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曝光後,「摺疊屏」手機為啥賣得好,卻見不著?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文 |佘凱文

來源|智能相對論

從數年前開始到2019年,摺疊屏手機快速地走過了從概念到研發再到上市的全過程,其速度之快,讓人咂舌。

不過,在去年年初高密集的一輪曝光後,關於摺疊屏手機的話題便開始「銷聲匿跡」,即便這陣子陸續又有一些新消息在爆出,但市場聲量卻遠不及當初。

在摺疊屏手機發布之初就有行業人士認為「是由於行業進入了恐懼型創新」的泥潭,對於其前景並不看好,距離華為、三星等品牌發布相關產品也過去了一年,那現如今摺疊屏手機到底有市場嗎?關於摺疊屏的故事還會如何繼續?

「摺疊屏」賣得好,卻見不著

2019年2月24日,華為在MWC上發布了可摺疊手機Mate X,經歷一連串推遲最終於2019年11月15日正式開售。

三星摺疊屏的動作與華為幾乎同步,其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於2019年2月發布,而正式登錄國內市場的時間為2019年11月8日,比華為快了半步。

在產品發布之初,摺疊屏手機的口碑「褒貶不一」。有支持的聲音認為「摺疊屏最終還是會火爆,因為手機的最重要體驗來自於視覺感受!這是剛需。」「摺疊屏必火,手機平板二合一,更加便攜,等相關成本降下來後,是個不錯的選擇」。

也有許多來自品牌方的大佬不看好,例如時任OPPO副總裁沈義人就發文稱「目前這個階段看來,摺疊後除了屏幕變大,和可以摺疊一下,並沒有帶來用戶體驗上的巨大提升。」

聯想董事長楊元慶更是表示,「現在發布的所有摺疊屏手機,都沒有超過3年前聯想發布的概念,很多廠商依然在做PPT產品。」

時過境遷,在經歷一年的市場考驗後,摺疊屏到底賣得怎樣?關於摺疊屏產品的銷量,三星也好、華為也好大都「三緘其口」,最新的銷量數據遲遲都未公布。不過,從網上的一些信息來看,摺疊屏手機一直所謂「供不應求」,以今年年初品牌方公布的數據,華為MateX月售接近10萬臺,三星Galaxy Fold大約在月售15萬臺左右,如果按照這個銷售趨勢,兩家的摺疊屏手機銷量都應該超過了百萬臺,且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相較二季度,2020年三季度摺疊屏手機活躍設備數增長了116%。然而這也是用戶的疑問所在,不少網友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幾乎從沒有見過使用摺疊手機的用戶,「這數百萬的摺疊屏手機到底去哪了?」

當然,具體銷量如何我們無法得知,但品牌方絕對有一桿秤,從品牌方的動作來看,每家都在醞釀發布第二代,摺疊屏似乎真的「有搞頭」?

在第二代產品的競速上,這一次三星走在了前面,8月5日Galaxy Z Fold2正式發布;緊隨其後的是柔宇,9月flexpai2開售,價格依舊壓在了萬元以內;最近華為一款新機入網的消息被迅速轉載,外界紛紛猜測這將是華為摺疊屏的第二代Mate X2。但相比一代機所掀起的熱潮,這些二代產品則顯得「低調」得多。

也不乏一些新玩家同樣將目光聚焦在了摺疊屏領域,像此前表示「放棄摺疊手機」的小米,最近又有關於MIX摺疊屏手機專利消息傳出;OPPO在未來科技大會上,發布的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也獲得廣泛討論;而蘋果的消息更是重磅,蘋果已經要求合作夥伴開始送測相應的零部件,而這些將最終交由富士康整合,最終做出摺疊屏iPhone的測試機。

看起來,作為手機品牌似乎是清一色看好摺疊屏未來,當然到底是真看好,還是秀肌肉,我們無從判斷,但摺疊屏領域的你追我趕,總有些「趕鴨子上架」的味道,最終是「市場博弈」還是「技術博弈」還需要市場檢驗。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那就是雖然現階段摺疊屏對於手機品牌的價值還未體現,但也有企業通過「摺疊屏」取得收穫。

柔宇衝擊IPO,「摺疊屏」功不可沒

摺疊屏最終成就的不是手機品牌而是供應商,這多少有些意料之外,但或許也是情理之中。

柔宇科技可以說就是現階段「摺疊屏」生態中最受益的玩家之一,在經歷赴美上市、落子A股等一系列操作與傳言後,近日又有最新消息傳出,柔宇科技正尋求在科創板上市,籌資最高120億元,並計劃最快12月提交上市申請,屆時公司估值可能會上升至80億美元以上,高於去年一輪私募融資中的估值水平。

柔宇科技主營業務為生產柔性顯示屏,以及摺疊屏手機。沒錯,市場第一臺摺疊屏手機就是柔宇於2018年發布FlexPai(柔派),相比三星、華為早了近一年。長期以來柔宇科技都將自己定位為柔性面板領域的顛覆者,但在市場看來柔宇顛覆的或許只是「價格」。

「價格屠夫」這是不少媒體給柔宇戴上的帽子,從第一代摺疊屏手機來看,定價8999元相比華為價格少了近半,比三星的也便宜了4千多元;二代產品,柔宇定價為9988元,與三星的二代Galaxy Fold2 16999的價格相比,也有7000元的差價。

但超低的售價似乎也並未讓柔宇在摺疊屏領域建立起絕對優勢,此前就有媒體將柔宇在雙十一期間的銷量做了對比,「在天貓柔宇數碼旗艦店,FlexPai2僅有93人付款,在蘇寧易購上,FlexPai2的用戶評價只有1單,拼多多方面,在僅有的幾家非官方渠道中,銷量最高的FlexPai一代,拼單成功的也只有92件。在數據上比較好看的,只有手機發售前京東旗艦店的預約量達到了5萬多人,但從柔宇京東旗艦店的銷量上來看,其新一代產品FlexPai2的評價不過在1000左右。」所謂「銷量第一的摺疊屏手機」被無情嘲笑為「自嗨」,柔宇徒留尷尬。

通過「智能相對論」進一步核實,這個數據或許體現得不太完整,比如在淘寶柔宇官方旗艦店的訂購量並未納入其中,再加上柔宇官網及線下門店的銷量,柔宇摺疊屏手機銷量還將有一定提升。另外,評價數量可能也代表不了產品銷量,但是1000左右的評論是個什麼水平,「智能相對論」查詢了另外一些機型,如在旗艦店中分別售價688的金立K9、售價1199的酷派酷玩10等等評價都在1000左右,所以雖然沒有具體銷量,但實際情況大家大概能想像。

無論如何,或許摺疊屏手機給柔宇帶去的只是「營銷價值」,作為支撐其上市後的故事,能不能被投資者持續看好,這也許會是一個問題。

當然柔宇上市押注的也不是只有手機,柔性屏的應用開始深入到智能移動終端、智能交通、文娛傳媒、運動時尚、智能家居和辦公教育等諸多領域,最近柔宇就宣布與中國電信攜手建立「中國電信·柔宇科技融合創新實驗室」,旨在打造更多智能移動終端產品及解決方案。另外還與已經和空客、LV、豐田汽車、格力家電、瀘州老窖等國內外500多家不同行業企業進行了合作。

但結合之前B端市場柔宇的「投入產出」來看,這些領域將給其帶去多大的價值提升,也還待驗證,因為從柔性OLED的應用統計數據分析,最大市場還是手機。

例如,在會議銘牌方面,這兩年柔宇已經協助包括瀘州老窖、2020中小企業數字經濟全球論壇、中關村論壇等企業和大會製作柔性屏銘牌,但往往「幾十套」的數量充其量也就只能當成一次營銷;又例如在2018年柔宇就傳出了牽手空客的消息,然而至今也沒有新的消息爆出,可見進展並非一帆風順。

「B端與C端將齊頭並進,它們都是公司重要的戰略」這是柔宇一開始的設想,現實卻是C端市場撬不動、B端市場待驗證,柔宇的故事不好寫了。

摺疊屏還在被繼續驗證

回到摺疊屏手機上,柔宇所面對的困難也絕不是他一個人的困難,即便是一年後,摺疊屏的問題還是那些。

首先,摺疊屏手機不管如何推陳出新,配置換代還是沒有改變「手機使用形態」,這是源於內容生態的缺失,一年前專門針對摺疊屏的內容生態是「0」,一年後幾乎還是「0」,即便如華為所發布的「平行視界」、「智慧分屏」等軟體應用層面創新,在普通智慧型手機上都能看到影子,無非就是更加智能的分屏。那些說什麼屏幕更大、視覺效果更佳的,影視內容都在契合摺疊屏的,要知道那並不是專門針對摺疊屏的改變,PAD也能適用。

其次,就是價格。在柔宇科技CEO劉自鴻看來「產品價格太高會阻礙行業發展,摺疊屏手機價格降到5000至6000元這個價格區間,是大勢所趨。」但這顯然不是現在,一年時間摺疊屏手機的價格不但沒有下降,二代機還都出現了一定漲幅,包括柔宇。這表明即便行業有心,但短時間內產品價格依舊會成為壓死消費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後,關於摺疊屏手機到底是不是品牌方的「自嗨」?只能說或許摺疊屏有未來,但可能不會屬於每一家,就像現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一樣,每一家的產品看似大同小異,但其實各司其職,自覺地保持在不同的價格區間,當然不是沒有想突破的,但至少就結果而言「有目共睹」。

「摺疊屏」最終將考驗品牌的「完善的產業鏈體系」,像在「摺疊屏」戰事剛興時,如小米、蘋果等玩家不是沒有想過入場,但在華為等品牌選擇京東方後,小米追尋蘋果的步伐,投入了LG的懷抱,結果就是華為的第二代產品呼之欲出,小米的MIXAlpha則是宣告「難度太大,已經放棄」,至於蘋果也是一直處於概念階段。

現在為什麼小米、蘋果又有了摺疊屏的新消息?與他們改換門庭有著繞不開的關係,小米最終還是選擇了國內的維信諾,而蘋果的摺疊屏則換成了三星提供,可見「供應鏈」的重要性,不僅能「拉」也能「拖」。

另外,決定市場歸屬的要素還包括決心、能力、投入、技術水平等等方面,因為就現在而言「摺疊屏」依舊是「新物件」,市場接受程度遠沒打開,企業能不能堅持到市場走向開放的時候,或者技術能不能跟上其它品牌的進度,這些都將會影響最終歸屬。

總之,摺疊屏的故事是還在繼續,但接下來多少企業能說好這個故事,就不是一次「營銷」能夠決定的了,至於誰能率先勝出?智能相對論認為,最終決定權還將回到「價格」。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智能相對論:

?AI產業新媒體;

?今日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TOP10;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佔」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慧 十萬個為什麼》

?【重點關注領域】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慧型手機、無人機等AIoT設備)、智能駕駛、AI+醫療、機器人、物聯網、AI+金融、AI+教育、AR/VR、雲計算、開發者以及背後的晶片、算法等。

相關焦點

  • 高密度曝光之後,「摺疊屏」手機為啥賣得好,卻見不著?
    無論如何,或許摺疊屏手機給柔宇帶去的只是「營銷價值」,作為支撐其上市後的故事,能不能被投資者持續看好,這也許會是一個問題。「B端與C端將齊頭並進,它們都是公司重要的戰略」這是柔宇一開始的設想,現實卻是C端市場撬不動、B端市場待驗證,柔宇的故事不好寫了。摺疊屏還在被繼續驗證回到摺疊屏手機上,柔宇所面對的困難也絕不是他一個人的困難,即便是一年後,摺疊屏的問題還是那些。
  • 熱鬧2年,摺疊屏手機怎麼還是「雷聲大、雨點小」?
    不過,在去年年初高密集的一輪曝光後,關於摺疊屏手機的話題便開始「銷聲匿跡」,即便這陣子陸續又有一些新消息在爆出,但市場聲量卻遠不及當初。在摺疊屏手機發布之初就有行業人士認為「是由於行業進入了恐懼型創新」的泥潭,對於其前景並不看好,距離華為、三星等品牌發布相關產品也過去了一年,那現如今摺疊屏手機到底有市場嗎?關於摺疊屏的故事還會如何繼續?
  • 第二波摺疊手機中摺疊屏技術哪些進步?蘊藏智慧型手機發展新形態?
    2016年,OPPO曝光過一臺可摺疊的柔性屏原型機,從當時的照片來看,這臺原型機已經可以實現屏幕完全摺疊。他們技術人員表示,分屏成為目前摺疊屏體驗比現有直板手機體驗好的地方。下一步,OPPO在探索通過OS設計出一些直板機沒法實現的創新性體驗。 一位業內分析師告訴騰訊新聞《潛望》,現在有兩種摺疊思路。
  • 小米又一款摺疊屏手機曝光,比MIX Alpha更小、更強大、更完美
    小米率先推出摺疊屏手機——小米MIX Alpha,但是遺憾的是,至今無法實現開售,但是日前有消息顯示,小米又一款摺疊屏手機曝光,配置更高、摺疊之後更小巧,應該完美了。根據最新消息,小米正在準備一款全新的摺疊屏手機,摺疊方式與小米MIX Alpha完全不同,而是採用了類似三星Galaxy Z Flip的上下摺疊設計,摺疊之後能做到更小巧,這可能是更完美的設計方案。應該也是採用三星摺疊屏。
  • 摺疊屏手機紛至沓來 這些形態到底該如何選擇
    這時候摺疊屏的意義就在於,可以讓普遍偏大的手機摺疊後變得更小,更易於攜帶。代表機型就是前不久剛剛面世的Moto Razr 2019。無獨有偶,不久前華為的一款摺疊屏手機設計被曝光,顯示該手機將採用上下翻折的設計,正常狀態下上下對摺,機器無外屏,使用時需要展開手機。
  • 蘋果摺疊屏iPhone專利曝光:採用新多連杆鉸鏈結構
    華強北電腦網12月4日消息 是有貨到摺疊屏手機大家似乎都不覺得有新鮮感了,目前也已經有好幾家廠商都推出了自家的摺疊屏手機,甚至是二代機型,尤其是當OPPO的捲軸屏概念手機公布之後,大家好像就更加不期待摺疊屏機型了,認為捲軸屏才是未來趨勢,但同樣還是有小部分人賀果粉們在期待傳聞中蘋果的摺疊屏iPhone。
  • 摺疊屏手機市場出現了積極信號,華為、小米等或將推出新機
    摺疊屏手機市場出現了積極信號,華為、小米等或將推出新機 智物科技評論 發表於 2020-12-03 16:56:48 摺疊屏手機市場出現了積極信號,最初的幾批摺疊屏手機賣的不錯
  • 蘋果摺疊屏iPhone專利曝光 或是新的鉸鏈結構設計
    【手機中國新聞】此前有消息稱蘋果正在測試摺疊屏iPhone,對其進行了10萬次的摺疊測試。近日,一項名為「具有可摺疊擴展顯示屏的電子設備」的專利申請曝光,專利中蘋果對相關鉸鏈結構進行了更為詳細的描述,很可能用於未來的可摺疊iPhone,這也更加證實了蘋果進軍摺疊屏領域的決心。
  • 2019摺疊屏手機年,三種形態哪個會是設計主流?
    當時天浩就已經觀察到,智慧型手機行業迎來了相對的技術或設計瓶頸期,所以才苦心孤詣地在研發和設計上下功夫,製造噱頭和賣點,挖空心思讓消費者更迭手機。在經歷了去年異形屏大戰後,摺疊屏可能成為智慧型手機大戰分水嶺的革新,更有望成為5G來臨前激勵用戶更換手機的新「賣點」。摺疊屏落地有期?屏幕對於智慧型手機意義非凡。
  • 蘋果正在測試摺疊屏的iPhone,據說會比安卓摺疊屏便宜
    創新瓶頸還沒到,蘋果正在測試摺疊屏的iPhone,據說會比安卓摺疊屏便宜 安卓手機的主要形態正在越來越趨向於沒有異形的真全面屏,以及可以將手機屏幕翻折使用的形態。
  • 華為Mate X被炒至10萬元:摺疊屏手機為何這麼難?
    早在 2018 年 10 月底,國內柔性屏生產商柔宇科技就推出了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 FlexPai(柔派)。隨後在2019年1月,小米曝光了一款雙摺疊屏設計的工程樣機。2019年2月,三星和華為相繼發布了旗下首款款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 和 Mate X,並亮相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揭開了「摺疊屏手機時代」的帷幕。
  • 全面屏已過時,摺疊屏、環繞屏、捲軸屏,誰才是未來手機的形態?
    瞬間覺得中國各大智慧型手機商努力學習追求的全面屏要過時了,屏下攝像頭技術已經來了,真全面屏時代企業已經來了,但真全面屏實現社會之後,手機產品形態的方向又該向何處發展呢?目前行業內有三種方案,分別是摺疊屏,環繞屏和滾動屏。 這三種方案的特點是一種新的手機形式和對未來手機探索的態度。
  • 摺疊屏淤血未清,新專利被曝光「空中投影」
    摺疊屏淤血未清,新專利被曝光「空中投影」三星作為屏幕之王推出新的屏幕並不是一件奇事,但空中投影和屏幕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對於三星是一場艱難的研發。三星的摺疊屏已經成為最大的問題,目前三星摺疊屏問題無窮不出,消費者們對於摺疊屏的信心已經絕望了,摺疊屏基本是2020年手機行業發展的重點,但三星摺疊屏的問題直接影響到行業的發展。
  • 柔性玻璃材料成本大降,廉價摺疊屏手機要井噴!
    小智看到網上有不少人說,老牌的手機行業領袖三星蘋果現在已經沒落了,在新科技的創新上完全被國產手機取代。小智個人是非常不同意這個觀點的。誠然現在國產手機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以往都是由三星蘋果首發的搶眼創新功能現在國產手機也能佔據主動 但這並不代表在核心技術三星蘋果就不行了。
  • 新款三星摺疊屏手機或將被命名為Galaxy Z Fold 2
    截止到目前,三星已經發布了兩款摺疊屏智慧型手機了,它們分別是可以像書本一樣攤開的Galaxy Fold,以及類似過去翻蓋手機的Galaxy Z Flip。隨著發布時間的不斷臨近,關於三星下一代摺疊屏智慧型手機的消息也慢慢多了起來,而該產品的最終命名似乎會和我們之前所料想的不太一樣。
  • 首發秒光,摺疊屏手機真的好用嗎?
    三星2月12日推出了第二個摺疊屏手機Galaxy Z Flip,與第一代完全不同的縱向屏幕摺疊方案,銷售後很快就賣光了。新機器是第一款帶玻璃屏幕的摺疊手機,採用6.7英寸可彎曲屏幕,摺疊形成2個4英寸屏幕,1380美元比第一代便宜600美元,但這款摺疊手機不支持5G。
  • 摺疊屏手機會是曇花一現嗎?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塗競玉什麼是智慧型手機的未來?摺疊屏手機或許是其中一種可能性。如果想體會到未來感,就要付出近萬元的代價。摺疊屏手機會降價嗎?相關專家今日接受採訪稱,和5G手機一樣,摺疊屏手機降價是必然趨勢,它將從少數人的玩物變成多數人的消費品。
  • 三星Galaxy ZFIip相機評分低,下一代摺疊屏專利曝光,後置三攝
    Hello大家好,我是老孫年初,三星發布新一代摺疊屏手機Galaxy ZFIip,該機採用全新的上下摺疊屏設計,並且機身十分輕巧配色討喜,所以在女性用戶市場非常受歡迎。三星Galaxy ZFIip最終成績僅105分,低於iPhone11、華為P20Pro,其中拍照單項109分、視頻單項96分,這樣的成績只能算屬於中下遊水平在拍照項目評價中,DXO認為三星Galaxy ZFIip在所有情況下動態範圍相當寬廣,演色性賞心悅目,白平衡準確,噪點控制得很好,夜間曝光準確等諸多優點。
  • 小米摺疊屏手機走光,展開整面全是屏
    極果君掐指一算,華為、三星、中興、LG等手機廠商都發布過不同形態的摺疊屏手機,現在...也該輪到小米了。近日,有外媒曝光了小米在可摺疊屏手機領域的一項新專利。專利圖顯示,該設備採用了向內摺疊的屏幕,可以重複摺疊2次,也就是說展開時,整體的面積能夠達到摺疊前的三倍。展開狀態下,屏幕邊緣與邊框距離等寬,四角為圓角。
  • 摺疊屏手機的這些量產難題,三星/華為搞定了嗎?
    這種可以像紙一樣彎曲,又能直接顯示圖像的材料自提出後一直都很吸引人,只是由於技術成本等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從實驗室走出。在功能機時代,NEC、京瓷、索尼等廠商推出了類似摺疊屏幕的電子產品。這種摺疊屏手機更像是翻蓋手機的變種,利用超窄邊框+鉸鏈設計,簡單地將兩塊硬屏疊加在一起,其實這並不算真正的柔性摺疊屏幕。