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念念、 翹首以盼 ,終於等到你!
遇見傾「新」,快來加入機電大家庭!
學院概況
機電工程學院創建於1972年,是學校最早設立的院系之一,已建成為一個機械大類專業設置齊全、教學與科研實力較強的學院。學院具有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完整的一流人才培養體系,現有在校生近2000人。
工程學、材料學學科均在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2009年批准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9年入選國家首批「一流本科」建設專業。
學院擁有機械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工程力學和機器人工程7個本科專業,2020年按照專業大類招生,進校學習一年後,根據愛好和相關要求再選擇以上專業深入學習。
打贏新冠肺炎病毒防疫戰,一起來尋找咱們學院各專業扮演的角色!
@機械工程專業
機械工程旨在培養能從事機械工程專業領域,特別是能從事機電類特種設備相關的設計製造、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生產管理、技術服務等工作的專業人才。新冠病毒疫情期間,中國以十天的驚人速度建成了火神山醫院,緊接著三天後又建成雷神山醫院,這為中國的抗疫救災行動做出了巨大貢獻。兩座醫院的火速建成,離不開眾多的工程機械。據統計,參與到兩座醫院建設當中的工程機械不下數百臺。主要有起重機、叉車、壓路機、挖掘機、泵車等。
起重機是指在一定範圍內垂直提升和水平搬運重物的多動作起重機械。在醫院建設施工的過程中,各種重物或材料的提升、搬運、取料,沒有起重機是難以完成的。在施工現場,有很多材料需要轉移、搬運,例如板房的牆板,水泥、鋼材等,用叉車來搬運或是裝貨、卸貨,就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叉車
我們要開墾一片空地修築醫院,挖掘機是要首先上場的,再派出壓路機平整地面後,這塊土地就可以進行正式施工了。混凝土泵車是利用壓力將混凝土沿管道連續輸送的機械,它是在載重汽車底盤上進行改造而成的,通過布料杆和輸送管,將混凝土輸送到一定的高度和距離。
混凝土泵車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在這次戰「疫」一線,本專業技術為各行各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本次戰「疫」中,「不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等政策要求已深得人心,為阻斷傳染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要實現人人出門戴口罩,就需要口罩機的高效、高速和大量生產,而口罩機就是本專業研究的典型機電設備之一。口罩機不是單臺的機器,它需要多臺機器的配合完成各種不同的工序。這些工序都需要機械工程師進行縝密設計高精度的夾具和自動化運動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絲毫不差的完成生產口罩的每個工序。「勤洗手」涉及到品類繁多的消毒產品,如消毒酒精、洗手液、消毒液等,本專業則為生產這些消毒產品的機器裝備提供設計製造技術支持。在戰「疫」一線,負責抗疫醫護人員與防護救援物資運輸的飛機、火車、船舶等交通工具,也是本專業的重要研究對象,在這些交通工具生產企業中,有機制專業背景的研發人員做出了重要貢獻。
汽車生產場景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幾乎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如航空航天、汽車、電子電器、船舶、高鐵、機械、石油化工、輕工紡織、食品醫藥等。隨著行業生產技術的進步,本專業逐漸向數位化成形方向發展,圖像識別、虛擬仿真、計算機模擬、3D列印、智能控制等等技術與材控專業知識相融合,極大地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和從事工程技術的能力。如3D列印技術也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從3D列印護目鏡、替代牛奶箱提手的3D列印口罩綁帶,到3D列印肺炎病灶模型輔助診療,充分發揮了3D列印技術靈活設計、就地製造的特點。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
機械電子工程是機械工程、電子學、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和自動化專業相融合的一門專業,目標是培養具有鮮明的技術創新意識和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他們將在機器人、智能製造裝備、精密機械、機電產品及自動化控制等國家重點發展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防疫阻擊戰中,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為防疫和抗疫物質保障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彰顯了我國作為全球製造大國的神威。可以看到各種創新型的機電一體化設備、自動生產線、服務型機器人等機械電子產品層出不窮,精彩亮相。防護醫用產品的自動化產線的快速投產,為防疫阻擊戰爭取了寶貴的時間;火神山醫院中的自動售飯機的出現,智能送餐與消毒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減輕了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智能體溫檢測裝置的大規格使用,提高了機場車站等人流量密集場所的檢測速度與精準度;新型機電一體化產品在這次阻擊戰中的開發與應用實例不勝枚舉,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重要地位,畢業生將具有廣闊的就業空間和市場需求。
消毒機器人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主要解決能源、醫藥、化工等過程工業中生產、儲運和終端使用所需的裝備及其控制系統。能源和醫療物資的充足保障是取得戰「疫」勝利的決定性因素,在新冠肺炎戰「疫」中,突顯了本專業的優勢和特色。
在能源保障方面,火電、核電、生物質發電以及汽油、柴油、天然氣、氫能等能源行業是交通運輸、供氣供暖等國民經濟的基礎,是本次戰「疫」的後勤支柱。過程裝備及控制技術是能源行業生產、運輸和終端使用的基礎和關鍵保障。隨著《中國製造2025》製造強國國家戰略的全面推進,智能裝備技術(智能設計、智能製造、智能管理、智能運行)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必將翻開人類社會發展的新篇章,本專業充滿生機,前景廣闊。
在醫藥及醫療裝備方面,生物製藥、中藥提取、醫療材料以及先進醫療裝備,奠定了整個醫療行業的基礎。本專業涉及了防疫ICU、負壓病房中關鍵的醫用供氧系統、隔離空氣淨化系統、醫用口罩原料聚丙烯無紡布、消毒液等醫療物資。正是由本專業裝備及控制系統,才保證了醫療物資的源源供給。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中,本專業裝備及畢業生均作出了重要貢獻。
醫藥製備系統
@工程力學專業
工程力學技術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戰場--湖北武漢功不可沒,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鋼結構工程項目的快速建設就屬於其傑作,充分體現了中國速度,為病人的應收盡收創造了有利條件,有效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對於機械類工程產品,例如為搶救病人配套的空調設備系統、氧氣呼吸機和負壓救護車等機電產品,同樣需要執行工程力學系統計算、圖紙設計繪製和生產製造的完整過程,才能投入市場。可以這樣說,只要有工程和產品,工程力學就無處不在。工程力學專業的畢業生不僅市場需求非常廣闊,而且在就業時可以自主靈活選擇所喜愛的行業。
@機器人工程專業
機器人是「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製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機器人不懼病毒,永不疲勞,能夠替代人們去承擔更多的危險工作,在這次科技戰「疫」中,各類機器人都大展身手。
許多地區都出動無人機,對工業園區開展消殺,減少了人工操作,避免了交叉感染,還大大提高了效率。無人機噴灑消毒劑不僅可以通過自由航行在事先指定的區域內實施消殺,還可以通過給定坐標實現定點噴灑消毒。正是由於無人機高機動性的特點,還可以為一線民警投放醫用口罩、手套等防護設備。
我們還可以看到巡視機器人在戰「疫」一線的身影,該機器人通過全天候自動化巡邏和現場監控,不僅能實現對帶口罩人員身份的有效識別與溯源,還可以實現體溫動態檢測等功能,可以極大分擔民警等一線工作人員的巡邏工作量。為了降低疫區配送人員被感染的風險,京東物流配送機器人在一線疫區正式上崗。另一機器人正在醫院病房配送醫藥用品,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和危險。
巡視機器人
機電學子熱愛創新!作為RoboMaster國內的頂級機器人賽事之一,機電工程學院一直十分注重同學們的實際動手和時實踐能力,也是湖北省高校中為數不多參與該類賽事的學校,一起去看看咱們的「秘密基地」---學院的科創中心。
看完這裡,大家是不是很激動,能不能成為站在聚光燈下的明星工程師,我們很多各專業在校的機電學子都辦到了,至於未來的你,來了才知道!
七大專業詳細介紹
機械工程(080201)
本科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高度社會責任感,具有寬廣的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和紮實的機械設計、製造、運作、管理的系統知識,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工程實踐能力、溝通能力和創新意識,畢業後能從事機械工程專業領域特別是特種機電設備相關的設計製造、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生產管理、技術服務等工作,能在本專業相關工作崗位上發揮骨幹作用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專業特色
以機電類特種智能化設備,產品全壽命周期管理為專業特色。按照工程教育專業論證的高標準進行了培養目標、畢業要求以及課程體系的新設計,大力開展以「對分課堂」為代表的研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和以全面工程訓練為代表的綜合性實踐教學模式改革,並定期開展達成度等質量評價,持續改進人才培養質量。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080202)
本科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基礎知識及應用能力,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技術創新意識,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技術人才。本專業設有創新班、中美國際班和中法國際班。
----專業特色
本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和特色,構建了校內外多層次的實踐平臺,強化校企合作,注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培養的畢業生更加適應社會。形成了「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實踐創新能力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和經營管理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203)
本科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等學科基礎理論知識,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技術創新意識,能從事材料成型、機械設計等應用領域的科學研究、教學、技術開發、設計製造、試驗研究、企業管理和經營等方面工作,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特色
本專業是我校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具有博士授權學科的本科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和特色,構建了校內外多層次的實踐平臺,強化校企合作,注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主要培養面向汽車、電子、船舶和機械製造等工程領域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形成了「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實踐創新能力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和經營管理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
機械電子工程(080204)
本科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研究開發機電一體化和光-機-電複合系統的能力,能夠為今後從事機械製造裝備、通用機械、精密機械、機電產品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設計與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專業特色
將光電子、計算機技術與機械系統有機結合,分為機械設計、機械製造、電工電子、自動化及專業方向等五大系列設置課程,注重工程科學教育與工程實踐訓練,培養個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礎紮實、知識面廣、綜合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080206)
本科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國家級特色專業、2019年入選國家首批「一流本科」建設專業。培養具備過程裝備控制工程、機械工程和化學工程等方面的知識,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技術創新意識,能從事機械、化工、石油、能源、輕工、環保、醫藥、食品及勞動安全等領域的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製造、運行維護、生產管理、工程研究等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畢業5年左右,能夠勝任本專業領域不同性質的崗位工作要求,成為技術骨幹或管理骨幹。
----專業特色
本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和特色,構建了校內外多層次的實踐平臺,強化校企合作,注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主要培養面向化工、能源、石化等流程性工程領域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形成了「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實踐創新能力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和經營管理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
工程力學(080102)
本科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工程、工程力學、工程建模仿真分析、鋼結構工程及新能源工程等方面的綜合知識,能夠熟練運用 「Pro/E、UG、Solidworks、ANSYS、PKPM」等計算機軟體分析工具,擁有較強創新能力的技術研發及工程計算智能設計高端人才。畢業生不僅市場需求非常廣闊,而且在就業時可以依據自身條件自主選擇所喜愛的行業。
----專業特色
體現「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高規格」的辦學方針,以過硬的工程力學理論知識作指導,熟練運用計算機軟體工具,藉助於「ANSYS、PKPM、Solidworks」等三位一體的計算機輔助分析手段,服務於機械工程、汽車工程、建築工程、橋梁工程等工程結構分析與建模,強調在以工程力學和鋼結構工程為核心基礎上的機械工程、土木工程的結合,拓寬就業方向。培養「懂理論(了解力學理論)、有手段(會計算機)、會應用(知曉工程行業背景)」的複合性實踐型人才。
機器人工程(080803T)
本科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工程、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以及自動化等方面的知識,能融合智能感知技術、機器視覺、伺服運動控制、導航與規劃技術於一體,可在各行業的智能製造和服務領域,從事機器人智能化系統研發、機器人系統集成、智能製造生產線及其相關領域的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製造、運維管理、工程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特色
本專業瞄準標杆、特色培養、校企協同、資源整合、開放引領、項目驅動,主動面向市場和行業需求,培養機器人行業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專門人才。以學校機械大類專業為依託,充分整合機電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信息學院的軟硬體資源,實現學科之間融合滲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拓寬學生的專業面,增強專業學生的就業和社會適應能力。
學院七大優勢,助你「機」「智」成才
01●辦學歷史悠久●
機電工程學院地處「武漢·中國光谷」腹地,是學校1972年成立時最早創建的院系之一,2007年更名為機電工程學院。經過近50年的發展,學院已經成為武漢工程大學辦學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實力最強的學院之一。學院設有動力工程、機電工程、材料工程、機械工程等4個系,1個實驗教學與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現有7個本科專業,在校生1907人,其中研究生215人、普通本科生1692人。
02●師資力量雄厚●
學院現有在冊教職工92人,其中專任教師81人。專任教師中教授18人,副教授30人;博士學位教師52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43人。學院教師中現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1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人、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1人,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楚天學子3人。
03●學科特色鮮明●
擁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等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涵蓋九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以及能源動力和機械等兩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其中,一級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已形成了以化工機械研究與開發為主要特色的學科優勢,其辦學歷史、辦學規模、學科水平在省內及中南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2010年獲評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鄂學位[2010]1號),2012年獲評省級特色學科(鄂教研[2012]3號);二級學科化工過程機械和機械電子工程都是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設崗學科。
04●科研成果豐碩●
有化工裝備強化與本質安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省綠色化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具有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A1級壓力容器設計資質。2013-2019年,學院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0餘項,縱向經費1500餘萬元,科研進帳累計4500餘萬元。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其中SCI、EI、ISTP檢索收錄26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100餘項,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級科研獎勵10餘項。
05●考研就業質量高●
學院按照「培育精英學子」的要求卓有成效地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突出學風建設在學生日常教育和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學院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工作,每年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考研動員以及政策宣傳、經驗交流等系列活動。加強與地方、企業、校友以及權威就業專業機構的交流合作,為學生多途徑、多方位、高質量就業提供服務。
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科技競賽組委會秘書長、浙江大學俞自濤教授做客學院學科競賽系列活動之專題講壇
學院培養的學生綜合素質高、專業知識紮實、工程實踐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5%以上,其中高端、高薪就業率25.3%,一大批畢業生每年被中石化、中鐵、中建、中車、中國葛洲壩集團等世界500強和中國100強的大型企業單位錄用。學院有20%的畢業生考取研究生,其中創新班學生考研率達到55%,且80%以上考取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國家985、211、雙一流建設的重點大學。目前,學院一大批畢業生已經成為政府高官、大型知名企業老總、科研院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06 ●創新創業屢屢奪金●
學院高度重視在校學生課外科技活動開展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學生在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取得了優異成績。2013-2019年,學院學生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100餘項,先後獲得「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一等獎、「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金獎、「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一等獎、「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銀獎、「大學生過程裝備實踐與創新大賽」全國特等獎、「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帶一路」國際專項賽全國一等獎等國家重量級獎項。學院湧現出盧方祺、高旭、楊正蒙、張聰創新創業成功學生典型,連續四年獲批湖北省「長江學子」(全省每年僅30名),且在全省高校中,該榮譽連續四年都出自同一個學院的僅此一家。
學院斬獲多類別獎項
我院學子獲湖北省「長江學子」創業獎
07 ●對外交流廣泛頻繁●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學院與法國、法國、英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公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譚健榮教授等一批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應邀來學院講學,每年有10餘名教師在國外攻讀博士後、學術訪問和科研項目合作。
學院分別與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法國梅斯工程師學院等國外高校以及南京工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國內高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辦學關係。先後接受法國梅斯工程師學院的17名法國學生完成半年的實習,送出4名碩士生到梅斯工程師學院進行短期學習,送出多名本科生到路易斯安那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並與南京工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高校進行了交換學習。
學院學生在法國求學
近年優秀畢業生
●胡雄:2014年6月畢業於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現任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武漢研究所單板工藝工程師。
●褚雲會:2014年6月畢業於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現任中國航發貴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工程師。
●石運寶:2015年6月畢業於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現任中科曙光信息產業成都有限公司區域銷售總監。
●李翔:2018年6月畢業於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創辦澳山科技,現任武漢澳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安琪:2019年6月畢業於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現任山東港口集團日照港建設集團工程師。
● 王永建:2005年6月畢業於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現任ALSTOM武漢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吳應雄:2005年6月畢業於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現任中國華錄松下電子信息有限公司開發中心部門主管。
● 李奇:2011年6月畢業於工程力學專業,現任中建三局二公司工業公司商務部副經理(E2級)兼項目經理,中級工程師。參建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 鍾龍:2011年6月畢業於工程力學專業,現任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科教文衛事業部項目技術部負責人,中級工程師。參建武漢火神山醫院。
文章部分素材來自:武漢工程大學招生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