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花物語之陀螺果和苦苣苔

2021-01-08 騰訊網

突然收到學長的寫文邀請,有些驚訝。

然後,那就總結一下吧。

2019年也不知道自己種了些啥,仔細想想,投入最多的就是陀螺果和苦苣苔了。其它一些植物都是在試錯的邊緣狂飆,畢竟種花這種事情,很多時候實踐才能出真知,種過才知道是否容易。

作為一個園藝生,播種肯定是基本功,今年播種成果最大的莫過於陀螺果(Melliodendron xylocarpum),從播種友好度上說,它絕對算不上友好,種子需要長時間的沙藏處理才會發芽,耐心才有收穫。

先來兩張開花圖

沙藏3個月,種子破殼而出

獲得自由的種子,飛快地生長

種子出土

子葉展開

開始長真葉

1個月

3個月

7個月

除了陀螺果,19年是原生苦苣苔佔領陽臺的一年。

先把時間回溯到2017,在學長的誘惑下開始種原生苦苣苔,新手+小白,養死不少。

時間一晃來到2019,離開了樓頂陽光充沛的種花空間,回歸北向陽臺,種苦成為為數不多的選擇。

技術總是在用心投入後才有進步,苦苣苔從少到多,種苦配方也幾經改進,終於是有所收穫。

看看陽臺的一年變化:

2月,陽臺上寥寥數盆苦苣苔,一個鞋架便放下了所有,配方轉變的開始,顆粒配方走上歷史舞臺

5月,裝備升級為花架,顆粒配方的威力初現,相較之前的土壤配方,生長速度快了很多,看上去就像一片小青菜,唯有丹霞小花苣苔和長瓣馬鈴苣苔零星開放。

丹霞小花苣苔(Primulina danxiaensis)

長瓣馬鈴苣苔(Oreocharis auricula)值得提醒的是,馬鈴苣苔種植難度很高,需要一定的設備支持,有條件的可以嘗試,我的長瓣已經仙去了

7月,卵圓報春苣苔(P. rotundifolia)終於開放,不再是一片小青菜了,吾心甚慰。

10月,裝備再度升級,日長變短,自然光不能滿足生長需要了,自己動手做了一套自動補光系統。10月是花開的季節,也是播種的季節。

中華報春苣苔(P. dryas)

弄崗報春苣苔(P. longgangensis)

黃斑報春苣苔(P. flavimaculata)

江華小花苣苔(P. jianghuaensis)

匐莖報春苣苔(P. diffusa)

半蒴苣苔(Hemiboea subcapitata)

短莖半蒴苣苔(H. subacaulis)

播種的苦苣苔,兩個月就已是鬱鬱蔥蔥

12月,花架由一變二,今年的目標基本達成了,收集到70餘種苦苣苔,相信春天會是一片繁花。

12月同樣有開花的種類,花期和它的名字一樣特別

冬花報春苣苔(P. hiemalis)

除了花以外,有些苦苣苔的葉片也頗有趣味,比如:

永福報春苣苔(P. yungfuensis)

中越報春苣苔(P. sinovietnamica)的葉脈和紅毛

匐莖的季節斑

條葉報春苣苔(P. ophiopogoides)的多肉葉片

最後談談我的種植土壤配方,常規情況下:多肉顆粒土:珍珠巖:泥炭=1:1:1,對鈣含量有要求的情況下:多肉顆粒土:珍珠巖:石灰巖顆粒:泥炭=1:2:1:2,其他情況都可以在常規情況的基礎是進行調整,效果很不錯。

圖文:植草村夫

編輯:Plantor

後記:

我國的觀賞苦苣苔比起國外的非洲堇差距太大了,但是我國的野生苦苣苔資源又很豐富,它們生長在山野裡,除了分類研究者和挖藥人基本無人問津。

好在國內有一批苦苣苔愛好者,進行了一些引種馴化以及雜交工作,他們或來自科研機構、高校,或來自民間,使開發苦苣苔科植物的觀賞價值成為了可能。

苦苣苔科植物種子產生量大,發芽率高,無性繁殖相對簡易,引種工作相對容易開展,多數種類往往幾個果莢、幾片葉子就可以繁殖出數量可觀的居群(因此,極力反對任何形式的滅絕式採集行為)。

苦苣苔科植物多數種類花朵美麗,種間雜交基本可行,高顏值x高顏值理論上能得出更高顏值的後代,給培養優秀的園藝品種提供了不錯的先天條件。

理論上,假以時日,苦苣苔科植物的巨大觀賞潛力將被開發出來。

作為一個養花廢柴級的分類學愛好者,我「慫恿」本文的作者嘗試進行一些苦苣苔科植物的栽培以及雜交工作,效果初顯,相信會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漂亮的苦苣苔科植物,個個「顏值」高、花期長、耐陰,適合室內養
    非洲紫羅蘭非洲紫羅蘭,無疑是我們最常見的「苦苣苔」,又名非洲堇,國際上著名的盆栽花卉,尤其是在歐美地區,普及度和我們這邊的綠蘿差不多,其株型低矮小巧,高只有十多公分,小盆就能種植,適合製作小型盆栽,布置桌面、茶几、陽臺等
  • 橡子果小朋友很喜歡,常把它當陀螺,現在被人們重視!
    小孩子常把它當陀螺,爛在地裡的「果子」,如今被人們重視!現如今的孩子都仿佛生是在蜜罐裡一樣,家裡的大人們竭盡所能的把最好的東西給他們,在他們的面前有著不同種類的各式玩具,吃的也是各種各樣有營養的食物,如此幸福的生活,他們還要挑挑揀揀的不滿意。
  • 七種苦苣苔科植物引種成功 現正處於花期
    上海植物園具有悠久的苦苣苔科植物搜集與展示的歷史,早在上海植物園的前身「龍華苗圃」(1954-1973年)就已開始培育和生產國外的苦苣苔科植物——大巖桐,近年來,上海植物園加大了苦苣苔科植物的引種力度,至今,苦苣苔科植物已經收集了200多個原生種,600多個園藝品種。
  • 上海植物園引種七種苦苣苔科植物 現正處於花期
    據介紹,上海植物園具有悠久的苦苣苔科植物搜集與展示的歷史,早在上海植物園的前身「龍華苗圃」(1954-1973年)就已開始培育和生產國外的苦苣苔科植物——大巖桐,近年來,上海植物園加大了苦苣苔科植物的引種力度,至今,苦苣苔科植物已經收集了200多個原生種,600多個園藝品種。
  • 水形物語床戲暴露R級尺度大?水形物語電影內涵揭秘
    《水形物語》最近因為收穫了奧斯卡最佳影片也是受到了網友們的關注,水形物語這部影片也是即將就要在國內正式上映了,這部電影斬獲多項殊榮,成為去年上映影片的最大贏家,那麼水形物語尺度大嗎?陀螺作為電影導演其作品少的比較可憐,少歸少,傳播度還可以,喜歡電影的小夥伴應該都有所涉獵,《環太平洋》《魔鬼銀爪》《刀鋒戰士Ⅱ》《潘神的迷宮》。  相較作於導演,其實陀螺編劇的身份更被人熟知,比如其最富有名的《霍比特人》三部曲。「人獸戀」這本是一個俗套的橋段,《美女與野獸》《美人魚》都是講述了超越物種的曠世愛戀。  水形物語尺度大嗎?
  • 苦苣苔植物
    K% F# c 一是對光線的適應性,苦苣苔科植物原始生長環境一般是在森林的避蔭之處,所以對光線的要求不是太高,一般稍明亮的散射光就可以,當然不需要強光的植物很多,但大多數均為觀葉植物,而苦苣苔科植物可以在較暗的環境下開放出豔麗的花朵,有人說苦苣苔科植物是唯一可以在陰暗處開花的植物,也許有點誇張。: |4 E/ i!
  • 嬌豔的苦苣苔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約有150屬3700種,分布在亞洲東部及南部、非洲、歐洲南部、大洋洲、南美洲至墨西哥的熱帶及溫帶地區。大多數苦苣苔是多年生草本、灌木、藤本,少數是一年生草本和小喬木。       苦苣苔科分為苦苣苔亞科和大巖桐亞科,前者包括非洲堇屬、石蝴蝶屬、報春苣苔屬等;後者包括豔斑苣苔屬、巖桐屬、垂筒苣苔屬等。
  • 這種果子叫「橡子果」,小時候當成陀螺玩,1顆竟然「3塊錢」
    這種果子叫「橡子果」,小時候當成陀螺玩,1顆竟然「3塊錢」櫟樹北方地區獨有的樹種,喜陰涼環境,說到櫟樹這個名字可能很少有人認識,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青槓樹」,北方地區的朋友喜歡叫它青槓樹,越往北,櫟樹越多,像我國的秦嶺就是青槓樹的主產區,多數的青槓樹都是生長在野外的,很少有人種植。
  • 《水形物語》橫掃奧斯卡,家居布景是大功臣!
    身為廣告畫師,家裡的地板上堆滿了雜誌與畫冊,畫筆和顏料也是擺滿了整個桌面。《潘神的迷宮》劇照斑駁和破舊是陀螺電影布景的一個重要標誌,《潘神的迷宮》裡這個「無眼怪」的餐廳,紅白拼色滿是汙漬的菱形地磚,孤零零的長條餐桌和怪物身後熊熊燃燒的壁爐……一切都預示這是個兇險的地界兒,小姑娘你快跑吧!
  • 苦苣苔科植物市場潛力巨大
    苦苣苔科植物市場潛力巨大全世界苦苣苔科植物至少有 163 個屬3700 餘種。我國是世界上苦苣苔科植物種類豐富的國家,有 45 屬760餘種(含變種),其中廣義報春苣苔屬的種數最多,目前已知就有 210 種之多。
  • 光照不足,照樣生長良好的「苦苣苔科花」,可葉插,適合室內養護
    不只是我們人類,就是地球上的花花草草和樹木也同樣需要光照條件,沒有光照,它們也不能夠很好的生長。其實有一種花即便是沒有充足的光照,依然可以生長的很好,只要我們把它放在客廳等室內區域進行養護,只需要簡單的一片葉子就能夠繁衍,非常適合葉插。這種花的類型就是"苦苣苔科花"。其實苦苣苔科的花種類有很多,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有大巖桐、長筒花等被很多花友們放在家中進行養護。
  • 我國四個苦苣苔新品種獲國際登錄
    近日,由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張啟翔教授團隊和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溫放研究員等專家共同培育的苦苣苔新品種『北林之春』、『紫衣聖代』、『祥雲』和『啟明星』在國際苦苣苔科植物新品種登錄權威認證機構——世界苦苣苔協會成功登錄。
  • 「中國和越南苦苣苔科分類」專輯在PhytoKeys發表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組織,海南大學、廣西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安徽大學、深圳仙湖植物園、生態環境部南京生態環境研究所、越南植物保護中心(CPC)等中國和越南多家科研單位共同完成的「中國和越南苦苣苔科分類」專輯在PhytoKeys發表
  • 《水形物語》金球獎最佳導演「陀螺」曝執導秘訣
    在特輯提供的幾個演員特寫鏡頭中,他們帶著恐懼、思索與堅定的眼神充滿故事性,令人感受到《水形物語》非同尋常的深刻內涵。從春節前開始,墨西哥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執導的電影《水形物語》便在中國的微信朋友圈裡得到「刷屏」禮遇。2017年至今,《水形物語》獲得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以及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等諸多知名電影獎項。
  • 粉絲福利︱苦苣苔科專題展福利升級,《帶您走進苦苣苔的世界》講座來襲
    鑑於園藝愛好者們的熱情,我們將於10月15日下午再加一場專題講座《帶您走進苦苣苔的世界》。該活動也是2016上海植物園秋季花展苦苣苔科專題展中的系列活動之一暨10月園藝沙龍系列活動。苦苣苔科植物是近年來國際上較為流行的觀賞花卉。該科植物以矮小緊湊的株形、碩大而美麗的花朵、奇異有趣的葉片及獨特的耐陰性而深受人們喜愛。
  • 陀螺運動,宇宙之魂
    陀螺運動,宇宙之魂司今(jiewaimuyu@126.com)陀螺運動,一個古老而神奇的運動,看似簡單,實質複雜,簡單到兒童可以玩轉它,陀螺運動研究之難,關鍵在於:陀螺運動,集平動和自旋於一身,集自旋和進動於一體;
  • 上海植物園一苦苣苔科新品種獲得國際登錄
    ——世界苦苣苔協會成功登錄。此品種是由上海植物園溫室管理中心秦佳奇工程師在2016年,將苦苣苔科絨桐草屬的兩個品種「Sunny Day」和「Spring」經過雜交,經過後代選育而成的,該品種色彩豔麗奪目,且有豐花、花期持久的特點。
  • 昆明植物所等發表「中國和越南苦苣苔科分類」專輯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組織,海南大學、廣西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安徽大學、深圳仙湖植物園、生態環境部南京生態環境研究所、越南植物保護中心(CPC)等多家科研單位共同完成的「中國和越南苦苣苔科分類」專輯在PhytoKeys發表。
  • 昆明植物所等發表「中國和越南苦苣苔科分類」專輯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組織,海南大學、廣西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安徽大學、深圳仙湖植物園、生態環境部南京生態環境研究所、越南植物保護中心(CPC)等多家科研單位共同完成的「中國和越南苦苣苔科分類」專輯在PhytoKeys發表。
  • 脆弱之魅:苦苣苔科植物一新種南溪蛛毛苣苔
    12-10 10:11:20 來源: 觸摸河口 舉報   2020年11月,雲南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