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人對教育的認知有極大的偏差,深刻地影響了下一代人。是什麼引起了這麼大的偏差呢?
許多人太急功近利、短期結果意識太強,這必會導致教育目標變短,一個人受教育的黃金時期幾乎都被小升初和中高考佔據了。家長為了讓孩子考上名校不惜一切代價,孩子每天在書山題海中孤軍奮戰。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品質、價值觀、人生觀的培養與其相比,都變得微不足道了!
這種『快餐式』的教育是畸形的、拔苗助長的,培養出的人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導致全社會缺乏創造力,真是審美疲勞啊!
古人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意思是一顆小樹要經歷十年風雨才能長成參天大樹,而培養人更是一個漫長的工程。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好的教育?
第一點,教育一定要有長遠目標。
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往往是衝突的,上面也說過,短期的教育目標只會對人產生傷害,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只看一年,一定要看20年,有了長遠目標,孩子的教育才會有規劃、有設計,有設計的教育才會讓孩子真正地贏在起跑線,最終不僅能成人,而且能成材。這就如同建一座大廈,沒有設計圖,大廈一定會坍塌!沒規劃的教育就是亂來,對孩子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第二點,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教育本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有了長遠的規劃和目標,還需要分階段、腳踏實地地一步步去實現。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抗住短期利益的誘惑,否則一步錯步步錯,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們修行的過程,當您能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時候,教育的方向一定是正確的。
第三點,反思和總結才能給孩子更優的教育。
父母們都經歷了童年、青少年、成人、為人父母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您一定會有很多的感悟,甚至是遺憾,您甚至想過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回到兒時,我將如何規劃我的人生。
當您的孩子也走到了人生的這些階段,您應該站在『輪迴』的角度上來規劃他的教育,您的孩子一定會彎道超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為人父母不易,不僅養,更要育。希望父母們以上面的三個原則為標尺,量量您給孩子的教育是否有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