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識】沉積巖

2021-01-20 西部生態治理

沉積巖的成因及分類特徵

沉積巖:沉積巖曾經有過另一個名稱,叫水成巖。組成沉積巖的物質是一些礫石、砂、粘土、灰泥和生物殘骸等鬆散物質(這些物質大多來自風化的巖石,其次是火山噴發物、有機物和來自宇宙的一些物質)。這些物質有的是溶解在水裡的。更多的則是被水搬運,它們逐年累月地集聚起來並沉積,最終壓實並變成了巖石。

沉積巖分布在地殼的表層。露出地面的面積約佔75%。沉積巖種類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頁巖、砂巖和石灰巖,它們佔沉積巖總數的95%。這三種巖石的分布隨沉積區的地質構造和古代地理位置不同而不一樣。總的說,頁巖最多,其次是砂巖,石灰巖數量最少。沉積巖地層中蘊藏著絕大部分礦產,如煤、石油、非金屬、金屬和稀有元素礦產等。

水和風將陸地上的泥沙,碎石等物質帶到江河湖海,這些物質一層層沉積下來,年長日久變成了巖石。

水和風將陸地上的泥沙,碎石等物質帶到江河湖海,這些物質一層層沉積下來,年長日久變成了巖石。

我們知道了沉積巖是由一些鬆散的物質經過沉積而形成的。這些鬆散的物質來自各個不同地方(如磷質巖中的磷來自海洋生物骨骸或陸地的鳥糞)、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化學成分、經歷過不同的化學變化過程等等。在形成沉積巖的漫長時間裡,它們中的物質還會發生這樣那樣的變化,生成各種各樣的巖石或礦物(如在強烈蒸發條件下,可出現石膏、硬石膏、石鹽、鎂鹽或鉀-鎂鹽,或天然鹼、蘇打等;如各種動植經沉積埋藏和細菌分解,可衍變為由碳、氫、氧不同比例聚合而成的有機酸、脂酸、醣、纖維素和有機碳等多種物質並最終構成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巖等的主要成分。此外,微生物或細菌活動的參與還可以造成一些自然硫、錳、鐵、銅、鉛、鋅、鈾等在沉積巖中的聚集)。火山噴發可以帶出多種元素,這些元素聚集到一起,可在沉積巖、沉積層內形成礦床。

沉積巖中含少量宇宙物質,如隕石、宇宙塵。宇宙塵的研究不僅可了解沉積巖本身,而且還可進一步了解各地質時代沉積巖形成時,天體可能發生的某些事件或變化。如在代表某一地質年代的沉積巖中,發現一層超乎尋常的宇宙物質,經過研究分析,科學家可以知道那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沉積巖中包含著很多地質變化的信息,甚至古代生物及宇宙發展變化的情況。它就像是一頁頁的地質歷史教科書。

沉積巖構成的壯麗景觀

沉積巖形成的過程中,地理、氣候等環境和大地構造種種變化化也會造成沉積巖的種種不同情況。陸地沉積巖的分布範圍要比海洋沉積巖分布範圍小得多。在乾旱古氣候條件下,會形成大面積的紅色沉積巖,這是由於沉積物中的氧化鐵容易氧化為三氧化二鐵。而潮溼氣候條件下,有機物質就會增多,較多的有機質進入沉積物中使沉積巖顏色成為暗灰或黑色。鹽類在炎熱乾旱氣候形成,煤炭則在溫暖潮溼氣候聚集。這都說明古氣候對沉積巖形成是有制約作用的。生物的進化、繁盛或衰亡也在沉積巖的形成中留下了印跡。如在石炭紀,全球性的植物繁茂,就形成了大量煤炭層。不同的水流條件形成不同的沉積或造成不同的結構構造。如從高處流向低處的水流不會改變方向,這就常形成一個方向層理的沉積區,比如江河的三角洲就是這種情況。在海邊,潮汐是來回往複流動的雙向水流,這樣就常形成另外一種交錯層理的濱海和潮汐沉積,等等。

人們可以根據沉積巖層面上表現出來的種種特徵來推斷過去發生沉積時的條件,判斷地層的順序等等。比如看沉積巖表面痕跡和堆積形態,可知道當初風、水流及波浪的運動方向等。沉積巖可簡單地分為2類:

一是陸源碎屑巖,主要由陸地巖石風化、剝蝕產生的各種碎屑物組成。按它們顆粒粗細不同又分為礫巖、砂巖、粉砂巖和泥質巖。

二是內積巖,主要指在盆地內沉積的。內積巖中有一種是我們所熟悉的,叫可燃有機巖(如煤、油頁巖)。

地殼

科學家把地球的構造分成三部分,最外一層叫地殼,地殼下面的一層叫地幔,地幔包著的就叫地核。如同我們所見到的一樣,因為有高山、盆地、峽谷、河湖海洋等,地殼的厚度是不均勻的。像青藏高原的地殼厚度可達65公裡多,而海洋下面的地殼卻只有薄薄的幾公裡。一般的講法為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約30公裡。大陸地殼上層的巖石大約為花崗閃長巖和閃長巖,下層巖石可能是麻粒巖和閃巖。海洋地殼是橄欖巖。據目前所知,地殼巖石的年齡絕大多數小於20多億年。這說明現在地殼的巖石不是地球形成時原有的樣子,而是以後由地球內部的物質通過火山活動與造山運動而形成的。

泥質巖

頁巖,是泥質巖的一種。顧名思義,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是沉積的泥土變成的巖石。說它是泥土變成的並不為過,因為一方面它們是由一些非常細小的顆粒組成,超過一半以上都是直徑小於0.0039毫米的,一方面又含有大量粘土。所以人們也稱它為粘土巖。事實上,它們在沒有變成巖石時或疏鬆時,就是粘土。頁巖是分布最為廣泛的一種沉積巖,約佔大陸沉積物的69%。它們能給我們提供很多地殼演化的信息。形成頁巖的物質大多是巖石風化中產生的細碎屑,這些碎屑被水流帶到盆地等低洼處沉積起來。

頁巖具有可塑性、耐火性、燒結性、吸水性等,被廣泛應用在多種工業中。有些頁巖中還存在一些金屬礦床如鎳、鉛等,還有的頁巖中含有有用氣體和焦油,被稱為油頁巖。泥質巖中還有一種叫高嶺石,也叫高嶺土。它的發現地在中國江西景德鎮附近的高嶺村。說到這裡你可能猜到了什麼吧。高嶺石就是製作陶瓷的原料,當然,它還有很多其他的用途呢。江西景德鎮、湖南衡陽、河北唐山、山東淄博等地都是優質高嶺石的產地,所以這些地方也就盛產陶瓷製品。

高嶺石

砂巖


在沉積巖中,除了泥質巖以外,最多的就要算是砂巖了。砂巖佔沉積巖總體積的四分之一。砂巖中半數以上是由砂粒構成的,這些砂粒的大小在2~0.0625毫米之間。因此,肉眼可見它們比泥質巖要粗糙得多。這些砂粒主要是石英,其次是長石、巖屑、白雲母、綠泥石、重礦物等。砂巖不但能夠告訴人們一些過去的地質信息,而且它還是石油、天然氣和地下水的聚集所(儲集層)許多砂巖都可以用來做磨料、玻璃原料和建築材料等。通常按砂巖中砂粒的大小來分類,如砂粒直徑在2~1毫米的,叫巨粒砂巖、1~0.5毫米的叫粗粒砂巖、 0.5~0.25毫米的叫中粒砂巖、0.25~0.125毫米的叫細粒砂巖、 0.125~0.0625毫米的叫微粒砂巖。同時,砂巖類型還可分為石英砂巖(石英含量高)、長石砂巖(長石含量超過25%)、巖屑砂巖(巖屑含量超過25%)等。

石灰巖

石灰巖也叫灰巖,它是主要由方解石組成的碳酸鹽巖。石灰巖成分中經常混入有白雲石、石膏、菱鎂礦、黃鐵礦、蛋白石、玉髓、石英、海綠石、螢石、磷酸鹽礦物等。此外還常含有粘土、石英碎屑、長石碎屑和其他重礦物碎屑。

石灰巖的主要類型有十多種,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有:疊層灰巖,遠古時期,一些能分泌粘液的藻類,通過分泌碳酸鈣,然後沉澱、捕獲和收集、粘結碳酸鹽顆粒物質而形成巖石;障積灰巖,是指海底含有的生物(鈣藻、海百合、層孔蟲、苔蘚蟲),通過自身的阻擋作用將碳酸鈣泥晶截獲並堆積而成。障積灰巖內部常見層狀晶洞構造和有根莖的生物化石。骨架灰巖,又稱生物礁灰巖。它是由珊瑚、石枝藻、層孔蟲、苔蘚蟲和厚殼蛤類等這些生物形成,這些生物的骨架將碳酸巖沉積物粘在一起,形成固定在海底上的堅硬的碳酸鹽巖礁。骨架灰巖通常在海底形成一個隆起,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珊瑚礁;白堊,是一種細粒白色疏鬆多孔易碎的石灰巖,質極純。它生成於溫暖海洋環境,沉積的厚度從幾十米到幾百米;結晶灰巖,一般就是我們常說的鐘乳石和石筍它是由水中的溶解的物質沉澱累積而形成的,是一種緻密的鈣質沉澱物,多產於石灰巖洞穴表面。

障積灰巖

石灰巖主要用於製造水泥和石灰及鋪路基石,冶金工業中作熔劑,環保中用於軟化飲用水及汙水處理,農業中作土壤調節劑、家禽飼料添加劑,還可用於輕工、化工、紡織、食品等工業。由於石灰巖容易溶解在水中,在石灰巖發育地區,常形成石林、溶洞等景觀,是寶貴的旅遊資源。

石膏

石膏為透明或半透明的結晶體,它是一種有重要商業價值的含水硫酸鹽礦物。多數晶體為板狀,少數呈柱狀。一般為白色至灰色,如果含其他雜質則可顯淡黃色、粉紅色或淺褐色等。無色透明的晶體稱透石膏;雪白色、半透明的細粒塊體稱雪花石膏;纖維狀集合體並具絹絲光澤的稱纖維石膏;光澤暗淡的疏鬆土狀集合體稱土石膏。我們平常所說的石膏其實是經過煅燒(煅燒是為了使礦物脫水,製成的熟石膏遇水後可再凝結)後得到的,俗稱熟石膏。熟石膏大量用於塑造各類模型和建築上的膠結材料。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就是用熟石膏做粘結物砌成的。在造紙、油漆的製造過程中,熟石膏被用作充填劑,此外熟石膏還在製取硫酸銨、生產矽酸鹽水泥的生產過程中充當緩凝劑、在冶煉鋅礦的做助熔劑等。土壤中施用石膏粉,能降低土壤的鹼性和改良土壤的結構。熟石膏還可作為中藥,有清涼解熱的功能。

石膏是由海洋滷水沉積的,潟湖(海邊低洼地因海水進入而形成的湖)盆地中沉積的石膏層,規模巨大,常與硬石膏、石鹽和鉀石鹽等共生。內陸鹽湖盆地由於水的不斷蒸發也會發生沉積並形成石膏礦床。硬石膏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還可以水化成石膏。中國的石膏礦儲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以湖北應城最為著名。

硬石膏

硬石膏也是晶體硫酸鹽礦物。晶體呈柱狀或厚板狀,集合體呈塊狀或纖維狀。無色、白色,如果含雜質則可變成淺灰色、淺藍色或淺紅色,具有玻璃光澤,暴露在地表時容易被水化而變成石膏。中國南京的周村出產此礦。硬石膏主要用於製造農肥和代替石膏作矽酸鹽水泥的緩凝劑。

石鹽

石鹽也是晶體礦物,純淨的石鹽無色透明或白色,含雜質時則可染成灰、黃、紅、黑等色。新鮮面呈玻璃光澤,受潮後表面呈油脂光澤。易溶於水,味鹹。晶形呈立方體,在立方體晶面上常有階梯狀凹陷。中國青海現代鹽湖中有些石鹽呈球珠狀,特稱珍珠鹽。集合體呈塊狀、粒狀、鍾乳狀或鹽華狀。石鹽是典型的化學沉積成因的礦物。在乾熱氣候條件下常沉積於各個地質年代的鹽湖和海濱淺水潟湖中,與鉀鹽、石膏等共生,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中國以柴達木盆地最為著名,四川、湖北、江西、江蘇也都有大規模的石鹽礦床。石鹽是重要的食品調料和防腐劑。它又是提取金屬鈉、氯氣,製造蘇打、鹽酸、鹼、等的重要原料。

鉀石鹽

鉀石鹽也稱鉀鹽,也是晶體。純淨的鉀石鹽無色透明或白色,含有雜質時可成紅、黃、藍等色。透熱輻射性能良好。易溶於水,味苦澀。鉀石鹽通常成緻密的粒狀。它的分布比石鹽少很多,通常與石膏礦在一起被發現,有的火山口附近也可見。中國雲南有此礦。鉀石鹽絕大部分用於製造鉀肥,部分用於提取鉀和製造鉀的化合物,是鉀的主要來源。無色透明的大晶體可用作光學材料。

煤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它其實是一種可燃的有機巖石,屬於原生化石燃料。煤是由大量有機物不完全分解並通過一系列化學變化而形成的。這一過程叫煤化作用。這一點在顯微鏡下可以得到驗證,在顯微鏡下,可以看見煤中一些石化了的植物組織、樹脂、花粉以及菌類和藻類等。煤化作用先期是形成泥煤,這一時期氣候溫和多雨,有廣闊的積水區覆蓋平坦而龐大的地面。這就為植物殘渣轉變成泥煤提供了有利條件。再過一段時間,地形發生變化,陸地下沉,海水淹沒陸地,其他沉積物開始堆積在泥煤之上形成沉積巖層。隨著被埋深度增加,溫度升高,泥煤發生變質作用,形成了煤。在這一過程中,掩埋時間長短、深度、壓力、溫度等的不同,最終形成的煤也不同。因此有褐煤、亞煙煤、煙煤和無煙煤之分。形成煤的時間有兩個階段,較早的是在二三億年前,較晚的是在數百萬至數千萬年前。構成煤的物質除了上述那些有機物外,還有其他一些無機物,如粘土、碳酸鹽、硫化物、石英等等。因此說,煤是多種有機物與無機物的混合物,是一種有機巖石而不是礦物。

煤是重要的能源,世界上所使用的能源中三分之一來自煤。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煤還成為重要的化工原料。

油頁巖

油頁巖,是一種能夠燃燒的有機巖石,如果把它放在密封的容器裡加熱,會得到頁巖油。油頁巖主要有灰褐色、褐黃色、深灰色、灰黑色,少數呈灰綠色或雜色,暗淡無光澤,但刻劃後會出現有光澤的油跡劃痕。油頁巖富有韌性,可以用刀切割,切成薄片的油頁巖還具彈性並可以直接點燃,燃燒時火焰很大並會發出瀝青味。

油頁巖中的有機質在顯微鏡下呈透明或半透明樣子,其中可發現少量還沒有完全腐爛分解完的生物遺體,人們管這叫作腐泥基質。油頁巖中的無機物質則主要是石英、粘土等。油頁巖的含油量並不都是一樣的,如果含油量過低就沒有工業開採價值了。一般含油量要大於百分之四五以上。油頁巖的發熱量不如煤,一般為煤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它們主要被用作煉油和作化工原料。

一般大家認為在遠古時期,沙子、淤泥和一些腐爛的生物有機質混在一起沉積到地下深處,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變化成為巖石形成油頁巖層。如我國撫順油頁巖礦區過去就是一個內陸湖,那裡的油頁巖中可見到一些小蟲、魚和植物的化石。

敬請關注礦業幫

點擊微信右上角彈出菜單,選擇「發送給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關注方法一:打開微信—添加朋友—查找(HJP8632155)—關注

關注方法二:打開微信—添加朋友—掃一掃—將手機對準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沉積巖:沉積巖的形成過程及一般特徵
    一、沉積巖的概念沉積巖是在地表和接近地表的條件下,在常溫常壓下由風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形成的物質經過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成巖作用形成的一類巖石。③生物作用——在石灰巖、矽質巖等沉積巖的形成過程中,生物作用很重要。④某些火山作用——指火山活動可形成大量火山碎屑,火山碎屑經過搬運、沉積和成巖作用後形成沉積巖(火山碎屑巖)。
  • 2017年巖土工程師考試《基礎知識》知識點:沉積巖
    沉積巖 (在地表分布約佔75%,體積約佔7.9%)  1、定義:母巖的風化物質、火山物質、有機物質以及宇宙物質等,經過水、風等介質搬運以後,在一定條件下沉積下來,再經過成巖作用形成的巖石。  2、沉積巖的物質組成:  沉積巖有兩部分組成:沉積物顆粒和膠結物。
  • 沉積巖:沉積巖的結構,構造,分類及主要類型
    沉積巖的結構沉積巖的整體結構可分為 5 種基本類型:1)碎屑結構:主要由礫、砂等較粗的陸源碎屑(或它生礦物顆粒)機械堆積形成。這些碎屑顆粒之間的物質稱為填隙物。2)泥狀結構:主要由極細小(泥級)的固態質點機械堆積形成。
  • 89張三大巖高清圖集:火山巖,沉積巖,變質巖!
    輝綠巖21鹼性輝長巖(橄欖石輝長二長巖)22輝長巖雲英巖27熔結凝灰巖28歪鹼正長巖>29微晶花崗巖30角斑巖二沉積巖專業知識關於九寨溝地震,你最好弄清楚這10件事!三大巖標本圖集(超全,超高清)!地質現象沉積現象不難,卻難得能解釋得這麼直觀!65種地質現象:聽過不一定見過,見到卻不一定認識!
  • 沉積巖的成因及分類?
    沉積巖是在地殼表層常溫條件下,由風化產物、有機物質和某些火山作用產生的物質,經搬運、沉積和成巖等一系列地質作用而形成的層狀巖石。沉積巖廣泛分布於地表,佔陸地面積的75%。  沉積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地質作用過程,一般可分為風化、搬運、沉積、硬結成巖等四個階段。
  • 沉積巖肉眼鑑定
    鑑定內容和方法:碎屑巖:礫巖、砂巖、粉砂巖  粘土巖:頁巖、泥巖化學巖及生物化學巖:碳酸鹽巖:石灰巖、泥灰巖、白雲巖;矽質巖;鐵質巖等火山碎屑巖:火山角礫巖、凝灰巖對照教材中所列沉積巖的主要鑑定特徵,在肉眼下藉助於放大鏡、小刀等觀察不同巖石類型的主要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特徵。
  • 沉積巖的結構
    【學員問題】沉積巖的結構?  【解答】沉積巖的結構主要有下列幾種。  ①碎屑結構  碎屑物質被膠結物粘結起來而形成的一種結構。按碎屑粒徑大小,將碎屑結構分為下列幾類:  礫狀結構碎屑粒徑>2mm.  砂質結構碎屑粒徑2.0~0.05mm.
  • 沉積巖層巖性分析
    沉積巖層巖性分析通過前寒武紀地層的地質巖性研究有可能進而編制古巖相圖,並且可以進步對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古地理進行再造。這樣,根據雅圖林巖石厚度的增加、巖層成分的相變和相互補充的古動力資料,在所研究地區發現了二個從早雅圖林期起就存在的雅圖林沉積區。在兩個沉積區,都觀察到前雅圖林基底坳陷的補償沉積作用強度(巖層厚度)和雅圖林沉積物類型之間有直接關係。相應地指出了這裡發育的雅圖林沉積物的主要類型。
  • 巖土工程知識輔導:沉積巖有哪些結構?
    沉積巖的結構主要有下列幾種。  ①碎屑結構  碎屑物質被膠結物粘結起來而形成的一種結構。按碎屑粒徑大小,將碎屑結構分為下列幾類:  礫狀結構碎屑粒徑>2mm.  砂質結構碎屑粒徑2.0~0.05mm.  粉砂質結構碎屑粒徑為0.05~0.005mm.
  • 它生沉積巖類:礫(角礫)巖
    礫(角礫)巖的一般特徵:礫巖、角礫巖和沉積混雜巖合稱為粗碎屑巖,它是沉積巖中最粗的一類巖石,是母巖物理風化提供的最粗極碎屑而且一般搬運距離不遠,故研究礫巖的成分有助於很好地追溯物源。礫級碎屑含量多少才可稱粗碎屑巖?
  • 沉積巖基本概念{定義、結構、構造、類型}
    由機械懸浮沉積作用或者膠體凝聚作用形成的巖石具有泥狀結構;由化學或生物化學沉積作用形成的巖石則為「晶粒結構」,由火山噴發作用形成的碎屑再經沉積作用所組成的巖石則由「火山碎屑結構」。沉積巖的構造有哪些?沉積巖具有各種各樣的層面、層理構造。常見的有水平層理、沙紋狀層理、交錯層理等。
  • 沉積巖的結構和構造究竟什麼樣?
    有問必答提個醒 沉積巖的結構如何?構造如何? 答: 沉積巖的結構: 碎屑結構、泥質結構、化學結構、生物結構等。
  • 它生沉積巖類:粉砂巖和泥質巖
    粉砂巖多由牽引流的底懸浮物(較粗的懸浮物)在弱水動力條件下沉積後再經成巖作用改造而形成。 炭質粉砂巖:粉砂級顆粒與有機質和泥質共生,顏色深,多為淺湖、湖沼或前三角洲沉積。泥級質點(主要指黏土礦物)體積分數超過50%的沉積巖稱泥質巖。泥質巖與粉砂巖一起(即細碎屑巖)可佔整個沉積記錄的50%以上,位居第一。
  • 史上最精彩的沉積知識圖解!
    小桔採集海量圖片,從沉積物的形成、沉積作用、沉積巖以及沉積巖反映的沉積環境四個方面,帶大家領略一下關於沉積的奧秘。二 沉積作用經過上述一系列過程,鬆散的沉積物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被埋藏,經壓實和膠結等成巖作用就會形成沉積巖。
  • B站南極直播:沉積巖採樣破紀錄,新獲魚類標本超280尾
    科考隊還進行了海底沉積巖採樣,獲取了18.36米長的海底沉積巖柱狀樣本,打破我國南極科考沉積巖樣本採集長度紀錄。在「南極萬象雲講堂」環節,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隊大洋考察隊隊長羅光富、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鄧文洪等多位南極專家還對南極的鳥類、海洋生物、建築、醫學等知識等作了生動科普。兩個多小時的直播,峰值人氣達到140多萬,在歡樂的彈幕中圓滿結束。首屆「南極科普日」主題活動旨在普及南極科學考察知識,激發了年輕人對南極科考和科學探索的熱情。
  • 它生沉積巖類:陸源碎屑巖的組分和結構
    他生沉積巖類: 指主要由它生礦物構成的沉積巖。主要包括陸源碎屑巖和火山碎屑巖。陸源碎屑巖:指主要由母巖風化的碎屑物質和不溶殘餘物質經搬運、沉積和成巖作用之後形成的沉積巖,其中碎屑顆粒佔50%之上。>陸源碎屑巖的主要組分1)碎屑顆粒相當於碎屑巖中的骨架,包括:礦物碎屑(石英、長石、雲母、重礦物等)巖石碎屑(花崗巖巖屑、噴出巖巖屑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張旭——柴西北區新近系湖相細粒沉積巖油氣...
    柴西地區在古近紀—新近紀為鹹化湖盆沉積,其烴源巖形成、生烴演化及油氣藏形成均與鹹化湖盆的演化有著緊密聯繫。其新近紀沉積形成的細粒沉積巖獨具特點:鹹化湖盆沉積、有機質豐度不高、熱演化程度不高、有機質轉換率較高,而生烴轉化率較高的烴源巖是中國陸相緻密油優質烴源巖發育的一種主要類型。柴西地區新近系細粒沉積巖(泥頁巖、泥質粉砂巖等)主要發育在柴西北區,厚度大,分布範圍廣,具有較好的非常規油氣資源潛力。
  • 沉積巖的兩大特徵:具有明顯的層理構造和含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
    沉積巖形成的丹霞地貌根據巖石的成因來劃分,我們可以把巖石分為巖漿巖、變質巖和沉積巖三大類。其中巖漿巖是指由於巖漿冷卻凝結而形成的巖石,可以分為侵入巖和噴出巖;變質巖是指巖石在溫度和壓力的作用下,多是高溫高壓的作用下發生變質作用,巖性發生改變,從而形成變質巖。
  • 「圖書推薦」高含硫氣藏硫沉積和水-巖反應機理研究
    科學出版社郭肖等 著內容介紹《高含硫氣藏硫沉積和水-巖反應機理研究》全面系統闡述了高含硫氣藏的流體性質、硫沉積實驗、酸性氣體-水-巖反應機理及反應動力學、水-巖反應和硫沉積對儲層物性的影響、高含硫氣藏氣固耦合滲流數值模擬以及酸性氣體-水-巖反應對物性影響的數值模擬研究。
  • 巖石篇—沉積巖—角礫巖
    術語角礫巖breccia 沉積碎屑巖的一種。由大於2毫米的稜角狀的礫石膠結而成。組成角礫巖的碎屑物質,一般因原地堆積或搬運距離很短,因此磨圓度極低,分選很差,形狀各異,稜角分明 。按形成原因可分為巖溶角礫巖、火山角礫巖、山麓堆積角礫巖、冰川角礫巖、斷層角礫巖(亦稱構造角礫巖)、成巖角礫巖以及隕石撞擊角礫巖等。研究角礫巖可幫助恢復古地理環境,推斷構造變動,有些礦產與角礫巖有關。角礫巖能很好反映母巖成分和性質,它與母巖關係較礫巖更為密切。按成因,角礫巖可分為殘積的、層間的、泥石流的、崩塌的、成巖的、構造的和火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