礫(角礫)巖的一般特徵:
礫巖、角礫巖和沉積混雜巖合稱為粗碎屑巖,它是沉積巖中最粗的一類巖石,是母巖物理風化提供的最粗極碎屑而且一般搬運距離不遠,故研究礫巖的成分有助於很好地追溯物源。礫級碎屑含量多少才可稱粗碎屑巖?一般地,將礫石體積分數大於30%的巖石稱為粗碎屑巖。


礫巖的分類:
礫級含量 大於50%,為礫巖;礫級含量在30—50%,砂(泥)質礫巖礫級含量在5—30%,礫質砂巖或礫質泥巖礫級含量< 5%,含礫砂巖或含礫泥巖
粗碎屑巖的粒間填隙物質與砂巖相比,雜基粒度上限有所增高,通常為砂、粉砂和黏土物質,它與粗粒碎屑同時或大致同時沉積下來。膠結物常常是從真溶液或膠體溶液中沉澱出的一些化學物質,如方解石、綠泥石、二氧化矽、氫氧化鐵等。膠結物常是沉積期以後生成的。
礫(角礫)巖結構和構造
結構特徵: 礫狀結構或角礫狀結構 , 礫石的粒度、分選、磨圓和支撐特徵變化很大。構造特徵: 塊狀層理,交錯層理, 或正、反粒序層理。組成特徵: 礫石(以巖屑礫石為主), 砂級碎屑(巖屑,晶屑不等), 泥基, 膠結物。膠結物多為矽質、鈣質、鐵質或黏土質。粗碎屑巖的分類:
按主要礫石大小劃分
巨礫巖(Boulder conglomerate ):主要礫石粒徑超過250mm粗礫巖(Cobble conglomerate):主要礫石粒徑250-50mm中礫巖(Pebble conglomerate):主要礫石粒徑50-5mm細礫巖(Granule conglomerate):主要礫石粒徑5-2mm按礫石成分劃分:
單成分礫巖(Oligomict conglomerate):指礫石中超過75%石都為相同的成分,如75%以上都是石英巖或花崗巖、石灰巖等等。這時礫石的主要成分可直接參與命名,如石英巖礫巖、石灰巖角礫巖等。復成分礫巖(Polymict conglomerate):指沒有哪種成分的礫石超過了礫石的75%。按礫巖在剖面中的位置:
層間礫巖:整合地產於巖層中間底礫巖:分布於侵蝕面上按成因劃分:
河成礫巖、海成礫巖、冰川角礫巖、崩積角礫巖、巖溶角礫巖、構造角礫巖等常見的礫巖類型
石英巖礫巖:礫石以石英巖、燧石巖、脈石英等為主,中-細礫級,分選、磨圓較好,顆粒支撐。常見膠結物為石英、方解石、赤鐵礦等。
火山巖礫巖: 礫石主要為火山巖或火山凝灰巖,單成分或復成分,多中礫級,中等分選磨圓,常含砂基或混基,砂基成分與礫石成分相近,但有較多石英、長石單晶。膠結物通常為泥質、鈣質或鐵質。
石灰巖(角)礫巖:礫石以石灰巖為主或全部為石灰巖,粒度變化較大,可以為粗礫、中礫或細礫,多次角-次圓狀,分選好到差,可含較多泥基或混基,有時也可被方解石膠結。如巖溶角礫巖。
遼西凌源盆地鄧杖子組,成分為灰巖的礫巖(可見竹葉狀構造)
復成分礫巖: 礫石成分複雜,常見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混生,穩定和不穩定礫石比例不定,但不穩定礫石常常較多,圓度中等,分選中等到差。多泥基或混基。混基成分也很複雜。化學膠結物較少,有時有石英膠結物。
礫巖成因類型及主要沉積特徵
粗碎屑巖研究意義
1)底礫巖常作為沉積間斷的標誌和劃分地層的依據。
2)有助於了解地質發展歷史,如地殼運動情況、古氣候條件、冰川的存在等。
3)在古地理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4)有些礫巖本身就是礦石,如砂金礦。
5)未膠結或中等膠結的礫巖常常是含水層,也可以含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