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疫情期間坐飛機還安全嗎?哪些疫情防控用品不能帶上飛機?
金羊網 2020-02-07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否會在飛機上擴散?哪些疫情防控用品不能帶上飛機?
金羊網訊 記者唐珩 通訊員蕭嘉寧、南宣報導:隨著各地逐漸開工,返程飛機的安全性再一次受到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否會在飛機上擴散?哪些疫情防控用品不能帶上飛機?
近日,民航局飛行標準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飛機在設計時已經考慮了運行過程中的通風要求,客艙空氣每2到3分鐘置換一次,每小時置換20到30次。飛機通風系統主要使空氣上下流動,這種循環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病毒在飛機上擴散蔓延的可能。在公共運輸工具中,飛機被視為疫情期間相對更為安全的一種,這得益於飛機本身強大的空調再循環系統。飛行中,由於壓差,艙內每小時要主動換氣15~20次,即每隔3到4分鐘,整個客艙的空氣就會更換一次。由於交換進客艙內的空氣是經過飛機發動機引氣系統引入的,且由超過200攝氏度的高溫氣流再冷卻而成,這個過程本身即完成了對空氣的高溫消毒。
東航方面介紹,疫情防控期間,除了平時正常乘機禁止攜帶的危險物品外,常見的疫情防控及相關物品,如醫用口罩、N95口罩、護目鏡、普通防護服等不會造成安全隱患的物品,攜帶乘機是沒有限制的。酒精棉、免洗洗手液等消毒用品種類較多,能否攜帶需要看物品的具體成分——酒精含量超過70%的物品既不能託運也不能隨身攜帶;酒精含量小於等於70%的物品可以託運,但每瓶不允許超過500毫升。此外,異丙醇、雙氧水、84消毒液、消毒泡騰片等消毒用品均屬於航空運輸的危險品,既不能託運也不能隨身攜帶。
此外,水銀體溫計也不可以隨身攜帶,只能放在保護盒內託運;電子體溫計可以作為託運也可隨身攜帶,但如含有鋰電池,容量不可超過100毫安。
考慮到安全問題,疫情期間很多航空公司取消或縮減了餐食供應,如南航國內航班和計劃飛行4小時以下的國際航班,全艙全時段調整為紙袋餐或一次性包裝盒餐及小支瓶裝飲品;經濟艙毛毯僅在計劃飛行時間6小時以上的國際遠程航班上配備,報刊雜誌全艙停止配備等。
各家航空公司也加強了對擺渡車、航空器的消毒設施——東航擺渡車、客梯車等載客車輛每4小時消毒一次; 飛行器過站、短停航班,使用飛機客艙清洗消毒劑對客艙內日常需清潔擦拭部位進行噴灑、擦拭處理;航後及深度飛機必須對原需擦拭清潔部位使用飛機客艙清洗消毒劑進行噴灑、擦拭處理; 所有機組成員執行航班任務前,必須經過身體檢查,量體溫,確保身體狀況良好後才能執行航班任務。機組人員在客艙服務過程中全部穿戴好手套、口罩等防護用品。
南航方面提醒,旅目前各地機場已採取措施進行防控,如測量體溫、填寫健康情況申報表等,旅客應合理安排到達機場的時間,以應對防控措施的執行。根據民航局的相關規定,無論旅客在機場還是客艙內,均應佩戴口罩。此外,由於乘坐飛機可能需要填寫健康登記表等表格,建議旅客隨身攜帶籤字筆。
編輯:N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