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星空攝影師」赴世界各地攝製星空紀錄片

2020-11-28 中國青年網

 

 

  休學辦公司、出版文集、發明同步仿人機械手……在北京四中的道元班裡,高考不是學生們的唯一目的,這裡會聚著愛好機器人、物理、天文、文學、哲學、電影等不同領域知識的孩子。今年高二的張可名是一個喜歡「仰望星空」的男生,他拿起手中的望遠鏡、照相機,將遙遠的星空、深邃的宇宙變成一幅幅美麗的相片,呈現在人們眼前。全國天文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國際天文奧林匹克競賽銀牌、北京市中學生天文攝影競賽一等獎、北京市中學生天文觀測競賽一等獎……立志成為一名天文學家的張可名從來沒有停下對宇宙的渴望和探索。

  零下15℃連續10小時拍彗星

  對星空的迷戀始自幼年的記憶,張可名曾隨父母在美國夏威夷生活過一年,在這裡,張媽媽的一位擁有天文望遠鏡的同事,帶著小小的張可名觀察了火星。閃爍的星球和美麗的星空都成了張可名美好的回憶,對未知宇宙的嚮往也在幼小的心靈裡埋下了種子。初中時,張可名加入了學校的天文社,在社團的帶領下,他第一次來到平谷遠郊「看星星」,頭頂縱貫而過的璀璨銀河給他帶來了巨大的震撼,他被宇宙神秘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此後,張可名成了「北京巡天會」年紀最小的成員,開始了對星空的觀測和拍攝。

  由於深空天體的拍攝對環境的要求較高,需要晴天,但不能有月光的幹擾,要求周圍光線非常少。所以,每到朔月,張可名都會拜託父母開車數小時,來到北京周邊的山頂或偏僻的農家院拍攝。

  一年四季的星空各有「美景」,「冬天氣溫低,六顆明亮的星星形成著名的『冬季六邊形』,壯美非常;夏天有美麗的銀河,絲帶一樣特別浪漫。」一次在零下15℃低溫環境下,拍攝星空10小時的經歷,讓張可名記憶很深。「那是去年的11月11日,為了追拍兩顆距離太陽非常近的彗星,我選擇了河北境內的一個水庫,開車開了5個小時才到。」冬天的華北平原非常寒冷,雖然穿著兩件羽絨服,但張可名仍凍得雙手握不住機器。堅持了整夜,終於在日出前的一小時清晰地拍到了兩顆目標彗星——「LOVEJOY」和「ISON」。耀眼的星體拖著長長的、藍綠色的離子尾,整個畫面美麗異常。

  越過雲海拍攝流星雨

  去年的12月19日,在北京四中的愛心拍賣會上,張可名的兩組「英仙座流星雨」攝影作品一共拍出了近4000元的價格。如今,這兩組作品都被收藏在四中的校史館中,拍賣籌得的善款被捐贈給了青海玉樹的一所希望小學。

  講起這兩組作品的故事,張可名有點激動。去年的8月12日,是一個周一,根據預測,這一天有英仙座流星雨。放學歸來的張可名有些失落,他一直期待著今天的流星雨,但由於霧霾嚴重,天非常陰,拍攝幾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即便心裡明白希望不大,張可名還是堅持來到了百花山。「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頂,有一處觀景臺是拍攝天體的『秘境』。途中要經過一段非常陡的盤山公路,我一路開著天窗盯著星空。最開始天空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開著開著突然『冒出』幾顆星星,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又開了一會兒,我發現車燈竟然『打』到雲上了,之後車子就開進了雲裡。當我們到達山頂時,已經越過了雲海,下車時星鬥漫天。看見透亮的點點繁星,我激動得快要哭了:這一天我是非常幸運的,幾乎整個華北平原的天文愛好者都沒有觀測到這場流星雨,只有『雲上』的我清楚地看見並記錄了整個美好的過程。」約凌晨四五點鐘,雲海又漫上了山頂,張可名覺得自己如在仙境。

  赴世界各地攝製「星空紀錄片」

  高中畢業之前,這位少年天體攝影師還有一個「夢想」要完成,那就是拍攝一部屬於自己的「星空紀錄片」。如今,他已經去過立陶宛、馬來西亞和國內許多地方進行拍攝了。在馬來西亞,張爸爸特意租了一輛車,一家人開著它爬上了馬來西亞國家公園中的一座火山。「我們一路開到了海拔2000米高的一處視野開闊的觀景臺。荒山野嶺、四下無人,我們仨還一人拿了一支高爾夫球桿防身,實際上自己也不知道防的是什麼。後來回想,覺得這段經歷非常有趣。」

  浮雲在眼前、頭頂源源不斷地飄過,星空、銀河鬥轉星移,遠處山裡的雲海變幻無常……這一切美好的景色,不僅被張可名一家收入眼底,更成了他紀錄片中精彩的片段。「用這個紀錄片,我想表現出宇宙、時空與地球、人類的關係。讓人們看了之後,能夠更多地去關注、思考我們所處的宇宙和空間,」張可名說。

  「天文是一門偏哲學的自然科學,在研究物質世界的同時,也在解答人類一直探尋的問題——世界是什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張可名早就確定了自己的理想,堅持天體攝影,並成為一名天文學家。

  

相關焦點

  • 四中道元班出神人 少年星空攝影師零下15℃拍彗星
    今年高二的張可名是一個喜歡「仰望星空」的男生,他拿起手中的望遠鏡、照相機,將遙遠的星空、深邃的宇宙變成一幅幅美麗的相片,呈現在人們眼前。全國天文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國際天文奧林匹克競賽銀牌、北京市中學生天文攝影競賽一等獎、北京市中學生天文觀測競賽一等獎……立志成為一名天文學家的張可名從來沒有停下對宇宙的渴望和探索。
  • 星空攝影師葉梓頤:TCL C2還原星空深邃絢麗
    C2完美重現影視細節  http://tv.yesky.com/19/103197019.shtml  星空攝影師葉梓頤:TCL C2還原星空的深邃與絢麗  http://tv.yesky.com/373/103196873.shtml  葉梓頤,著名星空攝影師
  • 騰訊視頻紀錄片開啟「星空旅行季」
    仰望浩瀚而神秘的星空,你是否也曾有過星際遨遊的夢想?騰訊視頻將讓你夢想成真:5月24日,騰訊視頻紀錄片頻道「星空旅行季」正式啟動。講述太陽系「愛恨情仇」的BBC年度巨製《行星》、「燃爆星際」的史詩級科幻紀錄片《火星時代2》,還有《宇宙時空之旅》《宇宙的奇蹟》《超乎想像的宇宙》等豆瓣高分佳作,將共同帶領用戶「離開地球表面」、踏上視覺效果炸裂的星際科幻之旅。另外,通過參與完成星空旅行任務,用戶更可以獲得星空籤證,並有機會贏取紐西蘭觀星之旅。
  • 紀錄片《中國星空》開機 日照璀璨星空將現螢屏
    紀錄片《中國星空》日照開機今年3月,張念峰拍攝了一億年一臨地球的C2011 L4彗星的照片。《中國星空》在日照舉行開機儀式。據悉,該紀錄片將選取中國比較有代表性的城市的星空進行拍攝,日照成為該片的拍攝首站。23日,紀錄片《中國星空》在日照舉行開機儀式,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和日照的天文愛好者參加了開機儀式。
  •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這批神奇的星空海報酷斃了!趕緊收藏
    這是一項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通過提高民眾意識,改善地球整體環境。地球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如今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2020年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周時間為4月20日至26日,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尋找中國最美星空」完美收官,開啟中國星空旅行新紀元
    11月22日,2020中國星空旅行論壇暨「尋找中國最美星空」頒獎典禮在深圳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也是第七屆深圳國際旅遊博覽會的重頭項目之一。來自全國各地的星空目的地負責人、文旅界人士與眾多星空攝影師,出席了本次活動。
  • 星空攝影師眼中的日月星辰:大美星空和百年一遇的天文奇觀
    *本文部分圖片是由多張疊加而成,視頻素材未經授權禁止使用素材網站https://www.8kraw.com/這是他的第一張星空作品。星空下的守護傘璀璨的銀河、明亮木星和土星,閃耀在塞外小村莊的上空。在英仙座流星雨到達極大值的夜晚,漫天流星划過夜空,引起驚呼聲,那顆孤樹同星空一起,
  • 《星空攝影基礎》:像專業攝影師一樣拍出極致星空
    不管是作為攝影愛好者還是天文愛好者,夜晚仰臥在星空下時,應該都想記錄下夜空的美麗。但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攝影師,拍攝星空也極具挑戰性。我們經常會受到物理定律、設備及不斷變化的天氣狀況的限制,有時也會有其他人誤入鏡頭。數字傳感器在長時間曝光後會產生噪點,而雲和露水會使星星模糊不清,路過的車輛的前燈會把前景毀掉。夜晚天氣有時異常寒冷,電池的電量會很快耗盡,手指也會凍得麻木僵硬。
  • 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世界各地的大型天文望遠鏡
    而這些項目的最大「功臣」正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大型天文望遠鏡。它們不斷為人類提供著宇宙深處的各類影像,本身卻鮮少被人注意。其實,這些時刻仰望星空的地球的眼睛,自己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國際·編輯連線)(2)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3)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4)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5)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6)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7)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8)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
  • 此生到不了Kepler-452b,那就來看看18歲少年演繹的奇幻星空吧
    Kent MacDonald正處在充滿幻想的年齡,他的這些星空作品融入了很多充滿未來感和科技感的元素,張揚著夢幻的少年夢。  有人說,人類要面對的終極問題不是愛情、不是事業、不是政治制度,也不是疾病和壽命,而是頭頂上的那片星空和幾乎被所有人忽略的宇宙。
  • CSVA星空攝影師周博拍下「紅色精靈」奇觀
    話說中國星空視覺聯盟(CSVA)真是個神奇的組織,聯合發起人Jeff的七色日華奇觀還沒來得及給大家推送,CSVA星空攝影師周博拍攝的「紅色精靈」又在群裡炸開鍋了!目前能見到的國際和國內有關攝影師拍攝到這一天象奇觀的報導也極少。那麼到底什麼是「紅色精靈」呢?小編借百度的解釋給大家先科普一下:紅色精靈是一種伴隨著雷雨所產生的高空大氣放電現象,通常發生在雷雨云云層頂離地面約三十到九十公裡的高空。
  • 嶗山裡仰望銀河 青島攝影師曬星空美照(組圖)
    青島天體攝影師近日曬出一組嶗山裡仰望銀河的組圖受光汙染等因素影響,嶗山是距離青島市區最近的銀河拍攝地每年夏、秋季節是拍攝銀河星空的最佳時節    青島新聞網5月15日訊 進入夏天,青島夜晚的天空變得格外晴朗,嶗山再次成為拍攝銀河的絕佳場所。
  • 【大美雲臺星空】
    圖文by:@雲臺人家2010 2014年10月24日晚上,在焦作市著名景區雲臺山上,我看到了暌違40多年的星空。說是暌違,是因為在我少年時代只要在晚上出門就可以看到的滿天繁星。浩瀚的夜空,布滿了神奇而又神秘的星星。
  • 找到了,「中國最美星空」原來在這裡!麗江這個地方上榜
    2020中國星空旅行論壇暨「尋找中國最美星空」頒獎典禮在深圳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星空目的地負責人、文化和旅遊界人士與眾多星空攝影師出席了本次活動。論壇上,中國旅遊報社相關部門負責人致辭,星聯CSVA聯合發起人蔣晨明、著名星空攝影師戴建峰、中國圖片集團首席星空攝影師王俊峰等嘉賓作精彩分享。與會嘉賓還以中華暗夜星空保護地葛源、紐西蘭特卡波小鎮為樣本,交流星空旅行的運作及價值等問題。此外,針對中國星空主題旅行的機遇與挑戰,與會嘉賓認為,星空目的地要在暗夜環境保護、配套服務、內容填充等方面狠下功夫。
  • 專業攝影師支招 拍攝星空及銀河的基本方法
    拍星空一直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嚮往的內容。作為一名人像攝影師,我上一次在深夜的野外拍攝星空,大概還是在三年前的美國西雅圖附近的國家公園裡。前陣子,我和我的攝影師朋友蘇旭(微博@無敵兔faith),以及工作室的其他小夥伴一起去了趟內蒙古,又一次體會了在荒無人煙伸手不見五指的山裡,跑到小湖邊一遍冷得抖抖索索,一邊拍星空的過程(好吧其實是我陪他們拍星空,因為我沒帶三腳架...就過去一邊吃零食一邊打打手電筒一邊數星星咯)   但我還是能感覺到不管是專業的風光攝影師蘇旭,還是我那從來沒拍過星星的小助手,在拍出一張滿天繁星帶著銀河的照片時的激動
  • 90後星空攝影師葉梓頤,請以星星的名義呼喚我
    這個春天,90後星空攝影師葉梓頤過得不算太平。據葉梓頤介紹,星空攝影師這個行業很少有女孩。因為拍攝星空不僅意味著要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去人煙稀少的地方,還意味著要時不時背著很重的行李爬山,比如她第一次去北極時,就背了50公斤重的行李,完全超過了自己體重可以負荷的重量。
  • 【講座預告】葉梓頤--星空與光汙染
    從星空中尋找自我主講人:葉梓頤葉梓頤,星空攝影師,天文及攝影內容自媒體。擅長星野攝影和天文科普教育,旅行30多國追尋特殊天象和當地星空。憑藉極光攝影作品獲得2016年「地球與天空」國際攝影大賽「夜空之美」組冠軍並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性。2017年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年度天文攝影師大賽極光組第三名,也是第一位獲得此大賽獎項的亞洲女性。多家媒體專欄作者,中國國家天文雜誌籤約攝影師。作品曾登上NASA每日一圖,中國國家地理等知名媒體。
  • 星空愛好者齊聚中國最美沙漠觀星地
    星空愛好者齊聚中國最美沙漠觀星地>/4) "← →"翻頁  第二屆庫布其七星湖星空文化節期間
  • 葉梓頤:星空布道者
    P:當一名星空攝影師,最棒的部分是什麼?Y:有更多的機會去感受大自然贈予我們的那些寧靜時刻。站在星空下,人的內心是平和的,被一種巨大的寧靜和安全感所包裹。P:當攝影師思考著光線和構圖,星空攝影師還會考慮到哪些因素?Y:我把這些注意事項總結為「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指你得確認天氣、銀河升起的時間、月亮升起的時間以及月相,月亮是理想的光源,但過於明亮的月光又會讓銀河變得暗淡,新月和殘月會更適合。
  • 《星空至尊》步步為營,瘋狂修煉,歷盡萬千世界,成就星空至尊!
    《星空至尊》步步為營,瘋狂修煉,歷盡萬千世界,成就星空至尊!話不多說來欣賞吧!(點擊書籤即可閱讀哦)1·《傲世無雙》作者:少年小蝸簡介: 地球上極少見的修煉者林宇醫生在煉丹時炸爐,靈魂莫名其妙穿越到了一個異界大陸同名紈絝子弟「林羽」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