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泡在魚缸裡 最變態散熱創意比拼

2020-11-29 泡泡網

電腦泡在魚缸裡 最變態散熱創意比拼

2005年01月21日 15:27作者:海冬青編輯:張雲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金庸的小說有這樣的規律:一般在開始的時候描述的人物顯得功夫非常高,但是到最後經常連一個小人物都打不過……,或許您在看本文之前還很「仰慕」或者說是「崇拜」的某某巨型散熱器,認為它們可能是目前最強的散熱器了,那麼在您看完之後就會拋棄您原來的想法,很可能會認為自己以前真的太土了!不信?接著往下看吧!

● 電腦放在魚缸裡!

    我們先來看一下圖片,猛得一看,是不是電腦放在魚缸裡?裡面有一種未知名液體,強吧!不要認為這臺電腦是個噱頭,不能工作,這是一種新型的散熱方式!其散熱的性能相當出色!這也就是我們要說的「甘油製冷法」。下面小編講一下其製冷的原理,由於沒有找到相應的資料,小編只好「道聽途說」了……

    製冷原理:這種方法利用甘油不導電,對放在魚缸裡的電子元器件沒有別影響的特性,並且由於液體自身具有流動性,液體汽化成蒸汽的過程吸收熱量,從而達到製冷的目的。看完之後有沒有想做一個的衝動?相當BT吧!這種方法看上去並不麻煩,不過有什麼負面的影響目前還不清楚……,總之,如果換配件肯定需要擦乾淨上面的……<

    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到白色的筒就是用來裝液氮的,內部紅色的槽採用的是銅,在加入液氮開始運行後,它的周圍馬上出現了白霧。在運行結束後,一般處理器上都會結霜。不少國外的DIY發燒友常用液氮對CPU散熱,來追求更高測試值。

    製冷原理:液氮製冷的工作原理也比較簡單,就是利用液氮沸騰汽化時吸熱來帶走CPU發出的熱量,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也屬於相變製冷。不過因為液氮的沸點很低,在零下一百多度就已經沸騰了,因此,用液氮製冷可以將CPU的溫度冷卻到零下一百多度。這種散熱方法一般都是發燒友用於挑戰CPU的超頻極限的,在實際的應用中沒有太大的實用價值,只能在短時間內工作,而且由於溫度太低,CPU周圍和主板上經常會結冰,搞不好會導致主板電路短路。<

   

    製冷原理:固態CO2俗稱乾冰。CO2製冷的方法有兩類,一是將CO2製成乾冰,再以乾冰作為消耗性製冷劑,利用乾冰升華過程的吸熱現象製冷。另一類就是用CO2作為製冷劑,通過製冷循環實現連續製冷。

    CO2臨界點溫度為負31℃,處於常溫範圍,在與一般制冷機同樣的環境冷卻條件下,CO2製冷循環的高溫側將接近臨界點(低環境溫度時)或超過臨界點(高環境溫度時)而不能像常用製冷劑那樣實現遠臨界循環。所以,CO2的單級壓縮循環處於臨界點附近是近臨界循環(用溫度較低的水冷卻時),或是跨臨界循環(用溫度較高的空氣冷卻時)。 跨臨界循環就是循環中製冷劑的放熱過程在臨界點以上,為非凝結相變的排熱;製冷劑的吸熱過程在臨界點以下,為有相變的蒸發吸熱過程,整個循環跨臨界點。

    這裡插入一些小知識:物質相變製冷

    物質有三種集態氣態、液態、固態。物質集態的改變稱之為相變。相變過程中,由於物質分子的重新排列和分子熱運動速度的改變,會吸收或放出熱量。這種熱量稱作潛熱。物質發生從質密態到質稀態的相變是將吸收潛熱;反之,當它發生有質稀態向質密態的相變時,則放出潛熱。

    物質相變製冷是利用液體在低溫下的蒸發過程及固體在低溫下的熔化或升華過程向被冷卻物體吸收熱量——即製冷量。因此,相變製冷分為液體氣化製冷與固體熔化與升華製冷,由於液體自身具有流動性,液體氣化製冷是廣泛應用的。液體汽化成蒸氣的過程吸收熱量,從而達到製冷的目的,為了使其連續不斷地工作,成為一個循環,便必須使製冷劑在低壓下蒸發汽化、蒸氣升壓、高壓氣體液化和高壓液體降壓。<

    我們生活中見到的冰箱和空調就是使用這種方式來製冷的。壓縮機製冷散熱的優點當然是可以把溫度降得非常低,甚至可以達到零下一百多度!缺點是會使主板結露,可能會造成短路;CPU脆性增大;有極高的危險性。

    製冷原理: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由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組成,用管道將它們連接成一個密封系統。製冷劑液體在蒸發器內以低溫與被冷卻對象發生熱交換,吸收被冷卻對象的熱量並氣化,產生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經壓縮後以高壓排出。壓縮機排出的高壓氣態製冷劑進冷凝器,被常溫的冷卻水或空氣冷卻,凝結成高壓液體。高壓液體流經膨脹閥時節流,變成低壓低溫的氣液兩相混合物,進入蒸發器,其中的液態製冷劑在蒸發器中蒸發製冷,產生的低壓蒸汽再次被壓縮機吸入。如此周而復始,不斷循環。<

    半導體製冷可以說會是以後的一個必然趨勢,這種散熱方法簡單有效,不過其僅僅起一個傳導熱量的作用,另外目前還有結露等方面問題。上面是半導體+液冷散熱方式。

  這是捷波堅鳥96智冷版顯卡採用的半導體製冷片,散熱的效果表現非常突出。

製冷原理:

    半導體致冷器是由半導體所組成的一種冷卻裝置,於1960出現,然而其理論基礎Peltier effect可追溯到19世紀。如圖是由X及Y兩種不同的金屬導線所組成的封閉線路,通上電源之後,冷端的熱量被移到熱端,導致冷端溫度降低,熱端溫度升高,這就是著名的Peltier effect。  我們來看一下半導體致冷器的結構。

    由許多N型和P型半導體之顆粒互相排列而成,而N P之間以一般的導體相連接而成一完整線路,通常是銅、鋁或其他金屬導體,最後由兩片陶瓷片像夾心餅乾一樣夾起來,陶瓷片必須絕緣且導熱良好。<

    雖然我們也見過一些液冷散熱器,但它們的散熱能力較為有限,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一些在整體上設計非常出色的超強液冷散熱器,看它們的感覺猶如進入一種夢幻的境界。

 大名鼎鼎的G5,兩顆2.5GHz G5被銅散熱片所覆蓋

 看到那個右下黑色的盒子了嗎,這是的水泵了

 完美的設計,令人叫絕

 德國水冷散熱器廠商kailon水柱型散熱器的所有配件,包括水冷頭等

 這款產品是不是很像ZALMAN的那款R1呢?

 超強玩家設計的黑客帝國異形

<

 這是思民無風扇的一款伺服器熱管散熱器方式,是不是夠BT?

    由於臺式機CPU的發熱量不斷增大,傳統的風冷應付起來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液冷由於其系統的複雜性和高昂的價格也無法在短期內成為主流,也因此,傳熱效率更高的熱管散熱有了大展拳腳的舞臺。像半導體製冷片一樣,熱管只是一個傳熱的工具,所以,一般還需要搭配好散熱片和風扇,雖然我們也在一些伺服器和電源見到無風扇的設計,但這種設計的一般還需要依賴機箱上風扇(有時候是電源上的風扇)進行主動散熱。

    熱管的散熱原理我們不再多說了,以往我們寫過很多。<

 夠BT的風扇!

    這個風扇相當出眾,整個機箱似乎是用管子連接成的,巨型的風扇讓家庭普通使用的電扇都黯然失色。其外型有些像飛機上的發動機的扇葉。我們再來看一下其它BT的風冷散熱器。

 巨強的導風管

 比鑄造工藝更複雜吧

 查查多少根?

 風扇牆啊!

 看看這個紙杯,別小看它,作用還真不小!有創意!<

● 冰相變冷卻

    冰相變冷卻是最早使用的降溫方法,現在仍在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農業、科學研究等各種領域。冰融化和冰升華均可用於冷卻。實際主要是利用冰融化的潛熱。

    製冷原理:常壓下冰在0攝氏度融化,冰的汽化潛熱為335kj/kg,能夠滿足0攝氏度以上的製冷要求。冰冷卻時,常藉助空氣或水作中間介質以吸收貝冷卻對象的潛熱。此時,換熱過程發生在水或空氣與冰表面之間。被冷卻物體所能達到的溫度一般比冰的溶解溫度高5-10攝氏度。厚度10釐米左右的冰塊,其比表面積在25-30平方米/立方米之間。為了增大比表面積,可以將冰粉碎成碎冰。水到冰的表面傳熱係數為116W/(平方米*K)。空氣到冰表面的表面傳熱係數與二者之間的溫度差以及空氣的運動情況有關。

● 冰鹽相變冷卻

    若採用兩種不同型(一為電子型、另一為空穴型)的半導體材料組成環路時,則珀爾貼效應會更為顯著。利用這種原理,科學家們造出了半導體製冷片。通過半導體製冷片,冷端的熱量將被移到熱端,導致冷端溫度降低,熱端溫度升高,從而起到製冷散熱的作用。美國《未來科學家》雜誌預測,下世紀初半導體製冷在家用產品上有50%進入家庭。

    冰鹽是指冰和鹽類的混合物。用冰鹽製作製冷劑可以獲得更低的溫度。

    冰鹽冷卻是利用冰鹽融化過程的吸熱。冰鹽融化過程的吸熱包括冰融化吸熱和鹽溶解吸熱這兩種作用。起初,冰吸熱在0攝氏度下融化,融化水在冰表面形成一層水膜;接著,鹽溶解於水,變成鹽水膜,由於溶解要吸收溶解熱,造成鹽水膜的溫度降低;繼而,在較低的溫度下冰進一步溶化,並通過其表層的鹽水膜與被冷卻對象發生熱交換。這樣的過程一直進行到冰的全部融化,與鹽形成均勻的鹽水溶液。 冰鹽冷卻能到達的低溫程度與鹽的種類和混合物中鹽與水的比例有關。工業上應用最廣的冰鹽是冰塊與工業食鹽NaCl的混合物。

● 其他固體升華冷卻

    近代科學研究中心為了冷卻紅外探測器、射線探測器、機載紅外設備等的需要。採用了固態製冷劑升華的製冷系統。其製冷溫度取決於固體的種類、系統中的壓力和被冷卻對象的熱負荷。通過改變升華氣體的流量來調節系統中的被壓和溫度,就可以保持一個特定的溫度。這種製冷系統的工作壽命由固體製冷劑的用量和被冷卻對象的熱負荷決定,有達1年之久的。固體升華製冷的主要優點是升華潛熱大,製冷溫度低,固體製冷劑的貯存密度大。

● 電磁製冷

    早在1907年郎傑斐(P.Langevin)就注意到:順磁體絕熱去磁過程中,其溫度會降低。從機理上說,固體磁性物質(磁性離子構成的系統)在受磁場作用磁化時,系統的磁有序度加強(磁熵減小),對外放出熱量;再將其去磁,則磁有序度下降(磁熵增大),又要從外界吸收熱量。這種磁性離子系統在磁場施加與除去過程中所出現的熱現象稱為磁熱效應。1927年德貝(Debye)和傑克(Giauque)預言了可以利用此效應製冷。1933年傑克實現了絕熱去磁製冷。從此,在極低溫領域(mK級至16K範圍)磁製冷發揮了很大作用。現在低溫磁製冷技術比較成熟。美國、日本、法國均研製出多種低溫磁製冷冰箱,為各種科學研究創造極低溫條件。例如用於衛星、宇宙飛船等太空飛行器的參數檢測和數處理系統中,磁製冷還用在氦液化制冷機上。而高溫區磁製冷尚處於研究階段。但由於磁製冷不要壓縮機、噪聲小,小型、量輕等優點,進一步擴大其高溫製冷應用很有誘惑力,目前十分重視高溫磁製冷的開發

 水冷顯卡(9700pro)

 硬碟用的,不只是為了靜,是為了防止震動

 可以摺疊的散熱片

 夠強的水冷頭!

 看明白這個怎麼回事了嗎?

 熱交換器

 水冷電源!<

 Tt的雙層渦輪

 水冷準系統

 這個好強!

 又一個水冷電源

 北橋和CPU上的散熱片夠牛的!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分離式散熱?

 像貝殼還是扇子?

 手工打磨的水冷散熱片

 哈!蚱蜢!<

相關焦點

  • 創意改造 舊電視變身魚缸
    本報訊(記者 戴幼卿)電視機裡還能養金魚?近日,一段黑白電視機變身魚缸的視頻在某短視頻平臺走紅。8月30日,因做電視魚缸而走紅的山東濟寧小夥李猛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去年他偶然在網上看到有人在電視機裡養魚,他受到啟發,便自己想著能不能把電視魚缸做得更具觀賞性。「人家是直接把魚放進電視機裡養,我覺得可以做得更好一點。」
  • 零感散熱有多強?NEX變態測試馬上見分曉
    作為一名肥宅,我當然是選擇躲在家裡打遊戲。但是在遊戲過程中,我常常會碰見手機發燙,遊戲卡頓的現象,這實在是給我的遊戲體驗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那麼有沒有一款手機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呢?測試條件:變態遊戲測驗,究竟誰是「真英雄」    我們這次採用的測試機型為vivo NEX 旗艦版,iPhone X。兩者作為旗艦機型都擁有強勁的性能,在同樣的遊戲測試環境下,功耗性能比較更加具有代表性。
  • 科技往事:探討筆記本電腦的散熱設計
    1探討筆記本電腦的散熱設計  前言:近日什麼話題最熱門?顯然還是蘋果。需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第一、擁有足夠大的散熱空間;第二、散熱風道設計必須合理;第三、高發熱量元件不能過於集中。就這三個看似簡單的散熱需求,對於筆記本電腦來說想要做好確實不易。  說說散熱空間問題,筆記本電腦相比傳統臺式機的優勢和特點就是輕薄,由於筆記本機體內部空間狹窄,其散熱能力也就受到一定限制,即使是如今的輕薄本配備了低功耗處理器,散熱也不會有太好的表現。
  • 除了水草外有什麼植物能種魚缸裡?3種,能美化魚缸還能淨化水質
    我們在養魚造景的時候通常都會希望自己的魚缸裡能種上一點兒水草增加幾分生氣。但是沒有水草泥的情況下種植水草多數都是長不好的。有沒有其他的植物可以直接種在水裡?並且長出水上葉來呢?當然有了,而且還挺多的。地瓜對,你沒看錯,地瓜也是可以放到魚缸裡的。但是地瓜葉不是水草,也不會有水下葉。
  • 魚缸裡一種很難對付的藻類,讓我上上才藝來對付它,兩步處理它
    如果要論世界上最難清除的藻類是啥。除了黑毛藻以外,剛毛藻要是排第二,那誰還敢排第一呢?剛毛藻是草缸玩家的一個噩夢。就連藍綠藻也沒有剛毛藻頑固。可見這是一種非常瘋狂並且變態的藻類。剛毛藻的生長速度還是很快的,而且這種藻類的質感,摸上去就跟鐵絲一樣,非常頑固。
  • 魚缸濾材到底需不要泡在水中?了解這些,你就知道如何放置濾材了
    有很多朋友看到我用的上濾滴流過濾,都在評論區或私信提出這樣的疑問,那就是,你的濾材沒有泡在水裡,這樣能有過濾效果嗎?老孫還真沒想到這麼多的朋友,依然認為,濾材必須泡在水裡才能有過濾效果。那本期咱們就好好聊聊,槓的明明白白。
  • 底濾魚缸的最實用配置
    今天和魚友們說說魚缸乾濕分離。首先現在的魚缸。底濾缸。基本都有乾濕分離。只不過是,大與小。多與少的不同。無論成品魚缸還是定做魚缸。現在都有乾濕分離。有倆層三層。基本倆層就夠用。其實就是濾棉不泡水。就這麼簡單。生化棉泡在水裡。
  • 魚缸裡的生化濾材到底是應該橫放、豎放還是重疊放?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魚缸裡的生化濾材如何擺放的問題,魚友們目前都是非常的關心,其中主要的焦點有兩個,一個是我們到底該如何正確的擺放生化濾材,另一個是生化濾材永遠泡在水裡好還是有水流經過的好?一、到底該如何去擺放生化濾材?1、為什麼陶瓷環和細菌屋中間都有孔?
  • 如何選購魚缸,什麼樣的魚缸和過濾好
    什麼樣的魚缸好!買魚缸儘量選擇定做!定做魚缸可以根據裝修風格、家居款式、顏色、空間大小、風水等任意定製,最主要的是根據養什麼魚做什麼過濾系統!水草造景、熱帶魚、金魚、錦鯉、海水魚他們的過濾系統都是不一樣,不是隨便買個魚缸就可以養魚的!
  • 魚缸裡的木頭上面長毛了,對觀賞魚有害嗎?別怕,消除辦法很簡單
    相信玩沉木的朋友,喜歡魚缸造景的朋友,都會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吧!那沉木長毛了到底是不是發黴了,對魚缸裡的觀賞魚有沒有危害呢?其實沉木長毛並不可怕,而且還非常簡單好處理,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嘮嗑嘮嗑這個話題。
  • 創意:淘汰CRT顯示器致顧客屢屢中招
    33歲的平面設計員李世峰心靈手巧,他的創意還帶有幾分「欺騙性」。  「你這電腦的屏保挺特別」  「小夥子,你這電腦的屏保挺特別,哪兒下載的?」一位顧客好奇地問。  一旁的服務員都忍不住笑了。「您再看看!」李世峰指點著。「哎呀,水草還會動,裡邊有小蝦,真的啊?」顧客感嘆:「太奇妙了!
  • 王者榮耀幾位變態英雄,沒有最變態,只有更變態
    王者榮耀每個英雄都是由很多的優缺點的,每個英雄的玩法,技能以及位置不一樣,所以造就了多種多樣的遊戲環境,近期以來,強勢的戰士不斷的在崛起,現在很多英雄已經崛起到了變態的程度,可怕至極,這些戰士基本就是單挑無解,或者就是排位賽中必BAN的存在,要是玩好了下面的這些英雄,真的是在路人局中無敵,戰士這個位置是比拼綜合實力的存在,話不多說,還是來看看這些變態中的變態英雄吧。
  • DIY一體電腦抽氣式散熱PK風冷直吹
    一體機電腦散熱的未來在何方?  PC散熱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採用allinone設計的一體電腦將各種硬體與顯示屏高度集成,除了系統兼容、性能提升問題之外,更面臨著空間結構與散熱這倆個問題。  在目前,現有的市場上DIY一體電腦的散熱體系只有兩種,一種是絕大多數廠家所使用的風冷直吹散熱,另外一種是iPandora(潘多拉DIY一體電腦)獨家採用的立體分流抽氣式散熱。
  • 魚缸裡生渦蟲,能不能除乾淨
    一旦魚缸裡有了渦蟲,而且沒有及時控制任其擴散,後期會很難處理,有的魚友都被逼翻缸。渦蟲是一種生活在溫暖水域裡的小蟲子,野外常見於溪流石頭底部。它的一端呈三角形,兩側微微有點突起。魚缸中的渦蟲比較小,很難發現這些細節,所以有的魚友容易把它看成外形類似的蛋白蟲。
  • 魚缸泡電池/電鑽鑽B柱,車企的這些營銷事件有道理嗎?
    最近一兩年,類似的營銷事件又多了起來,比如8噸貨櫃壓車頂、鐵錘錘車門、電鑽鑽B柱、直升機扔汽車、魚缸裡泡電池……那麼,這些「新時代」的營銷事件是否有道理呢?隨著這些年造車工藝的提升,很多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們,對於車輛的安全性能越來越重視,比如白車身的結構設計更加合理、用料更加下本兒。
  • 養魚的魚缸裡褐藻很少,沒有魚的魚缸裡褐藻遍地,這是為何?
    今天養魚老道繼續關注我家裡所有魚缸的褐藻情況,竟然有了一個非常令我驚奇的發現:所有飼養有觀賞魚的魚缸裡,只要是水質清澈的、飼養密度低的魚缸,根本看不到褐藻的身影,而所有沒有飼養觀賞魚的魚缸裡,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是魚缸底部褐藻叢生,這不是太奇怪了嗎?
  • 我愛謀思特拯救之星筆記本散熱球_我愛謀思特散熱器_廠商動態...
    前些年,我司設計團結原創設計出了全球第一款筆記本散熱球,作為此創意產品的初始設計研發公司,我司在第一款散熱球產品研發製作推出市場面世之初已將此創意設計/結構研發申請全球專利,保護散球器系列產品設計師創意。
  • 阿衰曲解「文字意思」竟把電腦泡水裡玩
    阿衰曲解「文字意思」竟把電腦泡水裡玩。漫畫中的阿衰就是一個「直來直去」的人,在聽人說話的時候只聽懂了表面意思。阿衰家的電腦鍵盤上寫著防水鍵盤,滑鼠也寫著防水,相信小夥伴們都理解這個防水的意思,那就是如果有水濺上去或撒上去時,電腦也不會故障。可是沒想到阿衰卻以身犯險,直接把鍵盤和滑鼠泡在魚缸裡玩,擱哪個鍵盤能受得住呢?除此之外,阿衰連別人說話時也聽不明白意思。
  • 寵物魚玩家在魚缸裡放了它,勞動量下降一半
    如果把麥飯石泡進純淨水裡面,純淨水會變成礦泉水,市面上就有用麥飯石製作的健康水杯。所以,寵物魚玩家必須認識這個可愛的石頭,它會給你的魚缸帶來驚喜哦~魚缸裡使用麥飯石,有什麼用?你可以把麥飯石當做魚缸的主濾材,也可以當做副濾材使用。
  • 魚缸裡總會出現很多雜質沉澱在缸底不能濾除,原因到底在哪裡?
    關於飼養觀賞魚,魚缸裡的物理和生化過濾之爭由來已久,有的魚友認為物理過濾重要,因為只要是濾除了魚缸裡的大部分有機物和雜質,魚缸裡的有毒物質就會相應地減少,這樣既可以減輕生化濾材的負擔,也沒有過多的毒素需要硝化系統來予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