試圖通過發行比特幣、Libra挑戰主權貨幣,這種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的貨幣脫離了主權信用,發行基礎無法保證,幣值無法穩定,難以真正形成社會財富。
  • 不一定要靠區塊鏈,不同於電子支付,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
    此前的8月2日,央行召開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指出下半年一項重點工作就是加快推進我國法定數字貨幣(DC/EP)研發步伐,跟蹤研究國內外虛擬貨幣發展趨勢,繼續加強網際網路金融風險整治。可以設想,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發行數字貨幣,採用純區塊鏈架構無法實現零售所要求的高並發性能。所以最後我們決定央行層面應保持技術中性,不一定依賴某一種技術路線。」首先,中國是一個複雜的經濟體,人口教育程度以及對於智能終端的接受程度不一樣。在這種經濟體發行法定數字貨幣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如果採用單層運營架構,意味著央行要獨自面對所有公眾,會給央行帶來極大挑戰。
  • 數字人民幣手冊②雙層運營架構有何講究,錢包生態如何建設
    DC/EP項目計劃裡可能包含著若干種可以嘗試並推廣的支付產品,這些產品最後被命名為e-CNY,即數字人民幣。按照概念,數字人民幣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帳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帳戶鬆耦合功能,與紙鈔和硬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支持可控匿名。
  • 央行數字貨幣核心特性是法定性和數字性
    首先,報告指出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兩個核心特性是法定性和數字性,並不限制具體發行方式和所用技術。自2008年比特幣的概念被提出後,關於數字貨幣的討論主要分為三輪,第一輪是關於比特幣能否成為新一代法定貨幣;第二輪是Libra(全球首家大型網絡巨頭髮起的加密幣)推出後關於超主權貨幣的討論,是否有可能出現e-SDR(超主權數字儲備貨幣)功能貨幣;第三輪是當前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討論。
  • 深度解析央行數字貨幣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核心觀點一、央行數字貨幣的定位與內涵(一)法定數字貨幣,是指由中央銀行依法發行,具備無限法償性,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價值貯藏等功能的數位化形式貨幣。在M1貨幣統計口徑內,脫離了商業銀行的支付體系,又沒有成為第三方支付機構帳戶餘額的實物現金M0尚未數位化,不具有電子支付能力。(二)央行數字貨幣的定位法定數字貨幣,是指由中央銀行依法發行,具備無限法償性,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價值貯藏等功能的數位化形式貨幣。
  • 黃奇帆:央行可能推出的數字貨幣與比特幣完全不同,比特幣只是市場...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1月21日,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在北京開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可能推出的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跟區塊鏈概念中的比特幣有著本質的區別。他表示,現實當中,所謂比特幣的發明人中本聰本人到底是誰?
  • 三問數字人民幣:究竟是什麼?為何要推出?使用安全嗎?
    簡單來說,數字人民幣是法定貨幣的數位化形態,也就是我們手中人民幣紙鈔的數位化版本。數字人民幣和比特幣等數字代幣有什麼區別?法定數字貨幣與比特幣等數字代幣相比,兩者最關鍵的區別在於是否有國家信用背書,能否保證幣值穩定。就拿比特幣來說,幣值無法保持穩定,價格大幅波動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