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美國石油市場崩盤,馬來西亞是產油國卻還要進口石油是為何

2020-12-05 專注汽車資訊解說

2020年4月21日,這天是歷史性的一天,因為美國的西德克薩斯中間基原油(WestTexasIntermediate,簡稱WTI)期貨報價出現了史上首見的負值,一夜內狂瀉了超過300%,跌至最低每桶負40.32美元。在今時近期的工業時代裡,原油可以說是工業的命脈,是非常珍貴的能源,然美國油市史無前例的跌至負值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原油期貨的賣方需要給買方支付費用,更簡單來說就是賣家花錢來請小夥伴拿走自己的貨物,這是非常瘋狂的一件事,不是嗎?

當然原油價格下跌,當地所使用的燃油價格也會更便宜,如果不往更深一層思考,表面上來看,這還是件好事,但從經濟角度來看的話,這不一定是個能夠惠及人們的事情。雖然便宜的燃油價格可刺激小夥伴的消費,一般情況還會對馬來西亞的生產總值(GDP)起到了增長的作用,但這也只是體現在一般正常的情況。要知道,當地目前正處於抗疫的非常時期,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之下,停滯,當地對原油的需求已經驟減。

沒有了需求,但原油產量依舊,這導致過剩的原油只能收存在儲藏庫中,日復一日儲藏庫終將爆滿。正是因為這些跡象,投資方對原油失去信心,紛紛趕在合約的交割期前拋售原油期貨,最終導致油市崩盤。當然對於某些生產商而言,相比於停產或找地方儲存源源不斷開採出來的石油,花錢讓買家取走石油從長遠來看可能還代價低一些。

此外自油價狂瀉後,美國自上周開始已經停止了13%的鑽油臺工作,希望透過減少產量來拯救下跌的油價。但鑽油工作不是一個簡單的開關,數量並不會馬上減少,即便速度再快,也無法馬上解決馬來西亞的儲存庫面對原油過剩的問題。根據媒體的分析,油市的演變最終只會有兩個結局,一就是美國原油價格觸底,二就是疫情消散,經濟恢復,但照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原油價格還是會繼續往下探,因此比較有可能會發生的是前者。

讀到這裡,興許大家未必明白固中原由和接下來的連鎖效應。相信很多人問這對小夥伴有什麼影響、對馬來西亞有什麼影響?吶如果油價持續走低,影響是非常大的(當然國際油價過高也不是件好事),且讓小編娓娓道來。首先大家必須先了解,國際原油的定價都是以世界各主要產油區的標準油為基準。比如說,在紐約期交所,其原油期貨就是以WTI為基準油,所有在美國生產或銷往美國的原油,在計價時都以該油作為標準。

然而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卻不是以WTI、而是以同樣輕質低硫的北海布倫特(Brent)原油為基準油作價。1988年6月23日,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包括西北歐、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葉門等地區和地區,均以此為基準,由於這一期貨合約滿足了石油工業的需求,被認為是高度靈活地規避風險及進行交易的工具,也躋身於國際原油價格的三大基準。

由於布倫特原油和WTI在品質和價格上均非常接近,所以兩者近10年來的原油價格幾乎都處於同步狀態,無論是漲跌都如影隨形,但前者通常比後者低5%左右,這也是為什麼繼WTI崩盤之後,許多專家都推測布倫特原油將會是下一個受害者的原因。另外中東各大產油國生產的或從中東部署往亞洲的原油,其作價的基準油,既不是紐約的WTI,也非倫敦的布倫特原油,而是阿聯的高硫杜拜(Dubai)原油。

這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油價基準,由於油質問題,一般上杜拜原油會比WTI和布倫特原油便宜30%左右。吶問題來了相信大家城市問,馬來西亞既然是產油國,那麼當地的油價是以上述何者為準?首先馬來西亞出產的原油被稱之為Tapis,當地既不以WTI或布倫特原油為參照,也不以杜拜原油價格為基準,那是因為馬來西亞的Tapis原油品質是世界的頂端水平,品質還遠勝過WTI和布倫特。

在這之前,很多人誤以為,馬來西亞作為石油生產及出口國,若馬來西亞提煉本身生產的Tapis原油,即可生產較廉宜的石油產品如汽油及柴油,但實際問題是你會把相對較為珍貴的優質磚石當劣質磚石來糟蹋嗎?事實上,正因為Tapis原油是高等貨,以及價格昂貴的原產品,因此通過出口Tapis原油及進口品質較差的高硫原油的方式,馬來西亞可從中汲取最大利益及確保小夥伴獲得足夠的能源供應。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油價處於高峰時,馬來西亞的原油價格還登上了世界最高水平,這也是為什麼馬來西亞是產油國,卻還要進口石油的原因。簡單來說,當地高賣低買,從中賺了一筆差價,這筆交易絕對做得過。 順便提一提,馬來西亞一直以來有30%的收入都是靠石油,所以相對的,美國油市崩盤不多不少將會影響國際油價走勢,繼而連帶地影響到當地的Tapis原油價格,若油價不回穩,首當其衝的便是馬來西亞的財政能力。

其實Petronas早在2013年也曾解釋道,馬來西亞的石油提煉廠大多數屬於綜合性的提煉廠,能夠將較為廉宜的高硫原油提煉成適合馬來西亞消費的汽油及柴油,而其他地區也採行相同的方式,因此導致馬來西亞無法避免受到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的影響。

由於馬來西亞同時輸出及輸入不同的原油,因此當地無可避免地會受到原油價格的影響。隨著原油價格高漲,汽油產品價格會因為物流、設施及生產成本受到影響。;另外去年前朝希盟提呈的2020年預算案還是根據當時穩定的每桶62美元(RM261)油價所起草,因此油價暴跌並不是一件值得當地高興的事,實際上這是馬來西亞經濟危機的開端。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朱彤:「石油戰」如何收場 組建產油國三寡頭聯盟?
    首先,美國頁巖油產量的大幅增加使美國進口原油從2008年的日均995萬桶減少到2020年1月662萬桶,進口量減少33.5%,其中從沙特進口的原油從日均153萬桶下降到42萬桶,其佔美國進口總量也從2008年的15.4%減少到目前的6.3%。俄羅斯由於美國對其實施制裁,2020年1月俄羅斯對美國出口原油僅有9.9萬桶/日。其次,美國出口原油與沙特和俄羅斯爭奪歐洲和亞洲的市場。
  • 美國從石油進口國變出口國!國際石油與頁巖油大戰略是什麼?
    但是世界石油市場並不只有美國一個玩家,美國在石油市場的領導力也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絕對。石油市場除了美國會對其產生主要影響之外,世界上像中國和印度這樣的買家也會對國際石油市場造成一定影響,除此之外歐洲俄羅斯還有OPEC成員國,都是國際石油市場的主要玩家。其實玩法很簡單,就是買賣交易,但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國際利益,國際霸權和國際訴求,甚至是國際戰略利益。
  • 委內瑞拉為何需要進口美國石油——世界最大石油儲量國的無奈
    最近傳出來個事,說委內瑞拉已經從美國進口石油了。要知道委內瑞拉是世界上探明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有將近三千億桶,比沙特還要高。現在它居然要向美國進口石油,今天我們聊聊這個事。   委內瑞拉牽動著國內很多人的心,最近,不少媒體報導「委內瑞拉準備賴帳中國貸款」的事兒,網上也對此議論紛紛。
  • 石油!石油!從美國頁巖油革命到OPEC+減產談崩 能源博弈 激流暗湧!
    如果說,新冠疫情是無人預料到的黑天鵝,那麼OPEC減產談崩導致石油暴跌的這一巴掌,或許在2019年就已經開始蓄力了。2019年,美國頁巖油產量達到平均1787萬桶/日,正式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2019年下半年,美國正式實現了70年來首次能源淨出口,實現能源獨立,世界能源格局徹底改寫。
  • 中國石油進口與南海
    石油進口有33%來自非洲和大西洋,可能主要還是非洲;加上中東,有80%要經過馬六甲海峽。液化天然氣則有27%走龍目海峽和巽他海峽,其中大頭應該來自澳大利亞,但40%從其他方向過來,包括汶萊、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
  • 英媒:看不懂中國,明明是個石油大國,為何還要從國外進口?
    伴隨著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提升,我國也受到了許多國家的關注,就有英國媒體評價中國說:看不懂中國,明明是個石油大國,為何還要從國外進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英媒如此評價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眾所周知,石油是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的一種資源,其應用性非常廣泛,並且我國是一個生產製造的大國,對於石油的需求量是非常高的。
  • 中國進口沙特石油,無需假裝冤大頭
    世界各國進口原油的價格都是參考該地區市場基準價制定,不存在針對中國故意賣高價或對歐美國家故意賣低價的情況 作為一種自然資源,石油已經是一種標準化程度很高、被作為期貨市場交易對象的商品。
  • 委內瑞拉石油儲量世界第一,為何窮得連鈔票都印不起
    文/寂寞的紅酒委內瑞拉位於南美洲北部,加勒比海沿岸,是世界著名的產油國。按照石油儲量計算,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比沙特還要豐富,位居世界第一。在人們的印象中,產油國都是富得流油的土豪國家,比如沙特和科威特。
  • 2021-2025年中國石油化工行業預測分析
    世界石油市場艱難平衡,國際油價低於上年。國際油價整體水平低於上年,布倫特原油期貨均價64.2美元/桶,下降10.5%。全球經濟增速降至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世界石油需求增量也自2011年以來首次降至100萬桶/日以下。多個產油國被迫減產,世界石油供應量與需求量基本持平,全球石油市場艱難平衡。  全球天然氣需求增速放緩,LNG貿易規模快速擴張。
  • 美國已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開採國,第三大石油出口國,那中國呢?
    這就是說,即便沒有疫情,全球石油產量排名第四的加拿大,其石油產量都低於美國的石油出口量。 中東地區著名的產油國,阿聯、科威特,他們的石油日產量不到300萬桶,伊朗石油產量更是降至日均200萬桶以下。這些鼎鼎有名的產油國,其石油產量實際上是遠遠低於美國石油出口量的。 按產量來算,美國已經超過俄羅斯、沙特穩居全球第一。
  • 石油戰打了一年 OPEC為何打不死美國頁巖油
    美國頁巖油生產成本高達每桶30-60美元不等,而OPEC最大產油國沙國每桶產油成本僅10美元,為何OPEC至今尚未打贏這場石油大戰?  的確,美國產油量如今已自今年4月的每日960萬桶峰值下降。但相較於美國油田運作中的鑽油井數量已自去年高峰暴跌近2/3,美國油產卻只小幅減少。
  • 中東地區將對油價走勢產生更大影響-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
    當前,市場普遍預計,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大幅回升,但仍低於疫情前水平。市場研究機構大多預期,2021年國際油價僅會溫和上漲。新的一年,中東地區產油國在國際石油市場的份額預計將有所回升,歐佩克+減產協議和中東地緣政治形勢的變化將更多影響國際油價。
  • 做石油必讀:原油價格的歷史變動原因分析
    長期來看,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動力主要取決於供給和需求,短期內的價格波動會受到石油庫存變化、匯率變動、突發事件、政治事件、國際資本市場資金的短期流向、氣候異常、市場幹預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通過對供求關係造成衝擊或短期內改變投資者對供求關係的預期而對石油價格產生影響。  3.1 供給因素分析  3.1.1 石油儲量  石油產量必須以石油儲量為基礎。
  • 美國頁巖油正拆東牆補西牆,損失昂貴,外媒:美國石油可能是騙局
    因在OPEC產油國考慮減產之際,在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不斷擴大債務規模刺激生產下,石油供應增長超過了需求,市場對過剩產能的擔憂在不斷加劇,毫無疑問,油價不斷下跌雖符合目前美國當局的利益,但對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來說,隨著油產的增加但損失卻正在擴大。
  • 沙俄打響石油價格戰的背後:擊垮美國頁巖油?中國將獲得3大利好
    那麼,為何雙方在減產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呢?石油價格戰又會持續多久呢?高福利的沙特社會扛不住油價下跌,產業轉型需要大量資本此前,俄羅斯與以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籤署了長達3年的石油減產協議,而該協議將在今年3月底到期。
  • 西媒:美國原油儲量已超沙特 成世界第一大產油國
    報告指出,全球石油總儲量為2.1萬億桶,美國現有油田已發現及未知的可採儲量達到2640億桶,分布於6萬個油田當中,其中德克薩斯州的可採原油為600億桶。  參考消息網7月26日報導 西媒稱,水力壓裂技術作為一種石油開採技術的發展打破了全球原油市場的平衡,使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
  • 沙特上月增加對美出口,擔心歐佩克放水,美國不放棄徵收石油稅
    監督歐佩克據美國政府高級官員稱,即使在最新的歐佩克+供應協議之後,美國對石油進口的關稅也沒有被取消。在美國,公司已經在削減開支和閒置鑽機,川普將其稱為「自動」削減,以應對市場放緩而不是任何強制性的削減。沙特對美國出口石油低油價造成對美國頁巖油行業巨大破壞,以至於美國總統川普呼籲歐佩克產油國控制其產量。
  • 短短兩天 原油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短短兩天,原油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周五,市場還沉浸在OPEC+將於周一召開緊急會議的「衝擊」中,美國總統川普當天與石油企業高管召開了會議;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五與政府高級官員和石油行業高管召開了視頻會議……雖然普京表示,俄羅斯準備好與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主要產油國一道大幅削減石油產量,以阻止油價下跌。
  • 皮埃爾安度蘭德準確預測2020年石油危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今年,法國石油交易員皮埃爾安度蘭德(Pierre Andurand)因準確預測新冠病毒將引發油價跌破零的崩盤,一舉成為輿論焦點。安度蘭德是總部位於倫敦的安度蘭德對衝基金公司創始人,管理著兩隻基金價值數百萬美元。
  • 35億噸石油夠中國使用多少年?
    不用猜了,這個地方說的就是卡拉庫姆沙漠,沙漠中部有個「達瓦札巨洞」,也被很多人叫做「地獄之門」,這件事還要從前蘇聯說起:事實上,儘管我國是石油的主要生產國之一,但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目前對石油的進口依賴度甚至超過了70%的水平,比如,再2019年地時候,我國進口石油的體量就超過了5億噸,而我國石油產量也逼近2億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