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風暴時,你會想到什麼?災難?或是毀滅?
可浩瀚宇宙中的風暴,有時卻不是我們的敵人,而是孕育和新生。
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藍色星球就在一片混沌中逆風翻盤,成為宇宙中的C位。
被點亮的星球第二集,我們將跟隨太空人一起進入宇宙空間站,通過世界和太空的視角近距離了解地球誕生之初的風暴!
地球是宇宙星系中最獨特的存在,而它最初是如何誕生的呢?
四十六億年前,地球所處的位置還是一團雲霧般的巨大星塵,圍繞著剛誕生不久的太陽。
一團粒子在靜電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它們凝聚成固體,開始如沙粒般大小,彼此吸附而聚合成石。碎石繼續互相破壞或成倍凝聚,並且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開始發生變化。這些石塊經歷了無數的碰撞,在撞擊破裂的過程中,逐步構築成了我們的星球。
地球誕生之初,只是一塊乾燥而貧瘠的巨大巖石,難有任何生命能在此存活下來。
被冰層覆蓋的彗星和小行星與地球發生碰撞出了水花,引發了一場大約持續一億年的宇宙風暴,這才為地球注入了萬物的生命之源。
不同於金星和火星,在這場風暴中,唯有地球留住了大量的水份,使之匯聚成汪洋大海,併集中在距離太陽恰到好處的位置上,形成了不冷也不熱的宜居帶。
冰川、河流、水汽,地球上的水形態千變萬化。大自然的水循環使這顆原本死氣沉沉的星石成為了生機勃勃的人間奇境。
登上月球的一小步是人類探尋宇宙奧秘的一大步。月球上的巖石為何與地球上的巖石如此相似?月球是如何形成的?這些問題在人類成功登月後被提出。
最主流的觀點告訴我們,一顆叫做忒伊亞的星球與地球猛烈撞擊,殘骸被拋到廣袤的太空中,而後冷卻下來,凝聚成了新的地球和月球。
月球、地球這對搭檔難捨難分,離開後的月球還持續影響著地球。
月球對地球的海洋產生拉力和推力,這種力量引起了潮汐,也使得因碰撞而飛速旋轉的地球逐漸慢了下來。其實原本地球的一天只有5小時,慢慢才形成了現在的24小時。所以,我們現在遵循著的生活規律並不是亙古不變的。那麼問題來了,你希望地球轉的快一點還是慢一點呢?
宇宙風暴不僅帶來了月球、潮汐、使地球形成了24小時的一天,還賦予了我們一樣特別的禮物:一年四季。
劇烈的撞擊使地軸發生偏移,地球因此傾斜了23.5度。大家地理課上學過的黃赤交角就是由此而來。這使太陽照射的角度有所不同,故而使地球四季分明,讓我們能感覺的到春暖花開、夏日炎炎、秋高氣爽和寒冬臘月,也讓更豐富的生命形態得以存活。
潮起潮落,四季流轉,孕育了地球的生靈,奠定了生命的節奏。世間萬物皆有聯繫,而這一切都源於宇宙的風暴!
聽完了框框的梳理,大家有沒有對本集的內容非常期待呢!記得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觀看《被點亮的星球》第二集完整節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