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只有狗吠雞鳴和鳥叫,他們在大山深處守望"世界"

2021-01-10 中國軍網

在大山深處守望「世界」

■解放軍報記者 譚靚青 特約記者 李忠濤 通訊員 吳 軍

堅守在大山深處倉庫的官兵。黃 海攝

巡邏、守庫、摘柿子……在這大山裡,上士劉益沒有一絲埋怨。他用自己的熱情,認真雕琢平凡日子裡每一個細節,把生活盡力過得有滋味。

這裡是某地圖倉庫眾多倉庫中的一個。它隱蔽在大山深處的褶皺裡,手機信號時有時無,一年四季只有狗吠雞鳴和鳥叫。

劉益20歲就來到了這裡。由於山路崎嶇,人手較少,一周或者更久他和戰友才下山採購一次生活物資。6年間,他適應了北方的寒冬,也適應了大山的孤寂。

新兵宣誓、結婚生子、退伍儀式……這個很短時間就可以走完的地方,見證了他和戰友生命中太多重要時刻。

和記者走在院子裡,劉益會隨手撿起地上的樹枝、落葉。對他和戰友來說,這裡是另一個「家」。

「我已經離不開這裡了。」劉益說,「以前想走,走不了,現在要走,捨不得了。」

自我認可,才會選擇留下

「衛星導航信號弱,暫時無法為您提供導航服務。」汽車在原野上飛馳,聽到手機導航裡傳來的聲音,四級軍士長陳超臉上卻綻出笑容。

從2009年至今,陳超在某地圖倉庫駐守了12年。某種意義上,他的笑是對自己戰位的一種自我認可。

隨著衛星導航和數字地圖的成熟,紙質地圖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手機導航應用軟體。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視頻、聲音等都可以成為地圖的表達手段。地圖不再限於用符號和圖形表達在紙上,它可以經可視化加工表達在屏幕上,衛星遙感影像甚至可以把人們的視野拓展到月球和其他星球。

「我曾一度懷疑自己工作是否有意義,過不了心裡這道坎,很難在那個苦地方待下去。」剛入伍時,陳超和很多新兵一樣,不理解為啥現如今還需要守著這些紙質地圖。

四級軍士長賀申造清點地圖數量。黃 海攝

地圖是指揮作戰必不可少的工具,紙質地圖是最可靠的保障手段。現代戰爭強調各軍兵種協同作戰,戰場範圍廣闊,情況複雜多變,組織指揮複雜,對地圖的依賴性更大。

「我們守著的這些紙質地圖是軍事地圖,和傳統意義上的地圖差別還是很大的。」該地圖倉庫政委原宇說,「更大的比例尺,更精細的數據,更有針對性的信息……軍事地圖可以說是『指揮員的眼睛』,對軍隊作戰行動意義重大。」

地圖,是指揮員決策的重要依據。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背後是地圖保障的及時到位,地圖保障能力直接關係到戰場勝負。

「戰爭發生時,誰也不能保證信息網絡暢通。某種意義上,紙質地圖就是『協同作戰的共同語言』,也是我們最後的保障。」原宇對這個戰位的意義有自己的理解。

為了提高地圖保障能力,該地圖倉庫每周都會進行一次緊急拉動——

「全體注意,上級命令明日凌晨1 時前將物資送達緊急供應點。」初冬,急促的電話聲劃破沉靜的夜幕,一場地圖應急保障演練應聲打響。

寒風凜冽,天凝地閉。經過一夜鏖戰,散發著墨香的地圖順利送抵緊急供應點。

「為提高地圖保障效率,除每周一次的緊急拉動外,我們還會不定期展開野戰化供圖演練。」該地圖倉庫主任袁忠利說。

研判熱點、一人多崗、預先調送地圖、測算滿載運輸能力……伴隨多管齊下的針對性措施,該地圖倉庫出圖效率越來越高。

戰局如棋局。圍棋棋盤上,任何一個棋子都可能決定勝負大局。正如四級軍士長陳超所說:「看起來我們好像在戰局的邊緣,但我們知道這份工作對未來戰爭勝利的重要性。有了自我認可,才會選擇為之不斷奮鬥。」

他們的忙碌,在常人視線之外

應急保障演練中,官兵正在核對地圖信息。黃 海攝

盛夏,一列綠皮火車在鐵軌上飛馳。

火車某節貨運車廂裡,押運小組組長徐憲明正和三位戰友一起押送地圖,奔赴任務地域。

光線透過貨運車廂窗戶縫隙把車廂照得格外清楚。車廂正中間的藍色防潮隔離板上,地圖像小山一樣堆放著,4名押送官兵分別坐在4個角落。

他們的忙碌,總是在常人視線之外。

「前出保障組,必須安全、快速、精準地將地圖送達作業部隊。」「是,保證完成任務。」……回想起領受任務時的情景,徐憲明記憶猶新。

入伍19年,這是徐憲明第一次接受如此緊急的任務,他激動又忐忑。

此次前出保障用圖量達數噸,運輸距離遠,途中需要多次轉運,給前出保障組帶來了嚴峻考驗。

沒有空調的貨運車廂裡,最高溫度超過40℃。下士張明坤強忍著身體不適,抓緊吃了幾口單兵自熱食品,沒過多久就吐了出來。

看著這一幕,下士潘登主動提出替換崗位,讓他多休息一會。張明坤搖搖頭說:「任務這麼緊,我們每個人休息時間都是一樣的。我不能拖大家的後腿,今天我再難受也要把物資送到!」

聽到張明坤這句帶著幾分稚氣的話,坐在地圖另一側的中尉黃海眼眶紅了。就這樣過了一夜,列車在次日凌晨抵達下一站。

「警戒員,託運車左前方就位!」隨著押運員的號令,地圖二次轉運迅速展開。

「我們轉運途中必須保證地圖安全,做到『人不離圖、圖不離眼』。」組長徐憲明一再強調「裝卸必警戒、挪位必清點、存放必看守」的要求,積極協調開設地圖專用轉運區。

燈光如晝,地圖在官兵手上相互傳遞,山包似的地圖包在空曠的站臺上起了又落,進入新的貨運車廂。4個被汗水溼透的身影,帶著地圖繼續奔赴任務地點。

三天兩夜不敢合眼,列車終於在月亮第三次升起前拉響了汽笛。

「接收員同志,地圖已安全送達,請您驗收!」完成地圖交接時,徐憲明雙手緊緊握著接收員的手。

這一刻,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源自一位平凡軍人和強軍事業之間的緊密聯繫。

徐憲明和戰友送抵的不只是地圖,也是一場勝利。地圖照亮了部隊勝利的路,也照亮了他們內心的路。

站在這一刻,徐憲明回望在地圖倉庫度過的19個年頭,所有經歷的困難引起的不再是痛苦的記憶,變成了一種獨特的生命體驗。

火車到站時那聲汽笛鳴叫,被永遠儲存在他們的生命磁帶上,需要那雙磨出血泡的手才能播放。

兩個世界之間,是一群軍人的守望

天近傍晚,寒氣逐漸加重。

站在倉庫的巷道裡,嗅著倉庫裡地圖特有的氣味,記者不禁感慨:管理這些地圖絕非易事!

打開幹部王映雪的工作電腦,可以看到新版地圖網絡管理系統的多種地圖查詢方式,視圖縮放、漫遊、刷新工具,更具效率的線上保障流程……新的界面和功能讓人眼前一亮。

「倉庫的新版地圖網絡管理系統已經試運行一段時間,與之前的地圖管理系統相比,它採用新的體系架構,按照網絡化、服務化、模塊化的思路進行地圖管理保障。」王映雪說。

王映雪來自河南鶴壁,研究生期間攻讀的是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專業,去年剛剛來到該地圖倉庫。

當初剛來到這裡,她也曾被大山裡巨大的「洞庫」所震撼,這也讓她更加珍惜如今這個施展才華的平臺。

「不只是王映雪,我們努力給每一個官兵更好的發展環境,這樣才能更好、更高效地完成任務。」袁忠利說,「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片瓦。」

「每個人都是一片瓦。」這是記者從袁忠利口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袁忠利是山東人,理著平頭,身高超過一米八,工作絲毫不拖泥帶水。

「作為領導幹部,我們要率先站出來,成為官兵們頭上的一片瓦。」為了官兵能夠更好地工作、生活,袁忠利把營區的暖氣、車輛、辦公設施等都進行了整修。

在領導班子帶動下,官兵也努力成為地圖倉庫的「一片瓦」。

在倉庫的廣場中間,有一個十幾平米的叉車訓練場地。場地上,黑色的輪胎痕跡已經浸入地下,像是一條天然的黑色軌道,它見證著官兵練習叉車作業的日與夜。

走進不遠處的室內訓練室,這裡沒有深深的車轍,一個邊角光滑的小木塊進入人們的視線。

「平時我們清點地圖數量,用的就是這個小木塊。規格相同的木塊,每個人都能分辨出哪個是自己的『老夥計』,因為木塊這些光滑邊緣都是他們用汗水磨出來的。」看著一個個小木塊,袁忠利說著它背後的故事。

60多年過去了,這個地圖倉庫始終在平穩高效運行,這背後是官兵日復一日的精心守護。倉庫裡這些地圖被送往各個部隊,保護著一次次重大軍事任務,成為保家衛國的「一片瓦」。

或許,這就是袁忠利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的原因。在這裡堅守的官兵,都在用行動讓這句話變成現實。

「我的夢想,就是退伍前能去看一眼航母,看一眼潛艇。」看著電視裡的艦船,該地圖倉庫政委原宇說出這樣一番話。

在袁忠利辦公室裡,掛著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兩幅地圖,原宇經常坐在地圖對面的椅子上和袁忠利討論工作。

閒暇時間,他們就看著地圖,想像我們的軍艦在地圖某處馳騁。

大山中,他們的世界每天繞著方寸地圖忙碌;他們的心中還有一個世界,那裡裝著祖國真實的山川湖海。

兩個世界之間,是一群軍人的守望。

相關焦點

  • 他們在大山深處守望「世界」
    堅守在大山深處倉庫的官兵。應急保障演練中,官兵正在核對地圖信息。四級軍士長賀申造清點地圖數量。黃海 攝巡邏、守庫、摘柿子……在這大山裡,上士劉益沒有一絲埋怨。他用自己的熱情,認真雕琢平凡日子裡每一個細節,把生活盡力過得有滋味。這裡是某地圖倉庫眾多倉庫中的一個。
  • 在大山深處守望「世界」
    圖①:堅守在大山深處倉庫的官兵。  巡邏、守庫、摘柿子……在這大山裡,上士劉益沒有一絲埋怨。他用自己的熱情,認真雕琢平凡日子裡每一個細節,把生活盡力過得有滋味。它隱蔽在大山深處的褶皺裡,手機信號時有時無,一年四季只有狗吠雞鳴和鳥叫。  劉益20歲就來到了這裡。由於山路崎嶇,人手較少,一周或者更久他和戰友才下山採購一次生活物資。6年間,他適應了北方的寒冬,也適應了大山的孤寂。  新兵宣誓、結婚生子、退伍儀式……這個很短時間就可以走完的地方,見證了他和戰友生命中太多重要時刻。
  • 雞鳴狗吠驢叫聲裡的有趣歷史
    今天,我們就扯一扯由模仿雞鳴狗吠驢叫喚的口技編織成的歷史。02有史可查的著名口技表演,最早一次,發生在中華文化天空群星熣燦的戰國時期。孟嘗君田文,齊國人,素有賢能之名,更以好客著稱,門下有三千門客跟隨。
  • 最經典十首寫狗古詩詞: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他養過一隻叫「烏嘴」的狗,並寫了一首詠犬詩:烏喙本海獒,幸我為之主……另外,在密州的時候,他還帶著狗和鷹去打獵,寫出了那首《江城子·密州出獵》的著名豪放詞。對詩人來說,狗身上最有詩意的並非呆萌外形,而是靜夜裡的那聲聲犬吠。
  • 狗年吉祥語、帶有狗字的祝福語、狗字的成語,大家快來收集吧
    狗年吉祥語金狗旺財;旺旺吠財,狗年福來;狗年祝福四時寧,戌歲兆豐百事順;吉門聞犬吠,喜戶望春來;雞鳴祥瑞到,犬吠福祿來等。玉狗迎春 、犬馬之報、犬馬之勞、犬馬之養 ,「雞鳴聲聲漸漸去,犬吠陣陣循循來」。2018年是農曆狗年。
  • 貴州大山深處傳出「龍叫」?地震前兆?真相來了!
    貴州大山深處傳出「龍叫」?地震前兆?真相來了! 2020-07-03 09:01:46  來源:@燃新聞      近日,貴州畢節威寧縣秀水鎮山體發生異響引發網友關注,有流傳視頻稱山谷中傳出「龍叫」。
  • 布穀鳥到底叫的是什麼?
    鳥兒們個頭雖小,但叫聲不低,時不時就鼓譟喧鳴,似乎是要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存在。這些鳥中,叫得最頻繁的當屬喜鵲和布穀鳥。自從住進小院,每日裡聆聽鳥鳴已經成了孟姐被迫接受的功課。開始時,孟姐聽了滿心歡喜,畢竟這些自然界的天籟之聲在城裡是不大容易聽到的,更何況天天得聽。轉過年去,鳥兒們依然故我地鳴叫著,可孟姐的興致卻已大不如前了——再好的東西,重複的次數多了也就不再珍貴。
  • 大山深處傳出「龍叫」? 貴州回應山裡有龍吟:是老虎叫聲
    原標題:網傳貴州畢節大山深處傳出「龍叫」?萬人圍觀站滿山坡 真相來了!  近日,貴州畢節威寧縣秀水鎮山體發生異響引發網友關注,有流傳視頻稱山谷中傳出「龍叫」。經核實,視頻中的奇觀聲響是一網友在2018年發布在網絡上的老虎叫聲。
  • 一年四季,南京這些地方可觀珍稀鳥
    在此時段,南京溧水區石臼湖和鳳、明覺段溼地,又飛來上萬隻白天鵝「安家」越冬,湖面一片白色,成了名副其實的「天鵝湖」。   在此,揚子晚報記者為你搜羅了一年四季之中,南京一些有不少珍稀鳥類停留的地段,成為城市裡的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告訴你——南京常年可看到珍稀鳥。
  • 小兒咳嗽像狗吠,出現「哮吼」症狀,嚴重會窒息!
    小彪近兩日病了,一開始只有輕微的咳嗽、流鼻水、鼻塞,媽媽覺得可能小彪感冒了,就帶著孩子到家門口的診所就醫。給孩子餵了一些感冒藥後,症狀並未改善。小彪半夜起開始咳嗽不停,呼吸困難,聲音沙啞,咳嗽像狗吠一樣又粗又大聲,媽媽嚇了一跳,怎麼孩子半夜學狗叫聲!連夜帶著孩子掛急診。
  • 航空工業慶安試驗團隊:在大山深處與冰天雪地進行較量
    「3、2、1發射」……在總指揮劉朋一個個熟練的指令下,航空工業慶安某產品外場試驗團隊正在秦嶺大山的深處與冰天雪地進行著較量。沒有工具機的轟鳴,但這裡有齊心協力披荊斬棘的動人畫面。周圍巍峨聳立的山峰見證著他們堅強剛毅的性格,同時也在考驗著這些航空人挑戰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時間回到幾天前,這段上山的經歷讓團隊的每個人都記憶猶新、終生難忘。
  • 【中國科學報】京西大山深處的奇異莓
    位於京西門頭溝清水鎮的大山深處有一座莊園,種植了1000多畝的奇異莓,莊園的名字叫拇指姑娘奇異莓產業園。  11月29日,拇指姑娘奇異莓產業園設立了中科院第一個奇異莓專家工作站,由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員鍾彩虹擔任工作站首席顧問。
  • 在西藏有個粉色的村子,你知道它叫什麼麼?
    在拉薩,有個村莊,叫達東。達 東 村 被譽為「中國最美休閒鄉村、中國最美村鎮、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全國美麗鄉村示範村、全國生態文化村、西藏自治區歷史文化名村.....」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 在遙遠的大山深處,有一所海軍希望小學
    在遙遠的大山深處,有一所海軍希望小學 跨越山海,情誼相連 在青海省大通縣的大山深處 矗立著一所海軍希望小學 青海省大通縣下鮑學校
  • 27年的老水兵,在看不見海的地方,守望深藍
    不能「頭枕著波濤」,卻胸懷雲海的豪邁、大山的寬厚;沒見過朵朵浪花在陽光折射下的多彩變幻,卻擁有守望深藍的赤誠與凝視……他們是大海忠誠的哨兵,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高山水兵。正因為有他們的佇立守望,祖國的戰艦才能犁波踏浪、航行致遠、走向深藍。有人馳騁大洋,就有人守望深山。大洋或深山,水兵有夢,水兵無悔。愛遠方澎湃的浪濤,也愛耳邊呼嘯的山風。
  • 高黎貢山「鳥人」:爬山涉水很辛苦 但有大山和鳥類相伴值當
    高黎貢山素有「世界物種基因庫」「世界自然博物館」「生命的避難所」「野生動物的樂園」「哺乳類動物祖先的發源地」「東亞植物區系的搖籃」等美譽。「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正是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這兒成為了鳥兒繁衍和棲息的天堂。我叫彭強武,出生在騰衝曲石姜家寨。
  • 【圖片故事】大山深處的木雅人家
    【圖片故事】大山深處的木雅人家 (13/20) "← →"翻頁
  • 大山深處小溪裡抓螃蟹和燒烤
    天氣炎熱,周末帶小朋友到大山深處小溪裡抓螃蟹和燒烤 醃好的雞翅和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