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的秘密:蘋果為何開始重視中國市場

2020-12-06 中關村在線

  通過近期 iPad 2 在大陸上市,蘋果公司的一系列市場策略,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蘋果提高了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前期籌備。蘋果在新品發售之前,首次委派全球高層來到中國,和各大媒體進行一對一的專訪,這是史無前例的。與此同時,蘋果還提前組織了小規模的新品體驗活動,產品經理的演講有著濃鬱的「喬式風格」,能夠感覺到他們在前期做了充分的籌備。

  2. 銷售策略。和去年相比,今年新品登陸中國大陸市場的速度更快,價格更便宜。去年 iPad 一代在美國上市後的第六個月才在中國內地開賣,而今年 iPad 2 在美國上市後不到兩個月就正式在中國大陸銷售,距離在香港上市也僅有一周而已。更令人驚奇的是,iPad 2 的上市價格竟然僅為 3688 元,比去年一代的上市價格反而便宜 300 元。這些細節都體現了蘋果決心咬住中國市場的決心。

  3. 店面部署。蘋果計劃到 2011 年底,把中國的零售店從 4 家激增至 25 家。地域也不會局限於北京、上海這些一線大城市,而是會向二三線城市擴展。目前中國四家蘋果零售店合計日均客流在 4 萬人左右,約為全球平均值的四倍,是蘋果全球範圍內客流量和營收最佳的店鋪,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市場存在的巨大潛力。



蘋果北京三裡屯零售店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蘋果公司提高了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呢?讓我們先來看這樣一組數據:

  · 2010 財年,蘋果在中國的產品銷量增長高達 249% ,總收入為 30 億美元;

  · 2011 財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的單季收入已達 26 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四倍以上;

  · 2011 財年第二季度,該數字更是攀升至近 50 億美元,佔蘋果總營收的 10% 左右;

  · 福布斯預測:2011 財年,中國市場將給蘋果帶來 120 億美元的收入,是去年的四倍。

  顯然,這樣的增長速度,在全球範圍內是獨一無二的。蘋果產品在中國的普及率雖然仍然很低,但一旦開始增長就會引發巨大的規模效應,而且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正是這種樂觀的市場預期,讓蘋果公司決心在中國大陸加大投入力度,比如建造更多的零售店,與大型網購平臺、3C 賣場進行合作,提高電視廣告等媒體曝光率,加快新品在中國的上市速度和貨源補充等等。


蘋果上海浦東零售店

· 延伸閱讀:蘋果贏在了哪兒?

  在冰球比賽中有一句俗語:不要前往球所在的地方,要前往球將到之處。2008 年,當各大 PC 廠商都跟隨華碩的腳步,紛紛推出上網本產品時,蘋果是唯一沒有跟風的廠商。

  當時,蘋果已經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上網本之所以能在初期受到關注,說明人們迫切需要一種更小巧輕薄的可攜式電腦;但由於上網本自身與筆記本的區別並不是很大,因此當主流筆記本價格降到三千元以內後,上網本對消費者就那麼多吸引力了。

  因此,蘋果提前站在了「冰球將到之處」,去年迎球打出了第一桿,然後笑看眾多廠商在後面追逐。眼看有幾家將要追上之時,今年它又打出第二桿,讓球速更快,繼續笑看其它廠商疲於奔命。

  根據蘋果的一貫風格,我們可以想像,現在蘋果的核心實驗室裡,最重要的研發項目或許不是 iPad 3 ,而是下一個現在我們都難以想像的全新電子設備。當然,我們也希望下一次的擊球者不是蘋果,而是另一家極具創新力的公司。

相關焦點

  • 蘋果手機「定位服務」 背後的秘密 你了解嗎?
    溫州網訊 近日,一則有關蘋果手機「定位服務背後秘密」的視頻在網上被頻頻轉發。不少看了視頻的市民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可能會被洩露,也有人認為,這個「定位服務功能」對個人沒有什麼影響。  那麼,這個功能到底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如果擔心洩露隱私,又該怎麼處理?昨天,溫都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為何蘋果公司堅持不用中國北鬥,而選擇日本準天頂?
    為何蘋果公司堅持不用中國北鬥,而選擇日本準天頂?最近這些年,蘋果手機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銷量連續下降,從蘋果手機最初市場份額佔據30%,降到如今的10%,幾乎再也不能進入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銷量前五名。為了贏得中國市場,蘋果公司在9月份發布了廉價版蘋果手機,iPhone xr,但是並沒有實質性的提高蘋果手機的銷量。隨著各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每個國家對於科研的相關能力越發的重視。在最近幾年,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是相當的迅猛,在導航系統方面,中國北鬥導航系統的出現就已經證明中國科學局的實力。
  • 中國北鬥系統領先日本,為何蘋果卻選擇後者,原因值得深思
    如今的手機功能越來越全面,它已經不僅僅是人們用來聯繫親朋好友的簡單通訊工具了,之前人們使用手機只是在需要聯繫別人的時候,而現在無論何時都可以拿出手機來打發無聊時間,打電話這項功能反而成為手機的附屬功能了,因為更多人現在會選擇用微信聯繫,或者是微信語音電話功能,而手機自帶的打電話的功能似乎不再那麼受重視
  • 中國退役戰機為何遲遲不銷毀?秘密改造之後,美國航母背後一涼
    圖為中國退役戰機隨著新型戰機的不斷服役,中國越來越多的老式戰機正在退役,但最近有軍迷發現中國戰機在退役之後沒有被銷毀,不僅沒有被銷毀反而還神秘消失了,並且有消息稱它們被隱藏起來進行了秘密改造,那麼中國退役戰機為何遲遲不銷毀
  • 蘋果掉出全球手機市場前三 小米成最大黑馬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第三季度前四大廠商最新排名為三星電子、華為、小米和蘋果。相關專家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成功挺進了高端市場,這也是小米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三的關鍵原因。第二個層面,小米是中國擁有電商基因最強的公司。疫情之下,海外的電商猛然從過去的20%、30%,增加到接近50%的時候,正是小米拿出它最優勢的百米賽跑的這種能力,可以快速地掠奪市場。
  • 物產中國·天水花牛蘋果|70萬噸蘋果採收背後的經濟帳
    花牛蘋果,是甘肅省天水市特產,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被譽為與美國蛇果、日本富士齊名的世界知名蘋果品牌。 花牛蘋果果形為圓錐形,果皮呈酒紅色,香氣濃鬱,果肉集粉面、脆甜於一身。果子底座呈五個稜角妝,像一個五角星,因而又被稱為紅元帥。 「你那邊能退嗎?」
  • 中國正式對蘋果公司說不,庫克開始「反擊」,向印度轉移6條生產線
    而蘋果App Store在中國市場運營以來,卻一直不遵守中國的法律規定,上架了大量尚未得到有關監管機構的正式批准的應用。近期,我國有關部門正式對蘋果公司說不,對應用版號進行嚴格控制,要求7月底未經批准的應用必須下架。那麼,蘋果公司執行情況怎麼樣了呢?
  • 蘋果為啥投資滴滴的全可能猜想-虎嗅網
    中國叫車服務軟體滴滴公司在美國周四夜晚公布蘋果公司將向其注資10億美元的消息,引發市場的關注。不僅僅因為蘋果投資初創公司的行為很罕見,也因為大家推測蘋果研發資金加大的背後與無人駕駛汽車項目有關,故而將蘋果注資滴滴公司與無人駕駛汽車項目聯繫在一起。
  • 蘋果發布會將至:蘋果為何3月發布iPhoneSE?
    蘋果發布會將至:蘋果為何3月發布iPhoneSE?,在該發布會上蘋果將要發布小屏旗艦新機iPhoneSE,而這也正是令人疑惑不解的問題,蘋果為何3月發布iPhoneSE?依小編看來,其實未必,蘋果之所以推出iPhoneSE,選擇3月發布iPhoneSE最大的原因有以下幾個:一、銜接過度作用其實如果我們拋開其它不談,在今年蘋果Apple Pay進入了中國市場,而蘋果完整的生態圈和新興業務都可以在iPhone6s/Plus上完美實現,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在之前的iPhone設備並沒法完成支持這些功能,所以小編認為
  • 蘋果新iPhone為何拒絕中國北鬥, 卻支持日本導航系統?
    實際上,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有四個成員,分別是美國GPS、歐洲GALILEO、俄羅斯GLONASS、中國BDS(北鬥)。cN1ednc據2016年數據,市場支持率最高的系統,除了GPS之外,就是GPS與GLONASS的雙系統,北鬥目前支持率只有20%多。
  • 抱歉,中國市場也幫不了蘋果 HomePod
    而蘋果在當季僅僅出貨了 60 萬部 HomePod,排名第四。 這個成績,開始讓蘋果感到擔憂。按照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蘋果在當年 3 月下旬下調了 HomePod 銷量預測以及訂單數量,並且消減了供應商英業達(Inventec Corporation)的訂單。
  • 為何破解多次沒成功,它背後隱藏什麼秘密?
    1933年在四川發現了三星堆,這也是大家初步開始了解,在這個古墓當中我們發現了大量的青銅器,各種各樣的青銅器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在這些青銅器當中有許多動物的雕像、祭祀的儀器等等。科學家把這些零散的物品,拼成了一個整體,便成為了三星堆文化,它的出現令很多人議論紛紛。
  • 蘋果重回第一,華為還需努力!全球幾大洲手機市場份額報告
    2019Q4的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市場份額從公布的數據看,2019年的第四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中,蘋果以18%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這也是蘋果手機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中隔了2年重新回到第一的寶座。從數據上看華為和蘋果差距了4%,小米和VIVO表現還不錯。而蘋果四季度為何有這麼強勁的表現呢?小編認為主要得益於iphone11系列的銷售火爆,就拿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銷售情況看,四季度很多企業單位發年終福利就是iphone11比如騰訊,在國人乃至全球消費者眼中,蘋果手機依然是高端手機的代表。
  • 華為騰訊神仙打架,解局背後「安卓稅」「蘋果稅」和手遊「蛋糕...
    在他們看來,在佣金抽成引發「衝突」的背後,是對中國2000億元手遊市場蛋糕的「暗地較勁」,更是網際網路開發商與渠道商博弈的又一次升級。巨頭掐架非首次,騰訊曾「三戰」蘋果事實上,作為應用軟體開發大戶的騰訊,它「掐架」過的渠道商並非只有華為一個,除安卓系統,騰訊在iOS端與蘋果間的戰況更為激烈,新時報記者梳理發現,短短4年時間,騰訊就和蘋果至少「較量」了3次。
  • 中國院士發出警告後,華為也開始行動,情況或將失控?
    一、為何這場併購會被阻止?首先我們得明白故事的兩個主角ARM和英偉達。而英偉達並不是一個主攻手機晶片的企業,看起來不會給市場帶來影響,實際上蘋果、三星、華為、高通等基於ARM架構的企業擔心的地方在於:1、
  • 中國高校為何重視畢業論文?中國第一個自然科學諾貝爾獎心酸歷程
    這也是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第一個諾貝爾大獎,然而屠呦呦的獲獎卻遭受很多的質疑,因為屠呦呦僅是青蒿素的發現者而已,而且還是來自古代中國的中草藥配方中,並沒有真正闡述青蒿素的作用機理,因此青蒿素最早被中國古人應用在臨床醫療中,也是最早被中國科學家發現青蒿素化合物。1972年屠呦呦帶領研究團隊從中藥青蒿中分離得到抗瘧有效單體,命名為青蒿素。
  • 所有爆款背後,都有一個秘密
    而所有這一切,都源於一個公開的秘密——「產品思維」,以及在這種思維模式下形成的「產品為王」的經營理念。產品為王,精準匹配從市場需求變化的角度看,漢蘭達的成功,在於其進入中國市場的那一刻起,就以其超前的產品力,無縫匹配了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升級需求——人們對於大空間、實用性、豪華感的追求。 2009年前後,SUV細分市場剛剛啟動,很多車企還都停留在把轎車產品作為主打的思路中。
  • 蘋果要求Apple TV+創作者不要抹黑中國
    10月14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蘋果近日在下架了「HKmap.live」APP後,開始對自家產品進行嚴查,其中包括了Apple TV+領域,蘋果公司要求所有 Apple TV+ 的創作者,不要負面地描述中國。
  • 在中國市場,蘋果手機還能撐多久
    目前,在德國蘋果官網,已經搜索不到有關購買這兩系列手機的窗口。而其他的手機入今年的三款新機,仍然可以正常購買。值得一體的是,德國是華為在歐洲重要的市場,17年旗艦mate 10系列便是慕尼黑髮布,同時,快充技術和屏幕護眼功能均為德國專業機構認證,華為引以為豪的攝影色彩調教也是來自於德國的徠卡公司。
  • 為何越來越多國內用戶開始規避蘋果,用華為?老師傅掏心話很中聽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現在越來越多的高端消費者在選購手機時都會主動規避蘋果iPhone,轉而熱衷於購買華為手機。要知道數年之前iPhone才是他們的最愛,那時人們都對國產手機嗤之以鼻,為何現在局勢突然大變呢?接下來就讓手機店的老師傅來談談他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