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推薦」高含硫氣藏硫沉積和水-巖反應機理研究

2020-09-09 礦冶園

科學出版社

郭肖等 著

內容介紹

《高含硫氣藏硫沉積和水-巖反應機理研究》全面系統闡述了高含硫氣藏的流體性質、硫沉積實驗、酸性氣體-水-巖反應機理及反應動力學、水-巖反應和硫沉積對儲層物性的影響、高含硫氣藏氣固耦合滲流數值模擬以及酸性氣體-水-巖反應對物性影響的數值模擬研究。

部分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高含硫氣藏區域分布 1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3

第2章 高含硫氣藏流體性質 8

2.1 天然氣的組成與分類 8

2.2 H2S和CO2氣體的物理化學性質 9

2.3 含H2S和CO2天然氣的主要性質 10

第3章 高含硫氣藏硫沉積 29

3.1 硫沉積機理 29

3.2 元素硫沉積 34

3.3 高含硫氣藏微觀滲流實驗研究 42

3.4 硫沉積解堵技術 51

第4章 酸性氣體-水-巖反應機理及反應動力學 53

4.1 酸性氣體在地層水中的溶解度研究 53

4.2 酸性氣體在水中的反應機理研究 56

4.3 水-巖相互作用機理 59

4.4 反應溶質的運移及離子濃度變化 69

4.5 酸性氣體-水-巖反應對儲層物性的影響 70

第5章 高含硫氣藏水-巖反應實驗 74

5.1 實驗材料 74

5.2 實驗設備 75

5.3 實驗條件 76

5.4 實驗步驟 76

5.5 巖心質量變化 77

5.6 巖心組分分析——XRD測試 78

5.7 巖心結構分析——電鏡掃描測試 82

5.8 水樣離子組分分析 83

5.9 巖心孔隙度、滲透率變化 84

第6章 水-巖反應和硫沉積對儲層物性的影響 86

6.1 數學模型建立 86

6.2 水-巖反應和硫沉積對地層孔隙度的影響 89

6.3 水-巖反應和硫沉積對儲層滲透率的影響 92

第7章 高含硫氣藏氣固耦合滲流數值模擬 95

7.1 氣固耦合綜合數學模型建立 95

7.2 數值模型 100

7.3 實例應用 107

第8章 酸性氣體-水-巖反應數值模擬 110

8.1 CMG-GEM軟體簡介 110

8.2 模型的建立 110

8.3 酸性氣藏儲層物性變化影響因素分析 113

相關焦點

  • 富硫有機正極材料問世 為鋰硫電池提供高容量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一種線性分子富硫有機材料,可作為鋰硫電池的硫正極。四甲基二硫代秋蘭姆-硫 (TMTD-S)正極材料,在0.2C(1C=1061mAh/g)下,提供685mAh/g的初始容量,並能在200次循環後,保持540mAh/g的容量。
  • 「論文推薦」唐旭:煤巖的納微力學特性研究:以Pocahontas煤巖為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儘管利用原子力顯微鏡峰值力輕敲模式表徵多孔介質納微力學特性已經廣泛應用於其他領域,在煤巖研究領域,原子力顯微鏡僅限於應用在表徵煤巖的納微形貌及電學特性研究,目前少有其應用在煤巖納微尺度力學特性表徵的報導。
  • 王振彪等:超深超高壓裂縫性緻密砂巖氣藏高效開發技術——以塔裡木...
    、滲流機理研究及對水侵的預測和治理等方面面臨諸多難題。   2.5 滲流機理的研究難,裂縫性水侵預測和治理難   克拉蘇氣田的地層壓力超高(90 ~ 136 MPa),且基質緻密,已有的實驗裝置無法滿足地層條件下滲流實驗要求,造成滲流機理的研究難度大。
  • 硫的物理化學實驗反應研究
    硫的比重是2.07克/釐米3,約是相同體積的水重量的兩倍.它不溶於水,但容易溶解在二硫化碳裡硫的化學性質硫的化學性質在許多方面和氧相似,只是不如氧活潑.硫也很容易跟氫氣、幾乎所有的金屬(金和鉑除外)以及某些非金屬直接化合,但化合時反應常不如氧那樣劇烈.例如硫的蒸氣在高溫時能跟氫氣直接化合生成硫化氫(H2S)氣體:
  • 【長知識】沉積巖
    組成沉積巖的物質是一些礫石、砂、粘土、灰泥和生物殘骸等鬆散物質(這些物質大多來自風化的巖石,其次是火山噴發物、有機物和來自宇宙的一些物質)。這些物質有的是溶解在水裡的。更多的則是被水搬運,它們逐年累月地集聚起來並沉積,最終壓實並變成了巖石。沉積巖分布在地殼的表層。露出地面的面積約佔75%。沉積巖種類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頁巖、砂巖和石灰巖,它們佔沉積巖總數的95%。
  • 力學所等在頁巖氣藏氣水流動機理研究中取得進展
    頁巖氣藏具有獨特的存儲和低滲特徵,水平井完井和水力壓裂技術是開發頁巖氣藏的關鍵技術。但在水力壓裂過程中,只有少部分的壓裂液在清洗階段被回收,大部分壓裂液滯留在頁巖地層中,水鎖問題嚴重影響著頁巖氣藏的有效開發。開展頁巖氣藏氣水流動機理研究,對頁巖氣藏的高效開發具有重要理論指導意義。
  • 一步氣相合成透明高折射率含硫聚合物
    >提出了一種獨特的一步氣相合成工藝,稱為硫化學氣相沉積(sCVD),直接利用單質硫(作為高摩爾折射官能團)生成高穩定、超高折射率(n> 1.9)的聚合物(SCPs)。沉積過程中,單質硫與乙烯基單體進行氣相自由基聚合,得到厚度和硫含量可控、折射率高達1.91的聚合物膜。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高折射率薄膜在整個可見範圍內顯示了前所未有的光學透明度。 sCVD的整個過程中不需要任何其他溶劑,添加劑或催化劑。
  • 它生沉積巖類:粉砂巖和泥質巖
    泥質巖與粉砂巖一起(即細碎屑巖)可佔整個沉積記錄的50%以上,位居第一。可沉積在各種大陸、海洋和其間的過渡環境中。1.泥質巖一般特徵常見的泥質巖都是比較穩定的層狀,常與砂巖、粉砂巖共生。互層狀、或作為背景沉積、或與粉砂巖構成單調重複的沉積序列、或在中粗碎屑巖內以條帶狀產出。1)泥質巖的顏色:泥質巖顏色與沉積或成巖地球化學環境密切相關,如黑色代表還原環境和有機質含量高,紅色代表氧化環境,藍綠色代表無機還原環境.
  • 前沿研究丨陸上超深層油氣勘探理論進展與關鍵技術
    文章表明,我國在超深層碳酸鹽巖和碎屑巖中發現了(超)大型油(氣)田,其中的油氣來源於多元供烴和多期充注。由於低地溫梯度或超壓作用,在超深層仍然可發育液態烴。而由於深部烴-水-巖反應或深源氣體的加入,超深層天然氣組分呈複雜化特徵。這些油氣主要儲存於原始高能礁灘或砂體沉積體中,它們具有較高的原始孔隙度。
  • 沉積巖:沉積巖的形成過程及一般特徵
    一、沉積巖的概念沉積巖是在地表和接近地表的條件下,在常溫常壓下由風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形成的物質經過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成巖作用形成的一類巖石。③生物作用——在石灰巖、矽質巖等沉積巖的形成過程中,生物作用很重要。④某些火山作用——指火山活動可形成大量火山碎屑,火山碎屑經過搬運、沉積和成巖作用後形成沉積巖(火山碎屑巖)。
  • 不同價態含硫物質的轉化
    、二氧化硫和水,濃硫酸只表現強氧化性;濃硫酸與氧化鋁反應表現的是酸性);你做對了嗎?今天一起來繼續分享不同價態的含硫物質之間的轉化。一.硫元素的存在1.硫元素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是植物生長不可缺少的元素,組成生命體的蛋白質中含有硫元素。2.自然界中游離態的硫存在於火山口附近或地殼的巖層裡,煤中也含有少量硫。
  • 「達觀」銅綠微囊藻在多孔介質中的遷移和沉積行為研究
    啟動「達觀」頂級文獻分享欄目(取自於晉•陸雲「妙萬物以達觀」)、每兩周更新一期。本欄目將長期遴選研究生分享自己在「研」途中遇到的心動頂級「文獻」或個人發表的高影響力文章,通過雲端讓研究「僧」尋找「修行」途中科學魅力與智慧之光。
  • 新疆發現千億立方米氣藏 氣藏是什麼意思氣藏有什麼用
    三是分層次開展盆地基礎、整體、目標研究,以理論突破推進勘探發現。第四,整體部署,分步實施,重點突破,突出主攻區勘探,加強接替區勘探,加快天然氣突破,每年整理十餘項風險戰略目標,力爭每年2-3項重大突破,做好國內原油增產儲備主力。
  • 沉積巖:沉積巖的結構,構造,分類及主要類型
    沉積巖的結構沉積巖的整體結構可分為 5 種基本類型:1)碎屑結構:主要由礫、砂等較粗的陸源碎屑(或它生礦物顆粒)機械堆積形成。這些碎屑顆粒之間的物質稱為填隙物。2)泥狀結構:主要由極細小(泥級)的固態質點機械堆積形成。
  • 沉積巖肉眼鑑定
    鑑定內容和方法:碎屑巖:礫巖、砂巖、粉砂巖  粘土巖:頁巖、泥巖化學巖及生物化學巖:碳酸鹽巖:石灰巖、泥灰巖、白雲巖;矽質巖;鐵質巖等火山碎屑巖:火山角礫巖、凝灰巖對照教材中所列沉積巖的主要鑑定特徵,在肉眼下藉助於放大鏡、小刀等觀察不同巖石類型的主要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特徵。
  • 自然子刊:農業用硫已取代化石燃料成為環境中硫的最大來源
    長期向農作物中施用含硫肥料和殺蟲劑,可能會對土壤和下遊水生生態系統健康造成過去在受酸雨侵蝕地區觀察到的類似結果。硫是一種天然元素,也是重要的植物營養素,有助於植物吸收氮元素,長期以來作為農作物肥料和殺蟲劑以提升作物產量,保障作物良好生長。
  • 「雙硫侖樣反應」藥物三問
    這種反應被稱為 「雙硫侖樣反應」。雙硫侖(disulfiram)是一種戒酒藥物,服用該藥後即使飲用少量的酒,身體也會產生嚴重不適,而達到戒酒的目的。雙硫侖的作用機制在於——雙硫侖在與乙醇聯用時可抑制肝臟中的乙醛脫氫酶,使乙醇在體內氧化為乙醛後,不能再繼續分解氧化,導致體內乙醛蓄積而產生一系列反應。
  • 極性有機硫化物的成因研究獲進展
    沉積有機質中往往含有豐富的有機硫化物,除了只含硫的常見硫化物如硫醚、四氫噻吩、噻吩和苯並噻吩之外,還包含一些包含其他雜原子(如含N或O)的有機硫化物
  • 石油和天然氣的成因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張旭——柴西北區新近系湖相細粒沉積巖油氣...
    隨著頁巖油氣、緻密油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研究的迅速發展,中國學者針對細粒沉積巖油氣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近年來,國內研究多集中在泥頁巖的沉積演化、空間展布、生烴條件、儲層物性特徵、含氣特徵、吸附機理、成藏規律研究,並且在南方揚子地區古生代海相地層中已經取得了頁巖氣勘探突破,在海陸過渡相泥頁巖中也逐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