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量子計算研究取得突破,科學家可以控制單個原子 | 每日安全資訊

2021-02-13 Linux中國

IBM 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突破,它展示了一種控制單個原子量子行為的方法。這一發現為量子計算展示了一個新的基石。研究小組演示了利用單個原子作為量子信息處理的量子位。量子位是量子計算機處理信息能力的基本要素。IBM 的突破標誌著使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首次實現了單原子量子位。STM 可以對每個原子量子位成像並定位,以精確控制附近量子位原子的排列。

STM 工作原理是掃描表面附近的超銳利針尖來感知單個原子的排列,並且針尖可以將原子拉動或攜帶到所需的排列中。計算機中信息的基本單位是一個值為 「0」 或 「1」 的位。量子位可以是同時稱為疊加狀態的 「0」 或 「1」。狀態是量子力學的基本特徵。  IBM 使用稱為「自旋」的鈦原子量子特性來表示一個量子比特。自旋特性使每個鈦原子具有磁性,因此它的行為就像一個小小的指南針。

每個鈦原子都有一個南北磁極,兩個磁取向定義了量子位的 「0」 或 「1」。IBM將鈦原子放在選定的超薄氧化鎂表面上,以保護其磁性並展示其量子個性。科學家們隨後將高頻無線電波,微波,應用於原子。微波來自顯微鏡的頂端,使研究小組能夠控制原子的方向。當調諧到正確的頻率時,鈦原子會執行一個「量子舞蹈」,其磁極繞著所需方向旋轉並結束。這種舞蹈,或稱拉比振蕩,非常快,需要20納秒才能使量子位來迴轉動。原子以二進位 「0」 或 「1」 結尾,這取決於無線電波的作用時間。

來源:cnBeta.COM

更多資訊

微軟建議用戶忽略更新 KB4523786,因其包含根本不需要更新的內容

幾天前,微軟為 Windows 10 May 2019 Update(Windows 10 版本 1903)設備發布了新的累積更新 KB4522355(作業系統內部版本 18362.449),其中包括與微軟講述人,Windows 搜索索引,VPN連接,睡眠轉換問題等相關的多個錯誤修復。

來源:cnBeta.COM
詳情連結:https://www.dbsec.cn/blog/article/5303.html

17 款 iPhone 惡意軟體從蘋果 App Store 被移除

蘋果公司證實,在成功躲過蘋果的應用審查程序後,17 款 iPhone 惡意軟體終究還是從蘋果的應用商店 App Store 被移除。這些應用程式都由一家叫 AppAspect Technologies 的開發商開發,它們涉及的領域很廣泛,其中包括餐廳搜尋器、網絡收音機、BMI計算器、視頻壓縮器和GPS速度計等。

來源:網易科技
詳情連結:https://www.dbsec.cn/blog/article/5301.html 

Flash 明年正式壽終正寢 看到這些小遊戲淚目了

2020 年就快到了,留給曾經的網紅——Flash 的時間也就不多了。Flash 這個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當時的裝機必備軟體,為何走向沒落?這一次,就跟著小編來回顧一下它,最重要的就是回顧一下一些曾經的 Flash 動畫及遊戲大作,它們現在看/玩起來還一樣讓人激動萬分,來看看你們玩過哪些。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詳情連結:https://www.dbsec.cn/blog/article/5302.html 

上市公司高管信息打包賣:兩萬多條售價一萬 含手機號

網友「聚德資源」向記者發送了一份測試名單,包含30條信息,詳細內容具體到高管姓名、上市公司名稱、擔任職務、手機號等。其中,涉及個人包括萬達電影、三夫戶外以及藍色光標等知名公司董事。

來源:新京報網
詳情連結:https://www.dbsec.cn/blog/article/5304.html 

(信息來源於網絡,安華金和搜集整理)

相關焦點

  • IBM量子計算研究取得突破 科學家可以控制單個原子
    IBM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突破,它展示了一種控制單個原子量子行為的方法。這一發現為量子計算展示了一個新的基石。研究小組演示了利用單個原子作為量子信息處理的量子位。量子位是量子計算機處理信息能力的基本要素。
  • 雷射束中提取單個光粒子 將為量子計算帶來巨大突破
    研究人員表示,從雷射束中提取單個光粒子可能為量子計算帶來巨大突破。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物理學家們通過超冷原子和頂尖光學技術成功從單束光中提取出了單個光子。  物理學家們對單個光子興趣極大,因為控制它們的是量子力學規則而不是經典物理學的規則。
  • 極度深寒下的原子操縱:中國科學家取得量子計算與模擬重大突破
    這為下一步實現大量量子比特的糾纏態的製備、測量和控制提供了堅實基礎,向可擴展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邁出了重要一步。相關論文於當地時間2020年6月18日以「First Release」形式在線發表於《科學》(Science)雜誌。
  • IBM利用磁共振對單個原子成像,未來用於量子計算機
    不同的顯微技術,使科學家能夠看到細胞中的遺傳序列,原子力顯微鏡圖像的解析度甚至能達到原子級別。但IBM阿爾馬登研究中心和首爾基礎科學研究院的科學家,已經將成像技術向前推進了一步,開發出一種全新磁共振成像技術,能夠提供物質前所未有的細節,甚至是樣品中單個原子的細節。
  • ​重大科學突破:實現最小核磁共振成像,能對單個原子成像!
    梨花女子大學基礎科學研究所量子納米科學中心(QNS)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世界上最小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取得了重大的科學突破。在與美國同事的國際合作中,科學家們用新技術來可視化單個原子的磁場。核磁共振成像作為診斷成像的一部分,在醫院中例行進行。核磁共振成像檢測的是人體中紡錘波的密度,紡錘波是電子和質子中的基本磁,傳統上,核磁共振掃描需要數十億個自旋。
  • 前沿| 量子計算新進展,MIT聯手哈佛用雷射束實現單個中性原子的囚禁
    目前他們已將創造出了由 50 個原子構成的原子陣列,其中的每個原子都能單獨控制。科學家們會用照相機拍下這些被囚禁的原子及其位置的圖像,然後基於這些圖像,操作雷射束的角度,來移動單個原子形成任意數量的不同組態(configurations)。原子、光子和其他量子粒子天生頑固;很少處於停頓狀態,同一種量子粒子間常常產生碰撞。
  • 中國科學家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人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通過操控束縛的超冷原子(利用雷射製冷等冷卻手段將原子製備到溫度極低),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取得了利用規模化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方法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
  • 我國科學家在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領域獲重要突破!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在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領域獲重要突破!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人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 中國科學家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人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 我科學家在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領域獲重要突破
    小編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人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利用雷射製冷等冷卻手段將原子製備到溫度極低),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取得了利用規模化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方法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
  • 量子計算在化學應用領域取得突破
    問題在於大多數感興趣的分子包含數百個電子,而這些電子在量子力學中與其他電子相互作用——導致了數百萬個相互作用,即使是強大的計算機也無法處理。為了克服方程的量子性質,費曼提出量子計算機作為最終答案,它基於量子物理定律進行計算。不幸的是,這樣精確地操縱單個量子物體在技術上是不可能的,過去35年的一個笑話是,量子計算總是在10年後才出現。在過去的幾年裡,曾經遙遠的夢想已經慢慢成為現實。
  • 中國科學家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苑震生教授等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在光晶格中首次實現1250對原子高保真度糾纏態的同步製備,為基於超冷原子光晶格的規模化量子計算與模擬奠定基礎。北京時間6月1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雜誌以「First Release」形式在線發布了該成果。
  • 芬蘭研究人員聲稱量子計算取得突破
    ,科學家已經創造了一種設備,可以使超高速量子計算機更容易地用於現實應用。量子計算機是新一代的機器,由所謂的「人造原子」之間的能量傳遞提供動力,這些「人造原子」的電子電路跨度為毫米。科學家認為,這些設備最終將甚至可以大大超越世界上功能最強大的常規超級計算機。去年10月,谷歌宣布已通過製造一種機器來達到「量子至上」的地位,該機器可以在200秒內完成一次計算,而這需要一臺經典計算機完成10,000年才能完成。
  • 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國突破,量子霸權競爭中獲得主動權
    可是實際上他們的量子技術,僅僅不過能維持一瞬間罷了,但是他們說出來似乎也是為了提振自己的事情。但是我國科學家卻做出了,不可思議的成績,前不久獲得了量子通訊方面的巨大成果,現在科學家再一次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取得了全面的突破。可以說中國科學家確實太厲害了,朋友們可以加我粉絲和關注美女小倩會給大家推出很多的科普文章,讓大家緊跟中國量子科學腳步,希望朋友們多多支持,我們一起分享祖國科學進步的榮耀。
  • 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取得新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等聯合國際研究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利用規模化量子體系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這一成果19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 中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等聯合國際研究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利用規模化量子體系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這一成果19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 眼見為實:精確原子量子位實現了量子計算的重大裡程碑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澳大利亞獨特的製造量子位的方法是在矽中精確定位單個原子,從而獲得了巨大的回報,新南大學的雪梨科學家首次展示了他們可以讓兩個原子量子「相互交談」。由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教授米歇爾·西蒙斯(Michelle Simmons)領導的研究小組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在固態中看到其量子位的精確位置的群體。該研究中心是量子計算和通信技術(CQC2T)的卓越中心主任。Simmons的團隊通過精確定位和封裝矽片中的單個磷原子來創建原子量子。信息存儲在單個磷電子的量子自旋上。
  • 原子之間驚人的通信可以改善量子計算
    來源:德尼茲·亞武茲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一組物理學家已經確定了相對遙遠的原子之間相互交流的條件,這種方式以前只在原子之間更緊密地看到,這種發展可以應用到量子計算。物理學家的發現發表在10月14日出版的《物理評論A》雜誌上,為產生糾纏原子開闢了新的前景,這個術語被賦予了遠距離共享信息的原子,這對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的發展非常重要。
  • 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石千惠、梁琰製圖/光明圖片本報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齊芳、常河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
  • 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取得突破 成果發表於《自然》雜誌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等聯合國際研究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利用規模化量子體系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這一成果19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